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广东省揭西县第三华侨中学中考语文模拟预测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学年广东省揭西县第三华侨中学中考语文模拟预测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积累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常见有恶.(ě)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征状,特别是对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危害更大。

B.老人每天早上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qiū)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

C.从懵.(měng)懂的幼儿到朝气蓬勃的少年,从踌躇满志的青年到成熟的中年,最后步入两鬓斑白的老年:有序变化是生命亘古不变的主题。

D.对于那些枉顾道德与法律铤而走险的电商平台,有关部门必须给予相应的惩.(chěng)罚。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枢纽纽带荧光屏人才辈出通情达礼
B.决窍提纲狙击手一筹莫展矢志不渝
C.懈怠短板流水账相辅相承粗制滥造
D.庇护端详挖墙脚仗义执言变本加厉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拘泥哀悼哗众取宠首曲一指
B.禁锢箫索信手拈来拖泥带水
C.璀璨倜傥漠不关心大相径庭
D.典藉珊瑚忍俊不禁锲而不舍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不管是学生,还是上班族,零碎的时间,每天都在我们的生命里迅速流失。

除了在手机上打游戏,刷微信、微博,我们似乎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和这些时间相处。

B.真话要出自真心,合乎客观实际,对于前者,似乎并无异议;对于后者,却是众说不一。

大概是因为“客观实际”这个概念,不但包括客观事实,而且包括客观规律。

C.故事本身已经足够美好了:给他人造成损失后留言留钱,是诚信;被诚信感动而不索赔,是仁义;不仅不索赔,还给万元资助,是良善。

D.读书讲究一个“博”字,而评书讲究一个“透”字。

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点之透,便有一孔之得、一己之见,
足以为己、为人镜鉴,也不枉了这个“评”字。

5.名句积累与运用博学而笃志,_________,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_______,________。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十五从军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________,_____。

(白居易《卖炭翁》)_______,________,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杜甫在《春望》中写了战火连续不断,亲人消息隔绝,音讯久盼不至的迫切心情:_____,________。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_______,_____”两句写莲花的生长环境,借以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情操。

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将士们冲锋陷阵,弓弦雷鸣,万箭齐发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秋瑾在《满江红•小住京华》中,借用典故,表明自己摆脱封建家庭束缚后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君主与公卿尽可造就教授与机要参赞,尽可赏赐他们头衔与勋章;但他们不可能造就伟大的人物,不能造成超临庸俗社
会的心灵……而当像我和歌德这样两个人在一起时,这般君侯贵胄应当感到我们的伟大。

昨天,我们在归路上遇见全体的皇族。

我们远远里就已看见。

歌德挣脱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

我徒然对他说尽我所有的话,不能使他再走一步。

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钮子,背着手往最密的人丛中撞去。

以上文段出自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这里的“我”指的是_____。

简要分析画线句子中“背着手”和“撞”等动作描写的妙处。

二、阅读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亮少有逸群之才,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

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厚相结纳。

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①,而备失势,众寡②,而无立锥之地。

亮时年二十七,乃建③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④。

权既宿⑤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

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

后亮助备又西取益州。

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

将军备称帝号,拜亮为丞相。

(节选自晋·陈寿《进〈诸葛亮集〉表》)
(注释)①举州委质:把整个荆州作为见面礼送给曹操。

②众寡:人数少。

③建:提出。

④吴会:吴国。

⑤宿:平素;一向。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________)
(2)乘胜克.捷(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3.从本段文字来看,诸葛亮辅佐刘备做了哪些事情?
8.阅读《陈章侯蔑视显贵》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章侯性诞僻①,好游于酒。

人所致金钱随手尽。

尤喜为贫不得志人作画,周其乏②。

凡贫士藉其生,数十百家。

若豪贵有势力者索之,虽千金不为搦③笔也。

有一龌龊显者,诱之入舟,方将鉴定宋元人笔墨。

舟既发,乃出绢强之画。

章侯头裸体④,谩骂不绝。

显者不听,遂欲自沉于水。

显者怫然⑤,乃自先去。

托他人代求之,终一笔不施。

(选自清·周亮工《读画录》)
(注)①诞僻:怪僻。

②周其乏:周济他们的贫困。

③搦(nuò)握。

④头裸体:摘掉帽子,脱掉衣服。

⑤怫然:生气的样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凡贫士藉.其生______
(2)若.豪贵有势力者索______
2.用“∕”划出下列句子的两处停顿。

