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中小学的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考核初中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年应考教师须知:
1.本卷分三个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在密封区内填写市县(区)名、校名、姓名、准考证号和所申报的职称.
3.答题要做到字迹清楚,行款整齐,卷面整洁。
4.加*号的试题,申报高级职称者必做,申报中级职称者不做。
题号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总分
得分
第一部分(30分)
1.“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对这一理念,你是怎样理解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实施的?请简要阐述。
2.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出了哪些“教学建议”?请你先分条简述这些“教学建议”,再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就某一条教学建议简要说明贯彻情况。
第二部分(30分)
3.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提高学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重要内容。
而教师的指导得法,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你是怎样指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请举例简要阐说。
4.复述、讨论、交流,是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
下面是听说训练课文《牛顿》的教学过程设计,你认为这样的教学设计具有哪些教学功能和意义,请作出简要评析。
一、听说训练一:讲述牛顿经历
1.整理牛顿一生经历(填表法)
2.口述牛顿一生经历
二、听说训练二:复述牛顿故事
按原文具体复述——概括要点复述--变换人称复述——想像拓展复述
三、听说训练三:分析牛顿成功秘诀
分析牛顿的语言,讨论成功的因素.
*5.(该题申报高级职称者必做,申报中级职称者不做)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请你简述自己作文讲评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并分析其教学功能。
第三部分(40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写一篇赏析性短文,鉴赏诗的意象、意境、语言以及表现技巧.可以鉴赏某一方面,也可以鉴赏几个方面,不少于400字,题目自拟。
(40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003年杭州市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考核
初中语文试卷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30分)
1.(15分)
参考答案(要点):
理解:①开发语文实践的资源。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②注重语文实践的途径.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
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实施:构建以学生实践活动为主的教学过程,积极开发语文学习资源,充分提供语文实践机会等.
评分办法:理解10分,意思符合,较全面、正确,9—10分;意思基本符合,7-8分;有明显欠缺,5—6分;严重欠缺,4分及以下.实施5分,意思符合,较全面、正确,4—5分;意思基本符合,2—3分.
2.(15分)
参考答案(要点):
教学建议:①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③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④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⑤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自我分析:能结合上述教学建议,对自己的教学作出正确的分析即可。
评分办法:教学建议10分,每条2分,意思符合即可;自我分析5分,视答题情况给分.
第二部分(30分)
3.参考答案(指导要点):
应包括内容和方法的指导。
内容上,指导学生把握鉴赏的角度,即分析人物的性格,形成性格的原因,作品塑造人物的社会意义;方法上,指导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材料着手,强调学生参与鉴赏实践,提倡学生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该题申报高级职称10分,申报中级职称15分)意思符合,比较全面正确,9-10评分方法:
分(13—15分);基本符合,7—8分(10—12分);明显欠缺,4-6分(7—9分);严重欠缺,4分及以下(6分及以下)。
4。
参考答案(要点):
①根据听说训练课文的教学要求,着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倾听和表达的能力。
②采用多种复述训练的方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③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④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开发课文的教育意义。
⑤注重学生的听说实践,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评分办法:(该题申报高级职称10分,申报中级职称15分)意思符合,比较全面正确,9—10分(13—15分);基本符合,7-8分(10—12分);明显欠缺,4—6分(7—9分);严重欠缺,4分及以下(6分及以下).
5.参考答案:
教学设计体现:①作文讲评的多重功能;②培养学生思考、表现和评价能力;③注重交流写作心得,尊重学生的独特情感和真切体验;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
评分办法:(该题申报高级职称者做,满分10分)设计科学且分析在理,9-10分;基本符合,7—8分;明显欠缺,4—6分;严重欠缺,4分及以下。
第三部分(40分)
6.(40分)
鉴赏的内容要点:①意象:选取典型景物,充满早春气息,意象丰富,特征鲜明。
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绿杨.②意境:表达诗人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③语言:对仗工整,用字富有表现力。
④技巧:以景衬情,写景抒情.
分四等评分:
一等(36-40分):内容准确,分析深刻,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优美。
二等(30-35分):内容准确,分析正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三等(24—29分):内容基本准确,有分析,条理清楚,语言通顺。
四等(23分以下):内容欠缺明显,分析不在理,条理欠清楚,语言欠通顺.
