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医皮肤性病学主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中医皮肤性病学主治
第一篇:2017中医皮肤性病学主治
中医皮肤性病学复习资料
概说:1.皮肤病的主要病因有风、湿、热(火)、虫、毒、血瘀、血虚风燥、肝肾不足、情志、饮食、禀赋,各种病因所致皮肤病的特点。
2.原发性皮损包括:斑疹、丘疹、风团、疱疹、脓疱;继发性皮损包括:鳞屑、糜烂、溃疡、痂、抓痕、皲裂、苔癣样变、色素沉着。
热疮(火燎疱、热气疮)-单纯疱疹(人类单纯疱疹病毒HSV)1.病因病机:风热壅阻肺胃,反复发作致阴虚内热。
2.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
肺胃风热证:治宜疏风清热解毒,方用银翘散加减;阴虚内热证:治宜养阴清热,疏风解毒,方用养阴清肺汤加味;脾肺气虚证:补气健脾,除湿解毒,参苓白术散。
外治:疱未破-青黛散;疱破糜烂用清热解毒、燥湿收敛中药溶液湿敷;阿昔洛韦莫匹罗星。
蛇串疮(缠腰火丹,蛇丹,火带疮、甄带疮)-带状疱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人疱疹病毒3型):1.病因病机:情志内伤,肝郁化火,或脾经湿热,感受毒邪。
2.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
内治:肝火湿热证-清泄肝火、利湿热毒,-龙胆泻肝汤加减;脾虚湿蕴证-健脾利湿、解毒止痛-除湿胃苓汤加减;气滞血瘀证-理气活血止痛-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外治水疱未破用三黄洗剂或炉甘石洗剂调青黛散外涂;疱破糜烂用中药湿敷。
疣目(千日疮、枯筋箭、刺瘊、瘊子)-寻常疣(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内治法:风热血燥证-养血活血,清热解毒-治瘊方;湿热血瘀-清化湿热,活血化瘀-马齿苋合剂。
各种外法,有推疣法、敷药法、熏洗法、鸦胆子蚀疣、点药蚀疣、挤疣法、结扎法、冷冻法、针灸疗法、CO2激光等。
扁猴-扁平疣(人类乳头瘤病毒HPV):风热毒结-疏风清热,解毒散结-马齿苋合剂;毒瘀互结-活血化瘀,解毒散结-桃红四物汤牛程-跖疣(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内治一般不需要。
外治同疣目治疗
丝瘊(小疣子)-丝状疣(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内治一般不需
要。
外治:丝线结扎、冷冻、微波、CO2激光
鼠乳-传染性软疣(传染性软疣病毒MCV,痘病毒):内治一般不需要,皮损较多伴瘙痒可口服马齿苋合剂。
外治挤疣、冷冻风疹(风痧)-风疹(风疹病毒):肺卫风热-疏风清热-银翘散;热入气营-清热凉血解毒-白虎汤合清营汤。
水痘-水痘(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风热夹湿-疏风清热,利湿解毒-银翘散;热毒夹湿-清热解毒,凉血利湿-清氲败毒饮。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肠道病毒,以萨科奇病毒多见,粪口途径传播):邪犯肺脾-疏风清热,清脾除湿-银翘散合泻黄散;湿热毒藴-清热解毒,泻脾化湿-清热泻脾饮。
