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旅游发展战略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旅游发展战略分析
一、天津市旅游业发展概况
2006年3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会议指出要努力把天津市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自此,天津被正式定为北方的经济中心,党中央国务院实施发展环渤海经济圈战略,这一政策为天津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一个城市的经济迅速发展,必然会带动第三产业的提高,朝阳产业——旅游业也受到天津市政府及领导的高度重视。

天津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是海上通往北京的咽喉要道,也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和沿海开放口岸。

天津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全国74种旅游资源类型中,天津便有60多种。

据有关部门统计,天津自然旅游资源有22种;社会人文旅游资源40种,是国务院命名的99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看秦汉到西安,看明清到北京,看近代到天津”之称。

天津市目前已有星级饭店114家,国内旅行社256家,国际旅行社33家。

2007年全市接待海外旅游者10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7.7亿美元;国内旅游接待人数突破600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80亿元。

二、天津市旅游业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天津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有着六百年历史的天津,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既有古城风韵,又富有现代气息,既有人文历史景观,又不乏自然资源。

著名的旅游景点包括:蓟北雄关——长城黄崖关,海门古塞——大沽炮台遗址,独乐晨光——蓟县独乐寺,三盘暮雨——盘山游览区,沽水流霞——海河风景线,故里寻踪——古文化街,双城醉月——南市食品街等。

体现历史文化资源的有:天后宫,与福建福天妈祖庙和台湾北港朝天宫并列为中国三大妈祖庙,“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五大道风情街,以及石家大院、霍元甲纪年馆和张学良、袁世凯等名人旧宅等。

而体现民间艺术的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魏记风筝都是天津知名的民间工艺。

相声小品也极具天津特色,深受全国观众的喜爱。

而狗不理包子、桂发祥麻花、耳朵眼炸糕、猫不闻饺子享誉全国,各种物美价廉的小吃数不胜数。

滨海新区已成为天津旅游新热点,尤其会展旅游具有广阔前景,而天津也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工业旅游展览馆。

2.基础设施日渐完善。

要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与条件,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要相对发达,尤其与旅客运输紧密相关的交通行业。

天津市现已形成了以港口为中心的陆、海、空相配套的交通框架系统。

市内交通现有公交路线300多条;轻轨的建成将滨海开发区与市区连接得更加紧密;新建现代化地铁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

京津城铁半个小时的路程将为两市往来增添更多便利;
3.强大的经济基础。

2007年,天津规划和启动了20个旅游大项目,投资额约600亿元。

在天津正式被定位为北方的经济中心之后,新定位成为了经济增长与金融支撑的指挥棒,天津吸引了海内外众多投资对象的眼球,政府与投资商雄厚资金的注入增强了各行各业的经济基础。

未来五年中,天津将着力吸引更多的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中介机构落户津门。

随着资金的流入,天津的旅游业的发展有了更雄厚的经济基础。

4.政府主导发展旅游业。

市委书记张高丽在天津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将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产业。

天津旅游业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和市委九届二次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一带五区”开发格局,整合利用海河综合开发改造成果,加快12个旅游板块建设。

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还体现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与实施上。

2007年3月27日,制定《天津市促进旅游资源整合开发规定》;市旅游局、农工委制定了《关于大力推进全市旅游特色村(点)发展实施意见》及相关的认定和评定办法;2007年11月,天津市旅游部门出台了《天津市入市旅游奖励暂行办法》等等。

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一系列举措都标示着对天津旅游业的重视,而这预示着天津旅游业即将腾飞,进入了更高的发展阶段。

天津民风淳朴,社会治安在全国一直名列前茅等等,这些都表明,天津市的旅游业发展积聚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因此,应当把握机会,加大宣传与促销,充分利用优势。

(二)劣势分析
1.旅游产业内部结构有待改善。

天津旅游产业内部结构在规模上需要提高,在层次上有待调整。

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较,大型旅游骨干企业较少,影响力低,而一个省市的旅游企业对本市的旅游发展起着带动的龙头作用,旅行社实力、酒店数量与北京、上海相比都有一定的距离,景点企业也存在规模小的差距。