2004年杭州市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考核初中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30分)
1.“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人文功能”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对这一理念,你是怎样理解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实施的?请简要阐述.
2.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提出了哪些总的“评价原则”?请你先简述这些“评价原则”,再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简要说明贯彻情况。
第二部分(30分)
3.问题教学法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它以提出问题为切口,以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为过程,以提高学习实践能力为目的。
在教学实践中,你是怎样有效地运用问题教学法的?请举例简要阐说.
4.鉴赏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要内容。
下面是对《曹操煮酒论英雄》一文中曹操和刘备这两个人物进行赏析的教学过程和方法,你认为这样的教学设计如何?具有哪些教学功能和意义?请作出简要评析。
一、具体分析人物形象
1.简要概括曹操和刘备两位人物的性格特点。
2。
具体阐释曹操和刘备性格特点的具体表现。
二、深入把握人物形象
1.假如刘备不奉命入府见操,曹操会怎么样?
2.假如刘备失惊落箸时,没有打雷,刘备会怎么样?
三、初步评价人物形象
1。
评论家对两个人物形象的评价。
2。
学生对两个人物形象进行评价。
*5.(该题申报高级职称者必做,申报中级职称者不做)下面是某中考考生以“心灵的距离"为话题写的试场作文。
请你作简要评析。
200字左右。
生与死的距离
生与死其实只有一步之遥,如果我告诉你,我可以感受得到一个已经故去的人,你也许会笑道:这怎么可能呢?
但的确,我爸爸故世已一年多了,我也很少在提及他,怕引起家人的伤感.爸爸他离我们太远太远了,远得我无法想象到底是在哪一个天国。
但我有时又觉得他与我很近很近,近得能听得见他的呼吸声。
这种感受,我知道只有真正经历过这样的人生才会有的。
那是黑色的十月,那个我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日子,这天我正在参加十月的月考,奶奶赶到了学校,同时也带来了爸爸离去的消息。
听到这个噩耗,我并没有哭,急急忙忙赶到了医院,家人个个哭得泣不成声,我还是没有哭,并不是我失去了爸爸不悲伤,而是我一时无法接受这个现实,脑子里只是一片空白.回到家,我总觉得爸爸还活着,家里到处都有爸爸的影子,就连空气里也有.我迷惘,这难到就是生与死两个世界的人,虽然离得远到无法计算,却可以让人感到对方永远存在,两个人的心难到就不会分离吗?
再去爸爸生前住过的医院是几天后的事了。
我见到了医治和照料爸爸的医生和护士。
我也从他们的口中得知爸爸竟是如此的勇敢坚强。
也许每个人都听说过化疗的副作用是常人难以承受的,而爸爸在经历了七次大化疗后,人瘦得只剩下一副骨头架子了,可他从没叫过一声痛。
我记得有一次周末,我坐在爸爸的病床前,那时爸爸的病已重得无法活动,甚至不能说话,医生来为爸爸做作肺部吸水。
吸了快有一个小时,爸爸拉着我的手,我蓦地发现他原本宽大有
力的手竟变得如此软弱无力。
爸爸睁着眼,他那大得令人惊恐,使人害怕的眼中,谁都能感受到他的巨大痛苦。
在医生为他做完吸水后,爸爸竟然执意要撑起他根本无法动弹的身躯,一边挤出微笑,一边对模糊不清地对医生说:“谢谢,谢谢。
”在场的人都无不为被爸爸的坚强和友善所感动,我发现我的眼眶湿了。
医生连忙扶爸爸躺下,爸爸抬起想给我擦泪的手又无力地垂下了.我抱着爸爸,亲吻着他的脸,我真希望能陪他走下去,直至永远。
一年多了,我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办法忘记爸爸,我仿佛觉得爸爸时时在我的身边,鼓励我努力学习,教育我做人要坚强,要慈善。
爸爸,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心灵的感应。
我忽然明白,有的虽时时相伴,但也可能在心灵上相隔万里;有的虽已生死分离,但在心灵上却永驻其间。
[简析]
第三部分(40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写一篇赏析性短文,鉴赏诗的形象、语言以及表现技巧。
可以作全面鉴赏,也可以有所侧重,不少于400字,题目自拟。
(40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004年杭州市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考核
初中语文试卷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30分)
1.(15分)
参考答案(要点):
