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组活动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第三次备课组活动记录
时间:2010.4.19周一下午第3节
地点:高一化学办公室
到会人员:徐丹青、马如晨、濮董梁、张博、赵彦海
主讲:徐丹青
备课活动材料:
化学2第3专题有机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1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
高一徐丹青
必修课程必须突出其内容的核心性和基础性,体现三维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视学习方式的引导和化学观念、价值的教育;强调问题意识、分析探究能力、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倡导通过多次的学习,螺旋上升,逐步实现。
此外,必修课程还应结合当前科学知识来丰富教学内容,引入所学知识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心与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有关的化学问题。
本次备课活动主要是探讨有“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的及其应用与《有机化学基础》中相对应内容,以及必修课深肯定广度处理建议等,备课要求以及相关问题的讨论。
专题三“有机化合物的获得和应用”介绍了几种最为典型的有机物的获得、性质,《化学2》中的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是学生在《化学1》研究一些重要无机物的性质及其应用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既是学生全面掌握自然界各类物质的客观要求,也是学生对“物质”概念的自然拓展和延伸。
在初中自然学科的学习中,学生已对有机物有了初步的了解,本专题试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
人们从化石燃料、食品中能获得哪些常见的
...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有着怎样的化学性质,它们之间如何转化?人们又怎样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而又十分重要的有机物,等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所侧重,注意把握分寸。
一、省教学指导意见
1、本专题在化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
《化学2》四个专题与化学学科基本理论体系之间的联系
2、本专题第一单元的教学指导意见要求
二、教学处理建议
本专题教学处理与专题1、2有区别。
因为专题1的物质结构在ⅠB不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前提下,今后不再深化,所以我们可能要求有所提高,但是对于专题2、专题3今后在《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反应原理》继续选习的情况下,要充分了解教学的层次,把握好深广度。
1、解读省教学指导意见
⑴内容处理:如:对有机物分子的空间结构只涉及代表分子不涉及复杂分子的空间分析包括相应的练习题、烷烃同系物只涉及组成和通式不涉及同系物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但是要求理解同系物中结构与化学性质相似性的关系。
对于煤、石油的组成、加工以及相关STS 知识可以讲的透些,因为有机化学基础中中不再学习。
苯的性质中适当加入苯的溴代条件以及反应方程式。
甲烷、乙烯、乙炔的实验室制法不列入教学范围。
问题:对于芳香烃、苯的同系物概念不提出?命名的程度只能到?同分异构体限于6个碳原子以内?在什么内容里出现?
讨论结果:芳香烃、苯的同系物概念不提出;命名的程度只能到烷烃碳原子数与烷烃名称的对应关系。
同分异构体限于6个碳原子以内,只要求会辨认,不要求书写。
适当在开始学有机化学前介绍有机物概述。
2、课时安排:总计5课时包括习题(课时要加一个课时)
3、实验教学:甲烷的氯代反应用录相、石油的分馏到实验室上课,建议增加硝基苯的制备
演示实验。
5、单独设立一节有关有机组成及燃烧规律的简单计算(排在什么地方?)(结果:适当讲点燃烧限于通式法表示燃烧方程式)
6、习题:见《温州中学作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