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12月月考 政治试题.pdf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
本试卷第Ⅰ卷(选择题)1—4页 共6页。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标号涂黑。

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机读卡一并收回。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
1.2011年,文化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

下列属于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的是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女单决赛中
, 全国930万
A. B.C. D.2011年7月8日的《光明日报》报道,时值建党90周年,献礼影片纷纷登场。

仅以1921年建党前后为背景的描述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的影片就有多部,如《建党伟业》《湘江北去》《秋之白华》《情归陶然亭》等。

回答~题。

.2011年7月1日前后,市场上上映的红色题材电影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其中《建党伟业》的包场预订已经到了8月份,零售票房也是后劲十足。

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对经济的影响重大 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文化生产力日趋重要 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A. B. C. D.
3.《湘江北去》打出的是青春激情的招牌,得到了青年观众的热捧。

许多年轻人评价说,这是一部“给力”的青春电影。

《湘江北去》的成功体现出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为进一步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革命精神,鼓励人们积极投身“十二五”建设,各部门、各地区、各电视台、各网站纷纷举行了英模人物纪念活动,形成了讴歌英雄模范、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这一做法的文化生活依据是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电视和网络是文化传播的媒介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A. B. C. D..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看,下列典故和成语体现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是孟母三迁 耳濡目染 东施效颦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 B. C. D.
6.2011年7月在阿根廷举行的美洲杯足球赛期间,很多商家都适时地推出了各类展现阿根廷传统文化的足球纪念品,深受世界各地球迷的喜爱,这同时也让阿根廷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阿根廷足球纪念品的热卖说明商品交换可以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文化传承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A. B. C. D.
7. 梁祝故事在我国的浙江、河南、甘肃、安徽、山东、江苏等十多个省广为流传。

国家邮政局发行《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特种邮票时,众多省市都认为自己是梁祝故事的原发地,因此纷纷要求举办邮票首发式。

材料表明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B.市场经济阻碍文化发展
C.文化是重要的经济资源D.举办邮票首发式就能拉动经济发展
.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目前文化部已制定并颁布实施了《全国文化系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这是文化系统第一个人才发展规划。

国家重视文化人才培养是基于A.先进文化反映了人民的利益与呼声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C.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D.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呈现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特点,文化消费能力大大增强,欣赏水平不断提高。

可见文化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的 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A. B. C. D.
10.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比现在落后得多,但当时诸子百家,群星璀璨,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

这说明
A.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B.文化可以脱离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C.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D.文化对社会发展有引导和制约作用
11.“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内容。

”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名人名言
C.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分开的,两者互不影响
D.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
12.这说明文化A.强制性的特点 B.潜移默化的特点C.的特点 D.的特点A.文化环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B.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
C.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
D.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
14.《菜根谭》说“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

”从文化角度来讲,君子能“近之而不染”是因为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十分肤浅的 B.文化影响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
C.文化修养是自觉形成的 D.文化是实践的产物
15.季羡林先生对看望他的温家宝总理说:“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

”培育和谐文化,才能实现人内心的和谐。

这说明A.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C.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目前我国已有30多处文化古迹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我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A.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C.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趋同D.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国人在春节时都有张贴对联、年画、“福”字的传统习惯。

由此可见,传统文化A.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B.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C.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D.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
A. B. C. D.
18.近年来祖国大陆与台湾在文化交流上深入发展,互动频繁,两岸各界人士积极响应。

这种积极响应折射的文化认同主要说明A.文化只有在传播交流中才能发展B.传统文化有相对的稳定性,被人们世代沿袭
C.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是两岸同胞共同的责任D.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下列内容属于文化传播的方式有:商业活动人口迁徙教师上课大众传媒。

A.B.C.D.
20.白居易有诗:“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词《杨柳枝》。

”刘禹锡有诗:“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这四句诗共同体现了对________的讴歌。

A.文化创新 B.文化交流
C.文化传承 D.文化融合21.侗族大歌是一种“众低独高”、复调式多声部合唱方式的音乐,须由三人以上进行演唱。

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是其主要特点。

它的主要内容是歌唱自然、劳动、爱情以及人间友谊,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

侗族大歌的演唱内容、表现形式与侗族人的习俗、性格、心理以及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是对侗族历史的真实记录。

这表明侗族大歌是侗族文化的表现形式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源于侗族人民的生活实践 是文化多样性的具体体现
A.B.C.D..“实事求是”一词源自班固所著的《汉书》,本意是一种治学态度和方法,毛泽东把它加以马克思主义的改造,变成一个意义重大的哲学命题,赋予了新的境界。

“实事求是”一词源自《汉书》说明A.文化继承就是全部承袭B.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要前提
C.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D.我们要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电视提供了动态画面和缤纷的色彩,使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和真实;互联网具有传播同网、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的特点,手机短信用精炼的语言传达丰富多彩的内容,不仅具有娱乐性,还具有情感性、艺术性和哲理性,让人回味无穷。

对以上传媒认识正确的是它们是现代传媒 它们是古代传媒与现代传媒结合体
它们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它们能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局限
A. B. C. D.
24.时下,在广告市场上,有些企业竞相采用篡改古诗或者成语的方式追求广告效应,喜欢利用谐音修改成语,于是出现了许多令人不快的“创造”:“默默无闻”改成了“默默无蚊的奉献”(灭蚊广告);“天长地久”变成了“天尝地酒”(啤酒广告);“刻不容缓”变成了“咳不容缓”(药物广告)。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是中华文化的继承妨碍了语言文字的规范
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会影响青少年的成长
A. B.C.D.
25.我们之所以重视文化创新,是因为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可以取代传统文化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A.B.C.D.
唐山市开滦二中2012—2013学年度高二年级12月月考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指定的位置。

2、考生只能用蓝、黑色圆珠笔或钢笔把答案写在题目下面。

26、金融之危,文化之机。

国际金融危机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

材料:从历史经验看,经济危机时期恰恰是文化产业兴旺的黄金时期,文化产业能够表现出明显的“反经济周期调节性”。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其中的奥秘。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
:(1)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是什么?(分)(2)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革新岭南文化的途径是什么?(1分)
高二12月月考政治答案
选择题:
.二、主观题
26.(12分)(1)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

(2)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人有重大影响。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经济困难时期,人们需要文化的抚慰,对文化产品有着强烈的消费愿望,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
姓 名班 级学 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