黄水疮(滴脓疮)-脓疱疮(金黄色葡萄球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1.病因病机:暑湿交蒸,湿毒熏蒸肌肤。
2.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
暑湿热毒证-清暑化湿解毒-清暑汤加味;脾虚湿毒证-健脾除湿-参苓白术散加减。
外用中药湿敷、三黄洗剂、青黛散等。
丹毒(淡熛、抱头火丹、流火、赤游丹)-丹毒(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风热火毒-清热疏风解毒-普济消毒饮;湿热火毒-清热利湿解毒-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
腓揣发(驴眼疮、腓揣发疽)-硬红斑(Bazin 硬红斑-血源性皮肤结核;Whitfield硬红斑):湿瘀阻络-活血通络,祛疖(坐板疮、发际疮)-疖病(皮肤脓肿、头皮穿凿性脓肿):热毒蕴结-清热解毒-味消毒饮;暑热浸淫-清暑化湿解毒-清暑汤;阴虚内热,体虚毒恋-养阴清热解毒-防风通圣散或五神汤合增液汤;脾胃气虚,体虚毒恋-健脾和胃,清化湿热-防风通圣散或五神汤合参苓白术散。
白秃疮-白癣
肥疮-黄癣
黄癣痂堆积、特殊的鼠尿臭。
内治湿毒证-清热化湿,祛风解毒-防风通圣散。
鹅掌风-手癣脚湿气-足癣
圆癣(钱癣)-体癣(阴癣、股癣)。
油灰指甲(鹅爪风)-甲真菌病(甲癣)紫白癜风-花斑癣(汗斑)感染马拉色菌(糠秕孢子菌)内治法:一般不需内治,如合并化脓性感染者,宜清热利湿解毒,用萆藓渗湿汤合五神汤加减。
外治法
(—)白秃疮、肥疮可采取拔发疗法:其方法为剪发后每天用0.5%的明矾水或热肥皂水洗头,然后在病灶处敷药再用薄膜盖上,包扎固定。
每天如上法换药1次。
敷药1周头发比较松动时,即用镊子将病发连根拔除(争取在3天内拔完)。
拔发后继续薄涂原用药膏,每天1次,连续2—3周(二)鹅掌风、脚湿气.
1、水疱型可选用1号癣药水、2号癣药水或复方土槿皮酊外搽。
2.糜烂型可选用1:1500高锰酸钾溶液、3%硼酸溶液或二矾汤浸泡15分钟,次以皮脂膏或雄黄膏外搽。
3.脱屑型可选用以上软膏外搽,浸泡剂浸泡。
(三)灰指甲;每日以小刀刮除病甲变脆部分,然后用棉花蘸2号癣药水或30%冰醋酸浸涂。
或采用拔甲疗法。
(四)圆癣可选用1号癣药水、2号癣药水、复方土槿皮酊等外搽。
但阴癣不宜选用刺激性过强的外用药物。
(五)紫白癜风密陀僧散外用干扑,或用2号癣药水,或10%土槿皮酊外搽疥疮-湿热毒聚-清热化湿解毒-黄连解毒汤合三妙丸加减。
外治法:以杀虫止痒为原则。
(一)硫黄软膏(霜)硫黄为古今治疗疥疮的特效药物,目前临床上常用5%~20%的硫黄软膏,小儿用5%一10%浓度,成人用10%~15%浓度,若患病时间长,可用20%浓度,但浓度不宜过高,否则易产生接触性皮炎。
用法:先用川椒15g,白鲜皮、地肤子各30g,煎水外洗,或用温肥皂水洗涤全身后。
再搽药,一般先搽好发部位,再搽全身,每天早、晚各1次,连续3天,第4天洗澡,换洗衣、被、床单,此为1个疗程。
一般治疗1~2个疗程,停药后观察1周左右,如无新的皮损出现,即为痊愈。
(二)其他药物亦可选用10%百部酊、雄黄膏、一扫光等外搽,方法同上。
虫咬皮炎1.病因病机:禀赋不耐,虫毒侵入肌肤。
2.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
热毒蕴结证-清热解毒、消肿止痒-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湿热虫毒证-清热除湿解毒-龙胆泻肝汤。
轻症以外治为主,用1%薄荷三黄洗剂,松毛虫皮炎用橡皮膏粘去毒毛刺。
日晒疮-日光性皮炎(日晒伤):热毒侵袭证-清热凉血解毒-清营