而规模的局限桎梏了旅游业的发展,无法形成产业放大效益。

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旅游企业在完善自我的同时,扩大自身营销力度,推进营销战略,这也是提升天津旅游竞争力的先决条件。

2.进一步强化旅游形象。

过去,天津市存在着缺乏统一的旅游指导方案,因此就产生了宣传力度不够,旅游影响力较小的现象,缺乏指导方针与方向使得重点不突出、城市旅游发展目标不清晰,资源没有集中力量进行整合,竞争力自然削弱。

市委九次二届全会最新提出了建设“都市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商务会展旅游”三大旅游体系的构想。

指导方针的确立为天津旅游明晰了方向,但城市旅游形象应进一步强化,争取打出自己的特色,形成标地,在大众心中重塑鲜明形象。

3.服务意识有待提高。

服务意识差是中国服务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旅游业中更为突出,天津民众虽然热情,但不少从业人员不乏这样的现象:态度恶劣,服务意识差,对各种规矩礼仪熟视无睹,甚至不能满足顾客的基本期望等等,因此在旅游旺季投诉部门最为繁忙。

而一个地区、城市良好的服务意识与恰当的行为是最好的城市名片。

(三)机遇分析
1.国际环境。

世界经济在发展中国家的带动下继续增长,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中国在国际环境中越来越有影响力,外商对中国投资劲头不减。

世界旅游组织对中国的旅游业做出的预测是,“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第一位旅游接待大国
和第四位旅游输出国。

达沃斯论坛等国际性会议在天津的召开,给天津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天津在这一国际趋势中更应当把握机遇,抓住机会宣传自己,尤其特殊的港口优势以及与日韩国家的紧密往来,就需要进行客源市场分析,抓住客源市场特点,针对营销。

2.国内环境。

国务院批复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中表示,要将天津市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中央政策上的支持助天津发展迈向新台阶。

环渤海经济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热点,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活跃地区,是中国继珠江三角、长江三角的第三个经济合作板块,将成为拉动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天津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中心地带,随之而来的机遇不可估量。

京津塘区域合作,尤其北京将经济功能转嫁给天津之后,两大城市将成为功能互补,优势互补的合作关系,减缓了之前的不少尴尬局面,开创了新的平台,为两个城市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2015年前后,经济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我国于2007年做出了假日调整的相关规定,长假期的分散将有利于中短途旅游线路,天津的旅游资源更以中短途旅游见长,因此天津将迎来更多的北京及邻近城市的游客,因此天津更应抓住市场机遇,建立相关的营销战略而吸引游客。

(四)威胁分析
1.来自国际的挑战。

天津的旅游营销应站在国际平台上,对于欧美客源市场,天津的竞争对手是韩日及东南亚国家的城市。

随着中国进入国际市场,来自国际的旅游企业也将争夺天津客源并且与天津的本土旅游企业竞争,先进经营模式与管理方法的入侵、新思维的转变,国内市场国际化所带来的各种挑战预示着天津旅游业将进入异常激烈的竞争时代。

2.来自国内的挑战。

渤海圈虽然为天津带来了不少机遇,但也存在着威胁,北京、大连、威海、青岛、哈尔滨都是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旅游城市,每个城市的旅游特色不一,而距离上并没有明显差距,尤其是与北京相邻,天津如何能够化威胁为机会,利用自己的优势,将去往这些省市的客源吸引进来,将挑战背后的巨大的机遇为我所用,这些都是值得研究与探讨的。

三.天津市旅游发展战略
1. 发展方向
天津市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应是: 努力摆脱阴影区的不利影响, 变不利因素为可利用条件, 走综合旅游、特色旅游的道路, 使天津市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发展成为国内的旅游强市。

2. 发展战略
在发展方向的指导下, 天津市的旅游业应制定出一项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的发展战略。