尤喜为贫不得志人作画
3.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三峡》)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
(3)显者不听,遂欲自沉于水。

4.说说选文表现了陈章侯什么性格特点?
9.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恐前后受其敌.(_______)(《狼》)满坐.寂然(_______)(《口技》)又何间.焉(_______)(《曹刿论战》)学.学半(_______)(《虽有嘉肴》)杂然相许.(_______)(《愚公移山》)
10.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
张铁
①“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当微信朋友圈被北京的沙尘暴刷屏,这句话给人的“小清新”之感,更显强烈。

河南一位女教师这封“最有情怀”的“辞职申请”,引来无数人共鸣。

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一句话撩动心弦,正是因为它以一种诗意的方式,说出了不少人心中的渴望。

从朝九晚五的按部就班中跳出来,从办公桌边的循规蹈矩里跳出来,打破思维方式的条条框框,摆脱现实生活的患得患失,拥抱一个更广阔也更精彩的世界。

即便这个世界可能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但谁的心中没有激荡过一个远方?
③电影中,有一种特殊的类型叫“公路片”。

主角们走过漫长得似乎没有尽头的旅程,不管是不是能抵达,都会经历精神的考验,收获心灵的成长。

“看世界”与“在路上”,其实有着一致性,不一定是逃避,也不一定要彷徨,就是为了遇到一个更好的世界,也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

相信,行遍大千世界、看过人生百态,这位女教师如若再次
站在讲台上,应该能讲出不一样的精彩。

一个正常的社会,也应该是一个有活力有机会的社会。

当人生出彩的舞台越来越广阔,也更加刺激了“出走”的渴望。

女教师的选择本身,就是一个例子。

现实中,过去鲜见的公职人员辞职,也不断见诸报端。

温州平阳原副县长周慧的辞职信,也写得很文艺,“每个人都应该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去选择自己的生活”。

的确,有了更多的机会,人生也就有了更多的可能——虽然每一次选择都不免纠结。

④说到底,渴望远方,还是因为现实的砝码更重一些,让说走就走的旅行难以成行。

黄土涵养农耕,农耕孕育家庭,数千年的中华文明,让生存状态的“稳定性”,成为这种文化所化之人最基本的诉求。

学者认为中国社会有着“超稳定结构”,其实,从安土重迁的观念到家族聚居的方式,中国人的心灵世界又何尝不是如此?这或许也是一些稳定的职业有着很强吸引力的原因。

在这样一种文化中,“现世安稳”是一种扯不断的心理牵挂、情感羁绊。

⑤身处开放的环境、面对信息化的洪流,“世界”是个诱惑十足的词。

然而,在竞争激烈、“压力山大”的社会中,面向大海转身难以避免地遭遇更多艰难。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或许,去世界看看的人们终究还是要面对“娜拉出走之后”甚至“娜拉回来之后”的问题。

“出门看世界”和“回到老地方”,成为当今中国人一组难以解开的心结,惟有在朋友圈里徒然羡慕着远方。

⑥对于“想去看世界”的辞职,虽然点赞者甚众,但真正能“从心动到行动”的,在这样的社会里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主流。

毕竟,情怀不能当饭吃,甜点也不能当正餐。

辞职的女教师去“看世界”了,更多的人却选择了留下来,在讲台上继续自己的事业,换个角度看,没去看世界者不才是这个社会的基石吗?
⑦“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看起来文艺腔十足的表达,背后是时代的发展、文化的演进,诠释着社会心理结构的变迁。

其实,生活充实,何必别处?心有梦想,何必远方?过好每一天,走好每一步,未尝不是同样精彩的人生。

1.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2.作者认为“因为现实的砝码更重一些,让说走就走的旅行难以成行”的原因是什么?
3.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通观全文,本文作者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1.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甲)宋江看罢来书,心中大怒,扯书骂道:“杀我兄长,焉肯干休!只待洗荡村坊,是我本愿。

