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 Microsoft Word 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8-25
第一节概说
现代汉语语法基本知识,包括语素、词语、短语、句子、句群等五个方面。
语素是汉语中最小的语义单位
词:有意义的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如:电、电脑、电视、水、水稻等。
语素:有意义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如:电、脑、视、水、稻等
附:汉语语法知识结构图
语素的概念
语素语素的种类(单音节、多音节/自由、半自由、不自由)
语素与汉字的关系(一字一素/一字多素/多字一素)
词语的概念
词语的种类(实词、虚词)
词语词语的结构(并偏支补陈加叠,外加名量很特别)
词语的意义(同义词、近义词、熟语、成语)
词语的色彩(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
短语的概念
短语短语的语法种类
短语的结构种类(成语)
句子的概念
句子句子的种类(用途和语气、结构、骈散等来划分)
句子的结构(单句、复句)
句式的变换、选用和仿用※
语病的辨析与修改※
句群(句子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
[歌诀]五级语言单位,意义结构切分。
语素、词语、短语,还有句子、句群。
汉语语法高考中似乎不涉及,实际在词语的选用,近义词辨析,语病的辨析与修改,句式的变换、选用和仿用,甚至在写作(包括微型写作)方面都有涉及,而且语法知识的熟练系统掌握,对于语言水平的提高,对于文章的阅读和理解,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语文复习应考中,这些知识的复习、梳理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词语的概念
词语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
根据结构来考察,词语首先可以分作两大类,一类是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另一类是合成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
我们主要研究合成词,合成词根据语素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七种,如下所示:
并列式:领袖、是非/开关、发展/高大、正误
偏正式:粗心、红色/大战、高中/笔直、金黄
支配式:求学、补课、打球、提水、走路、看书
补充式:提高、走高、扩大、放大、缩小、变小
陈述式:地震、月亮、脸红、眼红、腰酸、背疼
附加式:老师、老虎/学者、老者/木头、砖头
重叠式:朝朝、暮暮/走走、说说/潇潇、皎皎/常常
除了这基本的七种构成方式,还有一种很特殊的词语构成方式。
前一个语素是名词性的语素,后一个语素是量词性语素,合起来构成一个词,我们叫它为“名量式”。
例如:车次、人次、人口、物件、纸张、马匹、砖块、肉片……。
其实,这些词语都构成方式可以
当作偏正式来看待。
由于它比较特殊,所以就另起一个名字“名量式”。
[歌诀]并偏支补陈加叠,外加名量很特别。
(二)根据意义来考察,对词语进行分类,有很多标准,比如“词语的来源”“词语的音节”等等。
我们主要看下面这四个不同的标准:
从意义的多寡来看,词语可分为单义词、多义词两类;
从意义的正反来看,可分为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两类;
从意义附着的感情色彩来看,可分为褒义词、中性词和贬义词三类;从意义附着的语体色彩来看,可分为口语和书面两类。
这里我们主要考察前两种情况,后面两种情况在同义词辨析里面要提到。
1、多义词
(1)词语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各个义项之间又逻辑联系,可以理解为词语的纵向意义)。
本义是词语本来的意思,比如:“兵”的本义是“兵器”。
引申义是一个词语所指称的事物发展变化后具有的在原来基础上引申得来的意义。
再比如“兵”,他除了本义之外,还有“士兵”(精兵之路),“战争”(连年兴兵),“兵法、策略”(兵书)等意义。
比喻义是一个词语通过比喻得来的新的意义。
比如“手足”,它的本义是“手和脚”,但是在语言运用中,它又常常用为比喻义“兄弟”;再如“疙疙瘩瘩”,本意是事物表面不平整,但它常常用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出现了问题”。
这类词语在口语和成语中很多,比如“眉目”“骨肉”“手脚”“首领”“文章”“节骨眼”“白费蜡”“吃闭门羹”“一头雾水”“量体裁衣”“黑吃黑,白吃白”“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等等。
(2)一个词语包含多个义项,也就是一个书写形式包括多个语素(各个义项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可以理解为词语的横向意义)。
这种情况在汉语中比较普遍,举例说明,即可明了。
如:白,①白颜色,②做了事情却没有得到应该得到的结果(白费蜡);土,①土地,②土壤,③不时兴,跟不上形势;会,①聚集(会聚),②会议,③有某种能力(会不会)④交易市场(集会)。
※词义一般指词语在辞典中的解释,这些意义都属于静态意义,容易把握。
还有一种情况要引起注意,词语在文章的上下文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除了本身的意义之外,还常常由于语言环境的影响,获得了一个特殊的临时意义,我们叫这个意义为“语境义”,这种意义是动态意义。
在现代文阅读中,经常考察这种动态的“语境义”,而这是比较难的。
第四节短语短语的概念
短语,也叫词组,是由词语与词语组合而成的、能够独立运用语言单位。
短语在汉语语汇里也是一个大家族,它上接词语,下连句子,最能体现汉语语法规律。
大多数短语加上语气后可以成为句子,因此对短语结构进行分析,有助于句子结构的熟练把握。
划分句子成份能力较差的同学一定要注意这一节知识的学习。
(一)短语的词性分类
短语按照词性来考察,可以分为三种: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和形容词短语。
(二)短语的结构分类
短语按照结构来考察,可以分为十种: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介宾短语、补充短语、主谓短语、的字短语、兼语短语、连动短语、固定短语。
语法书上的分类都所偏,有的有这种,有的没这种。
这里我给同学们作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和归纳。
我想,这些结构的把握和理解,对于我们一步一步地理解语言,进入语言的更深层次会有所帮助,特别是对于我们的语言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口诀]短语看结构,十种莫忧愁。
