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重在一个“活”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在培 养学生自己 改的能力, 教师只给引导和
讲评作文。交流时, 让学生勇敢地上讲 台朗读自己的作品。 讲评时 , 既指出优
点, 也指出不足; 既有 “ 面”上的总 , 结
人、 、 物 事、 、 情 理写下来 。 《 语文课 程标准》这样写道: “ 为学生的自 主写
由此产生的 感受 、 情感也是千差万别的, 这些千差万别决定了写作内容的丰富性。
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强行规定学生必 须写一样内容, 抒一样情, 论一样理呢? 当然,让学生 自由 选择内容写作 , 也需 要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感悟、品味生
找。 ”有的 说: “ 由于写随笔的 需要, 无
不自 我陶醉。赏识性的评语能够产生奇 妙的心理效应, 请听一个学生的心声吧: “ 老师 , 虽然你的评语只有 ‘ 可喜 ’二 字, 但我看到它,心中极不平静 , 在后 来的每次写作中每每暗下决心,不让这
有所感, 而后有撰作” 。本来嘛, 生活是
丰富多彩的, 学生的生活是千差万别的,
胆子。我想这一点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 放开手脚,让学生去尽情表 达, 而不要让学生的写作思维僵死在条条框框中。 3 . 立意、选材等要鼓励出新 , 巧于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 要指导学生细 心观察 , 积极思维, 不囿于 “ 成规” 不满足于 “ , 共识” ;要对事物作深层次
的审视 , 反向思考,言人所未言。比如立意 , 拿破仑有句名言: “ 不想当将 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人们常用此话来激励 自己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但是
水平 、同 一个思想 、 同一种经历、 同一等智力 , 因此作文指导时也要实行因 材施教,特别是要遵循少要求、多鼓励的原则。魏书 生先生认为: “ 中小学 生作文规范不宜讲得太多 , 讲多了 束缚学生手脚 , 反倒不会写文章了。 ”他 在教学中尽量打消学生作文的顾虑,低起点,少要求 , 多鼓励, 让学生放开
地,这样学生便可以选取最有现实意义并有话可说的论点来进行论述。鼓励
学生张扬个性, 写出风格文, 毕竟中学生已经对人生和社会有了独立的认识
和思考了。
二. 命题活. 发展写作兴趣
影响学生作文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作文没有主动权。传统的作文
教学,往往是教师命题 , 学生写作 , 而教师命题又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反面去设想 : 假如每个人都当将军, 谁来当兵?因此
我们应该当好兵,站好自己的岗位 , 做好 自 己的本职工作。同 时我们还可根 据思维的流畅性特点, 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如在同一个命题前 , 可以从多 方面引导,尽量多设
果。不少学生谈了写随笔的体会,有的
说: “ 我每天都要瞪大眼睛在生活里寻
‘ 可喜’ 蕊字被劣作冲淡。 ”对学生作文 的批改,我以为应灵活运用多种方式 ,
交叉进行, 如全批 、 抽批 、 轮批、自 、 批 互批。 特别是 自 批和互批,学生兴趣甚 浓, 效果很不错。再说讲评 , 我主张写
他们或凭主观想象, 信手拈来 个题 目; 或照搬课后练习题;或照抄报刊上的
综台 天地
20 9 1 0 1
题目。这样的题目 往往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不能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因
此, 我们应该改变这一传统做法, 教师
笔底。有个写作基础一般的学生对我们
的校园进行 了细致的描绘 , 从景到人 , 从人到事,连续写了校园生活之一、 之 二、 之三……在随笔里 , 我看到了学生 的写作欲望, 感受到了 学生的写作热情。 学生不仅有话可写 ,而且更真实,更贴 近生活。 几学期下来,收到了显著的效
1 . 导语激励 在作文前 , 老师不要干巴巴地说各项写作要求及选材 、 立 意等理论 , 而要想法创设一定的情境 , 用热情洋溢的感情、抑扬顿挫的语 调,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 , 达到心理亢奋,产生写作欲望,让学生愿意写 、
想写,思维之花必然绽放。 2 . 不要定太多规矩,要少要求、多鼓励 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同一个
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减少对学
又有 “ 点”上的突破。讲评期间,更多
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让他们仁者见 仁,智者见智。这样的开放性讲评 , 不
生写作的束缚,鼓励 自由表达和 有创意
命题应贴近学生生活, 对写作内容也不 应作硬性规定。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从
学生实际生活中酝酿题目, 就可以使学 生有话可说, 有材可取, 容易引起兴趣。 叶圣陶先生也说, “ 教者命题,题目所
含,要学生心所能思” “ , 心有所恩 ,情
尽传精神”等。当 然这种赏识性的赞语 亦不能言过其实。有时候 , 越是好文章 越要提出高要求 , 使其既得到鼓励,又
常听有些 中学生说: “ 我就怕作文,一提笔就头疼,总觉得没东西可 写。 每当老师布置作文时,学生大都没话找话 ,冥思苦想,敷衍 了事。 ”
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要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 点燃学 生的写作热情, 必须在作文教学中注重一个 “ 活”字。
一 .
引导活。激发写作兴趣
论在家里、在车上 、 在学校里 , 我无时 无刻不在观察、在谛听……”学生写作
的兴趣就在这主动而愉快的练笔中得到
了发展。
前不过分强调 “ 章法” 写后则 , 要博采众
长。每周, 我会安排 1 课来交流周记、 节
三. 评改活。鼓舞写作兴 趣
活, 并从多彩多姿的生活中, 自己或 抓
感受深刻, 或影响深远,或别有见地的
传统的作文教学 , 大都是学生写 , 教师评改。 这种做法弊病甚多 , 既提不 起学生写作的兴趣, 又没有多大的实效。 叶圣陶先生说 : 我想学生作文教师改, “ 跟教师 命题学生作一样 , 学生都处于被 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