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种植蘑菇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种植蘑菇的方法
蘑菇吃起来异常美味可口,那么种植蘑菇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土壤种植蘑菇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土壤种植蘑菇的方法
选择一个带盖子的玻璃容器
废旧的鱼缸,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器、玻璃容器、甚至覆盖有湿报纸的托盘都可以用来培育蘑菇。
家里有黑暗的地下室的话,容器就不需要带盖子了。
但是要注意放置容器的地方要有一定的温度控制能力(例如空调房),容器要有一定的深度,大概15厘米左右深就够了。
在容器内填上培育介质
蘑菇不像植物,不能够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物质。
你需要在容器里制造栽培蘑菇的营养床,供其生长和营养物质。
混合床的物质可以购买,也可以自己动手来做。
棉籽壳,玉米芯,木屑,草粉,莲子壳等,都是良好的营养床材料。
注意在衬底里面撒少量的石灰对蘑菇的生长大有帮助,以及要注意消毒防止污染。
种植蘑菇的孢子
蘑菇的孢子就像植物的种子,把孢子种到衬底5厘米左右深处即可。
当然你可以先撒上蘑菇孢子,然后在上面堆上混合肥料。
保持室温等待菌丝萌发
室温保持在21摄氏度左右,温度的调节可以用有空调的房间或者借用阳光直射来调节。
大概需要3周的时间,你会看到薄薄的蛛网一般的白色菌丝出现在培养基上面。
这时候就需要把室温降到16摄氏度,并覆盖2~3厘米的盆载土壤。
喷洒土壤表面保持微湿状态
微湿的土壤对蘑菇的生长很有必要,你要经常喷洒土壤表面以保持湿度。
尤其一些处于干燥环境的地方。
你也可以在上面盖上一层湿布,经常喷洒湿布保持水分。
保持土壤湿度和温度3~4周
在此期间你要留心不要被其他有毒的真菌或者病毒污染。
如果培
养基上出现一些小黑点或者生长起来的蘑菇显得特别湿泞和黏滑,你就得重新培养。
收获蘑菇
采摘蘑菇的时间很重要,菌盖没有完全打开,或是打开后没有破裂凋谢的才是好蘑菇,拥有最佳的味道和恰好的成熟度。
注意不要把蘑菇从基地里硬拽出来,这会使衬底松软影响其他蘑菇的生长,伤害幼菇。
在基地附近扭断或者用小刀切断它们。
蘑菇种植的方法
1)、原料及其配方
一、原料。
栽培蘑菇的主要原料是农作物的秸杆(如稻草、麦草、玉米杆、油菜杆等)、农产品加工的副产品、野草和家禽、家畜的粪便等。
另外,添加一定量的矿物质元素。
二、配方。
(以0.25亩种植面积,净播1000平方尺为计量单位)。
原材料单位数量原材料单位数量
菌种瓶 100 农家肥担 40-50
干稻(麦草) 斤 3000-3500 尿素斤 20-25
蘑菇专用肥斤 200 石灰斤 50-80
油枯斤 200-250 菌膜斤 18
其中无尿素,可用n、p、k为15-15-15的复合60斤,或n、p、k为13-5-7的复合肥120斤替代。
(2)、堆料发酵
1、堆料时间:最迟应在9月10日前。
水稻收获后,及时抢晴天晒干稻草,尽快、尽早堆料。
2、堆料的方法:在决定宜种菇的稻田内建堆。
料堆宽2m,高1.5m,长度不限。
一般100瓶菌种的料可堆长约8-9m。
技术要求:稻草要干,不宜用霉烂稻草堆制。
堆料头一天,稻草要充分预湿,建堆前,蘑菇专用肥、油枯、尿素等混和均匀。
千万注意:不能将尿素与石灰混和。
在建堆时,先铺稻草,并将草棚改散,再泼粪水,后撒配料(辅料)。
每层稻草厚度15-20㎝,共堆10-12层。
料堆顶部建成屋脊形,防雨水进入。
料边四周要堆直,不能下大上小或大肚细腰,
必须堆制规范,以利发酵。
3、翻堆:堆沤时间22-25天,翻堆要求:必须将培养料上下、生熟翻匀,做到内往外翻,四周往中间翻,上部往下部翻,下部往上部翻,翻匀堆直。
