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2019-2020年文化检测(部编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小学六年级文化素质检测
语 文 试 卷
说明:全卷共6页,考试时间110分钟,满分150分。

一、字体与卷面。

(共25分)
1.亲爱的同学们: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蔚蓝的大海,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乘着梦想的风帆启航吧,展开你的智慧和自信的双翼,乘风破浪,你定能收获无限……请做到书写工整美观,5分卷面分等你拿哦。

2.请根据语境拼读字词,然后有序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

(10分)
清早,村庄还l ǒng zh ào 在一片m éng l óng 的雾气中,瓜t éng 上、芭蕉叶上一颗颗露珠晶y íng 透亮。

ji ù父已经起床,荷着锄头、h ēng 着小曲开始一天x īn q ín 的劳作。

3.按要求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0分)

1)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 窖.
蝙. (
y áo
bi ǎn )
B
烙. 邃
.(l ào su ì) C 纤. 歼.
(xi ān qi ān ) (2)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背井离乡 见微知著
B 落荒而逃 眼急手快
C 滕云驾雾 锲而不舍
(3)字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唯利是.图 搬弄是.非
B 家喻.户晓 不言而喻.
C 假.公济私 真假.
难辨 (4)“胤 焉 疑 互 曳”笔画正确的一组是( )
A 8、11、14、5、6
B 9、10、14、6、5
C 9、11、14、4、6
(5)全是整体认读音节的一组是( )
A wu zhi yue
B ye xi ying
C ci ji yuan
二、积累与运用。

(共40分)
1.根据要求信息填空。

(5分)
(1)月光曲 “乐圣” 想到一位音乐家:( )
(2)世界民居奇葩圆形想到一个地方民居:()(3)“阿基拉姆”面具想到一个地方戏剧:()(4)江姐许云峰小萝卜头想到一本革命小说:《》(5)嫦娥奔月鲲鹏展翅杨利伟想到一架载人飞船:()2.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5分)
(1)诗句“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中的“豆”是指曹植。

()
(2)“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破折号是转折的作用。

()
(3)“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运用了比喻的说明方法。

()(4)《窗边的小豆豆》作者是日本的黑柳彻子。

()
(5)“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是李白的“生平第一快诗”。

()3.按要求填写相应的词句。

(8分)
(1)文字中有“志”:“__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2)文字中有“情”:王观的“___________________,又送君归去。

”以及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

”都表达了朋友的离别之情。

(3)文字中有“理”:“_____________”这个成语就告诉我们做人要有长远之计,不要只顾着眼前的小利。

(4)文字中有“感”:“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吹散了,如__________,被________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这是朱自清先生对时间流逝发出的深深叹息
4.请根据题意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0分)
(1)“曹孟德”是小说( )中的人物;“凤辣子”是小说( )中的人物;
“及时雨”是小说( )中的人物;“白龙马”是小说()中的人物。

A《西游记》 B《红楼梦》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2)端午到,你们家的对联,上联是:艾草驱瘴千门福。

下联最有可能的是()A碧水竞舟十里欢 B菖蒲似剑斩千妖
C万人抚卷叹离骚 D青蒲注酒香百里
(3)“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是关于下列哪个主题的宣传语()A保护视力 B保护地球 C保护水资源
(4)请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谦词雅语:
A笑纳 B失迎 C包涵 D奉还
归还物品叫“()”;请人原谅叫“()”;
未及时迎接叫“()”请人接受叫“()”
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8分)
①不要放走一个窗外传来粗暴的吼叫声②穿灰制服和长筒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

③他们像,把我们包围起来。

④在军警中,我发现阎振三被一个便衣侦探拉着。

⑤便衣侦探指着父亲问阎振三:“你认识他吗?”
(1)给第①句加上标点符号。

(2)把第③句比喻句补充完整。

(3)把第④句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第⑤句划线部分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应用文考查。

(4分)
李明同学因为6月20日要去参加钢琴比赛,需要提前请假一天。

请你帮他写一张请假条给班主任张老师。

三、感悟与理解。

(共45分,15+15+15=45)
(一)阅读《那个星期天》片段,完成下面的练习。

下午吧,母亲说,下午,睡醒午觉再去。

去,母亲说,下午,准去。

但这次怨我,怨我自己,我把午觉睡过头了。

醒来时我看见母亲在洗衣服。

要是那时就走还不晚。

我看看天,还不晚。

还去吗?去。

走吧?洗完衣服。

这一次不能原谅。

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母亲应该知道。

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

我一声不吭,盼着。

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

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

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
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

那个星期
天。

就在那天。

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

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

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不记得了。

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
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2分)
永不罢休,永不停止。

