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初一初中政治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初一初中政治期末考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人要命、要守护,十条法则要记住,一旦灾害发生时,及时应用心有数……”这首口诀告诫我们要
A.珍爱生命B.志存高远C.关爱社会D.明辨是非
2.古罗马塞内卡说:“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容。

”这里的“内容”是指
A.丰富多彩的生活B.生命是最宝贵的东西
C.我们应珍爱生命,热爱生活D.对他人和社会有所贡献
3.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开始对父母的看法和结论产生怀疑,甚至反驳。

这体现了青春期少年的
A.独立性B.依赖性C.自制性D.冲动性
4.下边的漫画启示我们
A.要善于全面肯定自己B.要追求自身的内在价值
C.要善于掩饰自己的缺点D.要有傲气并漠视权威
5.“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这说明了
A.喜怒哀乐都应该适度
B.影响人的情绪有多种因素
C.积极的情绪有利于正常水平的发挥,消极的情绪会带来失败
D.积极的情绪有利于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则有害于身心健康
6.在与别人的沟通中,下列做法会起到反作用的是
A.善于体谅B.强词夺理C.主动交流D.控制情绪
7.少数年轻人为了释放压力、减缓焦虑,有时到超市将方便面捏碎、给饮料放气。

这种做法
A.丧失道德,害人害己B.合理发泄,可以谅解
C.控制情绪,张驰有度D.体现个性,值得效仿
8.2013年暑假,泰州市教育局首次在全市中小学中开展“三会”活动,倡导学生“会休息、会自学、会健体”,将素质教育从校内延伸到了社会、家庭。

这些举措主要表明
A.学校保护在未成年人保护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B.家庭保护在未成年人成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C.国家保护未成人健康成长
D.只要有了国家的特殊保护,未成年人就能健康成长
9.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是
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
10.未成年人人身权利中最重要、最起码的权利是
A.人格尊严权B.生命健康权C.受教育权D.选举权
11.在日常生活中,未成年人要学会自我保护。

以下做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①地震来临,坐电梯下楼逃生
②被坏人劫持时,勇敢地与他拼到底
③夜里发现煤气泄露,立即开灯,然后去关闭煤气阀门
④一个人在家时,面对陌生人敲门不随意开门,注意保护自己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2.小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发现一个小孩掉进了河里。

不会游泳的小明没有立刻跳下河去救小孩,而是向路人大声呼救,并打110报警。

小明的做法
A.只顾及自己的生命,不关爱他人的生命
B.既保护了自己的生命健康,也关爱了他人的生命健康
C.侵犯了落水小孩的生命健康权
D.没有采取最佳的应对措施
13.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专门法律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③《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14.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考场严禁考生作弊”、“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等。

每位公民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定,这是因为
A.社会生活离不开共同的准则B.良好的秩序限制了人们的自由
C.人们的行为都是不自觉的D.我国的法制不够健全
15.可以这样劝说下边漫画中闯红灯的妈妈
①红灯亮时多观察,没有车辆再通过
②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人人有责
③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④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呵护生命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6.至2013年中国加入WTO已经有十二年了,如今我国成为了全球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

这一事实说明A.我国现代化建设主要依靠对外开放
B.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取得了显著成就
C.我国对外开放只有对外贸易这一种形式
D.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经济和军事大国
17.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实现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
D.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18.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社会和谐C.可持续发展D.以人为本
19.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花钱买健康、买知识、买休闲,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

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人们对健康、知识的重视
C.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D.反映了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0.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对比表
①经济得到快速发展②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③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④已经实现了共同富裕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21.出现闭锁心理容易产生孤独感,任其发展下去会形成有缺陷的人格。

22.喜怒哀乐是人类情绪的四种方式,构成了人生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23.兴化市关工委组织“五老”法制宣讲团到某校进行宣讲活动,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

二、判断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即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三、简答题
1.方俊明,2014年感动人物之一,男,56岁,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人。

