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复习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
(完整word版)初中地理七年级--导学案
![(完整word版)初中地理七年级--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09a35926fff705cc170ab6.png)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导学案)【新知梳理】1.“地理”一词最早出现于中国的。
西方第一本专著则是,它比中国晚3个世纪。
2.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包括环境和环境两大方面。
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生物、土壤、岩石等。
人文环境:人口、民族、经济、工业、农业、城市、交通、能源等。
3.地理环境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风土人情等。
(1)日常生活:确认、知道变化、了解世界情况等。
(2)生产建设:种植、兴建工厂企业、选定、城市建设等。
例: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①“低地之国”——围海造陆————奶酪、。
②海洋、土地、森林与生产建设的联系。
海洋——航运、晒盐、捕鱼、开采石油等。
土地——种植农作物、放牧牲畜、建筑房屋、建设铁路(公路)等。
森林——提供木材、放牧牲畜、生态旅游、涵水保土等。
(3)风土人情:阿拉伯人的(服装);西班牙的;我国傣族的,中华民族的等均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
【问题探究】1.联系日常生活,请你提出5个地理问题。
2.为什么南方人喜欢吃米饭和粽子,而北方人则喜欢吃馒头和水饺?3.贝贝来自黑龙江省,喜欢溜冰,玲玲来自福建省,喜欢游泳。
为什么两人喜欢的活动截然不同?4.为什么我国著名的奶业企业“伊利”、“蒙牛”两大集团都在内蒙古自治区建厂?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导学案)【新知梳理】1.学会使用地图(1)地图的三要素——、、。
(2)地图的使用:第一,地图上的方向①一般定向法(无指向标和经纬线时)上下、左右。
②指向标定向法——箭头指向。
【注意点】(1)实际生活中可用于确定方向的事物:太阳、指南针、树木长势(年轮、树叶疏密)、北极星等。
但河流流向、风向不能用于确定方向。
(3)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背朝,这样地图上的方向与实际方向就一致了。
第二,比例尺①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表示距离比距离缩小的程度。
②比例尺的公式及计算:比例尺= 距离/ 距离。
③比例尺三种形式及其的转换:。
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我们怎样学地理教案2 湘教版
![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我们怎样学地理教案2 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c72ad1967ec102de2bd895e.png)
1、比例尺的概念
2、比例尺的公式
3、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三种方式之间的互相转换。
4、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5、比例尺大小与所表示地区的范围、内容三者之间的关系。
6、如何运用比例尺量、算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
7、图例和注记
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如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的名称,以及标明山高海深的数字等,叫做注记。
3、判断大小
4、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范围之间的关系
5、两算距离
二、图例和注记
综合训练
1、比例尺: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3千米,转换成数字式和线段式。
2、1:100000000和1:10000000判断大小
3、课本第9页活动题1、2、3
4、记住常见的图例和注记。
地理填充图册
地理基础训练
教学反思
学生对照学习目标预习课本,找出主要知识点。
小组展示
教师分配任务,根据划分的问题来讨论交流
合作
交流
教师点拨
1、比例尺文字式转换为数字式的时候,要注意单位之间的换算,线段式要注意不要忘记标单位
2、记忆图例和注记的时候,指导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提高记忆效率。
学生
思考练习
拓展延伸
1、教会学生如何判断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反而越小。
教学难点: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大小与范围、内容三者之间的关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复备标注
启
动
课
堂
复习上节知识
1、确定地平面方向的方法
2、绘制学校平面图
学生
检测
课堂导入
地图是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得到的,缩小的程度就是比例尺,引导学生回忆小学学过的比例尺的知识,引入新课内容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36a61aa7e21af45b307a8ea.png)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标注学习导航出示复习提纲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交流1、地图的三要素?2、比例尺的定义?表示方式?大小比较?比例尺与范围、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3、三种定向法: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4、记住常用图例表分配任务,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探究知识的能力课题课时本学期第课时日期本单元第课时课型复习主备人复备人审核人感知目标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地图的三要素2、知道什么叫比例尺,了解图例与注记的含义3、掌握三种定向法能力目标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运用比例尺换算实际距离情感目标通过实例了解搜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的重要性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运用比例尺换算实际距离教学难点: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标注启动课堂根据提纲复习知识1、地图的三要素?2、比例尺的定义?表示方式?大小比较?比例尺与范围、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3、三种定向法: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学生思考回答归纳课堂导入导课:我们已经知道地理是非常有用的学科,掌握地理知识,并且学会运用地理解决许多实际问题是同学们必须具备的素质。