理解:①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人文内涵,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②开发教学过程中的人文精神,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③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将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与人文性教育有机结合。
实施:教学实践中能体现出上述理念的基本要点,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评分办法:理解10分,意思符合,较全面、正确,9-10分;意思基本符合,7—8分;有明显欠缺,5—6分;严重欠缺,4分及以下。
实施5分,意思符合,较全面、正确,4-5分;意思基本符合,2—3分。
2.(15分)
参考答案(要点):
评价原则:①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法进行评价。
②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
③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④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
自我分析:能结合上述评价原则,对自己的实施作出正确的分析即可。
评分办法:教学建议8分,每条2分,意思符合即可;自我分析7分,视答题情况给分。
第二部分(30分)
3.参考答案(要点):
①注重教学问题的价值.②倡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③对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
决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
④构建问题教学法的基本操作程序。
评分方法:(该题申报高级职称10分,申报中级职称15分)意思符合,比较全面正确,9-10分(13—15分);基本符合,7—8分(10—12分);明显欠缺,4-6分(7-9分);严重欠缺,4分及以下(6分及以下)。
4.参考答案(要点):
①着眼文本,落实语言,有阐释,有概括。
②采用的赏析程序,由浅入深,由内及外,由分析到评价,层层递进.③注重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想像能力和评价能力。
④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教学呈现出开放势态。
⑤注重学生的阅读实践,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评分办法:(该题申报高级职称10分,申报中级职称15分)意思符合,比较全面正确,(提出否定意见,有理论依据,分析在理也可)。
9—10分(13—15分);基本符合,7-8分(10-12分);明显欠缺,4—6分(7-9分);严重欠缺,4分及以下(6分及以下)。
5.评析要点:
①紧扣话题。
②立意较深刻。
③叙事具体,注重细节描写。
④思想情感真切.⑤语言较粗疏。
评分办法:(该题申报高级职称者做,满分10分)评析正确恰当,9—10分;基本正确,7—8分;明显欠缺,4-6分;严重欠缺,4分及以下。
第三部分(40分)
6.(40分)
鉴赏的内容要点:①选取典型景物,意象丰富,特征鲜明.山河、草木、花、鸟、烽火、家书、白头。
②表达诗人热爱祖国、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③对仗工整,用字富有
表现力。
④以景衬情,情景兼具.
分四等评分:
一等(36—40分):内容准确,分析深刻,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优美。
二等(30—35分):内容准确,分析正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三等(24—29分):内容基本准确,有分析,条理清楚,语言通顺。
四等(23分以下):内容欠缺明显,分析不在理,条理欠清楚,语言欠通顺.
2009年杭州地区中小学教师职务晋升教学能力测试题
第一部分(30分)
1、实施“对话教学”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教学策略之一.对这一教学策略,你是怎样理解并在教学中加以实施的?请简要阐述.
2、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第三部分“教学建议"中提出了哪几条“教学建议"?请分条写出,并选择其中的一条“建议”,简要说明自己的实施情况。
第二部分(30分)
3、以下是学生对《风筝》主题的不同理解,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将作怎样的处置?为什么?
①表达了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浓浓亲情。
②表现了作者鲁迅勇于自我反省、自我忏悔的品质。
③告诉人们,精神的虐杀是最为残酷的。
4、下面是某初二学生写的一篇习作,请你写200字左右的评语.
春,我想握住你的手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文人墨客用精美的词句赞美春天,我,却用握手来表达对春天的热爱.
