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4 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1.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谁决 定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 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 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 义。其二,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 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的标准。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 反映存在,人能够认识世界,这就是可知论。否认认 识世界的可能性, 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
【 例 3】 (2010· 四川卷) 从哲学的角度看,与下列材料 寓意相符的是( )
范氏之亡者,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 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 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 ,悖矣! (《吕氏春秋· 自知》)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
(2)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回答才是划分唯物主 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唯物主义都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但对“意识对物质 有反作用”并不是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如机械唯 物主义就否定意识的能动作用。
【例1】唯物主义的发展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唯物主 义都认为( )
评价
实 现 了 “三个统 一”,是 哲学史上 的伟大变 革。
唯 物 主 义
辩证唯 物主义 和历史 唯物主 义
形态
基本观点
评价
主 观 唯 心 唯 主义 心 主 义 客 观 唯 心 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 ( 如人的目的、 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 ) 唯 心 主 义 把 世 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 界 的 本 原 看 成 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 意 识 。 但 就 其 以至于整个世界,都依赖于 局 部 而 言 , 唯 心主义哲学对 人的主观精神。 人们认识的发 把客观精神 ( 上帝、理念、绝 展 有 着 或 多 或 对精神等 ) 看做世界的本原。 少的 借鉴意义。 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 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性,这是不可知论。 (2)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原因: 其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 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其二,思维 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 答的问题。
【例1】 (2012· 苏北四市联考)承办2014年第二届夏季 青年奥运会是南京市委、市政府从南京的实际出发, 为全面展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以及现代化都市 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加快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 重大决策。这体现了( ) A.物质与意识不可分
(2) 根本分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基 本派别。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是第 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 做出了截然相反的回答,产生了根本的分歧,即唯物 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是否承认世界的本原是 物质的。
【 例 2】 (2012· 海南琼海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 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
C.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D.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方法】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 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钟太大,没法背。于 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 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 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 ,别人也就听不见了 。 “得钟者”犯了主观唯心主义错误。A项和D项都是唯 物主义的观点,而 C项属于不可知论。 B项是主观唯心 主义的观点,所以,应该是B。
形态
基本观点
评价
进步性:丰富和发展了 认为原子是 唯 近代形 唯物主义。 世界的本原, 局限性:仍然把物质具 物 而上学 原子的属性 体形态等同于物质。具 主 唯物主 就是物质的 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 义 义 属性。 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形态
基本观点
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 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 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 现时代思想智慧,是无产阶 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伟大思想武器。
3.唯物主义进步性:否认世界是神创 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认为金、木、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 唯 古代朴 水、火、土 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物 素唯物 等都是世界 局限性:一种可贵的猜测, 主 主义 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 义 的本原。 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复杂问题简单化。
B.物质与意识同等重要
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方法】南京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是从实际出发,反 映了作为思维范畴的决策正确反映了客观存在,即思 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物质不依赖于意识,A错误;物 质决定意识,B错误;思维也可能是对存在的错误反映, D错误。故选C。
2.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两种对立的世界观 (1) 划分标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就 是对物质和意识究竟哪个是本原、物质和意识究竟谁 决定谁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
A.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B.世界是物质的
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D.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方法】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中的两大基本派 别,划分两大派别的标准是对世界本质问题的不同回 答。凡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是唯物主义;凡 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的,则是唯心主义。A是辩证 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C是形而上学和辩证唯物主 义的区别;D是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界限,均不符合题 意,应舍去。故选B。
【观点】正确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划分唯物主义和 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
(1) 哲学的基本问题不能理解为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其中包 括物质和意识何为第一性,谁决定谁。哲学的基本问 题不包括意识对物质有无反作用的回答。认为意识和 物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