引起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导航小组展示教师分配任务,根据划分的问题来讨论交流合作交流教师点拨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运用比例尺换算实际距离学生思考拓展延伸1、如何搜集地理信息,如何思考地理问题2、如何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学生学会读图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有关地理的知识,什么叫比例尺?比例尺的大小比较?三种定向法?记住图例和注记。
让学生懂得学习地理知识的手段与途径,了解学习地理并不难。
教师小结知识梳理一、学会看地图地图的制作与分类二、地图的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三、如何搜集地理信息四、如何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技能迁移学生活动:1、你曾经外出到过哪些地方旅行?3、旅行的内容和目的3、采用的交通工具有哪些?时间是怎样安排的?教师提问综合训练做复习提纲的选择和读图教学反思知识梳理技能迁移《学习与检测》的随堂演练综合训练《世纪金榜》。
七年级地理上册《让我们一同走进地理》优秀教学案例
![七年级地理上册《让我们一同走进地理》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c819125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50.png)
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使他们热爱地理,愿意主动探索地理世界的奥秘。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地理环境的重要性,懂得珍惜和保护地球资源。
3.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认识世界,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民族自豪感。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会尊重、理解和关爱他人,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七年级地理上册《让我们一同走进地理》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七年级地理上册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们对地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地理素养,我特别设计了一堂以“让我们一同走进地理”为主题的优秀教学案例。本案例以课程主要内容为载体,引导学生们从生活的角度认识地理,感受地理的魅力,激发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学习热情。
2.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
本案例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以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理知识。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进一步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3.小组合作与互动交流
小组合作是本案例的又一亮点。通过合理分组,学生们在合作中共同完成任务,提高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此外,学生间的互动交流有助于拓宽他们的视野,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激发学生们的探究精神,培养他们主动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2.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们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学会用地理眼光观察世界,提高他们的地理思维。
3.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课堂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地理。
4.设计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模拟实验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七年级地理(上)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上)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b0c51bfc4ffe473368abe5.png)
七年级地理(上)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导学案学习目标(一)初步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探索兴趣,让他们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存在着许多的尚未解开的地理之“谜”、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注意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动态的地理知识和发展中的地理知识。
(二)初步形成“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观念,使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都离不开地理知识。
学生的生活实际自测从我们的经验出发,联系身边的现象来了解地理事物,认识地理问题。
,1,“解开地理之谜”。
当人们的认识还不足以解释某种地理现象与地理问题时,这些现象与问题就成为谜。
地理之谜是多方面的,可以分为自然地理之谜、人文地理之谜、区域地理之谜等各方面。
教材中提出了许多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提出问题:如,一年中为什么会有四季的变化?酷寒的南极大陆为什么沉睡着万顷煤田?昔日的海洋为什么变成了高耸的山脉?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而又渴望获取答案的问题。
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结果,教师可根据需要给出答案或不给出答案,指明问题将在哪—章节解答,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2,“地理与日常生活”。
教材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出发,提出地理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服饰的四季变化与地域差异、饮食的地域差异、民居风格的多样性、出行线路的安排与天气预报等等,地理知识与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密切相关。
学习地理,还有利于对异地环境的了解。
学生通过耳闻目睹的许多事情,可以列举许多与本节内容相关的知识,教师及时告诉学生这就是地理知识的一部分,学生会有一种自豪感,从而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和积累。
3,“地理与生产建设”。