”下书人俯伏在地,凛颤不已。

虽用慌忙劝道:“兄长差矣!我等相争,皆为气耳。

既是曾家差人下书讲和,岂为一时之忿,以失大义。

”随即便写回书,取银十两赏了来使。

回还本寨,将书呈上。

曾长官与史文恭拆开看时,上面写道:“梁山泊主将宋江手书回复曾头市主曾弄帐前:国以信而治天下,将以勇而镇外邦。

人无礼而何为,财非义而不取。

梁山泊与曾头市自来无仇,各守边界。

奈缘尔将行一时之恶,惹数载之冤。

若要讲和,便须发还二次原夺马匹,并要夺马凶徒郁保四,犒劳军士金帛。

忠诚既笃,礼数休轻。

如或更变,别有定夺。

草草具陈,情照不宣。

” 曾长官与史文恭看了,俱各惊扰。

(乙)宋江道:“不才浅见,未知合众位心意否?”吴用道:“愿闻其略。

”宋江道:“明日并不用一骑马军,
众头领都是步战。

孙吴兵法却利于山林沮泽。

却将步军下山,分作十队诱敌,但见军马冲掩将来,都望芦苇荆棘林中乱走。

却先把钩镰枪军士埋伏在彼,每十个会使钩镰枪的,间着十个挠钩手,但见马到,一搅钩翻,便把挠钩搭将入去捉了。

平川窄路也如此埋伏。

此法如何?”吴学究道:“正如此藏兵捉将。

”……只听里面忽哨响处,钩镰枪一齐举手,先钩倒两边马脚,中间的甲马便自咆哮起来。

那挠钩手军士一齐搭住,芦苇中只顾缚人。

呼延灼见中了钩镰枪计,便勒马回南边去赶韩滔。

背后风火炮当头打将下来。

这边那边,漫山遍野,都是步军追赶着。

韩滔、呼延灼部领的连环甲马,乱滚滚都颠入荒草芦苇之中,尽被捉了。

1.两段选文出自古典名著《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人名)。

2.(甲)文中画线句“杀吾兄长”指的是什么事?(乙)文中的画线句有怎样的作用?
3.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甲)(乙)两文中分别体现了宋江怎样的特点?
三、应用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胸存大道就是信念坚定,爱憎.分明;胸存大道就是叩问人生,心系百姓。

践行大道,就要不忘初心,始终如一,纵然形势千jūn一发,生死攸关,依然如朝阳般喷薄,似苍松般挺拨。

自古及今,中华优秀儿女都在用生命和激情quán释着大道从容。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爱憎.(_______)千jūn(______)一发quán(_______)释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是“____”,正确写法是“____”。

(3)“生死攸关”中“攸”的意思是(______)
A.所B.疾走的样子 C.水流的样子 D.助词,无义
(4)把画线的句子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13.作文
请以“希望”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
1、C
【解题分析】
A项,征状-症状;B项,铁锹.(qiāo);C项,正确;D项,惩罚(chéng)。

2、A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A.通情达礼-通情达理;B正确;C.正确;D.正确。

故答案为A。

3、C
【解题分析】
A“曲”应写作“屈”;B“箫”应写作“萧”;D“藉”应写作“籍”。

4、B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掌握和运用情况。

这是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平时要善于归纳整理各种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

此题解题时要细读语句,了解标点的正确使用方法。

B项的标点使用不正确,应该把“客观实际”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

5、(1)切问而近思(2)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3)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4)峰峦如聚波涛如怒(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7)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8)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窦、雉、梁、鬓、峰峦、聚、烽火、淤泥、染、濯、清涟、霹雳”等字词容易写错。

