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 观杨璐花鸟作品有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方薫《山静居画论》中说:“学不可不熟,熟不可不化,化而后有自家之面目。
杨璐的花鸟画予人第一印象便 是有其自有面目。
传统之常中有自我之变,创新求我中,又静定生慧。
格调清新朴茂,雅韵天然,看完之后,不免让 观者产生“构图有意味,节奏舒缓得当,因情立调,因势立法”的清新逸妙之感。
在她笔下,无论是花、鸟、荷、枝叶……纸卷里蕴含的并不是女性画家通常表现得惆怅的闺房之气,而是一派怡 然自得之意,她在取法自然物象中又复归于自然生命。
又似有云舒云卷之象,色彩在这里的哲学意味全然统一于整幅 画面的节奏中了。
我想,这便是构图前"形象神理宛在目前,则下笔成势,自然神妙"了。
譬如在她的《静》这幅作品中,她充分发挥了中国画用笔的情势,在提按、顿挫、转折中将枝叶的神韵和自己的 内在想法交融挥就,虚实相生的画面,既让观者感受到她的真情实感,又留有对那些不曾用笔墨表达出的画面的想象 空间。
明徐渭有一首《独喜萱花到白头》题款诗云:“问之花鸟何为者,独喜萱花到白头。
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 里颂千秋。
”杨璐对此句话深以为然,她的画面也传达出了这种观念:写物不仅仅是写物,而是关于生命价值内涵的 追寻。
她将这种对于自然,对于生命的理解融入到生活中,并游刃有余地将之升华到创作中,丰富了创作多重性的同时, 亦让作品传达出了不同于其它画者的神妙逸趣。
在中国历代画家的言传身教中,师法古人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命题,要做到“能另出手眼,不为前人蹊径所拘”, 前提是“临摹观玩,熟习之久”,意思大略为:画者仅有天赋并不足够,还需有大量临摹练习,非一日、一年之功可成。
陆抑非也曾说:“我年轻的时候每次作画,桌子上总是堆满了无数的画稿和素材。
如果没有这些素材,没有这些生活集瑛揽萃^
专题
S P E C IA L T O P IC
莫把丹青等闲
看
,
无声诗里颂千秋观杨璐花鸟作品有感
隋
林
华
的积累,我是什么东西也画不出来的。
你也可以说我早年作画也是獭祭而成的。
” 杨璐也深知与古为徒,素材积累的重要性,她深知任何创作都不可凭空而得之,因 此一方面她面向传统,对先贤巨匠,心摹手追,遍临名作,在传统中不断揣摩、总 结、求证;观之、学之、试之而求同存异。
另一方面,她又面向自然,注重写生又 善用中国特有的笔墨特性,色墨结合,以色助墨、以墨显色,在传统固有色中融入 西方画法中讲求的色彩规律,以求整体色彩对比协调,丰富画面的同时,在情景交 融中留住转瞬即逝的情趣。
她的工笔花鸟画,刻画入微,设色雅致,清新灵妙中摆 脱了传统花鸟画固有模式中工整有余,灵气寡淡的不足之处。
文征明曾这样评陈道复之画:“观其所作四时杂花,种种皆有生意。
所谓略约 点染,而意态自足,诚可爱也。
”移来评杨璐画作,也合宜也。
杨璐有一幅《迎雀》, 两三枝白色花朵雅尔有韵,旖旎而上,再以朱砂红描绘其果点缀其间,叶子敷以单色, 分染而过,枝头两只小鸟似在休息,又好似低语,一波三折的折枝构图方式让画面 与画外有了更深入联系,树枝的布局中,枝得势,虽萦纡高下,气脉仍然贯串,上 插之枝,不直擢,下垂之枝不拖惫,画面布置均衡得势,平中有势,重视法度的情 形下,又自出新意。
创作上,杨璐以女性画家细腻的笔触笔笔生意,闺房雅致也罢,文人情趣也好, 都不足以简单概之。
因其常常有出其不意的思想创意,构图、布局展现于画作中, 她的创作不是静态的,而是在动势中完成。
花朵墨韵奇妙,飞禽姿态幽幻迷离,我 想这既是她对自然物像的一种客观呈现,又是她个人生命情境寄怀的审美符号。
这 种符号是个性化的,希望她能在这种既存有个人意趣又不落入俗套的个人符号中继 续前行。
杨璐,1995年10月出生,毕业于 广东海洋大学美术学专业(主修国画)。
1. 静,39X 54cm ,工笔花鸟,2019年
2. 迎雀,52X 40cm ,工笔花鸟,2019年
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