学生将来都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参加社会劳动和生产建设,人类的生产活动要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工业生产须考虑原料、燃料的供应条件和销售市场、劳动力市场、科技与交通等影响因素。
农业受所在地域自然条件制约更明显。
初中地理七年级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中考复习导学案
![初中地理七年级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中考复习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f437c4998fcc22bdd10d01.png)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姓名:班次:学习目标:了解地理的基本学习内容和一般的学习方法;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的地理之谜和地理问题,从而让更加“关注”身边的地理事物、现象;理解在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都离不开地理知识。
学习重点、难点:了解地理及地理与我们的关系【自主学习】一、解开地理之“谜”我们生活在之中,就在我们身边。
二、地理与日常生活熟悉我们的生活环境,进而提高对生活的。
三、地理与生产建设人类的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的影响和制约。
四、地理与风土人情地理展示了各地不同的种族与民族、语言与服饰、文化与宗教、民情与风俗。
【课堂练习:】1、地理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以下词语与地理无关的是 ( )A、辩认方向B、风土人情C、心想事成D、预报天气2、在干旱地区的自然状态下难以种植的是 ( )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高粱3、兰兰的家乡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
从自然条件考虑,她的家乡最适宜发展()A、畜牧业B、林业C、渔业D、种植业4、阿拉伯人穿白色长袍,戴头巾的原因是() A、很洁净 B、比较亮眼 C、防沙隔热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姓名:班次:学习目标:了解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必备工具,知道地图的简单概念、种类;掌握地图的三个组成要素;知道在地图上如何定向,掌握比例尺的比较和计算;明确学习地理的四个途径。
学习重点、难点:在地图上定向;比例尺的比较和计算【自主学习】一、学会看地图:地图是我们学好地理的必备工具,地图是怎样做出来的呢?(看书、读图)地图:2.展示、了解不同的地图,明确地图的类型(读文,找出)地图可分为和两个大类,其中自然地图包括、、、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等,此外还有地图家族的新成员。
3、定向:(掌握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1)一般定向方法:面对地图,,。
2)有指向标的地图必须要根据定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3)经纬线定向: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必须依据经纬线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2.1 认识地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2.1 认识地](https://img.taocdn.com/s3/m/9e068a54195f312b3169a598.png)
《2.1 认识地球》导学案1课题课时本学期第课时本单元第课时课型审核人感知目标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记住地球的形状,能用事例说明地球是球体。
2.地球的大小。
要求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周长、表面积等方面的数值。
3.能在地球仪上指出北极、南极、地轴、赤道、经线、纬线。
4利用经纬网来确定方向。
能力目标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用各种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2、学会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线和纬线,地轴和两极情感态度通过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经线和纬线的定义和特点教学难点:经纬网定方向教师活动时间分配复备标注出示复习目标第一节认识地球一、地球的形状1、学生认识地球的过程,由“天圆地方”——“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现代技术拍摄的卫星照片”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拓展延伸:动你的眼睛、耳朵、手、大脑去看去听去记去思考:2、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说明地球不是平面而是球体?3、通过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你感悟出了什么?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二、地球的大小1、地球的极半径、赤道半径、平均半径各是多少?2、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各是多少?结论:较出地球的极半径和赤道半径相差是21千米,所以与地球的形状相吻合。
动手找一找: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经线、纬线三、地球仪提问:什么是地球仪?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学生思考举例说明地球是圆的证据1、月食现象2、麦哲伦的环球航行3、海岸观船学生利用地球仪找出下列名称讲授新课授课过程时间分配教师讲解极、经线、纬线下列名称纬线的特点?1、呈圆形。
2、长度不等。
赤道最长,望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3、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的特点1、呈半圆形2、长度都相等3、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总结特殊的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30°,60°、90°的纬线,学生读图找出位置并说出其特殊性。
七年级地理上册章让我们走进地理导学案【DOC范文整理】
![七年级地理上册章让我们走进地理导学案【DOC范文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c125947de80d4d8d15a4f8d.png)
七年级地理上册章让我们走进地理导学案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学习目标:激发对地理的探索兴趣,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存在着许多地理之谜、地理问题,了解地理学科,培养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注意学习身边的地理知动态的地理知识和发展中的地理知识。
形成“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观念,知道在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都离不开地理知识重点:了解地理学科,培养对地理学习的兴趣难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对今后的地理课产生“期盼心理”。