()
指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过。

()
2.“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是时光的脚步。

”这是一个句,把比作,写出了作者心情。

(3分)
3.母亲发现“我”无声哭泣的表现是,写出了母亲心情。

(4分)
4.“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地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飘渺。

”“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这些句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感受?(3分)
5. 你是怎样评价作者的母亲的?(3分)
(二)壮哉——三峡大坝
峡大坝坝顶全长2309.47米,高185米,泄洪坝段长483米,是世界水利建筑规模最大的大坝。

走在坝顶的水泥地面上,你会觉得和走在大街上没什么两样,可是当你回顾大坝的百年梦想,几十年的论证,十几年的建设,这个世界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会让你的一步都在丈量着我们民族的勇气,会让你的每一缕目光都能闪现我们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登上海拔185米高的坝顶,近距离向下俯视大坝泄洪场景,我们不由得惊诧了:奔腾的洪水似出海的蛟龙,腾空而起,雷霆万钧,白浪滔天,在泄洪点掀起巨大的旋涡,宽阔的江面水珠飞溅,水雾蒙蒙,阳光直射下来,似有彩虹依稀可见;而眺望远处的长江,江面静如湖水,在微微的山风里波光粼粼。

这动与静的组合,宛如贝多芬的《命运》与舒伯特的《小夜曲》交相辉映,让你震撼,让你沉醉!
江风徐徐,浪涛拍岸,徜徉在大坝的怀抱,不由想起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诗句:“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是啊,这一份殊荣,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做,是我们几代人努力奋斗的结果。

遥望三峡,感受大坝的巍峨,领悟着一种人定胜天的伟大奇迹,沸腾的思绪
始终难以平静下来,三峡大坝功在千秋,也必将随着它的巨大作用而载入世界史册!而一种民族的自豪感,也永远激励着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奋发图强!
1.找出文中4个关于“看”的词语,抄在横线上。

(4分)
2.第2自然段,作者用“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词写出了观看泄洪时的感受。

(3分)
3.文中“这动与静的组合”,“动”的是_________,“静”的是________。

(2分)
4.找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抄下来。

(1分)
5.“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出自毛主席的词《水调歌头·游泳》。

你还知道关于毛主席的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6. 站在大坝上,看着这恢弘的景象,作者感到骄傲自豪的原因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

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

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书用知识。

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

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

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

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节选自周国平著作《经典和我们》【材料二】
——摘自网络【材料三】
加拿大的两位科学家将观看电视的人大脑神经与测试仪器连在一起,得出结论:电视主要是在和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心智对话。

具体来说,人类的心智至少需要半秒钟才能为复杂的刺激提供造当感觉闭合,而电视拒绝给我们这半秒钟,媒体研究专家卢格曼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认为,书籍是与我们左脑交流,电视使我们头脑中理智的部分休眠。

因此,对于习惯电视画面的孩子来说,阅读印刷媒体是痛苦的,几乎令人无法忍受,它无法适应我们目光跳动的习惯。

——摘自报刊1.上面三则材料是六年级刘莉同学在调查过程中搜集到的。

从中可以看出,她
搜集信息的渠道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分)
2.周国平认为人们读书的目的是:为了 ,为了,为了。

(3分)3.周国平关于阅读观点的描述,下列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他认为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B他认为阅读经典就是真正的阅读。

C他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生活的需要,也是一种阅读。

4.阅读材料二,从这项调查中,你得出什么结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结合材料三,对那些不看书只看电视的同学提建议,并说明理由。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为班上的“图书角”编一句推广阅读的标语吧。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习作与表达。

(40分)
【任选一题习作】注意:有真情实感,内容具体,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

习作中不要出现学校、老师、同学和你的真实姓名。

字数450字左右。

题目1:厉害了,我的国
提示:近几年,“厉害了,我的国”成为网络流行语接连刷屏。

新时代的祖国日新月异,三峡大坝的壮举、港珠澳大桥的贯通、各领域纷纷呈现“井喷”式的发展势头……无不让身为国人的我们发出如此的赞叹。

回望过去,赞美当下,展望未来,请结合身边事例,以此为题,谈谈你的见闻和感受。

题目2:总有一些话语在耳边
提示:成长的道路上,总有一些话语让我们高兴、伤心、气愤、终生受益……请以此为题,抓住一件具体的实例来写。

附:答案
2019-2020年小学六年级文化素质检测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说明:
1.主观题主要意思相同或相近即可给分;如果考生的答案与给出的参考答案不一致,
但又符合要求且言之有理,也可以判为正确。