第一次翻堆时,边翻堆边撒石灰。
料如果偏干,可将石灰化入水中,泼在料上。
建堆规格:第1-2次翻堆,料堆宽应每次缩窄10㎝;第3-4次时,每次放宽10㎝,其高度不变,长度缩短。
培养料含水量要求:以成人用手捏紧一把稻草指缝间滴水滴数计算,建堆时约15-20滴,第一次翻堆时10-15滴,第二次翻堆时5-7滴,第三次翻堆时4-5滴,第四次翻堆时3-4滴。
设置排气孔要求:从翻堆第三次开始,在料堆的正中应设两排间距为1m×0.8m,直径10㎝的排气孔,以改善通气状况,利于发酵和排除氨气。
料堆好后含水量在60-65%左右,用手紧握,指缝间滴水2-4滴;⑤ph值在7.5-7.8之间。
(3)播种
1、种菇稻田土壤要求。
一般壤土、泥土或壤沙土为宜,不宜用沙土。
2、搭棚架、开厢。
搭建棚架的标准:以100瓶菌种为例,可建一个棚。
棚宽10m,长15m,可开7-8厢,或建两个棚,棚宽8m,长10m,可开6-7厢。
每厢之间留走道,两边的边厢宽50-60㎝,厢埂宽10㎝,除掉厢埂,净厢面宽40-50㎝,中间厢面,净厢面宽110-120㎝,走道宽40㎝。
棚架顶端高度为1.7-1.8m,净播面68-70%。
如只建一个棚的,应在棚中间顶端开排气孔(天窗),不少于两个,每个排气孔直径30-40㎝,排气囱高1.1-1.2m。
大棚用专用黑膜覆盖。
两头留可进出及通气的门,并挂上草扇遮光。
3、料上床。
将发酵好的培养料,于播种前一天采用干净的箩篼挑运到已开好的厢面上,将料堆成红苕埂。
播种时,将料抖松、拌匀、抖平,按厢规定宽度,使培养料在正常松紧情况下,厚度为15-18㎝,一般厚度不低于12㎝,不超过20㎝。
培养料越薄,产量越低。
培养料太厚,又造成浪费。
4、播种
①播种前菌种处理:掏种前一天晚上,要用75%敌敌畏,按药:
水=1:1的比例,进行菌种熏蒸,以防止菌种瓶口及棉塞的污染。
掏种前要用高锰酸钾水溶液,对瓶口、瓶身擦洗消毒,掏菌种所用工具和盛装容器要清洗消毒。
菌种掏出后,分成黄豆大小颗料,不可揉搓。
②播种方法。
根据每厢面积,分厢定量播种,先掏一半播种后,再掏另一半播种封面。
具体方法:象撒谷粒一样,将菌种按厢均匀地撒在料床上。
菌种要撒播均匀,第一次播种后,用草扒勾勾轻轻打料床,让部份菌种抖落在二层培养料中,同时再将另一半菌种均匀撒播在料床表面封床,并用草扒背面轻拍床面,保证床面平整。
③加盖清洁的报纸。
播种后最好在料床表面覆盖报纸,播一厢盖一厢,以利发菌。
5、播种后管理。
播种后的管理重点:通风、降温、保湿、防杂菌和补种。
(4)、覆土
1、覆土时间。
掌握覆土时间的原则:“料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料”。
即播种后,菌丝往下吃料2/3时,不论播种时间长短即可覆土;播种后10天左右,最迟不超过15天,不论菌丝吃料深浅与否也即可覆土。
2、覆土的方法。
将走道上的表土铲掉,用二层土挖翻扦细,边挖边覆土。
3、覆土的要求。
泥土要求下粗上细,粗土小如胡豆,大如鸽蛋。
覆土厚度4-5㎝。
土壤干湿度以含水量50-55%为宜,即“捏得扁,搓得圆,不粘手或略粘手”为宜,土料偏干偏湿覆土效果都不好。
土料一定要覆平,不能太薄或太厚。
覆土料采用壤土、沙壤土、粘土、粘壤土均可,切记不能用沙土。
4、覆土前床面处理。
覆土前料床要铺平,覆盖报纸的应揭掉报纸,用克霉灵2两、敌敌畏2两,兑水30斤(一背水),在料床均匀喷雾灭除杂菌,一般100瓶菌种的菌床面积喷施一背水即可。
5、覆土后管理。
管理的重点是通风,保温,保湿,防杂菌。
白天揭开两头薄膜通风,晚间关上。
如遇气温偏高,晚上可不关;如遇气温低,白天也可不揭膜。
如果土层偏干,可少通风,多保湿,确实遇干
旱天太干的,可用清水喷雾床面,保持覆土层湿润。
如果土层偏湿,又遇涝灾,则要多通风,少保湿。
如土层出现杂菌,可用克雾灵兑水喷施中心病团。
(5)出菇、采菇
出菇期管理:出菇时,在菌丝扭结,菇床普遍出现豌豆大小菇蕾时,可少量喷施清水,到1-2天后,菇蕾有胡豆大小时,应增加喷水量。
一般采菇后,除雨天外,均可喷水,特别是晴天,采后更应喷水。
