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看毛泽东初期探索中国革命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史学习教育南方论刊·2022年第8期
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重温《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回顾中国共产党早期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历史,感受其中的艰辛。
尤其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初步探索的伟大贡献,是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的典范,对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一、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的目的
《毛泽东选集》中《报告》的题注有写道:“毛泽东此文是为了答复当时党内党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而写的。
”[1]12
1926年前后,各地尤其是湖南的农民运动迅速高涨。
特别是在北伐战争过后,中国农民运动空前高涨,达到了一次高潮。
湖南是农民运动的中心,有组织的农民已经在10万人以上,受党直接影响的农民群众已达到百万人数;北伐战争进入武汉战地时,全国的农民运动和工人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响应和号召,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一切反动势力对抗。
[2]
当时,农民运动已经有了农会的组织和领导,并且参与了北伐战争。
农民化身为军队的后勤保障队伍、交通运输队伍、宣传队伍等,甚至直接参战。
[3]农民在农村拥有自己的武装,不仅沉重打击了土豪和不法地主,也加速了农村遗留的封建制度和宗法思想的崩塌。
农民运动从经济和政治上击溃了农村的旧秩序,把地主打得落花流水[1]14。
农民运动对当时的革命形势无疑是添砖加瓦,但党内外却传来不同的声音。
土豪劣绅以及国民党右派对农民颇有微词。
而在党内,也分为左右两派[4]。
总书记陈独秀也逐渐变为“右倾机会主义”,对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的排挤和反动妥协,导致中国共产党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1]12党内党外都对农民运动加以指责,中国的革命道路面临困境。
毛泽东为了对土豪劣绅和党内对农民运动的责难进行回应,证明农民运动的革命性和重要性,他毅然决然地回到湖南进行实地考察,并且将调查结果写成书稿,上报中央,顺利完成了《报告》这一伟大著作。
二、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道路结合的基本原则
《报告》中体现出的实践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以及贯穿全篇的群众原则为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提供了基本框架。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毛泽东在真正到湖南土地上进行一番调查后,发现农民运动并不像他们口中所说的那样会对国民革命造成破坏,反而为反对封建主义做出了巨大贡献。
之前党内外并没有人真正对农民运动做过实地调查,对农民运动的诬蔑一传十十传百,便成了真的。
但实际上,这些言论都是没有根据的猜测,党内对农民运动的抵制行动也是错误的。
毛泽东通过调查强调革命当局改变对农民运动的错误处置。
[1]12
农民运动已经势如破竹,形成一股巨大革命力量,他们打土豪、斗地主,与一切束缚他们、压迫他们、奴役他们的势力作斗争,展现出了极大的解放决心。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重要队伍,农民运动坚决不能被打击,而应该被利用起来,反而支持农民运动与否成为检验革命队伍的标准了。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列宁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5]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便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重要理论原则,运用到认识和解决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问题中,为中国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毛泽东首先看到了农民运动与封建势力的对立,农民具有推翻封建阶级及其思想的巨大潜能,他坚信农民运动会是促进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力量,对农民运动保持支持和高度赞扬的态度。
[6]毛泽东说“农村革命是农民阶级推翻地主阶级的革命”。
[1]12-17由此看来,毛泽东
从《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看毛泽东
初期探索中国革命道路
向阳
(湖南大学 湖南长沙 410082)
【摘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探索出了一条中国革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的产物。
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体现了革命初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的分析和考量。
其体现了在考察过程中,毛泽东坚持的实践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以及群众原则,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原则。
毛泽东将农民视为中国革命重要力量,强调农村建立革命武装的必要性。
农村大革命在报告出版后迅速高涨,为后来中国共产党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蓄积了力量。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革命道路
对农民运动是抱有希望和信心的,暴力革命也是当时社会的需求。
其次,虽然农民做成了许多年未完成的革命成就,但毛泽东也看到了农民心态各有所异。
但贫农是乡村里最坚定的革命力量。
[1]12-20贫农是坚定又庞大的革命力量,要紧紧依靠贫农力量,同时也要争取其他可能的势力,为革命斗争贡献力量。
(三)群众路线
在《报告》中毛泽东根据考察的实际情况为反动分子诬蔑的农民正名,中国革命斗争必须依靠农民。
