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青岛版(五四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熟练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让学生学会解决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活动,进行归纳,概括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有探究的欲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已经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知道了它们都有4条边,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

在上一节课学生学习《认识周长》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就是4条边的总和。

这些都是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基础。

三年级的学生还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有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经历,这些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学生在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时会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能熟练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解决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长方形和正方形。

学具:多个正方形和长方形,学习单。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图形的周长,谁能来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呢?生: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它的周长。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出示课题)你能在我们的教室里找一找长方形和正方形吗?生举例。

瓷砖的表面是长方形的……
2、师:老师把刚才小朋友提到的一些放在了大屏幕上。

想一想,你能计算这些物体表面的周长吗?需要知道什么信息呢?
3、师:现在请你们拿出老师为大家准备的学具,同桌合作,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量一量,算一算,求出周长。

填写在学习单上。

(二)、周长的计算。

1、学生操作,师指导。

2、投影反馈。

(1)、师:我们请这几组同学来汇报下,下面同学如果测量的是同一种物体,有不同算法的可以进行补充。

生1:我们测量的是粉色长方形:长(6厘米)宽(3厘米),周长是(18厘米)。

生2:我们测量的是绿色长方形,长(9厘米)宽(6厘米),周长是(30厘米)。

生3:我们组测量的是黄色正方形,边长是:(4厘米)周长是:(16厘米)
生4:我们组测量的是红色正方形,边长是:(6厘米)周长是:(24厘米)
其他学生补充,教师板书记录在黑板上。

3、总结提炼。

A、长方形的周长。

师:同学们都很能干,解决了这些图形的周长问题,我们一起先来看长方形。

仔细观察这些计算的方法,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呢?(四人小组讨论,师指导)
相同点:它们都是在计算长方形四条边的总和。

不同点:计算的方法不一样。

(让学生边指边说,用笔指长方形的4条边,2条长,2条宽,一组长加宽)
①四条边相加。

②长×2+宽×2。

生介绍:先算出2条长和2条宽,再合起来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③(长+宽)×2
生介绍:先算出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长方形有这样的2组,就乘2。

师:听清楚了吗?谁还有补充?谁还能再来说说看?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不错,那这些方法,你比较欣赏哪一种呢?
小结:嗯,同学们都认为第3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所以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出示板书)
B、正方形的周长。

师:我们再来看看正方形的周长,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因为正方形的4条边都是相等的,只要用1条边的长度×4,就可以得到正方形的周长。

师:说得很有道理,所以正方形的周长就可以用边长×4得到。

(出示板书)(三)、练习巩固。

师:同学们真能干!刚才我们通过测量、计算,得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现在请你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下面几个图形的周长?拿出学习单。

1、基本练习。

同学们都好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位同学的作品。

长方形:第一题: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呢?第二题:问这里为什么要乘2呢?正方形:这样做对吗?
再来看另外一种,这里的2乘6表示什么意思?2乘2呢?
师:三道题都做对的请举手。

变式练习。

选择题
师:春天到了,我们到公园里去走一走,看这里有两个花坛,一个是长方形的,它的一边是靠墙的,另一个是六边形的(课件出示两个图形),为了使花坛更加整洁、美观,园丁叔叔要在两个花坛的周围围上了围栏,(课件出示围栏),想一想,这两个花坛分别需要多长的围栏呢?同桌之间商量一下。

好了吗?现在请大家来选一选。

①、长方形花坛至少要()米长的围栏。

A、(4+3)×2=14(米)
B、3×2+4=10 (米)
C、4×2+3=11(米)
反馈:
师: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B,谁能来说说看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这个长方形的花坛一面靠墙,所以只要围3条边就可以了。

3乘2表示什么?+4呢?
生:3×2算出两条宽的和,再加上一条长,就算出了围栏的长度。

师:那么A这个选项求出的是什么?如果已经求出了长方形的周长,只要怎么改就可以了?
生:只要再减一条长就可以了。

师:你们真聪明,如果算出了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只要再减去一条长,就是三条边的总长度了。

师:那选项C呢?
生:C是把2条长和1条宽相加了,如果围墙是在宽的那边就对了。

②、六边形花坛至少要()米长的围栏。

A、6×4=24(米)
B、6×4-3×2=18(米)
C、6×2+3×4=24(米)
师小结:同学们真能干,帮园丁叔叔解决了花坛围栏的问题。

而且在解答实际问题时,能根据题意,灵活地选择计算的方法!
(五)、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你有什么收获吗?
生: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六)、拓展应用。

突出周长计算的本质。

1、师:同学们学得真不错。

老师这里还有几幅图案,我们一起来看看!漂亮吗?这些图案也有它们的周长。

想一想,要知道他们的周长,又需要知道哪些信息呢?
生:逐题回答。

课件出示边的信息。

师:这些图形就在同学们的学习单上,请你们动手来算一算。

生完成学习单。

反馈:选题口答。

师:解决了这3个图形的周长后,联系我们刚刚学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正五边形的计算方法和正方形的计算方法类似。

后面2个图形的计算方法和长方形类似。

师:同学们不仅学会了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而且还学会了用相同的方法求类似图形的周长。

小结:看来求图形的周长的方法与边的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

边的特征不一样,求周长的方法也会有所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