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齿苋不同采收期多糖含量的测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5211223; 修订日期:2006205218作者简介:曲晓兰(19802),女(汉族),吉林白城人,现任泰山医学院中药学教研室助教,学士学位,主要从事天然药物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马齿苋不同采收期多糖含量的测定
曲晓兰,苏延友,高红莉,高艳霞
(泰山医学院药学院,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采收期马齿苋的多糖含量。

方法以水提醇沉法提取马齿苋多糖,采用苯酚2硫酸法测定其含量。

结果9月上旬马齿苋中多糖含量最高。

结论采收期是影响马齿苋中多糖含量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马齿苋; 
采收期; 多糖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0805(2006)1021960201
Study on Con ten t D eterm i n a ti on of Polys acchar i des of Po rtu laca o leracea i n D i fferen t Harvest T i m e
QU X iao -lan ,S U Y an -you ,G AO H ong -li,G AO Y an -xia
(D ept .of N atural M edicine,Taishan M edical College,Taian 271000,China )
Abstract:O bjecti ve To compare the content of polysaccharides of Portulaca oleracea in different harvest ti m e .M ethods The
polysaccharides of Portulaca oleracea were obtained thr ough hot water extracti on and ethanol p reci p itati on,which content was de 2ter m ined by phenol -vitri olic col ori m etry .Results The content of polysaccharides of Portulaca oleracea was the highest in the be 2gining of Sep te mber .Conclusi on Harvest ti m e is the crucial fact or f or Portulaca oleracea on the content of polysaccharides .
Key words:Portulaca oleracea ; Harvest ti m e; Polysaccharides
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为马齿苋科马齿苋属的植物,古人称其为“长寿菜”,是一种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有降血糖、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1]。

在我国,马齿苋资源十分丰富,几乎分布于全国各地。

目前,对于马齿苋所含化学成分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

为了控制马齿苋的质量,保证疗效,笔者以马齿苋的多糖为参考对象,采用紫外2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采收期的马齿苋中多糖的含量,为马齿苋的采收和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1 仪器、试剂及样品
S54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棱光有限公司);电热恒温干燥箱;FC104电子分析天平;RE 252A 旋转蒸发仪;LXJ 2II B 低速大容量多管离心机;快速涡旋混匀器。

无水葡萄糖(华北制药总厂);浓硫酸(济南试剂总厂);苯酚(上海试剂三厂);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马齿苋:采自泰山野生,经泰山医学院中药学教研室鉴定为Portulaca oleracea L.,洗净干燥,粉碎后备用。

2 方法与结果2.1 标准曲线的制备2.1.1 标准贮备液的配制精密称取105℃干燥至恒重的葡萄糖85.0mg 置100m l 量瓶中,加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标准贮备液。

2.1.2 5%苯酚溶液的配制称取苯酚100g,加铝条0.1g 和碳酸氢钠0.05g,用套式电热器加热蒸馏,收集182℃馏分,冷却后称取20g,加纯水溶解并稀释至400m l,摇匀,装入棕色瓶中备用。

2.1.3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标准贮备液1.0,2.0,
3.0,
4.0,
5.0m l 分别置25m l 量瓶中,加蒸馏水定容,摇匀。

取稀释液各1m l 置10m l 具塞试管中,加入苯酚1.0m l 摇匀,迅速加入
浓硫酸7m l,立即混匀,室温放置30m in;另取1m l 纯水按相同方法加入试剂操作,即得空白对照液,在490n m 处测定吸收度。

以吸收度A 为纵坐标,葡萄糖浓度C 为横坐标进行回归处理,求得回归方程为:A =0.0121C -0.0048(r =0.9991)。

2.2 多糖的提取精密称取马齿苋样品20g 60~70℃烘干,粉碎,用石油醚于60~90℃回流脱脂2次,药渣挥干后置于1000m l 烧杯中,加入15倍量的蒸馏水。

加热提取4h 后,趁热过滤,将滤液减压浓缩至1/4体积,用0.1%活性炭脱色后加入无水乙醇使溶液含醇量至80%,静置过夜,过滤,残渣用乙醚、无水乙醇反复洗涤,得马齿苋多糖,60℃干燥备用。

2.3 样品多糖含量的测定精密称取提取出来的马齿苋多糖20mg,置100m l 的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定容,摇匀,即得样品供试液。

精密吸取上述样品供试液1m l,按标准曲线下方法测定吸收度,并计算出样品中多糖的含量。

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采收期马齿苋中多糖的含量
样品
采收日期多糖含量(%)
RSD (%)
1
072018.
36 2.012072168.96 1.983082019.02 1.444082169.69 2.1650920110.96 1.9260921610.52 1.657
10201
10.
02
1.89
n =5
2.4 加样回收率实验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样品粉末5份,每份
加入一定量的葡萄糖对照品,按样品测定项下操作,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8.91%,RSD =1.32%。

2.5 稳定性实验取供试液1m l 按“标准曲线”项下方法操作,每隔30m in 测定1次,连续6h 考察其稳定性,结果RSD 为
1.98%(n =5),说明在6h 内稳定。

2.6 精密度实验按照样品测定项下方法同时制备5份样品溶液,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计算,RSD =2.06%。


0691・时珍国医国药2006年第17卷第10期L I SH I ZHEN MED I C I N E AND MATER I A MED I CA RESEARCH 2006VOL.17NO.10 
3 讨论
马齿苋在我国的分布很广,野生资源极为丰富。