6、 (1)贝多芬(2)活灵活现地写出他(贝多芬)对君侯贵胄的满不在乎的态度甚至蔑视,具体表现他(贝多芬)的叛逆性格(高贵灵魂)。

【解题分析】
(1)要求学生在阅读名著时,把握重要的故事情节。

然后结合所选片段,分析人物。

结合“我们在归路上遇见全体的皇族。

我们远远里就已看见。

歌德挣脱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

我徒然对他说尽我所有的话,不能使他再走一步。

”分析,这里的“我”指的是贝多芬。

(2)要求学生结合动作描写的作用分析即可。

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什么心理,并反映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征或什么精神品质。

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本文“背着手”和“撞”都属于动作描写,两个动作表现了人物对皇亲国戚的满不在乎,生动地写出了贝多芬对皇亲国戚满不在乎的态度,体现
了他不畏权贵、我行我素、不卑不亢的叛逆性格。

二、阅读
7、1.(1)看望;拜访(2)战胜
2.(诸葛亮)亲自在田间耕种,不求出名显达。

(语意基本正确,语言表达顺畅即可)
3.①出使东吴,结成孙刘联盟。

②赤壁之战取胜,平定江南。

③西取益州,并治理成功。

(答出两点即可)
【解题分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

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

“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的意思是“于是多次到草屋去拜访诸葛亮”,“顾”的意思是“拜访”;“乘胜克捷”的意思是“并乘胜追击”,“克”的意思是“战胜”。

2.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

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

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

“躬”“于”“闻达”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3.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此题需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分析作答。

根据文中信息“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江南悉平”“后亮助备又西取益州”可以概括出问题的答案,注意分条进行概括。

选自《进〈诸葛亮集〉表》作者:陈寿年代:西晋
参考译文:诸葛亮年轻时有超群的才能。

身高八尺,而容相貌十分伟岸,当时人认为他与众不同。

遇到汉末战乱,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避难。

(诸葛亮)亲自在田间耕种,不求出名显达。

当时左将军刘备认为诸葛亮有特殊的才能,于是多次到草屋去拜访诸葛亮。

诸葛亮十分称道刘备的杰出才能,于是结交了他,感情深厚。

等到曹操南征,荆州刘琮把整个荆州当作礼物送给了曹操并投降曹操,面刘备失去了权势和地位,人数少没有立足之地。

诸葛亮当年27岁,就进谏奇策,亲自出使孙权,向吴国求援。

孙权早就敬佩刘备,又看到诸葛亮有特别的雅量,十分敬重他,立即派兵三万人来帮助刘备。

刘备能够得以用兵和曹操交战,大败曹军,并乘胜追击。

江南全都平定了。

后来诸葛亮帮助刘备又向西攻打州。

益州平定之后,任命诸葛亮为军师将军。

将军刘备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

8、1.(1)依靠(2)如果
2.尤喜∕为贫不得志人∕作画
3.(1)除非正午,看不见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

(2)因为(我)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指读书),就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了。

(3)那个显达者不听从陈章侯,于是陈章侯想自己从船上跳落入水。

4.表现了陈章侯扶贫济困、刚正不阿、蔑视权贵的高尚品格。

【解题分析】
参考译文:
陈章侯性格怪僻,喜欢跟酒打交道。

别人送给他的金钱随手便花光了。

尤其喜欢为贫穷不得志的人作画,以周济他们的贫困。

依靠他而生活的贫寒士人,一共有几十以至几百家之多。

如果豪绅贵族等有势力的人向他要画,即使送他千金他也是不会提笔的。

有一个人品卑劣的显达者,引诱他进入船内,正在让他鉴赏宋元人的笔墨。

船开了以后,就拿出画绢强迫他作画。

章侯摘掉帽子,脱掉衣服,大骂不止。

那个显达者不听从他的。

于是章侯自己从船上跳落入水。

显达者非常生气,于是甩袖而去了。

后来托了别人代为求画,章侯最终还是没有用一下笔墨。

1.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的能力。

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

注意“藉”这里指“依靠”,“若”解释为“如果”。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

结合语句的内容来划分即可。

这句话的意思为:“(他)特别喜欢为贫穷不得志的人作画”,所以可断句为:尤喜∕为贫不得志人∕作画。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注意以下关键词语:自非:如果不是。

