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2014-2015苏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4-2015苏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2015.01注意事项:本试卷共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请将所有的答案填涂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 在一项调查中,近一半的人赞同十年后网络在线学习将成为学生主要学习方式的观点,而近三成的人对此不以为意....,认为实体学校仍将是知识的主要来源。

B. 考古工作者和地质工作者一样需要餐风宿露....,艰苦备尝,但一种希冀有所发现和寻获的心情,和由此带来的乐趣,也不失为一种精神支柱。

C. 苏轼擅长书法,取法颜真卿,但能独善其身....,不同时期的作品皆特色鲜明。

他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成为“宋代四大家”。

D. 这位文学老人被誉为“农民诗人”,他最善于在田间地头和锅台灶边捕风捉影....,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近年来我们加快地区集团化办学的速度和规模,借助名校的资源优势,扶持新校和发展农村学校,促进了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B.过于重视教育功能,文学作品会出现理性捆绑感性,思想大于形象,甚至全无艺术性,变成干巴巴的说教。

C.对于《红楼梦》后40回的作者是谁这个问题,红学家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高鹗作这一说法为准。

D. 中国自古以来宗教观念淡薄,从未出现过神权凌驾一切的时代,因此我们的祖先有关建筑的基本思考都是从“人本”出发的。

3.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审美兴味和美的理想由具体人事、仕女牛马转到自然对象、山水花鸟,当然不是一件偶然事情,,,。

,,,这就是自然风景山水花鸟的世界。

①经过中晚唐的沉溺声色繁华之后②与中唐到北宋进入后期封建制度的社会变异相适应③地主士大夫的心理状况和审美趣味也在变异④同时又日益陶醉在另一个美的世界之中⑤它是历史行径、社会变异的间接而曲折的反映⑥士大夫们一方面仍然延续着这种沉溺A.①③④⑥②⑤B.③①②⑤⑥④C.⑤②③①⑥④D.⑤①②③④⑥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A.节目已经在电台播出,您能于百忙中有幸受访我们深表感谢。

苏州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苏州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苏州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二下·陆良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改革开放是宏大叙事,而故事中更有无数人命运轨迹的改写。

脚踩这片热土的每一个人,从不是被动追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而是,为这的章节贡献着自己的笔墨。

若不是从报纸上的一篇“关于如何养牛”的文章中嗅出了“春天”的气息,怎会有当年的工程技术员柳传志的离职创业和中国科技企业搅动全球市场的后话;如果没有恢复高考,作为煤炭工人子弟的刘慈欣就不会离经叛道地创作科幻文学,也许就没有今天世界对中国人想象力的……时势造英雄,英雄也在造时势。

我们纪念改革开放。

()。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实现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我们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是决定对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总结好改革开放的经验和启示。

不仅是对 40年艰辛探索和实践的最好纪念,更能为新时代推进伟大事业提供强大动力。

发展永无止境,改革未有穷期。

40年,让无数人实现了大写人生,让我们国家“赶上时代”。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让我们继续做时间的驾驭者,用奋斗定义自己的明天,助力我们国家“引领时代”。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奋发图强波澜壮阔惊鸿一瞥栉风沐雨B . 励精图治惊心动魄刮目相看筚路蓝缕C . 奋发图强波澜壮阔刮目相看栉风沐雨D . 励精图治惊心动魄惊鸿一瞥筚路蓝缕(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假如当年的工程技术员柳传志没有离职创业,就不会有中国科技企业搅动全球市场的后话B . 当年的工程技术员柳传志就不会离职创业,遑论中国科技企业搅动全球市场的后话C . 中国科技企业之所以能搅动全球市场,原因是当年工程技术员柳传志的离职创业D . 当年的工程技术员柳传志的离职创业是中国科技企业能搅动全球市场的重要原因(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其实也是在纪念那些在改革开放中奋斗的成功者B . 正因为它为一代又一代的奋斗者提供了最好的时代土壤C . 其实也是在纪念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人生D . 正因为它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轨迹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9高三上·高邮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2014-2015学年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一(上)期末语文复习试卷 (1)

2014-2015学年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一(上)期末语文复习试卷 (1)