《报告》中用十四件大事具体说明了农民在农村做出的功绩,也是农会的成就。
建农会是第一件大事,组织农民加入农会,这样就将农民的力量凝结在一块儿,使得农民力量更加集中。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数量多,“群众路线”的开展能为中国革命争取更多的力量。
孙中山也曾强调了农民的重要性,他指出农民是中国人口中的大多数,这是革命的基础,如果不团结农民,革命就没有基础[7]。
因此,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对农民功绩的记录,是回应了对农民的诬蔑,也证实了团结农民力量,在农村走“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三、毛泽东视农民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
毛泽东将农民放在革命的主体地位,主张推动农民运动组织化和农村政权合法化,并且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在农民运动中的重要地位。
(一)重视农民革命主体地位
实际上,《报告》并不是毛泽东第一部强调农民重要作用的著作。
毛泽东在1926年著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就已经意识到贫农的重要地位。
1927年,经过对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后,他更加确信农民是中国革命的根本力量,农民完成了数千年未曾完成的历史使命。
农民推翻了封建势力,而打翻这个势力便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
[1]15-16毛泽东称赞这样的农民运动,深刻地改变了农村的势力状况,不仅对国民革命大有裨益,甚至影响到整个中国革命未来的道路。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对农民革命斗争的巨大力量是充满希望也是极具信心的。
(二)主张推动农民运动组织化和农村政权合法化
《报告》的第三篇更是以农民“打到土豪劣绅”这种行为为题,但毛泽东提倡农民在农会的组织下行动,其后补充“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内容。
毛泽东肯定了农民运动的革命性。
他认为革命就是要下得决心,下得狠手。
毛泽东在考察湖南农民运动的时候,也关注到农民运动需要组织化,政权需要合法化。
他还对整顿农民运动队伍提出了要做好群众宣传、对农民本人进行培训、制定纪律规范等建议,这对规范农民运动、提高农民声誉具有重要意义。
“十四件大事”是毛泽东列举出来回应指摘农会做坏事的说法的。
《报告》呈现出从组织农会到通过农会获取农村政权合法化的逻辑。
农会以规范的组织形式给予农民权力重大的提升空间。
农民逐渐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都发挥作用,农会逐渐在农村获得合法性地位,同时也为建立农民武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在农民运动中的重要地位
毛泽东在湖南考察农民运动时便考虑到农民的政治教育问题。
给农民革命运动定性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也是思想政治工作沿着正确方向进展的重要保障。
因此,在实地考察后,毛泽东将农民称作“革命先锋”。
这样的高度评价和定性,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也增强了农民的信心。
第八件大事是普及政治宣传,要求基层党组织将政治宣传与农民生活相互融合,以生动朴素的方式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农民的文化水平有限,可能要从一些简单的口号开始,逐渐丰富内涵和内容,最终让政治宣传能够达到一呼百应,集结农民革命力量的效果。
第九件大事是农民在农会权威的带领下,摒弃一些恶习,如“牌、赌、鸦片”等,以及“花鼓戏”“酒席”等等。
一方面是对旧社会遗留的恶习的清理,另一方面也是对城市商人剥削的抗争。
[1]38只有武力上的革命不会持久地胜利,但思想上的革命成果能够永存。
四、毛泽东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蓄积力量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有别于俄国城市革命,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一条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革命道路。
《报告》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萌芽时期的重要著作,是毛泽东初期探索革命道路中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奠定基础的重要见证。
[8](一)毛泽东强调了农村建立革命武装的必要性
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尤其对农村建立革命武装和政权提出了重要说明,这是农会领导下农民干的第五件大事“推翻地主武装,建立农民武装”。
农村的革命武装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把从地主手里抢来的,归乡村自治机关管理;另一个方面是建立农会的梭镖。
这个广大的梭镖势力较大,有的县能高达十万支,其武装势力能够震慑土豪劣绅。
[1]29毛泽东对农村建立革命武装这一考察是具有开创性的,党内部分党员缺乏对农民革命力量和农村革命武装的重要认识。
实际上,农村建立革命武装的问题关系到中国共产党是否掌握领导权。
中国共产党究竟是支持资产阶级政党,走右倾路线,对资产阶级妥协还是结成工农联盟武装,掌握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这关系到革命成败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
毛泽东意识到资产阶级的革命是有利可图的,只有无产阶级政党才能真正实现人民解放,中国才能真正达到自由与和平,因而中国共产党要掌握革命领导权。
毛泽东对农村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视是为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奠定了武装基础,从这次考察中,毛泽东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掌握领导权的重要性,为后来中国共产党后期受挫后迅速掌握领导权,建立武装政权找到革命道路方向打下了基础。
(二)推动了农村大革命的继续发展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高度赞扬了农民革命斗争精神,使农民在农村革命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蓄积了力量。
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光辉思想照耀下,首先农会得到了迅速发展。