2.主观题答案语言表达不准确的应酌情扣分。

3.除有特别说明的题目外,答案(包括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每2个扣1分(重复不计),但扣分不得超过本题的分值。

一、字体与卷面。

(共25分)
1.书写卷面(5分)
2.请根据语境拼读字词,然后有序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

(10分,每字1分)清早,村庄笼罩在一片朦胧的雾气中,瓜藤上、芭蕉叶上一颗颗露珠晶莹透亮。

舅父荷着锄头哼着小曲开始一天辛勤的劳作。

要求:笔画提按明显,结构合理,字的大小匀称、协调,字在格内居中,字体美观有章法,无涂改。

3.
(1)B (2)A (3)B (4) C (5)A
二、积累与运用(40分)
1.根据要求信息填空。

(5分,每题1分)
(1)贝多芬(2)客家民居(3)藏戏(4)《红岩》(5)神舟五号
2.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5分,每题1分)
(1) √ (2) × (3) × (4) √(5)×
3.按要求填写相应的词句。

(8分,每空1分)
(1)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竭泽而渔
(4)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4.请根据题意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0分,每空1分)
(1)“曹孟德”是小说( C )中的人物;“凤辣子”是小说( B )中的人物;
“及时雨”是小说( D )中的人物;“白龙马”是小说( A )中的人物。

(2)A
(3)C
(4)归还物品叫“( D )”;请人原谅叫“( C )”;
未及时迎接叫“( B )”请人接受叫“( A )”
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8分,每句2分)
(1)“不要放走一个!”窗外传来粗暴的吼叫声。

(2)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

(合理即可给分。


(3)在军警中,我发现一个便衣侦探把阎振三拉着。

(4)“难道你不认识他吗?”或“你怎么会不认识他呢?”
6. 应用文考查。

(4分)
格式正确,日期是提前一天(6月19日),通顺合理即可,其余酌情给分。

三、感悟与理解。

(共40分,15+15+15=40)
(一)阅读《那个星期天》片段,完成下面的练习。

1. 永无止休一声不吭(2分)
2.比喻声音时光的脚步(3分)
3.焦急又无奈(4分)
4.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进她的怀里,一边亲吻我一边道歉愧疚(3分)
5.母亲是爱孩子的,但又因为生活的琐事而忽略了孩子。

(3分)
(二)壮哉——三峡大坝
1.回顾、俯视、远眺、遥望(4分)
2.惊诧、震撼、沉醉(3分)
3.“动”的是洪水,“静”的是江面。

(2分)
4.比喻句共有3处,任一处皆可:(1分)
奔腾的洪水似出海的蛟龙,腾空而起,雷霆万钧,白浪滔天,在泄洪点掀起巨大的旋涡,宽阔的江面水珠飞溅,水雾蒙蒙,阳光直射下来,似有彩虹依稀可见;而眺望远处的长江,江面静如湖水,在微微的山风里波光粼粼。

这动与静的组合,宛如贝多芬的《命运》与舒特特的《小夜曲》交相辉映,让你震撼,让你沉醉!
5.毛主席的诗词: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合适正确即可)(2分)
6. 结合第三自然段回答,合理即可。

(3分)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著作、网络、报刊。

(3分)
2.为了实际的用途,为了消遣,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

(3分)
3.周国平关于阅读观点的描述,下列最准确的一项是( A )(2分)
4. 国民看电视的时间过多。

(合理即可给分)(2分)
5.电视主要是在和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心智对话,会使我们头脑中理智的部分休眠,而书籍是与我们左脑交流,促进我们大脑发育的。

所以我们要多阅读,才能让我们变得更有思想。

(合理即可,酌情给分)(3分)
6.推广阅读的标语:阅读会让你变得更聪明!(合理即可,酌情给分)(2分)
四、习作与表达。

(40分)
作文分类分项评分:这次作文的贴近生活,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表达欲望。

因此老师评分时应该注意标准的灵活性,既要保护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也要有一定的区分度:一等文:40-36分选材独特,有创意,有个性,饱含真情,富有感染力,可定为满分;选材符合题意,内容真实具体,叙述清楚,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二等文:35—32分选材符合题意,内容真实,比较具体,详略较为适宜,语句基本通顺,有感情,语病不多于8处,字数符合要求。

三等文:31--24分选材基本符合题意,述事有一定的条理,语句基本通顺,但内容简单,有少数错字病句,字数在300字左右。

四等文:23—12分内容不真实、不具体,条理不清楚,语句不通顺,书写潦草,错字病句多,字数在200字左右。

五类文:11-- 0分内容空洞、不真实,文题不符,结构混乱,没有条理,叙述不清楚,不成篇章,书写潦草,错字病句极多,字数不符合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