2014-2015学年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一(上)期末语文复习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遏(è)止摭(zhé)拾一暴(pù)十寒引吭(háng)高歌B.戕(qiāng)害慰藉(jiè)麻痹(bì)大意自艾(ài)自怜C.吮(yǔn)吸偷觑(qù)锲(qì)而不舍妄自菲(fěi)薄D.怪癖(pǐ)啮(niè)噬瞠(chēng)目结舌中(zhòng)规中矩2. 下列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组是()A.企望妥帖怨天忧人一夫当关B.闲暇沉缅汗流浃背战战兢兢C.执著拣拾按部就班势不两立D.焦燥勾勒无计可施入不付出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中央决定,年不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转而实施的财政政策,控制经济发展可能存在的风险。

②深秋,看风卷枯叶,听雨打残荷,看板桥晨霜,听孤雁哀鸣,心中不免有些。

③在印度洋海啸中,一个母亲将儿子托上只能承载一人的屋顶,自己被巨浪卷走,互联网上正在着她的事迹。

A.稳定荒凉传颂B.稳健凄凉传颂C.稳定凄凉传诵D.稳健荒凉传诵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这里的小吃风味独特,耐人寻味,我每次来到这里,总要品尝.B.只要你身临其境为我想一想,你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不会对我这样求全责备了.C.他凭着一张伪造的出入证,堂而皇之地走进了香港国际会议中心.D.福利彩票投注点人头攒动,到晚上十点购买彩票的队伍仍然尾大不掉.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斯恩特评论说:“退休并不意味着爱因斯坦不放弃今后的一切科学活动,一个公务员可以退休,一个有才智的人却不能退休.”B.欣赏诗歌,由于它极精练,我们不仅要努力寻求它的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的韵味,而且要努力把握它以少量字词包含着的丰富的含义.C.在《我爱这土地》一诗中,诗人借一只不停地歌唱、死后连羽毛也奉献给土地的多情鸟形象,表达了他热爱受苦受难的祖国和人民.D.最近看到友人家里收藏的一幅画上,画一根枯枝横山,站立一只鸟,别无他物,但用笔神妙,令人感到环绕鸟的是一个无垠的空间.6.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赫尔曼•黑塞(1877-1962),生于德国,后入瑞士籍.获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在轮下》、《荒原狼》等.B.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时候都需要通过书面向别人介绍:“我是怎样一个人?”这样的问题,因此现代人有更多的理由需要学好语文.C.当多数缺少天赋的人将自己的阅读能力很快就只用来读报上的新闻或商业版时,少数人仍然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所风魔.(因为它们古时候都曾经是富有魔力的符箓和咒语)D.这类经验的神秘和伟大之处在于:我们越是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的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个思想和每一部作品的独特性、个性和局限性.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17分,共24分)1.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科试卷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科试卷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科试卷命题学校:大连市第24中学命题人:王远香校对人:张岩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服运动:文化焦虑与认同危机面对悄然兴起的‚汉服运动‛,我心情异常复杂。

这一运动的个体性或小团体性,使得他们的行为在消费时代显得有些尴尬,甚至会引来颇多人的误解。

无论如何,它都不可能像超女那样引来广泛的参与,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文化焦虑,而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焦虑则在于对文化存在的忘却和对焦虑的失语。

我们既承接了上个世纪自觉地传统断裂形成的文化失序、异域接续的文化混乱,又面临着日益紧张的全球化造成的文化同一。

‚历史形成的各种文明与文化开始同自己的根源相脱离,它们融合到技术、经济的世界中,融合到一种空洞的理智主义中。

‛(卡尔〃雅斯贝斯)然而,这种趋势几乎是不可抗拒的。

全球化首先是资本的全球化,然后,文化舶来品依靠资本的流动和输出广泛传播。

资本处于强势的,其文化也会自然处于一种主动的强势地位,以美国为最显著的例子。

‚肯德基‛‚麦当劳‛‚可口可乐‛……首先是一种资本和商业行为,然后成为一种具体的、渗透性的文化行为。

这种文化的殖民化不再倚重于武装侵略,但是其影响却显然更大。

中国面对这样的环境已经有一百多年了,让我们痛心的是,当我们回首这充满动荡和文化嬗变的百年时,传统文化的流失和歧变触目惊心。

事实上,和‚汉服运动‛的动机一样,早在‚五四‛就有文化保守主义反对全盘西化,有‚国剧运动‛,有‚新格律诗‛,进入当代也有新儒家和文化‚寻根‛,有重倡‚读经‛,有弘扬‚京剧‛,但是他们都没能阻挡资本输出带来的文化传播,也有人叫做文化侵略,或者后殖民。