自主学习结合学习目标,科代表带领小组成员独立自主完成学习目标,并记录下自己学习中的疑问:你知道地球上还有哪些地理之谜?你能举例说明地理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关系吗?你能举例说明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产建设的关系吗?你能举例说明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社会文化的关系吗?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认识,比较出不同之处,提出疑问,由科代表或另一成员记录。
组间:以各组科代表为代表交换各组记录,作出汇总。
并互相解答。
俗话说,入乡随俗,入国问禁,你知道美国人、英国人、巴西人、泰国人、日本人、埃及人分别有哪些习俗和禁忌吗?畅所欲言:1、你喜欢学地理吗?你喜欢怎样的老师?2、地理课你希望自己如何表现?3、畅谈自己的未来。
考考你①下列比赛适合在海南三亚开展的是A冲浪B滑雪c溜冰D赛马②阿拉法特经常以白色的长袍和头巾出现在荧屏上,其衣着的目的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A美观大方B反射阳光c遵守教规D抵挡风沙③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日本人喜欢吃鱼Bx疆人爱吃羊肉抓饭c南方地区房屋屋顶坡度大D海南省普及冰上运动④家具厂接近市区,主要考虑的是A市场B能源c原料D交通⑤牛奶厂的布局首要考虑的条件应该是A消费的人口是否够多B交通是否便利c草地是否茂盛D电能是否充足⑥郁金香与风车是下面哪个国家的象征A中国B美国c荷兰D西班牙⑦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A巴西---足球B西班牙----斗牛c波兰---风车D阿拉伯---驼队⑧公司派你去销售一种保暖性能极强的羊绒大衣,你可能会前往哪个城市A哈尔滨B昆明c广州D海口⑨蒙牛乳业的总公司可能在哪个省区A黑龙江Bx疆cx藏D内蒙古。
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地球的面貌教案 湘教版
![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地球的面貌教案 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54d56cc67ec102de3bd890f.png)
地球的面貌本单元所需课时数14主要内容第一章第一节我们走进地理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第四节海陆变迁单元总体目标(1)知道地球的形状,学会描述地球的大小(2)能在地球仪以上找出特殊的经纬线,掌握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和东西半球的划分标准。
学会在经纬网上判断点的位置。
(3)了解全球海陆分布比例,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4)知道五类地形及特征,两大山脉带及在地图上的分布。
学会看地形图。
(5)知道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了解板块构造和大陆漂移的观点。
了解火山地震的主要分布规律。
通过读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6)了解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7)学会看地图,绘制简单的平面图,掌握地图的三要素。
重点难点关键第一章第二节教学重点: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教学难点:绘制简单的学校平面图;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第1节: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是地球的形状,另一重点是描述地球大小的三组数据。
教学难点:本课难点有二:1.东西半球的划分及X围2.在经纬网上判断点的经纬度第2节:重点: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难点:七大洲四大洋的相对位置第3节:重点: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地形第4节:重点: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难点: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关键:充分利用地图,引导学生从图上了解地理信息,理解地理问题。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了解的地理知识较少,基本没有基础,本单元对初一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学生在前段学习过程中已经形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他们所具有的强烈的求知欲,学习兴趣浓厚。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必须强调地图在学习地里过程中的作用,逐步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单元教学建议1、这部分的地球的知识是初中阶段的难点,比较抽象,对于刚刚进入中学的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在能力要求上要适当。
2、对于经纬网和东西半球的划分,须借助地球仪帮助同学们将抽象的知识变的形象直观,易于理解。
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复习课件1(新版)湘教版
![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复习课件1(新版)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bf7912c6f1aff00bfd51ed8.png)
第一页,共7页。
11、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4)、西半球的 大洲(2) 12、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1个)、北半球 的大洲(2个) 13、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最小的大陆、最大的 大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14、亚欧、亚非(yàfēi)、南北美洲分界线 15、海拔 相对高度 16、世界五类地形及特征 17、世界两大著名山系的名称18、大陆架 19、世界最大的平原、高原、盆地,最长山脉 、(所在大洲)最长山系、最深海沟、
第二页,共7页。
写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 (míngchēng)
第三页,共7页。
2、亚非(yàfēi)分界线 运 河,南北美洲分界线 运 河, 3、亚欧分界线 山脉, 河,里海、 山脉、黑海 、 海峡。
第四页,共7页。
1、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 2、世界上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 陆 3、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 4、欧洲和非洲(fēi zhōu)分界线——直 布罗陀海峡 5、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德雷 克 特征
