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及控制措施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及控制措施分析
基于智能电网发展背景下变电运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为了保电网、保设备、保安全,从倒闸操作票编制、现场操作、工作票制度、设备验收制度、电网事故处理等方面分析了变电运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点及防范策略,以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推动我国建设智能电网的进程。

1.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危险点
1.1母线倒闸操作时的危险点
对于电力系统而言,变电运行是它的一个运行机构,在进行倒闸的时候,母线倒闸是主要的构成部分。

在母线倒闸过程中,要做好准备并根据相关的要求进行,不然就很容易产生问题。

此中,母线倒闸过程中的危险点有以下三个方面:①因为带负荷拉倒闸的情况出现而导致了危险产生。

②因为自动装置的切换和继电保护出现问题,而造成自动装置的误动。

③在空载母线充电的时候,很容易出现串联谐振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由电感式电压互感器和开关断口电容造成的。

假如不重视上述的情况,很容易就会出现事故。

1.2变压器操作时的危险点
在进行操作变压器时要特别的注意,因为只要出现一丁点的错误就有可能发生重大的损失。

在一般情况下,进行变压器操作时一般会出现两方面的危险点:一是在操作切合空载变压器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操作过电压的状况,这样很容易影响到变压器的绝缘;另外就是变压器的空载电压的提升,同样也会影响到变压器的绝缘问题。

所以说变压器的操作问题还是很重要的。

1.3天气异常导致的危险
在变电运行管理中,不正常的天气也是产生危险的极其重要的一个因素。

在温度低的冬天,若充油设备的油面就会降低,导线就会拉近;在温度较高的夏天,充油设备的油面就会上升,导线就会变得太松;刮大风的时候会有一些杂物挂在引线上;出现大雾的时候,般备容易出现闪络现象;在雷雨天气时,接地更容易出现问题,就增加了出现安全事故的几率。

所以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防治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

在天气突变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更加注意变电运行的状况。

1.4直流回路操作时的危险点
对于变电运行而言,直流回路是非常常见的,但它很有可能存在一定的危险。

在操作的进程中,操作人员的操作不适当很容易导致自动装置的失误和误动的问题出现,进而造成事故的发生。

为此,在对直流回路进行操作时,要仔细认真,同时也要遵守相应的操作细则。

2.危险点控制
2.1结合大修(改造),针对性预控
年度大修(改造)期间,变电站倒闸操作、工作票执行较为集中,是工作最繁忙的时期,也是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时期。

大修(改造)预控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在大修(改造)前,积极配合检修部门的工作,周密安排计划,了解各种设备的健康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到“人员、工器具、备品备件”三落实。

利用班组会讨论三措,要做到“组织措施、技术措施、注意事项”三明确,重点学习需要进行技改的工作;明确三措中本次大修(改造)中存在哪些危险点,明确加以防止或消除办法;大修(改造)期间,在相关记录薄册中注明每天所需接地线的数量及其装设地点,防止复役操作时因遗漏接地线而造成带接地线合闸的误操作发生。

2.2开展标准化操作工作,进行科学预控
运行作业过程,若装设接地线存在危险点,为防止带电挂接地线和带接地线合闸等误操作事故的发生,采用两端定位法。

两端定位法就是根据同类型设备及其接线方式,在相同的检修模式下,接地线的导体端和接地端位置必须统一并固定。

主要从以下几点做统一要求。

(1)对于某些开关柜,装设长手柄接地线比较困难,此时可以先将外侧相用标准手柄接地,然后进行内侧相接地。

(2)对于闸刀一侧带电一侧不带电的情况,给不带电一侧装设接地线,在选择导体端时,要保证身体与带电侧的安全距离,应当尽量选用远离带电部位的导体端。

(3)对于有一侧带电闸刀,禁止在其中间位置放置梯子装拆接地线,不允许抱住另一侧的瓷瓶装拆接地线。

(4)对于户外接地端,应具有防止带电挂接地线和带接地线合闸的功能,可通过装设防误档板来实现。

在主变引线桥下方的适当位置可单独设置一个接地点,必须保证同一部位所有接地点的唯一性。

(5)对于户内接地端,都应设置在开关柜、网门外,避免整副接地线都在开关柜内。

特殊情况下(即整副接地线都在开关柜内时),必须具有防误功能。

(6)尽可能考虑导体端与接地端之间的防误闭锁功能,或者尽量设置在值班员明显可视位置。

(7)对固定柜、馈线间隔柜的内部设备检修接地。

当母线不同时停役时,接地端优先采用母线闸刀防误闭锁销子;当母线同时停役时,接地端可选用开关机构下部接地螺丝。

主变10kV侧、架空出线线路接地:导体端必须选在后柜门内的铜排或铝排上,并穿过后柜门,在柜外专用接地螺丝处接地。

母线检修接地:导体端应选在相应母线压变柜上方的铜排或铝排处。

如果一段母线上有两台压变,可选择处于相应母线中间位置上的三相压变柜。

(8)对中置柜、出线间隔柜内设备检修接地。

优先合接地闸刀,如果工作需要挂接地线,可由施工人员自行装设。

对照变电所具体设备,对所属的12座变电站中需装设接地线的导体端和接地端位置均进行了统一并固定,并按照规定设置了标志。

这项工作对于目前集控站管理方式下的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操作管理尤为重要,因为集控站值班员要面对12座变电所,对设备往往不很熟悉,采用接地线定位法后,首先保证了接地线装设位置的统一,使运行人员在操作同类设备时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可以充分利用现场设备对接地线实现强制闭锁,从技术措施上加强了接地线管理;再次是可以强化下步操作对上步操作的复查监督功能,有效防止漏拆接地线。

1Okv母线检修时:全部馈线柜改为线路检修状态(手车冷备用状态),电容器柜改为电容器检修状态,压变柜、所用变改为检修状态,主变10kV开关柜和10kV母分开关柜改为检修状态,在电源侧(如母分、主变)悬挂接地线,母线上不再装设接地线。

此外,110kV及以下变电站大修时,根据检修部门拟定的典型检修模式,结合调度部门的典型停电顺序,制作大修操作文件包,实行典型操作。

通过操作文件包提高了倒闸操作的安全性,提高了设备停复役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减轻了运行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运行值班员的操作技能。

2.3吸取教训,落实预防措施
认真学习事故通报,分析事故的原因。

然后结合集控站的实际情况,举一反三,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以防止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2.4运用规章制度,规范操作行为
根据资料统计,在所有事故原因中,习惯性违章所占比重最大(占82%)。

因此,人为失误事故控制的关键在于规范人的行为。

通过建立、健全安全保证制度,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建立、健全用人激励机制,保证预控体系能够顺利实施。

总而言之,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是一种反向思维。

它用可能发生的后果来提醒作业人员要时时意识到危险的存在性。

讲“危险”比讲“安全”更直观具体,更有针对性、实效性,更有利于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避免纠正习惯性违章,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更有利于作业人员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使我们的生产工作可控、在控。

结束语
在現在的电网企业施行中,变电运行是一个核心项目,分析运行管理的危险点是不能忽略的,我们也要根据危险点进行研究得出有效措施。

变电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会感到很大的压力,而且要求工作人员有更高的操作技能。

我们也要尽可能的预防危险,这样不仅能够避免国家公共财产安全和人民财产的安全,还能使电力系统更加安全的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