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在园林城市建设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域文化在园林城市建设中的运用
——以汉中市为例
李建庭
在全国各城市争相创建特色园林城市的大潮之中,如何在相同的园林发展体系中体现出“特色”二字已是各城市园林建设主体最为关注的焦点。

本文通过实践分析,选中地域文化为体现特色的切入点,以汉中市园林建设为例,浅析如何将地域文化寓于当地园林建设中,以期为今后特色园林建设的高屋添砖加瓦。

如今,我国城镇化建设脚步逐渐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与现在城市的建设更是日新月异,在这种快节奏发展模式之下,各个城市的园林规划与设计都己提上日程且各有成就。

但值得深思的是,园林规划和设计的风格如今在全世界范围内已有一套较为固定的模式,导致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拿来主义盛行的风气,走入了“千城一面”的困境当中,各个城市的园林建设雷同现象严重,城市与城市之间“交流”的频繁却没有萌发出应有的“火花”。

城市园林工作对于改善美化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及创造良好氛围十分重要。

搞好园林规划设计意义尤显重大: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要以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基础,利用园林内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提高城市绿化面积。

促进城市综合环境的改善,提高人们居住的舒适度。

截止目前,我国
已有二百多个城市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但这并不能说明此类城市就不再存在环境问题或生态问题。

以大连与长沙为例,都是较早通过评选进入国家园林城市行列的优秀示范城市,却在2010年城市复查中被要求限期整改,原因即是后期绿化投入有所欠缺,以及盲目引种所谓珍惜、名贵树种,这种种做法既不利于城市绿化生态效益和节能减排的新要求、又违背了以人为本和为民服务的公益要求。

近年来,园林规划设计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设计中也不乏传统地域文化模式,理论研究和设计案例不断出现,其中包括多方面的文化景观。

地域文化本身的特异性作为一种表现形式决定了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文化景观的高度独特性和地域性的重要性。

地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促进我国本土文化景观的发展,传统文化景观的本土传承,需要以地域上的生态有机性和稳定性来维持,但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在失衡的发展中所凸现出的地域破碎式、盆景式现象,使园林规划中文化元素遭到严重破坏,乡土景观特色性保护,传统文
化村落的回归要经受严峻考验。

在笔者看来,之所以出现此类反复与阵痛现象,还是由于在城市园林规划与设计过程当中,没有将当地的特色地域文化引入,使园林城市只是单纯的实行了指标化、数据化,不具备应有的活力与朝气。

本文想要论述的即是如何通过将地域文化渗透至城市园林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之中,使园林建设工作拥有自身的灵魂,进而
独具自身的特色。

这是本文写作的现实目的。

对于这一目的的阐述阶段与实施过程,笔者亦期望可以为我国城市园林设计与规划尽到一份绵薄之力,这是本文欲达成的深层意义。

从长远角度来讲,不同地区的城市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城市的文化可持续性及生态稳定性需要在城市特色建设过程中得到体现,而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对城市建设提出的要求较为笼统,对于城市文化定位、生态定位以及景观格局等方面缺乏理论支撑,难以指导园林城市在建设过程中体现城市特色。

如同华夏五千年的文明传承,包括地域文化在内的很多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历经历史的发展流传至今,它们虽源远流长,但却是存在并发展于特定的区域内。

因为这些地域性表现本土的生态、传统习俗、民俗文化等文明,是与环
境相依托、相融合的结果,有助于维持景观结构、表现形式、生物种类多样性。

建立具有当地地域文化特色的园林城市,有助于帮助城市摆脱“干城一面”的困境,构建自己独有的文化氛围和体系,带动整个区域旅游资源的整体素质提升,加强本地市民文化归属感。

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拥有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宁强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略阳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略阳珍稀水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被公认为是地球上同一纬度生态最好和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
区之一。

区内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00〃1700mm之间,为各类绿化植物的生长成活,构建了良好的自然条件,物种丰富,成为陕西之冠。

整个汉中地区植物种类共有200余科1000属2700多种,其中绝大部分生长在秦巴山区,构成了当地丰富的种质资源库,也为未来城市植物引种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城市中目前主要树种有200余种,其中丰富的亚热带树种构成了西北地区难得一见的植物特色。

广玉兰、枇杷、香樟、芭蕉、棕榈等常绿树种为城市营造了四季常绿的江南风光。

另外汉中还具有银杏、汉桂等本地特色优势树种,可以直接运用于城市园林绿化中,节约购买外地树种的成本。

几点建议:
以两汉三国文化为脊柱
两汉三国文化是汉中地域文化的主体,当中鲜活的历史典故、引人入胜的民间传说,应该与我市道路命名以及景点建设相挂钩。

其中褒河栈道景观区即是相当优秀的典范,完成了地域文化与园林式景观建设的跨越式对接,在今后的“滨江新十景”景观带的建设过程中,也应大量结合历史文化背景,做出有汉中文化特色的园林景观,如汉水女神、朱鹮楼等,再如正在筹建的饮马池遗址公园等市内园林景观区,亦能大量应用两汉三国文化之精髓,对原有景点进行改造或对新景点进行规划。

以水乡田园文化为双翼
汉中被称为全球同纬度生态环境最优地,水乡田园文化气息浓郁。

汉中作为西北小江南而独具的生态优势,在整个西部可谓独树一帜,应围绕汉江以及各支流开展特色水榭式园林规划工作,体现亭台楼阁之美;汉中四面环山,中间是富饶的汉中盆地,自古农耕为发达,如今应该注重田园文化与城市园林建设相统一,杜绝千篇一律的城市风景,可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合理选址进行农家景观的开发与建设。

以民俗乡土文化为依托
秦、楚、汉三地文化聚集,形成了汉中独特的民俗乡土文化风貌,在现今阶段的汉中城市园林规划中,是最容易找寻和抓住特色与亮点的地方,如作为行道树,市花市树远比一些进口的名贵树种效果更佳,应尽量选用当地特色的树种和花种。

对当地居民来说,这样更显亲切,对外来游客来说,也更能感受到当地的民俗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