平原 地面起伏小,海拔在200米以下。
高原 地面起伏小,海拔较高,边缘比较 陡峻。
山地 地面崎岖不平,海拔多在500米以 上,坡陡谷深。
丘陵 地面崎岖不平,相对高度一般不超 过200米。
盆地 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间低。
第七页,共7页。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海陆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海陆](https://img.taocdn.com/s3/m/85ce5d9fa76e58fafab003b2.png)
课题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课时本学期第课时本单元第课时课型审核人感知目标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读图掌握大洲之间的分界线2、了解几个概念::海、大洋、海峡3、读图掌握四大洋的名称、位置、面积大小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观察力以及空间思维能力情感目标使学生初步领悟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逐步激发学生热爱地球的情感,自觉保护环境,促进学生科学态度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教学难点:七大洲、四大洋的空间分布及相关位置关系。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标注启动课堂复习上节知识读图填写七大洲的名称学生检测课堂导入全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占全球71%的海洋面积是不是连在一起的呢?(学生回答是),人们习惯上把大洋分为四部分,学生一起回答: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联系实际,引起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参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标注小组合作交流1、引导学生分析图2-29到2-34,并结合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掌握大洲之间的分界线,并且要求把地名落实到地图上。
2、指导学生预习几个概念: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域之间宽度较窄的水道,通常也是重要的海上通道。
举例世界上著名的海峡:土耳其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台湾海峡等。
3、读图2-34、2-35,分析四大洋的面积大小,地理位置,所处半球位置,分析位置特点:如太平洋面积最大,大西洋略呈“S”形,北冰洋是面积最小的大洋。
4、结合课本32页活动题,引导学生学会绘制简单的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图。
学生读图记忆大洲之间的分界线,并要求把地名落实到地图上,并完成课本表格2指东西半球图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小组展示教师分配任务,根据划分的问题来讨论交流。
合作交流教师点拨指图引导学生分析四大洋的位置特点:印度洋,完全位于东半球北冰洋,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太平洋,最大、最深、岛屿最多的大洋。
学生思考、巩固拓展延伸指东西半球图,引导学生分析七大洲、四大洋的相关位置关系,如: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南北美洲、南极洲之间;大西洋位于欧、非、南北美洲之间;教师画图演示讲解课堂小结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几个概念:洋、海、海峡,知道了海峡的作用。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06fc7833687e21af45a98d.png)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地理的意义。
2.意识到地理与日常生活(如衣食住行等方面)、与生产建设、与社会风土人情的关系。
自主学习探究一、解开地理之“谜”亲爱的同学,我们生活在地理环境之中,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当人们的认识还不足以解释某种地理现象与地理问题时,这些现象与问题就成为谜。
地理之谜是多方面的,可以分为自然地理之谜、人文地理之谜、区域地理之谜等方面。
关于地理的问题有很多,学习了地理就有可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跟踪练习】请从以下活动中找出与地理知识不相关的活动( ) A.外出旅游 B.观看天象、星座 C.修路、架桥D.去医院看病二、地理与日常生活合作探究请同学看第三页的两张图,讨论回答图中的活动与地理的关系。
你还能从日常生活中列举一些地理知识的例子吗?三、地理与生产建设自主学习1、农业生产必须______________,兴建工业企业要考虑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解决全球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编制城乡规划,防御自然灾害,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地理学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跟踪练习】符合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措施的是()A.围湖造田,增加粮食生产B.变草场为耕地,种植粮食C.林区放牧,发展畜牧业D.山区种植果树四、地理与风土人情自主学习:课本第4-5页完成下列题目。
1.在沙特阿拉伯,一些旅店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
其中的原因是( )A.利于观察夜景B.气温高,这样凉爽C.降水少,屋顶是平的,方便住宿且晚上较凉爽D.为了避免大型野生动物的侵袭2.关于北极地区因纽特人住冰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因纽特人特别耐寒B.为了体现民居特色C.建造冰屋是因纽特人适应环境的结果D.因纽特人喜欢住冰屋3.阿拉伯人穿白色长袍的原因是( )A.比较干净 B.防沙隔热 C.漂亮时尚D.宽大舒适课堂检测1.玲玲来自海南省,她说的话可信的有( )A.我们那儿的人喜欢游泳 B.我们经常到户外溜冰C.我们的房子是平顶的 D.春天,我们经常受到沙尘的侵袭2.斗牛是下列哪个国家的传统运动( )A.意大利 B.英国 C.西班牙 D.巴西3.如果船舶在海洋上遇难,漂流到荒岛上的人首先要寻找( )A.住房 B.钱 C.淡水 D.武器4.下列哪个国家被称为“足球王国”( )A.西班牙 B.阿根廷 C.德国 D.巴西5.阿拉伯人身着长袍,头戴头巾打扮,与其相关的原因是( )A.风俗习惯 B.传统服装 c.地理环境 D.审美观念6.地理学可以直接指导人们( )A.解决全球性的人口、环境、资源问题B.编制电脑程序C.用法律保护自己 D.观看足球比赛7.地理与人们的生活关系紧密,以下词语与地理无关的是( )A.辨认方向 B.风土人情 C.随心所欲 D.天气预报8.下列产品与出产地搭配不正确的是( )A.宁夏——枸杞B.新疆——葡萄干c.海南——苹果D.广东——荔枝9.下列活动中,与海洋无关的是( )A.航运 B.晒盐 C.捕鱼 D.耕地10.下列关于地理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理与人们的生活距离很遥远B.地理对人们的生产活动影响不大C.生活离不开地理 D.“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说法不正确11.将下列国家与其风土人情或物产连线:①西班牙 A风车、郁金香②巴西 B斗牛③荷兰 C樱花④日本D桑巴舞。