满眼望去,‚一个民族的全部生活方式,从出生到走进坟墓,从清早到夜晚,甚至在睡梦之中‛(艾略特)都被一种区别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多重异质文化所覆盖。

1 语文-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1 语文-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坍圮.(pǐ)熨.帖(yùn)纨绔.(kù)舞榭.歌台(xiè)B.低徊(huái)譬.如(pì)狙.击(zǔ)蓊.蓊郁郁(wěng)C.窒.闷(zhì)谬.种(miù)间.或(jiān)羽扇纶.巾(guān)D.悚.然(sǒng)慰藉.(jiè)拮据(jié)曝.背谈天(pù)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我们或许可以对《感动中国》十年的评选作一概括——寻找这样一群人:不论他们有怎样的身份、背景、经历,不管是曾经见诸媒体,还是___________,只要他们的所作所为在过去的一年里,感动了我们,感动了中国。

他们共同的特质应该是___________的人格力量。

的确,这种力量不可或缺,它支撑着这个社会美好向上,给人以鼓舞和激励,温暖_______,消除隔阂。

而那些获奖者的故事,也都令人为之动容。

A.鲜为人知振聋发聩冷淡B.不为人知震撼人心冷淡C.不为人知振聋发聩冷漠D.鲜为人知震撼人心冷漠3、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要从下列对联中选出内容适合的三副,分别送给话剧社、文学社、书画社,以示祝贺。

这三副对联依次是(3分)①现出庐山真面目留住秋水旧丰神②八体六书生奥妙五山十水见精神③常向秋山寻妙句又驱春色入毫端④天涯雁寄回文锦水国鱼传尺素书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A. ⑤②③B. ①③④C. ⑤③②D. ①④③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我们不再一己呢喃,也不满足于窃窃私语。

我们要让声音在阳光下汇聚。

越来越多的人不惮于我口说我心,这才是希望之民族,这才是强大之国度。

如此,,,。

如此,,,。

令人欣慰的是,思想的光芒正在重生,行动的理性正在重生。

江苏省苏州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调研测试卷与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调研测试卷与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调研测试卷与答案苏州市2014届高三调研测试语文第Ⅰ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荒芜/安抚偃仰/揠苗助长连累/硕果累累B.酒馔/杜撰裨益/沁人心脾蛮横/横行霸道C.官邸/砥柱忏悔/诲人不倦寒舍/退避三舍D.篡夺/编纂咆哮/越俎代庖甲壳/金蝉脱壳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莫言在中国文坛上虽非,但其文学才华和艺术创造力令人瞩目。

他的小说创作以乡土气息和农民本位为主线,塑造了余占鳌、上官氏、西门闹等率情任性的农民形象。

小说《丰乳肥臀》,运用的艺术概括力,通过上官鲁氏这个母亲的遭遇,把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女性所遭受的苦难和母亲的伟大与宽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纯以文学水平而言,莫言获奖。

A. 出类拔萃不同凡响实至名归B. 出类拔萃出神入化名副其实C. 鹤立鸡群出神入化名副其实D. 鹤立鸡群不同凡响实至名归3.根据下面材料,依次概括“嫦娥三号”探测器落月全过程的四个关键步骤,每一步骤的概括不超过5个字。

(4分)据介绍,“嫦娥三号”探测器由月球车和着陆器组成,根据落月探测时可能遇到的状况,探测器进行了多方面的充分准备。

为了克服能源限制特别是推进剂限制,“嫦娥三号”设计了环月圆轨道飞行方案,运行一段时间后开始进行变轨。

考虑到探测器降落地点和月球表面存在不可知性,“嫦娥三号”将采取软着陆的措施。

当探测器接近月球时,将使用新研制的一种变推力发动机来刹车,以确保制动效果。

安全降落后,月球车要从着陆器上分离、释放、解锁,转移到架舱(梯子)上来,再降落到月面。

答:▲ ▲ ▲ ▲4. 阅读漫画,回答问题。

(5分)①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们:(3分)②为漫画拟写一个富有讽刺意味的标题。