1985年8月,28岁的方俊明为救一个假装落水的顽童,跃入河中,造成颈椎骨折,高位截瘫。

直到2013年11月,方俊明终于获得了迟到28年的见义勇为荣誉称号。

(1)根据材料,谈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人生有意义。

(3分)
(2)为使你的生命更有意义,请分别说说在学校和家庭中你应该怎样做?(2分)
2.深夜,小林早睡梦中被一阵开门声惊醒,接着又听到脚步向他房中走来。

他借着月光一看,发现一个人正在翻他的书包,马上闭着眼睛不动声息地继续装睡。

当那个人出了房间时,小林一边迅速从床上跳起来去关紧房门,一边大声地叫喊:“爸爸、妈妈,有贼!”这可吓坏了打算继续作案的小偷,他赶紧拿了东西仓皇出逃。

小林随即报了警并向派出所说明了小偷逃走的方向。

不久,小偷就被迎面而来的公安干警抓了个正着。

(1)这个故事中,小林的哪几点做法值得大家学习?(至少两点)(2分)
(2)当我们遇到险情需要救助时,应学会拨打下列首选电话,请你填空。

(3分)
四、探究题
1.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及周边消防安全工作,净化学校周边环境,维护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消防安全形
势稳定,2014年4月10日-16日,江苏省泰州消防支队联合泰州市教育局分三个督察组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回头看”工作。

(1)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3分)
(2)结合所学的知识,我们未成年人应如何依法进行自我保护?(2分)
2.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提升,“校校通”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师生的校园生活,方便了学生、家长与学校的交流沟通。

我市某校在校园网上新开辟了“家校联系桥”“时事直通车”“学生访谈录”等网页,请你浏览网页内容,并完成相关
问题。

【家校联系桥】在“家校联系桥”网页上,家长可以查看到孩子的成绩和在校表现等信息,还可以给老师和学校留言、提建议。

王涛同学的母亲在给班主任的留言中写道:“王涛学习很认真,在家也能够帮我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可一件事件让我揪心,明天就要演讲比赛了,他总是担心这次演讲比赛应付不了,肯定会搞砸,同学会嘲笑他,
大家都认为他是个笨蛋,我该怎么办?”
(1)王涛担心明天演讲比赛会搞砸,是一种什么情绪?(1分)会产生什么结果?(1分)
(2)请你告诉王涛如何做情绪的主人?(2分)
【时事直通车】在“时事直通车”网页上有这样一则报道:我市深入开展国家级文明城市的创建,从2013年4月18
日起至10月底以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机动车不按规定避让行人和违法停放为重点,整治不文明交通行为,规
范城市道路交通秩序。

(3)简要说明为什么要维护公共秩序(城市道路交通秩序)?(3分)
【学生访谈录】在“学生访谈录”网页上,上传了王涛同学的“心里话”:“我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也不愿意与父母、
老师沟通,有许多想法都藏了起来……思品老师说这是心理闭锁现象,我也知道这样有危害,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4)请你给王涛同学提出三点合理化建议,以帮助他走出心理误区。

(3分)
江苏初一初中政治期末考试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人要命、要守护,十条法则要记住,一旦灾害发生时,及时应用心有数……”这首口诀告诫我们要
A.珍爱生命B.志存高远C.关爱社会D.明辨是非
【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怎样珍爱生命。

此题以口诀的形式告诉我们“人要命,要守护”说明要珍爱生命健康;“十条法则”要记住,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自我保护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关键时刻,做到心中有数,
知道如何自救自护。

所以正确答案选A
【考点】珍爱生命
2.古罗马塞内卡说:“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容。

”这里的“内容”是指
A.丰富多彩的生活B.生命是最宝贵的东西
C.我们应珍爱生命,热爱生活D.对他人和社会有所贡献
【答案】D
【解析】本题以名人名言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识。

生命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要珍爱生命、尊重生命、肯定生命。

但是,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奉献,我们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当中,在奉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所以选D
【考点】生命的意义
3.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开始对父母的看法和结论产生怀疑,甚至反驳。

这体现了青春期少年的
A.独立性B.依赖性C.自制性D.冲动性
【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青春期的认识,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往往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不需要父母的唠叨,常常对父母的看法产生怀疑,甚至反对。

这些都说明青少年在心理开始独立。

所以选A,而BCD不符合题意。

【考点】青春期的独立性
4.下边的漫画启示我们
A.要善于全面肯定自己B.要追求自身的内在价值
C.要善于掩饰自己的缺点D.要有傲气并漠视权威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自身价值的认识。

漫画中的小树只有“如诗如画”,才会有鸟儿飞来。

“如诗如画”谕旨
小树的价值,所以正确答案选B。

而ACD都是从怎样认识自己出发的,切入点错误,不符合题意。

所以错误。

【考点】实现自身价值
5.“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这说明了
A.喜怒哀乐都应该适度
B.影响人的情绪有多种因素
C.积极的情绪有利于正常水平的发挥,消极的情绪会带来失败
D.积极的情绪有利于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则有害于身心健康
【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情绪的认识。

