鲂鱼的功效与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鲂鱼的功效与作用
鲂鱼作为一种中药材,给我们提供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鲂鱼同时还能够解决身体遇到的一些疾病,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鲂鱼都有哪些营养和功效。

【别名】
鳊鱼(《日用本草》),平胸鳊(《脊椎动物分类学》),法罗鱼(《黑龙江流域鱼类》)。

【来源】
为鲤科动物

三角鲂


肉。

【原形态】
体高,侧扁,全体呈菱形,体长约50厘米,为体高的2.2~2.8倍。

头很细小。

口小,端位,口裂倾斜,上下颌等长,上盖有坚硬的角质,但亦易脱落。

眼侧位,至吻端的距离较至鳃盖后缘的距离为近。

下咽齿3行。

鳃耙17~22,多数为18~21。

侧线鳞50~60。

背鳍条3,7,起点至吻端的距离较至尾鳍基部的距离为小,具有强大而光滑的硬刺;背鳍高度显着大于头长。

胸鳍刚达到腹鳍的基部。

腹鳍仅伸至肛门,腹鳍基部至肛门间有显着的腹棱。

臀鳍条3,24~32,多数为26~28;无硬刺,起点在背鳍基部末端的垂直线下方。

尾鳍分叉深,下叶较上叶为长。

体呈青灰色,头的背面及体的背部较深,侧面灰色带有浅绿色泽,腹部白色,各鳍均呈灰黑色。

【生境分布】
生活于江河、湖泊中。

平时栖于水的中下层。

主要食物为苦草、轮叶黑藻,软体动物及湖底植物的碎屑、丝状绿藻、淡水海绵等。

产卵期5~6月,此时雌雄两性的身上均有珠星出现。

分布黑龙江、长江、珠江、钱塘江、闽江等河流中及洞庭湖、鄱阳湖、粱子湖等湖泊中。

【性味】
①《日用本草》:"味甘,平。

"
【归经】
《本草撮要》,:"入足阳明经。

"
【功能主治】
《食疗本草》:"调胃气,利五藏,和芥子酱食之,助肺气,去胃家风。

消谷不化者,作鲙食,助脾气,令人能食。

"
【注意】
《食疗本草》:"患疳痢者不得食。

"
【摘录】
《*辞典》
【出处】
1.出自《食疗本草》;
2.《纲目》:鲂鱼,处处有之,汉、沔尤多。

小头缩项,弯脊阔腹,扁身细鳞,其色青白,腹内有肪,味最腴美。

其性宜活水。

又有一种火烧鳊,头尾俱似鲂,而脊骨更隆,上有赤鬣连尾,如蝙蝠之翼,黑质赤章,色如烟熏,故名。

其大有至二、三十斤者。

上面是关于鲂鱼的一个简单的介绍,通过这些我们可以了解到鲂鱼中含有各种各样的营养元素,对于治疗和预防一些疾病都有很大的功效。

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在有关人士的指导下食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