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
第一节斯宾塞的生平与著述
●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 1820-1903)●1.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

●2、代表作: 《社会静力学》、《社会学原理》。

3、斯宾塞社会学理论体系主要包括: (1) 社会有机体论,(2) 社会进化论与社会变迁模式,(3)社会政治秩序与伦理道德观。

其中,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是斯宾塞社会学理论的两大核心。

,4.斯宾塞是孔德以后的第一.位社会学家,是社会有机体学派社会学的开创者。

4
...
第二节斯宾塞社会学理论的思想渊源
●1、孔德实证主义的社会有机体理论
(1) 斯宾塞部分地接受了孔德的实证主义观点,即只有人们通过观察、实验获得的经验性知识才是科学知识,探索人的经验之外的事物的规律是毫无意义的。

●(2)斯宾塞赞同井接受了孔德关于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的观点,并对此作了系统的研究与阐述,提出一-整套更新的理论。

(3)斯宾塞发展了孔德的实证哲学观,提出了只存在“现象的实际规律"。

在孔德看来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进化是精神的发展变化,而在斯宾塞看未是物质的发展变化。

●2.拉马克(1741829)与达尔文(1809-1882)的生物进化论.
●(1)在达尔文(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著作之前,斯宾塞推祟法国
动物学家拉马克的进化论即生物的进化依赖于环境的后天获得性特征的遗传,环境变化与有机体变化之间有因果“耦合",故他主张人类能通过体力、智力的内在遗传使其进化到完善的程度。

(2) 18572年斯宾塞在撰写《进步的法则与原因》-书时已提出了“通者生存"的原理,这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的进化理论相接近。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问世,斯宾塞立即转向达尔文的学说,因此也有人认为,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之间不是师承关感而是相得益彰的关系。

●3、边沁(1784-1823) 与穆勒(1806- 1873) 的功利主义哲学思想。

●(1)边沁的功利主义认为功利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与快乐。

极隈的功利是人类的固有目的,也是人类道德的普通原则,因此任何法律、法规是否恰当应以是为人们带来快乐和幸福为标准,
(2)英国哲学家穆勒发展了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提出快乐和幸福是善,反之则是恶的伦理观。

他认为,不损人而利已就是善,利已利人则是仁爱。

●斯宾塞接受了边沁和穆勒的功利主义,并将其结合进自己的社会学理论中,形成了他的功
利主义伦理道德思想。

第三节社会进化论: 普遍进化原理和普遍进化法则
●1、斯宾塞认为,进化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不确定到确定,由同质到异质的变化的过程。

“进化是事物的一种集成(an integration) 和伴随着运动而来的分散(dissipation) ;在这种集成和分散中,事物从一种不确定、不连属的同质转为确定的、连属的异质,在这种转变中,原来保有的运动经受-次同样的变化。


●2、可知界-现象界之所以进化或普遍进化,是由于第一,物质不灭,第二,运动继续,第三,力(force)的持久,其中力的持久是主要的。

3、社会进化的原动力来白何处?斯宾塞认为来自于生存竞争:“优胜劣汰,物竞天择”。

第四节社会有机体论:合作和均衡
● 1、唯实论社会观
“社会不是一系列个人的一个集合名词,我们始终-致地将社会视为一个实体,因为它虽然也是由分离的单位所组成,但是在她所占有的所有地域范围内,在这些单位中存在着一般的相似性,这预示这些单个单位的集合具有某种具体性。

正是这种特征赋予了我们关于社会的看法。

●2、社会有机体与生物有机体的相似性:
(1)可以将一个普通的生命有机体视为由独自生存又相互依赖的个体单位组成的民族,我们也可以不太困难地将人类的一个民族视为一一个有机体。


(2)“同无机物相比,有机体和社会都明显地表现出了聚集增长,以致我们,能够明白无误地将此视为两者的共性。

(3) “和有机体一样,社会也具有随着体积的增大,其结构也复杂化的特征。


(4)社会和有机体一样,“其结构的不断分化将伴随着功能的不断分化”。

(5)“无论是社会还是有机体,其不同部分的变化是相互依赖的,其不同部”分的变化着的行动也是相互依赖的。

(6)社会和有机体-样,“如果一个大的灾难夺去了整体的生命,那么,不会立即夺去其所有组成部分的生命;反之,如果没有灾难发生的话,整体的生命将有可能长于其组成部分的生命”。