情绪具有两面性,积极的情绪可以充实人的体力和精力,提高个人的活动效率和能力。

促使我们健康成长;消极的情绪会使人感到难受,降低自控能力和活动效率。

做出一些令自己后悔甚至违法的事情。

材料中的“笑一笑,十年少”是积极情绪,有利于身心健康。

“愁一愁,白了头”是消极的情绪,不
利于身心健康。

所以选D,其中ABC都不符合题意。

【考点】情绪的两面性
6.在与别人的沟通中,下列做法会起到反作用的是
A.善于体谅B.强词夺理C.主动交流D.控制情绪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如何与他人沟通,我们在与他人沟通与交往中,要掌握方法和技巧。

要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理解体谅他人、积极主动的与他人进行交往,遇到问题要理智。

强词夺理会出现交往障碍。

所以错误选项是
B
【考点】交往的技巧
7.少数年轻人为了释放压力、减缓焦虑,有时到超市将方便面捏碎、给饮料放气。

这种做法
A.丧失道德,害人害己B.合理发泄,可以谅解
C.控制情绪,张驰有度D.体现个性,值得效仿
【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如何调节情绪,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合理发泄法、理智控制法、注意转移法等。

我们要
根据不同的情况,在适当的场合合理的发泄。

到超市将方便面捏碎、给饮料放气,其行为既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

所以不可取,正确选项是A
【考点】调节情绪的方法
8.2013年暑假,泰州市教育局首次在全市中小学中开展“三会”活动,倡导学生“会休息、会自学、会健体”,将素
质教育从校内延伸到了社会、家庭。

这些举措主要表明
A.学校保护在未成年人保护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B.家庭保护在未成年人成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C.国家保护未成人健康成长
D.只要有了国家的特殊保护,未成年人就能健康成长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未成人的特殊保护的认识。

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

所以D项的观点是片面的。

材料中的“泰州市教育局”采取的措施属于社会保护。

所以A项学校保护和B项
家庭保护都不符合题意。

所以正确答案选C.
【考点】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9.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是
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
【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未成年的特殊保护。

家庭保护、社会保护、学校保护和司法保护构成了四道防线,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

因为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摇篮,未成年人的性格、道德品质、理想情操的形成,都与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

正确答案选A
【考点】家庭保护
10.未成年人人身权利中最重要、最起码的权利是
A.人格尊严权B.生命健康权C.受教育权D.选举权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生命健康权的认识。

在公民的人身权利中,最重要的、最根本的权利是生命健康权,所以正确答案选B,其中的人格尊严权和受教育权也是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但不符合题意,而作为未成年人不享有选举权,所以D项错误。

【考点】生命健康权
11.在日常生活中,未成年人要学会自我保护。

以下做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①地震来临,坐电梯下楼逃生
②被坏人劫持时,勇敢地与他拼到底
③夜里发现煤气泄露,立即开灯,然后去关闭煤气阀门
④一个人在家时,面对陌生人敲门不随意开门,注意保护自己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如何保护自己。

其中①在地震来临时,坐电梯逃生,如果断电会使自己困住电梯中,不可取;②被坏人劫持,要讲究智斗,不要硬拼,要保住自己最大的利益,硬拼会激怒对方,甚至会威胁到自己的生命安全;③煤气泄漏,如果立即开灯,可能会引起火灾。

也不可取;④不给
陌生人开门,是正确的。

所以错误的是A
【考点】如何保护自己
12.小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发现一个小孩掉进了河里。

不会游泳的小明没有立刻跳下河去救小孩,而是向路
人大声呼救,并打110报警。

小明的做法
A.只顾及自己的生命,不关爱他人的生命
B.既保护了自己的生命健康,也关爱了他人的生命健康
C.侵犯了落水小孩的生命健康权
D.没有采取最佳的应对措施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如何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材料中的小明见到小孩子落水,采取了机智的方法,向路人大声呼救,并拨打了110报警,是正确的。

因为他不会游泳,如果他立即跳入水中,就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

所以正确答案选B
考点;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13.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专门法律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③《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专门的法律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所以正确答案选C
【考点】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性的法律
14.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考场严禁考生作弊”、“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等。

每位公民都必须遵守
这些规定,这是因为
A.社会生活离不开共同的准则B.良好的秩序限制了人们的自由
C.人们的行为都是不自觉的D.我国的法制不够健全
【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社会规则的认识。