(2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贾生传【清】侯方域贾生名开宗,商丘人也。

江苏省苏州市2015届高三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苏州市2015届高三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苏州市2015届高三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6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又至重阳节,敬老院再度受到社会的关注,有些老人一天有好几拨“接待任务”,一天要被洗好几次脚,这让他们。

重阳前后“突击敬老”,一哄而上之后的一哄而散,带给老人的心理可想而知。

关爱老人,需要节日前后的参与,更需要的用心坚持。

A.不胜其烦落差细水长流 B.不厌其烦落差滴水穿石C.不胜其烦失落细水长流 D.不厌其烦失落滴水穿石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西塘与乌镇无非是环水之中,粉墙黛瓦、小桥石驳。

可惜这座书卷气十足的江南古镇,能树起大旗、成为撑得起门面的大家的,寥若晨星。

①南浔以其“簪缨世第,蓬荜名儒,相尚藏书,辉炳邑谋”的风采雄称“天下第一镇”,可谓实至名归。

②除了碧水环绕、小桥流水的水乡特色,这里豪宅巨厦、富甲天下,是出“沈万三”的地方。

③相比之下,南浔还有点内涵。

④清代三百年中,南浔出学者四百五十人,著作一千二百种,实乃壮观。

⑤南浔一为丝,一为书,湖丝与茅台酒在1915年巴拿马同获金奖,世人称南浔为“诗丝书之乡”。

A.③②⑤④① B.③⑤④①②C.⑤③②①④ D.③②⑤①④3.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加横线的词语全部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3分) 日前①光顾贵社网站,得知招聘编辑的消息,我决定应聘。

本人写作才能②超群绝伦,如能③加盟贵社,定当④鼎力工作。

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⑤意向,请与我⑥洽谈。

A.②④ B.①③ C.④⑤ D.③⑤4.阅读右边《误人青春》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3分)A.发言时不应该盛气凌人,居高临下。

B.很多人的大好年华,被冗长的发言、无聊的会议给磨蚀掉。

C.发言者应照顾听众差异,确定合适的发言内容。

D.听众应展现出良好的文明素养,即便年纪已大,也要给年轻人做好表率。

上传2015上高一期末试题及答案

上传2015上高一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高一年级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跫.音(qióng)玉墀.(xī)茕.茕孑立(qióng)B.颓圮.(pǐ)熨.帖(yùn)博闻强识.(zhì)C.隽.永(juàn)打夯.(hāng)命途多舛.(chuǎn)D.饿殍.(piǎo)新正.(zhēng)蓦.然回首(mù)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猝然蛟龙嫚立远视B.寥廓晨曦羽扇纶巾C.袅娜雾霭鼎垱玉石D.胡绉仓惶色厉内荏3.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不在有许多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

B.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不但你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

C.不更事的勇敢的少年,往往敢于给人解决疑问,选定医生,万一结果不佳,大抵反成了怨府,然而一用这说不清来作结束,便事事逍遥自在了。

D.到了家边,翠翠跑还家中去取小小竹子做的双管唢呐,请祖父坐在船头吹《娘送女》曲子给她听,她却同黄狗躺到门前大岩石上荫处看天上的云。

4.下列一组语句中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C.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

D.尤其是黄昏时分,水面散发出阵阵幽香,宛如船歌的一串琶音。

5.下列句子中描写王熙凤的一项是(3分)A.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

B.彩绣辉煌,恍若神仙妃子。

C.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D.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2010.01一、语言文字运用(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敷.衍\田凫.商榷.\上阕.炽.热\窒.息羯.鼓\仓颉.B.挣.扎\正.月侘傺.\不啻.狙.击\拮据.蠕.动\儒.家C.翘.首\悄.然槎桠.\呕哑.隽.永\圈.养敕.造\吞噬.D.跌宕.\拓.片贫瘠.\脊.骨熨.帖\氤氲.摇曳.\两靥.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在北京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埃蒙斯最后一枪戏剧性地打出了4.4环,中国选手邱健功.败垂成...,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金牌。

B.国庆假日是人们休闲的大好机会,那段时间里,我市步行街上到处都是游玩购物的人,直到深夜,大街上还是不绝如缕....,热闹极了。

C.这些事件反映出,一些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有的甚至对关系群众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麻木不仁....。