春,我爱你的生机勃勃。
草长莺飞,杨柳依依,冬眠的动物仿佛接收到了春的信号,一个个都爬出了窝;春笋们像喝了仙露琼浆似的,“扑哧”一一声窜出了地面,勇敢地向上爬,不畏艰难。
鸟儿在枝头上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在说:“春天到了,春天到了。
"各种各样的花也听到了音讯,绽开了花蕾,迎接春姑娘的到来。
你看,那儿一点绿,那儿,一点红,那儿粉得像霞,那儿自得如雪,充满着朝气。
春,我爱你的无私奉献.“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于是就有“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你听,春雨沙沙,滋润着万物,让他们吮吸着甘露茁壮成长.你听,春雨打在柳树上,“嘀嗒嘀嗒”,仿佛是生命开始的倒计时。
柳树抽出了嫩芽,泛着一点新绿,凑上去闻闻,一股清新的味道扑鼻而来,这就是春雨的神奇。
她不求回报,不知疲倦地滋润大地。
春风也不甘示弱,她张开那柔软的手,抚摸着大地,就像用神奇的妙笔,在大地上描画着五彩缤纷的锦绣图.春天的阳光也是和煦的,它既不像夏天那么热烈,也不像冬天那么微弱。
如果拿一张躺椅睡在阳光下,就会感觉一股暖意直往人心里钻,浑身惬意极了!春天就是那样无私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春,我爱你的无穷魅力.小溪被春姑娘唤醒了,开始解冻,叮咚叮咚,哗啦哗啦,一路高歌奔向远方,去实现自己的理想;麦苗在沉睡了一冬之后,也挺直了身躯,仿佛在欢庆春天的到来;大树换上了嫩绿的新装,舒展了笑脸,与春天同舞:“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也开始忙碌起来,各自播种着自己希望的春天……
春,悄悄地走了,正如她悄悄地来,她用自己的无私与魅力谱写了一曲浪漫之歌,不留下一丝遗憾,沉淀的全是喝彩.我只想轻轻地告诉春天:让我握紧你的手,我不想让你离开![评语]
※5、(此题申报高级职称者必做,申报中级职称者不做)下面是一道2009年杭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请你从命题的角度
......对这道试题作评析。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城南
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1)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
(2)诗的三、四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就此作比较赏析。
[评语]
第三部分(40分)
6、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写一篇赏析性短文。
400字左右,题目自拟.
山居秋螟(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009年杭州地区中小学教师职务晋升教学能力测试
初中语文学科试卷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30分)
1、(15分)参考答案(要点):理解:①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多重的对话关系.②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个性化反应,使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③教师既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作为文本与学生的中介,应起到向导的作用。
实施:教学实践中能体现出上述理念的基本要点,有案例,有分析。
2、(15分)参考答案(要点):教学建议:①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③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④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⑤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实施情况:能依据教学建议,对自己的实施作出正确的分析即可。
第二部分(30分)
3、参考答案(要点):处置:①使学生明确文学作品的主题往往是多元,可以有不同的解读。
②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寻找依据,得出结论。
③指导学生比较分析,甄别主次、深浅. 依据:①文学作品的主题具有多义性特征。
②倡导个性阅读,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③注重阅读方法指导。
④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思维品质。
4、参考答案(要点):①感情充沛,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②结构紧凑,巧妙地用三个排比段描写春天的特征,抒发赞美之情.③语文生动,运用引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再现了春天的美丽图景.(符合习作和学生实际,评价其不足或提出修改意见亦可)
5、评析要点:①选取的古诗浅显易读,富有美感,主旨积极.②考题设置符合诗歌阅读鉴赏的要求,既考查学生理解诗意的能力,又考查学生鉴赏表达技巧和主旨的能力。
③进行对比鉴赏,有助于学生丰富知识,拓展思维,同时也为诗词教学作了有益的导向.
