第4课时 精读引领课 《鸟的天堂》+图书《筑渝道上(节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时精读引领课
《鸟的天堂》+图书《筑渝道上(节选)》
【课型】
精读引领课
【教学目标】
1.认识“桨、桩”等3个生字,会写“榕、纠”等11个生字,会写“陆续、白茫茫”等10个词语。
2.朗读课文,懂得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3.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初步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段落。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懂得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教学难点】
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初步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段落。
【教学过程】
一、初读交流,以学定教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鸟叫的录音)听一听,你想到了什么
(2)多么令人向往的鸟的乐园呀!上次预习课我们就了解到巴金爷爷就曾见到过这样的景象。
现在就让我们随着巴金爷爷的脚步,一起去感受“鸟的天堂”吧。
板书课题。
二、重点品读,随文得法
师:文中有这样的两句话,请同学们读一读。
(齐读)
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没有一只鸟。
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师:作者为什么在文章中说了这样两句自相矛盾的话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你的看法。
反馈:
1.师:第一次是什么时候去,有没有见到鸟见到了什么让他印象深刻的景物
生:第一次是傍晚去的,没有看到鸟。
第二次去是早晨去的,看到了许多鸟。
师:初步读了课文,我们了解到了,第一次是因为傍晚鸟都已经归巢了,没有看到一只鸟。
第二次是早晨鸟从巢里出来,看到了许多鸟。
(板书:榕树、鸟)
感受榕树的高大
师:榕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很大
师:你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它的大的,请读一读相关句子。
出示:第7自然段
师:这段话中有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榕树很大
生:不计其数。
师:不计其数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是指枝干很多,数都数不过来。
出示图片
师:这段话中,有一个“卧”字,你觉得这个卧字用在这里好不好,为什么生:用了拟人手法,写得很生动。
感受榕树的茂盛
师:榕树不仅很大,它还有什么特点
生:茂盛、富有生命力
出示:第8自然段
指名读
师:你从哪些词句特别能感受到榕树很茂盛
生:簇、堆、不留一点儿缝隙
师:第七、八自然段描写榕树的部分,采用的动态描写还是静态描写
师:刚才从这样的静态描写中,抓住关键词句品味,感受到了榕树的高大和茂盛。
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赞叹——(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让我们好好朗读这一段话,将这种赞美和喜爱通过我们的语气和节奏表现出来吧!
教师范读(配乐)
学生练习朗读
指名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老师眼前仿佛就看到了这样一棵大榕树呢!
过渡语: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没有看到鸟,虽然有点遗憾,但是看到了美丽
的大榕树。
第二次又会看到什么不一样的情景呢
请大家自学第12、13自然段,四人为一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完成以下的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
(1)用适当的语气和节奏读好这一段话。
(2)思考:你感受到鸟儿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词特别能感受到这种特点
(3)作者写出了鸟儿的哪些动态的变化
(4)读完这段文字之后,你的脑海中呈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反馈:
小组上台汇报
①朗读
②鸟儿特点:多、快乐
③声音变化、颜色变化、形态变化
④说画面
师:多么热闹的鸟的天堂啊!我们是不是也能通过朗读表现出这份热闹呢
教师范读、学生自己读一读、男生读、女生读
师:作者在文章最后,这样感叹道: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前面的这个鸟的天堂打了引号,指的是什么后面的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生:大榕树、鸟儿自由自在生活的好地方
教师总结:作者通过这一动一静,向我们展示了鸟的天堂在不同时候的景象。
最后怪不得作者在文中发出了这样的赞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三、拓展阅读,实现整合
作者运用静态描写展现了大榕树的美,动态描写展现了鸟儿的热闹景象,把鸟的天堂活灵活现的呈现了出来。
这种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值得我们一品再品。
下面同学们快速默读《筑渝道上(节选)》,自读要求:
1.集中注意力,不回读;
2.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处动态描写或静态描写,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两篇文章,学习抓住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品味景物的特点。
希望同学们能够借鉴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