D.我们学生都应该懂得:发展自己的智力,必须与培养自己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二者是休戚相关....,紧密相连的。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艺术家们为爱美之心所激发,各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现世界,来体现自己对美的认识,实现自己对美的追求。

B.财政部长要求中央国家机关在财务大检查中首先要严格检查自己,作出表率。

他说,只有这样,才能防止这次财务检查不走过场。

C.执法人员在处理杭州富家子飙车案中所反映出来的种种问题,我们不难看出加强公安队伍道德素质教育的迫切性。

D.这次寒假学术研讨班的学员,除我们本校的教师外,还有来自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反省、省察)乎己是故无.(没有)贵无贱,无长无少B.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停止)士大夫之族.(类),曰师曰弟子云者C.纵.(任凭)一苇之所如居是州,恒.(常常)惴栗D.而卒.(终究)莫消长也然后知吾向.(先前)之未始游5.下列各句从句式特点上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句读之不知②而今安在哉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④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⑥其势弱于秦⑦唯利是图A.①②③/④⑥/⑤⑦ B.①②③⑤/④⑥/⑦C.①②⑦/③⑤/④⑥ D.①②⑦/③④/⑤⑥6.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一致...的一项是()A.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侣.鱼虾而友麋鹿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盖失强援,不能独完.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祝福》选自鲁迅小说集《彷徨》,文章采用倒叙手法,以祥林嫂的“半生事迹”为纵线展开情节,揭示了旧社会劳动妇女低下的社会地位和悲惨的命运遭遇。

江苏省苏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江苏省苏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江苏省苏州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40分钟。

第Ⅰ卷将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Ⅱ卷直接做在答案专页上。

第Ⅰ卷 (选择题,共18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B. 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C. 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出现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的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D. 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 近视患者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B. 本市国税局绘制出“税源分布示意略图”,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不清、争议扯皮等问题的发生。

C. 为加强国际交流,提高山东环保产业水平,省政府拟举办“生态山东建设高层论坛”暨第五届环保产业博览会。

D. 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昨天的作业太多了,能全部完成的同学,只不过占全班十分之二、三。

至于完成的质量就更不好说了。

B.在海边他写浪花,写礁石;在山顶他写青松,写老藤;在田野他写春花,写秋月。

真可谓“远山近水皆有情。

”C.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引起了人们深深的思考。

D.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火车来呢,或者索性坐飞机呢?赶快给我个准信儿。

苏州中学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苏州中学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将正确的选项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Ⅱ卷直接做在答案专页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8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一组是()A、捕.(pǔ)捉尘芥.(jiè) 忖.(cǔn)度尽态极妍.(yàn)B、窥.(kuī)探坍圮.(pǐ) 昵.(nì)称羽扇纶.(guān)巾C、倔.(juè)强两靥.(yàn) 逦.(lǐ)迤料料峭峭.(qiào)D、厄.(è)运炮.(pào)烙呢.(ní)帽嘈.(cāo)嘈切切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寒喧热乎乎土地荒无山隐水迢B、按摩笑嘻嘻声名狼藉精明强干C、熨帖孤零零玉砌雕栏胜装丽服D、慰藉醉熏熏爱不适手顾盼神飞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只要你身临其境....为我想一想,你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不会对我这样求全责备了。

B、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古瓷的细润秀美、古玉的丰腴有泽和古钱的斑驳陆离....吧。

C、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D、清晨的朝霞,落日的余辉,雪后的银白,这大自然的美景,赋予了长城以神秘的色彩和生命的活力,又通过他的镜头惟妙惟肖....地再现出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奏效的。

B、我们在本月中旬前后有个重要会议,所以现在就要好好准备。

C、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D、知识分子一般眼界比较开阔,富有正义感,民族的荣辱、国家的盛衰,往往更能激起他们的一腔报国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卷高一语文试题(试题范围:苏教版必修Ⅰ第一、二模块)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8分)两部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满分为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填入第Ⅰ卷答题栏中。