并偏动介补,主的兼连固。
1、并列短语
词语之间互不修饰限,地位平等,这样的短语就是并列短语,也称为“联合短语”。
2、偏正短语
词语之间有修饰限制关系,前一个词语对后一个词语进行修饰和限制,而以后一个词语为中心,词语与词语之间是偏正关系,这样的短语是偏正短语。
修饰名词的词叫定语,用()来表示;修饰动词、形容词的词叫状语,用〔〕来表示。
这类短语主要以名词、动词、形容词为主体构成,主要有三种形式,简单记为:adj.+n./adv.+v./adv.+adj.,例如:
(1)名词性偏正短语——定语+名词(或代词)
①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作定语。
例如:
名+名:中华情赤壁赋出师表兰亭集序荷塘月色故都的秋赤壁之战
代+名:我们家这个人之二虫这只黄鹂那只白鹭这条纱巾那根拐棍
动+名:发言稿止痛片美发厅调查提纲训练计划运动规律游览路线
形+名:黑牡丹红太阳白玫瑰绿色食品经典作品优秀分子永恒魅力
②指示代词、数词、量词组合作定语。
例如:
(指+数+量)+名:这支笔这一位委员那一个书包这两个人那一年六月
(数+量)+名:七根火柴一年四季一件小事一曲窦娥冤千古关汉卿
(2)动词性偏正短语——状语+动词
①状语表示的意义
状语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情态、时间、频率、范围、处所、对象等。
例如:
表示情态:努力进取认真研究大力发展倾情奉献喜闻乐见娓娓动听
表示时间:猝死马上出发立刻行动现在开始从眼前抓起于拂晓结束
表示频率:间进经常说寻常见几度闻一再强调再三叮嘱常来常往
表示范围:都好全赖一呼百应一丝不挂九九归一根根寄梦个个宁腮
表示处所:东进外敷向阳开内引外联上窜下跳外树形象内抓管理
表示对象:天问东向坐今日始把根留住将心比心对天发誓向隅而泣
②状语的构成
状语通常由下面的词或短语充当。
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作状语。
如:
热烈欢迎衷心祝贺迅速发展精心设计非常诚恳的帮助
表示时间、处所的名词或名词短语作状语。
如:
明天早晨出发夜间走路四下张望四处打听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数量词作状语。
如:
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一脚踢开一口吃完
代词作状语。
如:
这样写怎样唱哪里去如此这般去做
副词作状语。
如:
一再要求终于知道继续前进经常发现
介宾短语作状语。
如:
从梦中惊醒在屋里开会对大家说向首都求援
3、动宾短语
由动词和它所支配的对象所构成的短语叫动宾短语,动词是中心词,宾语是动词支配的对象,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等。
动词和宾语之间是支配关系,宾语用来表示。
(1)充当宾语的词类
充当宾语的有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等。
名词作宾语:改造山河选购商品研究问题欣赏音乐打开课本赠送礼物
代词作宾语:做啥回答他喜欢我需要什么买多少拥护谁告诉他们
动词作宾语:搞调查谋发展爱唱歌好游泳喜欢游泳请求援助排除阻塞
形容词作宾语:怕冷嫌热找麻烦爱干净保持清洁觉得疲乏要求平等
(2)、宾语表示的意义
宾语和动词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表示动作、行为支配的对象,例如:
学文化踢足球嘱咐我擦玻璃吃苹果买东西看电影热爱祖国保卫和平
②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处所,例如:
上中学去西藏进医院下连队游西湖登泰山回娘家住旅馆
③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手段,例如:
洗热水吃大碗吃食堂刻钢板写毛笔抽烟带照镜子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例如:
看医生晒太阳淋了雨
(3)、双宾语
汉语里有些动词可以带双宾语,一个宾语指人,靠近动词,叫近宾语;一个宾语指事物,离动词远些,称为远宾语。
可以带双宾语的有以下几类动词:
①表示给予对方的,如“给、送、教、告诉、还、问、放”等,例如:
给我一支笔送你一本书教我们一支歌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还他五元钱
问你一句话放学生三天假等我一分钟打他一棍子吃我一刀
②表示取得的。
如“买、借、要、收”等,例如:
买了他一件上衣借了我两本书要了他一支铅笔收了我三十元钱骗我七万块4、介宾短语
(1)介宾短语的构成
介宾短语是由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的。
充当介词宾语的主要是名词、代词和名词短语。
例如:
①介词+名词:向前比春天往高处从南方自今天于无声处(听惊雷)
②介词+代词:朝那边到这里从那里把他(抓住)向我(汇报)给我说
③介词+名词短语:在蔚蓝的天空中对学校的情况(很了解)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2)介宾短语表示的意义
①表示起止、方向、处所。
例如:
从广东(出发)(来)到北京从明天(开始)向南方(飞去)
往东(走)在教室里(看书)自北方(来)向太阳向阳(开)
②表示时间。
例如:
(生)于一九二○年(事情发生)在昨天下下午从九点(开始)
③表示对象。
例如:
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关于月亮(的神话)把敌人(消灭)
跟我(去一趟)和他(好)连饭(都不想吃)
④表示目的。
例如:
为党(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为了人民的幸福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
⑤表示比较。
例如:
比弟弟(高半头)比刚来时(高多了)不跟他(一般见识)(高)于生活
6、主谓短语
主谓短语是由主语和谓语构成的短语,主语表示陈述的对象,谓语表示陈述的内容,主语和谓语之间是陈述关系。
即表达“谁(什么)——怎么样(做什么)”。
主语用=====表示,谓语用——表示。
大多数情况下,主语是一个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谓语则由动词、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来充当。
6、主谓短语
主谓短语是由主语和谓语构成的短语,主语表示陈述的对象,谓语表示陈述的内容,主语和谓语之间是陈述关系。
即表达“谁(什么)——怎么样(做什么)”。
主语用=====表示,谓语用——表示。
大多数情况下,主语是一个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谓语则由动词、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来充当。
