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护士专业实务(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试卷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执业护士专业实务(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试卷2
(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25,分数:50.00)
1.关于护理程序的论述,不正确的概念是
A.建立在人、环境、健康、护理这四个基本概念之上
B.是一种系统的为护理对象提供全面、整体护理的工作方法
C.是一种临床护理工作的简化形式√
D.是一种系统方法,是实施计划性、连续性、全面整体护理的理与实践模式
E.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和反馈功能的过程
解析:
2.护士给患者进行护理评估,下列属于主观方面健康资料的是
A.血压120/80mmHg
B.头昏脑涨√
C.膝关节部皮肤破损1cm×2cm
D.肘关节红肿、压痛
E.肌力3级
解析:主观资料是患者的主要感觉、经历及看到、听到、想到的描述,难以借助诊断仪器测量。
头昏脑涨是患者的感觉,属主观资料。
3.以下客观资料,记录正确的是
A.每天排尿1~2次,量少
B.咳嗽剧烈,有大量黏痰
C.每天饮水5次,每次约200ml √
D.每餐主食2碗,一日3餐
E.持续低热1个月,午后明显
解析:
4.在对患者进行评估时,健康资料最主要的来源是
A.患者的既往病例记录
B.患者入院记录
C.患者家属
D.患者本人√
E.患者的主管医生
解析:
5.收集健康资料,不包括的信息是
A.患者的年龄、民族、职业
B.既往病史
C.患者的家庭经济情况
D.家属的业余爱好√
E.患者的饮食状况
解析:
6.护理程序中最基础的步骤是
A.护理评估√
B.护理诊断
C.护理计划
D.护理实施
E.护理评价
解析:
7.手术前护士收集的患者资料中,属于客观资料的是
A.瘙痒
B.恶心
C.腹痛
D.血压√
E.恐惧
解析:客观资料是指通过观察、体检、仪器检查或实验室检查获得的资料,如体温、脉搏、血压、黄疸、心脏杂音、呼吸困难等。
8.护理记录的PIO格式中的O是指
A.护理评估
B.护理问题
C.护理措施
D.护理结果√
E.护理评价
解析:
9.患者,女性,69岁,因呼吸窘迫综合征入院。
护士对患者的健康情况给予系统评估,其中通过触觉获得的健康资料是
A.意识状态
B.营养状态
C.脉搏的节律√
D.皮肤的颜色
E.呼吸的频率
解析:
10.患者,男性,68岁,因发热待查入院。
护士为其测量生命体征每天4次,此措施属于
A.护理管理
B.身体评估
C.基础护理√
D.专科护理
E.健康教育
解析:新入院的患者(含发热和不发热)常规测量生命体征,每天4次,连续观察3天。
3天后,体温正常者改每天1次;发热者根据病情可继续密切观察。
此工作属基础护理的内容。
11.患者,男性,70岁,左心衰竭。
患者呼吸急促,不能平卧,护理中应首先满足患者的需要是
A.生理需要√
B.休息的需要
C.心理的需要
D.健康的需要
E.爱与归属的需要
解析:
12.患者,女性,55岁,职业为某公司总经理。
护士为其治疗时喊床号,引起不悦。
该患者未能满足的需要是
A.工作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家庭支持的需要
D.自尊的需要√
E.生活自理的需要
解析:
13.患者,女性,68岁,因病情危重入住ICU。
第2日病情平稳后,对护士说:“我想见孩子,老伴,心里憋得慌。
”该患者存在
A.自我实现的需要
B.自尊的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安全需要
E.生理需要
解析: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求可由低到高分为5个层次,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4.对前来门诊的患者,护士首先应进行
A.健康教育
B.卫生指导
C.预检分诊√
D.治疗
E.消毒隔离
解析:门诊护理工作有:预检分诊;安排候诊和就诊;健康教育工作:治疗工作;消毒隔离;保健门诊。
前来门诊的患者,首先应进行预检分诊。
15.急诊预检分诊护士遇有危重患者时应立即
A.实施抢救
B.通知护士长和有关科室
C.通知值班医师及抢救室护士√
D.报告医务部等上级有关部门
E.通知科主任
解析:急诊室护士在预检分诊中遇有危重患者应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抢救室护士;遇有法律纠纷、交通事故、刑事案件等应立即通知医院的保卫部门或公安部门,并请家属或陪送者留下;遇有灾害性事件应立即通知护士长和有关科室。
16.门诊的护理工作不包括
A.实施治疗护理
B.开展健康教育
C.配合抢救危重患者√
D.安排候诊和就诊
E.预检分诊
解析:
17.门诊发现传染患者时,护士采取的首要措施是
A.安排患者提前就诊
B.进行卫生宣教与候诊教育
C.将患者隔离诊治√
D.转入急诊科
E.组织其他患者撤离
解析:门诊发现传染病患者时应立即将患者转隔离门诊诊治,以防交叉感染。
18.病室湿度过低可导致患者
A.呼吸道黏膜干燥,咽喉痛√
B.闷热、难受
C.头痛、头晕
D.食欲缺乏
E.多汗、面色潮红
解析:
19.病区环境管理的目的是
A.预防医院内感染,减少住院并发症
B.提高医疗和护理管理的水平
C.缩短平均住院天数,提高床位利用率
D.便于对危重患者实施抢救
E.创造良好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社会环境√
解析:
20.下列保持病室安静的措施,正确的是
A.为病室安装隔音装置
B.白天病区的噪声强度应控制在35~55dB
C.适当地摆放鲜花和绿色植物吸收噪声
D.工作人员在病区应做到“四轻”√
E.病室应尽可能少开门窗
解析:
21.如果病室温度过高可导致患者
A.呼吸功能抑制
B.消化功能抑制
C.肌肉紧张
D.情绪烦躁√
E.促进体力恢复
解析:一般病室的温度要求保持在18~22℃。
病室内温度过高,机体散热受到影响,不利于体力的恢复,患者感到烦躁,呼吸、消化功能均受干扰;温度过低时,使患者感到寒冷、肌肉紧张,易受凉。
22.下列关于病室温、湿度描述错误的是
A.一般病室的温度应保持在18~22℃
B.婴儿室、产房的温度应保持在22~24℃
C.病室的湿度应保持在40%~50%√
D.病室湿度过高不利于心、肾疾病患者
E.病室湿度过低不利于气管切开患者
解析:一般病室的温度要求保持在18~22℃;新生儿室、手术室、产房室温以22~24℃为宜,湿度50%~60%。
23.WHO规定的白天病区内的噪声强度应控制在
A.20~25dB
B.25~30dB
C.35~40dB √
D.45~50dB
E.55~60dB
解析:
24.全身麻醉护理盘内不需要准备的物品是
A.开口器
B.通气导管
C.吸痰导管
D.导尿管√
E.输氧导管
解析:
25.为尿失禁卧床的患者更换床单,操作不正确的是
A.固定尿管,将引流袋先移至床的远侧
B.使患者靠近护士,协助其翻身侧卧
C.清扫床垫,勿遗漏患者的肩下和臀下
D.铺好一侧,使患者平卧,再翻身至床的近侧
E.包好床单四边,铺橡胶单和布中单√
解析:根据节力的原则,为卧床患者换单时,应先铺好一侧的床单和中单(含橡胶单);按翻身法使患者由床的一侧改卧床的另一侧;护士移步到另一侧再分别铺好床单和中单。
卧床患者携带引流管或输液管时,应先固定导管,再翻身侧卧,防止导管脱出、受压或发生引流液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