3.考试结束,考生只将第Ⅱ卷交回,第Ⅰ卷自己保留。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遏.(â)止摭.(zhã)拾一暴.(pù)十寒引吭.(háng)高歌B.戕.(qiāng)害慰藉.(jiâ)麻痹.(bì)大意自艾.(ài)自怜C.吮.(yǔn)吸偷觑.(qù)锲.(qì)而不舍妄自菲.(fěi)薄D.怪癖.(pǐ)啮.(niâ)噬瞠.(chēng)目结舌中.(zhòng)规中矩2.下列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组是A.企望妥帖怨天忧人一夫当关B.闲暇沉缅汗流浃背战战兢兢C.执著拣拾按部就班势不两立D.焦燥勾勒无计可施入不付出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中央决定,2005年不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转而实施______的财政政策,控制经济发展可能存在的风险。

②深秋,看风卷枯叶,听雨打残荷,看板桥晨霜,听孤雁哀鸣,心中不免有些______。

③在印度洋海啸中,一个母亲将儿子托上只能承载一人的屋顶,自己被巨浪卷走,互联网上正在______着她的事迹。

A.稳定荒凉传颂B.稳健凄凉传颂C.稳定凄凉传诵D.稳健荒凉传诵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这里的小吃风味独特,耐人寻味,我每次来到这里,总要品尝。

B.只要你身临其境为我想一想,你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不会对我这样求全责备了。

C.他凭着一张伪造的出入证,堂而皇之地走进了香港国际会议中心。

D.福利彩票投注点人头攒动,到晚上十点购买彩票的队伍仍然尾大不掉。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斯恩特评论说:“退休并不意味着爱因斯坦不放弃今后的一切科学活动,一个公务员可以退休,一个有才智的人却不能退休。

”B.欣赏诗歌,由于它极精练,我们不仅要努力寻求它的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的韵味,而且要努力把握它以少量字词包含着的丰富的含义。

C.在《我爱这土地》一诗中,诗人借一只不停地歌唱、死后连羽毛也奉献给土地的多情鸟形象,表达了他热爱受苦受难的祖国和人民。

D.最近看到友人家里收藏的一幅画上,画一根枯枝横山,站立一只鸟,别无他物,但用笔神妙,令人感到环绕鸟的是一个无垠的空间。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赫尔曼·黑塞(1877—1962),生于德国,后入瑞士籍。

获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在轮下》、《荒原狼》等。

B.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时候都需要通过书面向别人介绍:“我是怎样一个人?”这样的问题,因此现代人有更多的理由需要学好语文。

C.当多数缺少天赋的人将自己的阅读能力很快就只用来读报上的新闻或商业版时,少数人仍然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所风魔。

(因为它们古时候都曾经是富有魔力的符箓和咒语)D.这类经验的神秘和伟大之处在于:我们越是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的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个思想和每一部作品的独特性、个性和局限性。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2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10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7.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跬:古代指半步B.风雨兴.焉兴:起兴C.驽马十驾.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一驾”D.金石可镂.镂:雕刻8.下列句中“焉”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且焉.置土石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9.比较下列两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学不可以.已②无以.成江海③锲而.舍之④蟹六跪而.二螯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10.下列句子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师道之不复可知矣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游于赤壁之下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1~14题。

