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特点和施工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特点和施工技术
作者杨晓飞
作为缓解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和人口过快增长等问题的重要手段,高层建筑具有结构复杂多样、楼层多、建筑高等特点,在施工技术方面要求比较高,不仅施工工期较长,而且在施工完整性、结构荷载的科学性等方面也有很高的要求。

所以,近年来为了进一步保障高层建筑的顺利施工,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国家不断引入项目招投标制、施工合同制等制度以实现对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监督、安全监控的加强,与此同时还不断考核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全面性和科学性,这样能够充分保证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合格。

1、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
1.1施工周期较长
一般高度的多層住宅每栋的平均施工工期大约保持在十个月左右,然而由于高层建筑自身的一些特点,其施工周期平均一般都要在两年左右。

缩短施工周期的办法应该主要围绕如何缩短装饰施工周期和结构的问题上。

而不同的高层结构体系所采用的施工方法更是不尽相同,需要对不同的施工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目前高层建筑施工的主导工序是现浇混凝土,做到对模板体系的合理选择能够有效缩短主体结构工期,并且达到减少建筑成本的目的。

1.2 对基础埋置深度的要求高
为了保障建筑工程的性能稳定,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地基的埋藏深度有严格的要求,埋置深度不能低于建筑物高度的十二分之一;所采用的桩基高度不能低于建筑物高度的十五分之一(桩的高度不包含在埋置深度内),并且建筑物至少要有一层地下室。

对于深基础工程的施工,在地理处理方面是比较复杂的,特别是地基控制更加负责。

由于有多种可供选择的基础性施工方案,而施工方案将对造价以及工程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高层建筑施工的重点之一就是要研究如何能够更有效的解决深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难题。

1.3 工程量较大
由于高层建筑的工程项目比较多,并且工程量比较大,这会导致工程中需要涉及到的工种也很多、单位也相对比较多,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复杂高层建筑,经常是设计、准备、施工三者同时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一些不合适的地
方就需要进行对方案进行更改,方案的实施和协作关系涉及到很多不同的部门。

这就给施工计划、组织、管理以及协调都带来了非常大的难度。

要求有关部门必须做到精心施工,并加强各部门的集中管理。

此外,各部门应该充分利用高层建筑层数多、工作面大的特点,进而实施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以加速工程进度。

1.4 对施工技术的要求高
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主要是围绕钢筋混凝土和钢材为主展开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是由以钢筋混凝土和钢材为主要结构材料及相关的施工技术构成,需要有关部门重点研究解决各种钢筋连接、工业化模板、结构安装、建筑制品、高性能混凝土等施工技术。

其次是在消防、装饰、设备、防水等方面要求比较高。

个性化的立面造型、多样化的平面类型的、和谐的立面色彩与周围环境已经成为时代潮流的发展趋势;需要细节方面要求很高,就连管道冷凝水的处理方面,都要比一般的多层建筑的要求高很多。

2、高层建筑的具体施工技术
2.1 基础施工技术
一般高层建筑都建在城市中建筑物相对比较密集的地方,可供建设的空间比较有限。

在对高层建筑进行建设的时候,首先应该根据建筑高度制定合理的埋藏深度;根据建筑自身的特点,高层建筑的基础施工技术主要包括桩基础、箱型基础、筏板基础、条形基础等类型。

2.2 混凝土工程中的施工技术
混凝土工程进行施工时要首先要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检验,其中抗压强度是最主要的检验指标。

抗压强度由水量、水泥共同决定的,高标号对应于高配置强度的水泥。

所以在进行施工时要对混凝土的标号进行逐一的核查,杜绝出现标号错误的问题。

此外,水灰比是混凝强度的另一个影响因素,需要有关人员对混凝土进行反复试验以保证混凝土的水灰比是最优的配合,这样才能保证使用的均为高质量的混凝土。

2.3 在结构转换层中涉及的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下部结构在轴线空间布置方面的要求较高,上部结构的要求相对低,然而这与建筑结构设置的要求恰好相反,从而造成了布置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矛盾,所以需要采取反常规的方法对高层建筑进行布置,可以在某些楼层设置转换层。

此外,为了避免转换层过高影响结构抗震性能问题的出现,在结构转换层中应尽量保证转换层的高度不能过高。

2.4 电气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中的电气施工技术包括自动报警系统、照明系统、火灾报警系统、通信系统等。

建筑电气工程设施具有电能耗电量大、系统结构复杂、铺设线路工艺方式复杂多样等特点。

因此,需要根据电气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施工思路和科学的施工技术。

例如,在设计照明系统时,需要注意对地下车库、走廊及楼道等临时用电的场所预留好照明设施的位置并做好保证今后照明安全的预前工作。

在设计线路走向时,应尽量避免其对高层建筑外观的影响并确保线路的安全性。

此外,由于高层建筑是其所在地区海拔较高的物体,因而更容易遭受雷击,所以还要做好防雷设施的设计,利用柱内主钢筋、地梁、建筑桩基等做防雷接地的引线,以到达防雷的目的。

2.5 后浇带施工技术
在实际建造高层建筑过程中,一般主楼都会与裙房连在一起,连接形式一般是裙房围绕在主楼周围,所以为了保证沉降差限度,在施工中主楼和裙房都必须使用变形缝。

但是,设置变形缝将导致高层建筑的平面布局发生变化,此时为了弥补上述情况的缺陷,就需要使用施工后浇带技术。

主楼与裙房之间的梁板也需要预留出施工后浇带,然后在主楼结构完工以后采用混凝土对其进行浇筑,可以实现减小沉降差的目的。

在应用这些建筑施工的基础技术之外,还需要注意一些施工的技巧,如把结构和基础施工作为主线、突出主楼的建设、把垂直运输体系作为支撑等。

3、结语
高层建筑工程在不断的实践中继续得到发展壮大,尽管我国目前的施工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大,但是从本质上讲,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成熟的技术支撑,为此有关企业应该加大力度引进并学习国外的一些先进的技术理论作为提升和发展的积极引导,并结合自身现有的实践经验,合理地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施工技术方案。

参考文献
[1] 陈代平.浅析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J].科协论坛,2011,(7).
[2] 郭占刚.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21).
[3] 倪坚钢.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