喷水的技术很重要,不能多喷,也不能少喷。
具体标准要看天、看菇、看土干湿喷水。
采菇:采菇不以大小为标准,而以菇龄为标准。
一般可见豌豆大小幼菇到采收时间:前3潮,2-3天可采收,4潮后,气温较低,3-5天采收,元月后,5-7天采收。
但11月份高温时节,一天要采两次以上。
总之,坚持“采嫩不采老,采早不采迟的”原则。
采菇方法:前3潮采用左右旋转扭菇法,第4潮后采用扯菇法。
采菇处理:采的菇要轻拿轻放轻运。
边采菇边用刀将泥脚切掉,并一刀切平,不得留有泥脚。
蘑菇栽培技术
1.选地搭棚稻田种菇是利用水稻收获后闲置的冬水田来种植蘑菇。
当水稻在散籽后,排干稻田水,开始整地作厢有:2沟3厢式,中厢1.5米,边厢1米,厢沟宽0.3米,深0.3米,长度10~15米;3沟两厢式,厢宽1.5米,沟宽0.3米。
作厢时,将沟中的田地挖出,垒在厢边上,形成土埂,用以挡住培养料。
厢沟又作操作人员的走道和排水之用。
在厢面上搭建人字棚,人字棚中部用竹或木棒支撑成棚的中部立柱,高
2.4米。
立柱之间用大竹竿连接成顶梁。
用地膜覆盖顶梁,拉直两边成自然的三角形。
再用稀薄的稻麦草用重型夹成大毛扇靠放在顶梁上,起到遮光的效果。
也可用黑色的塑料膜,经过顶梁后,两边拉伸形成人字三角棚,而不使用毛扇遮光。
人字棚的两头,用草帘遮光。
棚外应做好四周的排水沟。
2.培养料的发酵培养料的配方与室内种菇相同。
可采用一次发酵法和二次发酵法。
室外二次发酵法不用燃料加温,而是利用初秋的自
然高温来达到二次发酵的效果,降低了生产成本。
方法是用砖、石做垫墩,高约20厘米。
在热墩上放置木棒,木棒上放置竹片,尤如一个床架,做成宽1.5米,长不定的基座。
把经过前发酵的料堆,调水至用手捏料有5~6滴水,再用石灰粉调pH值到7.8~8。
然后将培养堆在基座上,预置木棒或竹成通气孔。
料堆成高0.8~1米,通气孔作成丁字形,当料堆好后,抽出木棒或竹子,就自然成空洞,作料内空气交换之通道。
用0.5%敌敌畏或三氯杀螨醇喷雾料堆表面杀虫。
再在料堆四周用竹搭成一个简易的框架,离料堆20厘米左右,防止塑料薄膜直贴到培养料上影响发酵。
最后罩上薄膜。
料堆在薄膜严密封闭中,充分利用白天的阳光增温,加上料堆中积累的发酵热,使料堆温度迅速上升到62℃以上。
当高温结束后,每天降温1~2℃,通风3~4次,每次30分钟。
控温在50℃左右,6~7天发酵结束,最后将温度降到45℃以下时,就可把料搬进人字棚。
3.铺料与播种在料进棚前两天,用0.5%的敌敌畏对栽培床进行全部喷雾杀虫,作好培养料进棚的准备。
培养料进棚铺在床面时,料含水量掌握在63%~65%,用手捏有1滴水为宜,料pH值7~7.5,无氨味。
铺料厚度在13~17厘米,边铺边拌,力度均匀。
料铺好后,应用温度计测定料温,若料温在28℃以下是老谋深算可以播种。
播种多使用班次粒种,每瓶种可播0.7~0.8平方米。
播前操作人员将手、工具和菌种瓶用0.1%的高锰酸钾消毒。
播种时,用菌种的2/3撒于培养料的表面,然后用手翻拌到料的踣,再将余下1/3的种撒于料面,并用干净木板轻轻压实。
4.发菌及出菇管理播种后的3天内,紧闭人字棚,棚两头用草帘遮严,保温保湿,以促使菌种萌发和吃料。
3天后,晚上可以适当掀开棚两头,通风换气。
15天后,料内菌丝基本长满,就可以覆土了。
覆土采用湿土拌砻糠。
分次将粗土、细土均匀覆盖在料面上。
当菌丝长上土缝时,开始喷一次重水,促使蘑菇迅速长大,在整个了菇期间,对水分管理,采用轻喷勤喷,保持覆土湿度即可。
开春后,气温上升,注意增加喷水量,力争多出春菇,4月份整个稻田种菇结束,就可以拆去人字棚,菌渣撒入稻田,667平方米地的菌渣可撒2700~3300平方
米地。
菌渣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可增加稻谷产量,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
稻田种菇,是一项开发稻田资源,引导农民致富的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