这是一个包含着市场战略、行业战略、产品战略等子战略的集合。

它规定了天津市旅游业为了实现其发展的总体目标而应采取的各项战略措施。

(1) 市场战略
针对天津市的地理区位特点, 天津市的旅游业应采取大力发展国内旅游、继续发展海外入境旅游和适度开发出境旅游的战略。

在国内旅游市场上,以近、中程旅游为主, 以远程旅游为辅。

在入境旅游市场上, 以商务旅游、会议旅游、大型游船、旅游包机为主, 以观光旅游团队和其他散客为辅, 以日本、韩国、俄罗斯、
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等近距离客源市场为主, 以欧洲、北美等远距离客源市场为辅的市场战略
(2) 行业战略
目前天津市的旅游企业基本上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缺少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大、经营效益好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

天津市的旅游企业总体规模较小, 不利于在日趋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因此, 应该通过合并、兼并、一体化等形式建立起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经济实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 改善天津市旅游产业结构, 形成以大型旅游企业集团为核心, 以中型旅游企业为骨干, 以小型旅游企业为网络的产业体系, 推动天津
市旅游产业的发展。

(3) 产品战略
旅游产品是旅游目的地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

任何一个具有定知名度的旅游目的地都拥有一批特色鲜明、别具一格的旅游产品, 如北京的八达岭长城、明十三陵、故宫、颐和园、天坛, 西安
①大力开发会议旅游产品
会议旅游是指会议参加者在会议期间或会议结束后到旅游景点或风景名胜区参观游览。

通常, 会议旅游者的消费水平较高, 购买力比较强而且在旅游目的地停留的时间也比较长。

因此, 开发会议旅游产品能够给组织和接待者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

另外, 会议旅游者多为某个专业或领域的专家, 具有渊博的知识或技能, 能够为旅游目的地带来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有关领域的最新信息, 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

②继续发展商务旅游产品
商务旅游是以经商为目的、将商业活动与旅行游览结合起来的旅游活动。

商务旅游者多为企业的管理人员或销售人员, 其旅行费用多由所在公司承担, 或由所在公司提供津贴、补助。

商务旅游者具有较高的旅游频率和消费水平, 能够为旅游目的地
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天津市是我国重要的商业中心, 商贸活动频繁, 商业服务设施齐全, 档次较高, 对商务旅游者有较强的吸引力。

另外,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 天津市的旅游企业接待了大量的商务旅游者, 积累了较多的商务旅游住址和接待经验,在国内外的商业界享有一定的声誉。

天津市的旅游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优势, 在目前的基础上加大商务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 设计和发展深层次、高品位、附加值多的商务旅游产品。

③积极开发中短程旅游产品
据国家旅游局的抽样调查, 国内旅游者中, 以游览 1 座城市的短程游客比重最高, 游览2~3 座城市的中程旅游者次之, 高于3 座及以上的长线旅游者比重较低。

由此可以判断出, 目前我国的国内旅游市场以中短程旅游为主。

天津市在组织和接待中短程旅游方面具有邻近北京等华北地区主要客源中心和近距离交通发达、方便的优势。

因此, 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 积极开发中短程旅游产品
④发展京津一体化旅游产品
北京市与天津市近在咫尺, 且拥有国内首屈一指的各种高品位旅游资源, 这既是对天津旅游业的一种威胁, 也为天津市的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天津市的旅游业可以通过发展京津一体化旅游产品的途径来吸引国内远程旅游者
和海外旅游者。

国内市场方面, 广东等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出游人数占全国出游人数的1/ 3 , 该地区因距离北方较远, 交通费用占其出游成本的比重很大。

对于他们来说, 来北方旅游一次, 能够游览的城市越多, 参观的景点越多, 分摊到每个旅游城市和景点的交通成本就越小。

另外, 由北京到天津所需的时间很少不会使其用于游览的时间受到明显的影响, 而在旅游日程中增加一个国内著名的大都市则会使其旅游活动增添更多的价值。

所以, 天津市的旅游可以向广东地区的旅游客源市场推出“京津二地游”一类产品, 大力宣传“花一次钱, 游览两个大都市”, 以吸引大量的旅游者前来。

海外市场方面, 天津市的旅游业则应充分利用北京市的知名度, 设计各种北京—天津一体化的包价旅游产品, 使旅游者在到北京旅游的同时, 也到天津来游览, 增加他们对天津的了解, 扩大天津在海外旅游市场的知名度, 并为天津的旅游业带来经济效益。

⑤发展专业/ 专项旅游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