第五节句子
一、句子
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语言使用单位。
句子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在口头表达上有一个较长的停顿,在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感叹号来表示。
二、句子的分类:
按照结构,句子分为单句和复句。
1、单句:由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构成的句子是单句。
2、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句构成的句子是复句。
三、单句的分类:
(一)、根据结构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1、主谓句是由主谓短语构成的句子。
2、非主谓句是由单个词或非主谓短语构成的句子。
(二)、按照语气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四、句子成分:
短语的成分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短语带上语气语调就构成句子,构成句子的短语的成分也就是句子的成分。
在一个比较完整的陈述句中(主谓句),句子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一般是: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五、句子的主干:
在句子中主语、谓语、宾语是句子的主干部分,它表述句子的主要意义,补语、定语、状语是句子的枝叶部分,它使得句子所表达的意义更具体、形象。
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二.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quot;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三.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等,如"多、少、高、胖、死板、奢侈、胆小、丑恶"。
四.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五.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
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
2、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六.代词
代词能代替实词和短语。
表示指称时,有定指和不定指的区别。
不定指往往是指不确定的人、物或某
种性状、数量、程度、动作等。
他不常指某一定的人物,也就不可能有一定意义,介乎虚实之间。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
我你您他她它我们你们您们他们她们它们咱
们自己别人人家大家大伙(自己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
例如:我自己你们自己大家自己)
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谁什么哪(问人或事物)哪儿那里(问处所)几多(问
数量)多多么(问程度)怎么怎样怎么样(问性质状态)什么怎样什么样(问方式行动)
3、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这那(指人或事物)这儿这里那儿那里(指处所)
这会儿那会儿(指时间)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这些那些这么些那么些(指数量)每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另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
代词一般不受别的词类的修饰。
代词同它所代替的或指示的实词或短语的用法相当,它所代替的词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它也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七.副词: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如"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
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
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
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八.介词: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
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九.连词: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乃至段落。
如"和、及、或者、或、又、既"。
关联词语可以看成是连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十.助词: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
助词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结构助词,它们是"的、地、得、所、似的";一类是动态助词,它们是"着、了、过";一类是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
十一.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叫做叹词。
如:“喂、哟、嗨、哼、哦、哎呀”。
叹词总是独立成句。
十二.拟声词:这是模拟声音的词。
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呼啦啦"。
常用介词及其用法(顺口溜)
自、从、以、当、为、按照,
由于、对于、为了、到
和、跟、把、比、在、关于
除了、同、对、向、往、朝……
用在名词、代词前,
组成介宾短语后,
修饰、补充“动”“形”要记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