因为社会是由人集合而成的,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

人们活动的动机、目的往往不同,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各行其是,社会就会混乱不堪,所以社会生活离不开共同的规则。

而BCD叙述错误,正确答案选A
【考点】我们身边的规则
15.可以这样劝说下边漫画中闯红灯的妈妈
①红灯亮时多观察,没有车辆再通过
②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人人有责
③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④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呵护生命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以漫画的形式考查学生对交通规则的认识,漫画中的妈妈不遵守交通规则,不听孩子的劝阻闯红灯,可以从遵守交通规则的原因、生命健康的重要性等道德和法律的角度去劝说。

但是①认为红灯亮时没有车辆可以通过是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表现,是错误的。

所以选B
【考点】规则
16.至2013年中国加入WTO已经有十二年了,如今我国成为了全球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

这一事实说明A.我国现代化建设主要依靠对外开放
B.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取得了显著成就
C.我国对外开放只有对外贸易这一种形式
D.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经济和军事大国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外开放的成就。

材料中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的原因,是中国入世,入世是中国的对外开放。

所以说明了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

但是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主要还是依靠自身力量,所以A错误;C项和D项都是错误选项。

所以正确答案选B
【考点】对外开放
17.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实现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
D.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A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B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D项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性目标。

因为党和国家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以此为出发点,选C
【考点】党和国家工作的出发点
18.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社会和谐C.可持续发展D.以人为本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核心是以人为本。

所以选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社会和谐是目标;可持续发展是战略。

【考点】科学发展观
19.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花钱买健康、买知识、买休闲,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

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人们对健康、知识的重视
C.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D.反映了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答案】A
【解析】材料中人们更加注重花钱买健康、买知识、买休闲等,说明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而这一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改革开放。

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消费。

但是我国总体上还是发展不平衡的,现阶段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所以A认为我国已经建成全面小康是错误的。

所以错误选项是A
【考点】消费观念、全面小康
20.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对比表
①经济得到快速发展②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③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④已经实现了共同富裕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以表格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我国经济建设的认识。

回答图表题要注意图表的标题,它表达了图表的中心。

然后对表格的数据进行横向、纵向比较。

看上升或下降,成就或差距。

在这个图表中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从2008年一直在上升,说明我国经济取得了发展。

但是城乡差距仍然很大。

说明我国共同富裕的目标还没有实现,
所以排除④,②人民当家作主是政治方面,所以也排除,选C
【考点】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
21.出现闭锁心理容易产生孤独感,任其发展下去会形成有缺陷的人格。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闭锁心理的危害。

在与同学交往中,如果封闭自己,会使我们的“人际关系树轮”萎缩,使自
己陷入孤立,得不到及时的帮助,不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

所以要学会积极的与同学交往,克服闭锁心理。

【考点】闭锁心理的危害
22.喜怒哀乐是人类情绪的四种方式,构成了人生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情绪的分类。

人的情绪的复杂多样的,情绪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

最常见的是把情绪分成四大类;喜、怒、哀、惧。

在这四类的情绪的基础上,又可以组合成很多复杂的情绪。

所以认为“喜怒哀乐是人类情绪
的四种方式”,是错误的。

【考点】情绪的分类
23.兴化市关工委组织“五老”法制宣讲团到某校进行宣讲活动,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我国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
规定了四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材料中的的实施主体是“兴化市关工委”,属于社会
保护,而不是学校保护。

所以错误、、。

考点;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二、判断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即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注意题文中的“中国特色”,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马
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

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邓小平提出来的。

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从邓小平理论开始。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题文中把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混淆了,所以是错误的。

【考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三、简答题
1.方俊明,2014年感动人物之一,男,56岁,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人。

1985年8月,28岁的方俊明为救一个假装落水的顽童,跃入河中,造成颈椎骨折,高位截瘫。

直到2013年11月,方俊明终于获得了迟到28年的见义勇
为荣誉称号。

(1)根据材料,谈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人生有意义。

(3分)
(2)为使你的生命更有意义,请分别说说在学校和家庭中你应该怎样做?(2分)
【答案】(1)①有意义的人生都有明确的进取目标。

②有意义的人生在于对他人、对社会有所贡献。

③有意义的人生需要敢于创造。

(一点一分,共3分)
(2)本题分别从学校和家庭两个角度来回答,各1分。

例:在学校,好好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遵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