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知识点: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水网稠密,土壤肥沃;紫色盆地,天府之国。”指的是图中的D盆地即四川盆地。(4)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是:西起昆仑山,经祁连山向东南到横断山东缘,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是: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主要的地形区。
14.一二渤海河套宁夏“中游”黄土高原地上河洪涝加固黄河大堤
(4)我国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的时候,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读图理解即可。
13.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大兴安岭B.
C. D.
家住淮安的赵刚用暑期浏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的浏览线路如下图,据图回答4~7题。
4.经过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路线是
A.甲路线B.乙路线C.丙路线D.丁路线
5.能到达我国冬季气温最低地区的路线是
A.甲路线B.乙路线C.丙路线D.丁路线
6.能到达有跨纬度最广的省区的路线是
A.甲路线B.乙路线C.丙路线D.丁路线
【解析】
【详解】
(1)我国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2)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源头——约古宗列曲,全长5500千米(我国第二长河),注入渤海。
(3)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①是河套平原,②是宁夏平原。
(4)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条河,全河含沙量的90%来自中游河段的黄土高地区(黄土高于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
9.我国的气候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性气候显著;B符合题意。
10.从图中可知,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是来自太平洋的①东南风和来自印度洋的②西南风;A符合题意。
11.我国位于太平洋的西岸,从图中可知,夏季风①东南季风,主要来自太平洋;C符合题意。
12.横断山脉;南北;巫山;东北−西南;4000;高山高原气候;二;湿润区;亚热带;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的时候,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2.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读图可知,图中甲地为青藏高原,乙地为横断山脉,丙地为巫山,丁地为长江中下游平原,故选B。
3.C
【解析】
【详解】
我国是一个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面积广大的国家,各种走向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许多山脉成了我国著名的分界线,以上四座山脉中,A选项表示的山脉是天山,B表示的山脉是大兴安岭,C表示的山脉是昆仑山,D表示的是太行山,第一、第二阶梯分界线的是位于塔里木盆地和青藏高原之间的昆仑山,故选C。
4.读图可得,甲和丁路线经过的地方主要位于第三阶梯,丙路线经过的地方主要位于二三阶梯,乙路线自西向东经过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该路线经过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故选:B。
5.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时黑龙江的漠河,四条路线中能经过漠河的是丁路线,故选D。
6.海南省跨纬度最多,从最北端的海口到最南端的曾母暗沙跨纬度16度32分,四条路线中能到达海南省的是甲路线,故选:A。
4.B
5.D
6.A
7.C
【解析】
【分析】
我国第一级阶梯包括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地形以高原为主;第二级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阶梯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江南丘陵,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解析】
【详解】
(1)读图可知,A是塔里木盆地;B是准噶尔盆地;C是青藏高原;H是云贵高原;K是大兴安岭;G是喜马拉雅山。
(2)E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河流有冰期与无冰期的分界线;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的分界线;水稻、小麦杂粮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可见符合条件的是8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解析】
【分析】
根据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该地势对我国气候所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对河流的影响是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的时候,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进行分析解答。
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
盆地A:_______、B_______、 高原C:____、H______, 山脉K:_______、G______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图中表示秦岭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这一线既是一月_____℃等温线通过的地方,也是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也是暖温带与_________带的分界线。
(3)四川盆地位于我国第____阶梯上,主要属于______(干湿地区),_____(温度带)。
(4)该图反映出我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该特点对我国河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13.读下图"中国地形图和我国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
9.我国气候的特征是
A.海洋性显著,气候复杂多样B.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
C.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干旱少雨D.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温和多雨
10.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是①和②,它们分别是
A.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B.东北季风和东南季风
C.东北季风和西北季风D.西北季风和西南季风
11.夏季风①主要来自
(5)黄河下游河段被称为“____________”,它所带来的隐患是__________,其解决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B
【解析】
【分析】
我国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受地势的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沟通了东西交通。
1.图中甲是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气温低,该高原的地貌特征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故C正确,故选C。
“水网稠密,土壤肥沃;紫色盆地,天府之国。”指的是图中的_______盆地(填字母代号)。
(4)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西起昆仑山,经________山向东南到横断山东缘;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由北向南依次是_________、______山、巫山、雪峰山。
14.读黄河流域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祁连山是第______级阶梯和第_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
(2)图中黄河最终流入的海洋甲是________(海洋)。
(3)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 其中①是________平原, ②是________平原。
(4)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条河,全河含沙量的90%来自__________(填“上游”或“中游”或“下游”)河段的______________地区。
【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
(1)图中属于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横断山脉,该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属于第二、三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巫山,该山脉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
(2)青藏高原该地形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气候类型为高山高原气候。
(3)四川盆地位于我国第二阶梯上,秦岭以南,主要属于湿润地区和亚热带。
A.大西洋B.印度洋C.太平洋D.北冰洋
二、解答题
12.读“中国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已学知识,找出图中属于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_______,该山脉大致呈_____走向;属于第二、三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______,该山脉大致呈_______走向。
(2)青藏高原该地形区平均海拔在______米以上,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
7.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166万平方千米,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中的丙路线能够到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主要的自然特征。
8.A
9.B
10.A
11.C
【解析】
8.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呈现海拔差异明显的三大阶梯。地形种类多样,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均有分布。西部高山广布,以山地、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平坦低缓,以丘陵和平原为主;A描述错误;其它选项描述正确;选A。
(5)携带大量的泥沙在黄河下游河段沉积,形成“地上河”,它所带来的隐患是洪涝,其解决措施是:加固河坝,定期清理河道。
初中地理知识点:我国地势三级阶梯
的界线
一、选择题
如图是我国32°N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甲地形区是
A.黄土高原B.内蒙古高原C.青藏高原D.云贵高原
2.图中为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在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3.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下列哪一列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7.能到达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的路线是
A.甲路线B.乙路线C.丙路线D.丁路线
下图为“中国夏季风来源示意图”,完成8~11题。
8.关于我国地势优越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西高东低,使高山高原均分布在东部
B.呈阶梯状分布,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
C.地势向海洋倾斜,利于形成降水
D.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东西交通,促进沿海和内陆经济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