在很多地区人们长年食用、药用马齿苋,但是国内对其有效成分的研究还很
少。

有文献报道,马齿苋中含有较多的多糖类成分[2]。

目前很多研究表明,多糖类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是理想的免疫增强剂[3]。

因此为了充分利用植物资源,提高其药用价值,本实验以马齿苋中多糖成分为指标,考察不同采收期对多糖类成分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的马齿苋多糖的含量有明显的差别,
以9月上旬采收的马齿苋中多糖类成分含量最高。

本实验为科学采收马齿苋提供了实验依据,但本实验只针对不同采收期的多
糖类成分进行了考察,对于马齿苋中的其它类成分以及其他因素对多糖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754.
[2] 
刘志勇,王 莉,鲁建江,等.马齿苋多糖的微波提取及含量测定[J ].中国药师,2000,5(11):267.[3] 
张玉萌.紫草多糖的研究概况[J ].中国新医药,2004,3(4):54.(中西医结合(
收稿日期:2005208208; 修订日期:2006207212
作者简介:吴斯金(19522),男(汉族),湖北大冶人,现任黄石理工学院医学院副教授,学士学位,主要从事医学教育、皮肤、性病临床应用和研究工作.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分析
吴斯金
(黄石理工学院医学院,湖北黄石 435003)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289例急慢性荨麻疹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
治疗。

结果本组289例,急性荨麻疹277例,痊愈270例,显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为100%,治愈率为97.47%;慢性荨麻疹12例,痊愈10例,显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为100%,治愈率为83.33%。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荨麻疹见效快、疗效肯定,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荨麻疹; 疗效中图分类号:R2-031;R2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0805(2006)1021961201
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289例急慢性荨麻疹见效快,疗效肯定,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89例,年龄8/12~55岁,年龄最小的8个月,最大的55岁,绝大部分患者为成年人,无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病程最短者1d,长者1年有余。

其中急性荨麻疹277例,慢性荨麻疹12例。

临床表现:277例急性荨麻疹患者起病急,先感皮肤瘙痒,很快出现大小不等、形态不一、鲜红色或苍白风团。

散在性分布,亦部分融合成片,压之退色。

风团可局限也可泛发全身,数分钟或数小时后消退不留痕迹,但新风团又陆续出现,此起彼落。

其中3例患者有恶心、腹痛症状。

测体温、血压均正常范围,12例慢性荨麻疹,病程3个月到1年有余。

皮疹表现为大小不等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多时少,无规律性,反复发作。

皮肤划痕症(+)。

2 治疗方法2.1 中药治疗根据病情辨证施治[1]。

①风热型:发病急,风团红,痒剧,治则清热祛风。

方用清风散加减;②风寒型:遇冷起疹,皮疹淡红,宜疏风散寒。

方用麻黄桂枝汤加减。

③胃肠型:发病时腹痛、恶心、呕吐,治则清热利湿。

方用防风通圣丸或除湿胃苓汤加减。

④气血双虚型:皮疹反复发作,面色苍白,四肢无力,胃纳差。

治宜补气养血,方用八珍汤加减。

1剂/d,水煎服,1剂3煎,均3d 为1个疗程。

2.2 西药治疗内服息斯敏,10mg,口服,1次/d;婴幼儿息斯敏2.5mg,口服,1次/d;维丁胶性钙1~2m l/支,成人肌肉注射,4m l/次,1次/d;婴幼儿维丁胶性钙肌肉注射1~2m l,1次/d 。

均3d 为1个疗程。

3 治疗结果
结果见表1。

表1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分析
名称
总例数痊愈例显效例有效例无效例治愈率(%)
急性荨麻疹27727070097.47慢性荨麻疹
12
10
2
083.33
治疗总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为100%,治愈率为83.33%。

4 讨论
近年来国外使用几种新的抗组胺药,效果良好。

息斯敏为一种抗组胺药,为没有中枢镇静和抗胆碱能作用的强效及长效组胺H 1-受体拮抗剂。

由于它作用持久,1次/d 可控制过敏症状24h (
息斯敏片使用说明书)。

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本品口服吸收快,服药后1~2h 血药浓度可达峰值。

它无嗜睡作用,尤其是司机便于服用,适用于急慢性荨麻疹。

抗组胺这类药物并非是中和或对抗组胺,也不能阻止细胞释放组胺,而是它与组胺都有乙胺基团(X -CH 2-CH 2-N )的共同结构,在体内能争夺效应细胞上的组胺受体和某些酶原物质,以致使组胺失活,不能发挥其活性介质的作用。

维丁胶性钙可降低血管通透性,常与抗组胺药同时使用,二者具有协同消除风团、止痒作用。

中药疗法,根据病情辨证施治。

风热型,治则清热祛风,方用消风散加减;风寒型,宜疏风散寒,方用麻黄桂枝汤加减;胃肠型,治则清热利湿,方用防风通圣丸或除湿胃苓汤加减;气血双虚型,治则补气养血,方用八珍汤加减。

鉴此,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荨麻疹,具有选择性对抗外周H 1受体,能控制风团发生及瘙痒症状。

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荨麻疹具有见效快,疗效肯定,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它是安全有效治疗急慢性荨麻疹的理想药物。

参考文献:
[1] 蔡中民.皮肤性病学,第3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22.

1691・L I S H I ZHEN MED I C I N E AND MATER I A MED I CA RESEARCH 2006VOL.17NO.10
时珍国医国药2006年第17卷第10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