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我们怎样学地理教案3 湘教版
![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我们怎样学地理教案3 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673268d76c66137ef061907.png)
课题我们怎样学地理课时本学期第 3 课时日期本单元第 3 课时课型新授主备人复备人审核人感知目标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图例和注记的含义2、掌握常见的图例和注记3、了解收集地理信息的各种途径,知道收集地理信息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运用对比法记忆常见的图例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学习地理知识的手段与途径,并掌握一些实际的地理技能,进而发展自己的地理意识与创新精神,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常见的图例和注记教学难点:熟记常用图例和注记,学会阅读地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标注启动课堂复习上节知识1、比例尺的公式2、比例尺三种表示方式的互相转换3、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学生检测课堂导入同学们在观看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的时候,在城市天气预报图上看到各种各样的符号,你们知道这些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吗?图片展示各种图例的符号,引入新课引起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参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标注小组合作交流1、图例和注记的含义,举例引导学生加深理解2、阅读课本图1-17,熟悉地图上常见的图例指导学生运用对比法加深记忆,提高记忆的效率。
如首都、一般城市、重要城市的区别于联系。
洲界、国界、未定国界、省界、地区界等图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阅读材料:形形色色的地图,知道地图的种类,面对各种各样的地图判断属于哪一类。
4、学会收集地理信息5、学会思考地理问题6、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使学生获得丰富多彩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对照知识体系,学生预习课本。
分配任务,小组讨论指导读图小组展示教师分配任务,根据划分的问题来讨论交流合作交流教师点拨运用对比法指导学生记忆图例和注记,例如:首都、重要城市、城镇的区别和联系;洲界、国界、未定国界、省界、地区界的联系和区别等。
指导学生阅读地图,熟悉常用图例和注记,并学会阅读地图。
学生思考、记忆,掌握记忆的方法拓展延伸除了课本上的常见图例和注记之外,指导学生阅读地图册上的图例和注记,并对比记忆,网上收集其他的常见图例,补充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我们走进地理
课题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课时本学期第课时
日期本单元第课时
课型复习主备人复备人审核人
感知目标学
习
目
标
知识目标
1、地图的三要素
2、知道什么叫比例尺,能够运用比例尺换算实际距离。
3、了解图例与注记的含义,并能够测绘学校的平面图
4、初步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知道什么是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和经纬
网定向法。
能力目标
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运用比例尺换算实际距离
情感目标通过实例了解搜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的重要性
重
点
难
点
教学重点:运用比例尺换算实际距离
教学难点: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时间
分配
复备标注
课堂导入导课:我们已经知道地理是非常有用的学科,掌握地理知识,并且学会运用地理解决许多实际问题是同学们必须具备的素质。
出示复习提纲1、地图的三要素?包括哪些?
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2、比例尺
公式: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
表示方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大小比较:分母大,比例尺小,分母小,比例尺大比例尺与范围、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内容越简单
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详细
3、方向
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利用指向标来定向,指向标指向北方经纬网定向法,利用经线和纬线指示的方向
两点在同一纬线上,一点在另一点的正东或正西
两点在同一经线上,一点在另一点的正北或正南
教师活动学生
活动
复备标注
学习导航
出示
复习
提纲
在极地地图上判断方向:判断南北,要根据距离极点的
远近,判断东西,一定要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从南极
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顺时针;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
呈逆时针
4、还有指南针定向法、北极星定向发、太阳定向法、
太阳和手表定向法等等
5、学生举例:树木定向法
6、记住常用图例表:课本112页图例表
7、知道什么是图例和注记
8、学会收集地理信息,运用地理知识解决某些实际问
题
课堂
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有关地理的知识,什么叫比例尺?比例尺
的大小比较?三种定向法?记住图例和注记。
让学生懂
得学习地理知识的手段与途径,了解学习地理并不难。
教师
小结
知识
梳理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一、我们身边的地理
二、我们怎样学地理
1、平面图
2、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3、方向:一般定向法指向标经纬网定向
综合
训练
1、打开地图,尽管他们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
___________等要素
2、在没有特殊标志的地图上判断方向,通常采用
________确定方向,再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断方向,
要用_____方法。
3、在野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
面朝___,背朝___。
4、收集地理信息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
5、要绘制一副学校地图,要选用_____比例尺,要绘制
世界地图要选用_____比例尺
6、比例尺______
7、判断方向的方法________
8、记住常用图例_______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