集合了农民的伟大力量。
到1927年,全国已有农会组织的省份共18个,全国农会的农民数量达到九百多万。
湖南自然成为农会发展最快的省份,湖北农会的发展速度也十分迅猛,几个月时间就达到数百万人。
(下转第24页)
中还特别提到,延安青年在和工农群众相结合上,是全国的模范。
这一点,也非常值得今天的青年人关注并学习。
青春赋能,尤其需要今天的知识青年、学生青年下沉基层,深入了解老百姓方方面面的生活,从工作方法上实实在在地践行群众路线,拿出实干苦干精神来点燃青春这根能量棒,不负青年的使命担当。
“让青春成为中华民族生气勃发、高歌猛进的持久风景,让青年英雄成为驱动中华民族加速迈向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16]
〔本文纳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专项课题《毛泽东以弱胜强军事管理方略及其现实价值研究》,项目编号:5210068〕
注释:
习近平在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他说道:“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
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2]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N].光明日报,2020-08-05(006).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43.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718.
[5] 李彬.抗日华侨与延安[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181.
[6][7]方知达,梁燕,陈三百.太平洋战争的警号——记几位反法西斯战士在日军偷袭珍珠港前后的情报活动[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279,279-280.
[8]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N].人民日报,2021-07-01(005).
[9]刘志辉.毛泽东致信李达:要使干部多懂得一点哲学[N].中国档案报,2016-01-01(001).
[1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9.
[1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44.
[1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1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3-34.
[14]何其芳.峥嵘岁月丛书:我歌唱延安[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1.
[1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68.
[16]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中国青年报,2019-05-01.
作者简介:郑晓容(1967-),女,土家族,湖北建始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毛泽东管理思想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
责任编辑/周洁
(上接第20页)
其次,土地问题逐渐得到解决。
土地是农村的重要资源,也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湖南农民运动愈演愈烈,农民积极采用合理的对策最终使得农村的土地问题得到了解决。
农民通过农民运动,拥有了合法的权力,成立土地委员会,自动地提出“耕地农有”、以原价收回已卖的土地、“要求政府发给田亩耕种”等要求[9],这也意味着农村革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毛泽东1927年3月完成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革命斗争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文献,从中可以看到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重要贡献。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道路探索是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分不开的,从《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体现出的重要原则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后来探索中国道路的基本原则。
毛泽东在此次考察中,肯定和赞扬了农民运动,同时也指出农村运动组织化和农村政权的合法化的重要性。
毛泽东此篇报告一出,推动了农村大革命的重大发展,毛泽东鼓励农村建立革命武装,这为后来中国共产党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奠定了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38.
[2]郑灿辉.读“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一些体会[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9(03):14-23.
[3]王芙蓉.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领导农民革命斗争的伟大纲领[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S2):190-19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6]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9.
[7]孙中山全集(第10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555.
[8]李季.读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思考[J].才智,2016(21):205.
[9]湖北省委关于秋收暴动给中央的报告(一)[EB/OL].http://www.51vv.com/military/files/92659.shtml,2014-4-25.
作者简介:向阳(1997-),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方向为党建。
责任编辑/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