自:如果。

非:不是。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以:因为。

听:听从。

4.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

阅读文章,由“凡贫士藉其生,数十百家”,“谩骂不绝”,“遂欲自沉于水”等处可见陈章侯具有以下特点:①乐善好施;
②刚正不阿;③蔑视权贵的高尚品格。

9、(1)攻击(2)“坐”通“座”,座位(3)参与(4)教(5)赞同
【解题分析】
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近几年考试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要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题中常常出以今释古的类型的题。

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敌”:攻击。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10、1.用现实生活中一河南女教师的“辞职申请”引出本文议论的话题,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为下文的论证提供依据。

2.一是渴望生存状态“稳定性”的文化心理需求;二是现实生活的“压力山大”,竞争激烈,让转身遭遇更多艰难。

3.第③段运用举例论证,列举“公路片”主角走过漫长旅程和温州平阳原副县长周慧的辞职的事例,具体地论证了每个人心中都曾有过远方,都想拥抱一个更广阔个精彩的世界。

4.辞职看世界不应该成为主流,心怀梦想,脚踏实地,生活充实,同样可以成就精彩人生。

【解题分析】
1.考查语段的作用,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

语段正好是文章的开头,所以从结构上来说就有引出本文议论话题的作用。

从内容上看,用现实生活中一河南女教师的“辞职申请”充当论点的论据。

注意,只要是议论文中的事实或道理材料,都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选取这些材料的目的就是用来证明论点的。

即使用在开头,也不例外。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提取。

根据文章第④-⑤段写“说走就走的旅行难以成行”的原因,概括出这两段的内容即可。

“数千年的中华文明,让生存状态的‘稳定性’,成为这种文化所化之人最基本的诉求”“说到底,渴望远方,还是因为现实的砝码更重一些,让说走就走的旅行难以成行”“然而,在竞争激烈、‘压力山大’的社会中,面向大海的转身难以避免地遭遇更多艰难”这两句点出了原因。

说出大意即可。

3.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

“电影中,有一种特殊的类型叫‘公路片’。

主角们走过漫长得似乎没有尽头的旅程,不管是不是能抵达,都会经历精神的考验,收获心灵的成长”“去女教师的选择本身,就是一个例子。

现实中,过去鲜见的公职人员辞职,也不断见诸报端。

温州平阳原副县长周慧的辞职信”这两个事例是典型的举例论证。

具体准确地论证了“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的观点。

此题也考查了观点和材料的关系问题。

4.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

“中心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灵魂,所以读懂一篇议论文,概括论点,意思对即可,也可以用文章的句子回答:“想去看世界”的辞职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主流;生活充实,何必别处?心有梦想,何必远方?过好每一天,走好每一步,未尝不是同样精彩的人生。

本文尽管开头部分花了不少文字写许多人心中“激荡过一个远方”,但后半部分却阐述了一种相反的观点,特别是最后一段点出了本文主旨:“其实,生活充实,何必别处?心有梦想,何必远方?过好每一天,走好每一步,未尝不是同样精彩的人生。

”由此即可整理出中心论点。

【题目点拨】
怎样才能准确恰当地概括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呢?一是根据题目来确定该中心论点,文章标题即是中心论点,有些议论文,题目就直接点明了中心论点。

二是根据中心论点提出的位置确定。

在文章开头确定中心论点,作者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文章第一句或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由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引出中心论点。

在文章结尾确定中心论点,一些议论文,特别是总分式或层层递进式结构的文章,开头提出问题再经过多角度论证,作者往往会在结尾重申中心论点。

在文章中间分析论证后推出中心论点。

三是根据分论点来确定中心论点。

四是根据论证的结构来确定中心论点。

五是作者提出的中心论点隐藏在引用的名言警句中。

11、1.水浒传施耐庵
2.(甲)晁盖被暗箭所伤中毒而死(乙)侧面烘托,突出宋江军事谋略
3.(甲)重情重义等(乙)机智有谋略,有军事指挥才能等
【解题分析】
1.由文段的人物宋江可知出自名著《水浒传》,由著名文学家施耐庵,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