第三部分(40分)
6、(40分)鉴赏要点:①意象鲜明,诗中有画。
②对偶工丽,动静结合。
③情景交融,感情真挚。
•
•
•
•
•
•
•
•
•
•
•
•
•
•
•
•
•
•【唯美句子】走累的时候,我就到升国旗哪里的一角台阶坐下,双手抚膝,再闭眼,让心灵受到阳光的洗涤。
懒洋洋的幸福。
顶 3 收藏 2
•【唯美句子】一个人踮着脚尖,在窄窄的跑道白线上走,走到很远的地方又走回来。
阳光很好,温暖,柔和。
漫天的安静。
顶7 收藏7
•【唯美句子】清风飘然,秋水缓淌。
一丝云起,一片叶落,剔透生命的空灵.轻轻用手触摸,就点碎了河面的脸。
落叶舞步婀娜不肯去,是眷恋,是装点?瞬间回眸,点亮了生命精彩。
顶11 收藏9
•【唯美句子】几只从南方归来的燕子,轻盈的飞来飞去,“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其乐融融的山林气息,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让人心旷神怡。
顶0 收藏 2
•【唯美句子】流年清浅,岁月轮转,或许是冬天太过漫长,当一夜春风吹开万里柳时,
心情也似乎开朗了许多,在一个风轻云淡的早晨,踏着初春的阳光,漫步在碧柳垂青的小河边,
看小河的流水因为解开了冰冻而欢快的流淌,清澈见底的的河水,可以数得清河底的鹅软
石,偶尔掠过水面的水鸟,让小河荡起一层层的涟漪。
河岸换上绿色的新装,刚刚睡醒的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悄悄的露出了嫩芽,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好像是交头接耳的议论着些什么,又好象是在偷偷地说着悄悄话。
顶 3 收藏 4
•【唯美句子】喜欢海子写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仅仅是因为我喜欢看海,还喜欢诗
人笔下的意境,每当夜深人静时,放一曲纯音乐,品一盏茶,在脑海中搜寻诗中的恬淡闲适。
在春暖花开时,身着一身素衣,站在清风拂柳,蝶舞翩跹的百花丛中,轻吹一叶竖笛,放眼碧波万里,海鸥,沙滩,还有扬帆在落日下的古船,在心旷神怡中,做一帘红尘的幽梦。
顶0 收藏 2
•【唯美句子】繁华如三千东流水,你只在乎闲云野鹤般的采菊东篱、身心自由,置身置灵魂于旷野,高声吟唱着属于自己的歌,悠悠然永远地成为一个真真正正的淡泊名利、鄙弃功名利禄的隐者。
顶 1 收藏 3
•【唯美句子】世俗名利和青山绿水之间,你选择了淡泊明志,持竿垂钓碧泉绿潭;权力富贵和草舍茅庐之间,你选择了宁静致远,晓梦翩跹姹紫嫣红。
顶 2 收藏 3
•【唯美句子】那是一株清香的无名花,我看到了它在春风夏雨中风姿绰约的模样,可
突如其来的秋雨,无情的打落了它美丽的花瓣,看着它在空谷中独自凋零,我莫名其妙的心痛,像针椎一样的痛。
秋雨,你为何如此残忍,为何不懂得怜香惜玉,我伸出颤抖的双手,将散落在泥土里的花瓣捧在手心。
顶 4 收藏 5
•【唯美句子】滴答滴答,疏疏落落的秋雨,赶着时间的脚步,哗啦啦的下起来。
听着雨水轻轻地敲击着微薄的玻璃窗,不知不觉,我像是被催眠了一样,渐渐的进入了梦乡。
顶 3 收藏 5
•【唯美句子】在这极致的悲伤里,我看到了世间最美的爱,可谁又能明白,此刻的我是悲伤还是欢喜,也许只有那拨动我心弦的秋季,才知道潜藏在我心中的眼泪。
顶 4 收藏 3
•【唯美句子】看着此情此景,我细细地聆听。
像是听到了落叶的呢喃,秋风的柔软,
在这极短的瞬间,他们一起诉说着最美的爱恋,演绎着永恒的痴缠。
当落叶安详的躺在大地,露出幸福的模样,你看,它多像一个进入梦乡的孩子。
突然发现,秋风并非是想象中的刽子手,原来它只是在叶子生命的最后一刻,让它体会到爱的缠绵,飞翔的滋味。
顶 1 收藏 1
•【唯美句子】很感谢那些耐心回答我的人,公交上那个姐姐,还有那位大叔,我不知道
他们是不是本地人,但我们遇到的一个交警协管,一位头发花白的大姐,她是上海本地人,
很和善,并不像有些人说的上海人很排外.事实上,什么都不是绝对的。
顶 2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