蜃说(宋)林景熙尝读《汉·天文志》,载“海旁蜃气像楼台”,初未之信。

庚寅①季春,予避寇海滨。

一日饭午,家僮走报怪事,曰:“海中忽涌数山,皆未尝有。

父老观以为甚异。

”予骇而出,会颍川主人走使邀予。

既至,相携登聚远楼东望。

第见沧溟浩渺中,矗如奇峰,联如叠崛②,列如萃岫,隐见不常。

移时,城郭台榭,骤变忽起,如众大之区,数十万家,鱼鳞相比,中有浮屠老子之宫,三门嵯峨,钟鼓楼翼其左右,檐牙历历,极公输巧不能过。

又移时,或立如人,或散如兽,或列若旌旗之饰,瓮盎③之器,诡异万千。

日近晡④,冉冉漫灭,向之有者安在?而海自若也。

《笔谈》记登州海市事,往往类此,予因是始信。

噫嘻!秦之阿房,楚之章华,魏之铜雀,陈之临春、结绮⑤,突兀凌云者何限,运去代迁,荡为焦土,化为浮埃,是亦一蜃也。

何暇蜃之异哉!注:①庚寅:指元至正27年(公元1290年),时作者避元初战乱于浙江沿海。

②崛:音yǎn,山峰。

下句中“岫”音xiù,意为山峰。

③盎:一种腹大口小的陶器,类瓮。

④晡:音bū,古代计时的名称,即申时,相当于现在下午三点至五点。

⑤阿房,秦始皇时所建之宫殿名。

章华,春秋时楚灵王所建之宫殿名。

铜雀,东汉末曹操所建台名。

临春、结绮,南朝陈后主所建之楼阁名。

这些建筑都是当时高大豪华建筑之最。

1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家僮走.报怪事走:跑B.数十万家,鱼鳞相比.比:相似,类似C.极公输巧不能过.过:超过D.或列.若旌旗之饰列:排列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 既.至,相携登聚远楼东望不知东方之既.白B.又移时,或.立如人,或散如兽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C.向.之有者安在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D.予因是始.信游于是乎始.13.对有关常识在文中意义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季春”指春季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三月。

B.“浮屠”即佛塔,俗语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C.“公输”指公输班,春秋时鲁国巧匠,故也叫鲁班。

D.《笔谈》即《梦溪笔谈》,宋朝沈括所著。

14.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从不信《汉书》所记关于海市蜃楼的说法起笔,经过亲见,终于相信。

首尾照应,结构紧凑。

B.文章写海市奇景共有三次变化,一是奇山异峰,二是繁华都市,三是各种物像,且多以比喻描写,十分生动传神。

C.繁华都市之像,是文章描写的重点,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作者要借此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D.作者把秦之阿房,楚之章华等历代宏伟建筑比作瞬息即逝的海市,借此抒发了国家兴亡的感慨。

高一语文试题(试题范围:苏教版必修Ⅰ第一、二模块)第Ⅰ卷答题栏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8分)注意事项:1.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三、(共20分)15.(共8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3分)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分)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译文:_____________(3)(1分)而海自若也。

译文:_____________(4)(2分)突兀凌云者何限。

译文:_____________16.(6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

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亦可另抒己见。

17.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1)看万山红遍,_______;_______,百舸争流。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3)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四、(16分)现代文阅读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8~21题。

听雨的奢侈林如求①近日夜雨,雨水顺着防盗网上的铁皮一层淌下一层,响声随着雨势,时骤时疏,时轻时重,朦胧之中陡生一种静谧、和谐、悠远的美妙情感。

②就像“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一样,古时的雨与今时的雨自然无太大的区别,今时的雨点拍打树叶、细润花草、敲击河滩、筛落水面的声音与古时也决无二致,所不同的只是对雨声的感受会因人因时因境因情而异。

例如,同样是春雨,忧国忧民的诗人杜甫高兴地放声高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而晚唐的李建勋对春雨的感受就要复杂得多:“春霖未免妨游赏,唯到诗家自有情。

……闲忆昔年为客处,闷留山馆阻行行。

”春雨所引发的是诗人对过往岁月的一种深情的怀念和咀嚼。

南宋词人蒋捷写的那首《虞美人·听雨》,对雨从感怀到慨叹,更是人生的悲凉况味传达至今,简直痛人心髓。

③我没有经历过历史上的山河破碎、家破人亡那样凄风苦雨的日子,自然也就没有如古人那般“秋来叶上无情雨,白了人头是此声”,对雨声会那么百感交集和痛彻心髓,可在物质生活匮乏和丰裕时的感受却迥然不同。

④回想小时住在乡下,最恼的就是雨天。

雷鸣电闪风狂雨骤,令我惶恐万分。

因此,每逢雷雨夜,我常龟缩在被窝里,以幼稚的心灵感受大自然的神经,带着惊恐惶惑,迷迷糊糊地进入梦乡。

即令是和风细雨,我也不大喜欢。

因为我家离学校有好长一段路程。

那时,家里穷,没有雨伞,只有一个锅盖大的竹笠,以它遮阳尚可,遮雨则只遮个头脸,衣裤难免要淋湿。

冬春时节,没有雨鞋的我雨天赤脚踩在凉冰冰的地上,更难受!所以那时夜半听到嗒嗒的雨声,在我绝不是一首抒情诗,它带给我的是一种湿漉漉的难受和一层苦涩涩的无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