●3、社会有机体与生物有机体的区别:
超有机体

(1) “社会没有一个具体的形态,或者说没有一一个确定的外部形式”。

(2) “社会是一个分散的整体,分散在空间之中,因此其每个部分的合作需要有符号体系来沟通。


(3) “在社会中,功能的分化是有限的,因为它没有集中处理感觉和意识的器...社会有机体的每一个部分几乎都能够同样地感受到欢乐和痛苦,因此”社会个体成员之间的感情不能彼此
分享的社会是不存在的。

(4)“社会的每一部分不是固定在空间上的任何一点,它们具有某种流动”性。

●4、社会有机体同人的机体比较:阶级分工
社会生产系统
工人
商业营运系统商人
社会+,系
●5、合作和均衡
●斯宾塞认为:各种创造物,每一种都同样尽量在它们的部分之间显得为整体利益而合作。

它们的这个共同特点,也是各种杜会的共同特点。

由合作达到均衡,“进化的事物都有走向均衡的进步。

”“社会有机体如同单个的有机体一样,机能的均衡引起了结构的均衡。


第五节个人和社会:同等自由法则
●1、个人性质决定社会起源与社会性质
“除了研究组成社会的个人的性质,我们无法建立一种真实的社会理论。

”“通常说来,在一起生活比个子生活对每个人更为有利。


“保持结合,就是保持已有的生活条件,这对聚集在一起的人类来说,要比他们选择其它生活方式更为有利。


“个体的性质决定了集合体的性质”;“人类集合体表现出来的任何一种现象,最初都源于人自身的某种性质”。

●2、自由与同等自由
●斯宾塞认为:社会作为超有机体,通过社会分子或社会构成部分的自由活动,达到社会这个超有机体的合作和均衡。

●“每一个人都拥有做他愿意做的一切事情的自由,只要他不侵犯他人的同等自由。

“自由主义的职责,在过去曾是限定国王们的权力。

真正的自由主义的职责,在未来将是限定各级议会的权力。


●3、“最适者生存”
●个人同社会或社会环境的关系的调节是通过个人的"适应”和最善于适应(“最适”)来实现的。

反对“鼓励坏人依赖好人为生”的干预。

“济贫法无法消除大众的痛苦,只会增加这种痛苦,用为它不但会妨碍到日用品的生产,而且也会间接助长种退化的品格。


不适于生存,必归于淘汰。

-个社会胜过另个社会,一个民族胜过另个民族,无非是一个富于社会生的社会胜过一个没有社会性的社会,一个能适应其生存环境的民族胜过一个不能适应其生存环境的民族。

第六节军事型社会与工业型社会
●斯宾塞认为,以社会内部的控制方式为标准,人类有两种形式的社会:
军事型社会
工业型社会
非文明
文明
●军事型社会与工业型社会比较:
●(1)主要的功能或活动
●军事社会:为保卫和扩张而进行的共同的防御和进攻活动。

●工业社会:和平的、互酬性的个人服务。

●(2)社会协作原则
●军事社会:强制性合作;由强制性命令形成的严密组织。

●工业社会:自愿合作;由契约和正义形成的规则。

(3)国家与个人的关系
●军事社会:个人为国家利益而存在;个人的自由、财产和流动受到限制。

●工业社会:国家为个人利益而存在;个人具有自由,个人财产和流动很少受到限制。

(4)国家和其它组织的关系:
●军事社会:所有组织都是公共的;私人组织受到限制。

●工业社会:死人组织受到鼓励。


●(5)国家的结构
军事社会:集权制。

●工业社会:分权制。

●(6)社会分层的结构
●军事社会:等级、职业和居住地都是固定的;地位是世袭的。

●工业社会:地位、职业和居住地都是弹性的和开放的;地位可以流动。

●(7)经济活动的类型
●军事社会:经济自给自足;极少有对外贸易;奉行保护主义。

●工业社会:经济的自给自足消失;通过和平贸易而相互依赖;自由贸易。

●(8)受重视的社会和个人品格
●军事社会:爱国主义;勇敢;尊严;忠诚;遵从;信仰权威;严守纪律。

●工业社会:独立;尊敬他人;反对压制;个人主动性;诚实;友善。

●工业社会:死人组织受到鼓励。


小结
第一,斯宾塞坚持和发展了孔德的实证论哲学,认定社会是一个以现象为其表现形式的“实在”,主张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它,并且为此进行了不懈努力。

●第二,斯宾塞在坚持孔德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超有机体论”,并对社会和社会变迁进行了结构一功能分析。

第三,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以及依据这一理论所进行的社会分类与社会变迁分析为后世的社会学家的变迁模型分析提供了良好的典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