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民事诉讼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新民事诉讼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诚实信用原则,这一原则在诉讼
中的作用和意义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和解读。
首先,“诚实信用”是一个整体概念,其核心是指当事人在诉讼中应诚实守信、秉承
诚信原则、言行一致,不得故意歪曲事实、编造证据、蓄意隐瞒真相等行为。
这一原则既
是当事人间以及当事人与法庭之间相互信任的基础,也是法律运行和司法实践的重要依据
之一。
在实际的诉讼过程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具体体现包括如下几点:
1. 事实陈述必须真实准确。
当事人对事件的陈述必须真实准确,不能为了自己的利
益而故意歪曲或曲解事实。
如果诉讼请求有基本缺陷或证据不足,当事人应该如实说明,
而不是虚构事实或制造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2. 证据必须合法有效。
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应符合法律规定,证据链条必须完整。
当
事人不得以欺诈、伪造或隐瞒证据、证人作假等不正当手段获取证明,否则将被认定为违
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3. 不得蓄意拖延诉讼。
当事人在诉讼中应当保持诚实、守信、积极参与,不得故意
拖延诉讼进度、制造阻碍,不能在申请延期、替代执行等方面滥用诉讼权利。
4. 必须履行判决和裁定。
法庭的判决和裁定是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的明确规定,当
事人应当依法履行。
如果当事人未按照判决或裁定的内容履行自己的义务,将被认定为违
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5. 律师职业道德要求。
律师在执业活动中必须恪守职业道德,不得为所欲为,不得
擅自泄露客户的机密信息,不得利用职务便利行骗或其他不当行为。
总的来说,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作用是维护当事人的公平诉讼权益,保护受
害者的合法权益,提高诉讼效率和法律公信力。
当事人和律师应当严格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不仅对诉讼当事人有利,也有利于法治社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