汤;暑湿热毒证-清暑利湿解毒-三石汤合清暑汤
痱子-痱子(粟粒疹):白痱-晶形粟粒疹(白);红痱-红色粟粒疹;脓痱-脓疱性粟粒疹;深痱-深部粟粒疹。
暑湿证-清暑利湿-清暑汤;热毒证-清热解毒、祛暑利湿-五味消毒饮加六一散、青蒿、淡竹叶等
冻疮:寒凝血瘀证-温经散寒,活血通脉-当归四逆汤;寒瘀化热-清热解毒,活血通脉-四妙勇安汤;气虚血瘀-益气养血,祛瘀通脉-人参养荣汤或八珍汤合桂枝汤皲裂疮-手足皲裂:血燥证-养血润燥-当归饮子
褥疮(席疮):气滞血瘀-理气活血,疏通经络-桃红四物汤;蕴毒腐溃-益气养阴,利湿托毒-生脉饮、透脓散合萆薢渗湿汤;气血两虚-大补气血,脱毒生肌-八珍汤
湿疮-湿疹1.病因病机:禀赋不耐,风、湿、热郁于肌肤,及急性、亚急性、慢性期病机。
2.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
内治:湿热浸淫证-清热利湿,解毒止痒-龙胆泻肝汤加减;脾虚湿蕴证--健脾利湿止痒-除湿胃苓汤;血虚风燥证-养血润肤、祛风止痒-当归饮子加减。
外治:急性者,滋水多时,用中药煎汤湿敷,滋水少时用青黛散麻油调搽;亚急性者用洗剂、霜剂;慢性者用青黛膏、黄连膏等,或加热烘,或用中药外洗、烟熏法。
奶癣-婴儿湿疮病因病机:禀赋不耐,脾运不健,内有胎火湿热,外受风邪,蕴阻肌肤而成。
胎火湿热-清热凉血,利湿止痒-消风导赤汤;脾虚湿蕴-健脾化湿止痒-小儿化湿汤四弯风-特应性皮炎(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胎火湿热-清热凉血,利湿止痒-消风导赤汤;脾虚湿蕴证--健脾益气,除湿止痒-健脾除湿汤;阴虚血燥-养血祛风,滋阴除湿-四物消风饮或滋阴除湿汤
漆疮-接触性皮炎(环境与职业性皮炎)1.病因病机:禀赋不耐,接触致敏物质,湿热毒邪侵入皮肤与气血相搏。
2.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
内治:热毒蕴肤-清热凉血解毒-化斑解毒汤;湿热蕴毒证-清热祛湿、凉血解毒-龙胆泻肝汤;血虚风燥证-养血润燥、祛风止痒-当归饮子合消风散。
外治:红斑、丘疹为主,用三黄洗剂;肿胀糜烂、渗液
为主,用中药水煎湿敷;糜烂结痂者用青黛散麻油调敷。
药毒-药物性皮炎(药疹)内治:热毒夹风-清热解毒,凉血透邪-皮炎汤;湿毒蕴肤证-清热利湿、解毒止痒-龙胆泻肝汤加减;火毒炽盛证-凉血泻火解毒-清瘟败毒饮;毒伤气阴证-益气养阴清热-增液汤合益胃汤。
外治:皮损以红斑、丘疹、水疱为主用三黄洗剂;糜烂、流滋水用中药湿敷;湿敷间期用油调剂;结痂用膏剂或甘草油;脱屑用霜剂、软膏保护皮肤。
瘾疹-荨麻疹1.病因病机:病因:禀赋不耐,人体对某些食物、花粉、气味、肠道寄生虫分泌毒素、寒冷等因素过敏。
病机:风热、风寒束表,肠胃湿热郁于肌肤,或气血不足、卫外不固所致。
2.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
风寒束表证-疏风散寒,调和营卫-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减;风热犯表证-疏风清热止痒-消风散;胃肠湿热证-疏风解表、通腑泄热-防风通圣散加减;气阴两虚证-益气养血,祛风止痒-当归饮子加减。
牛皮癣-神经性皮炎1.病因病机:诱因:局部摩擦、精神因素;病机为风湿热邪郁阻肌肤,或血虚肝旺,生风化燥。
2.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
肝郁化火证-清肝泻火-龙胆泻肝汤合泻心汤加减;风湿蕴肤证-祛风利湿、清热止痒-全虫方加减;血虚风燥证-养血润燥、熄风止痒,方用当归饮子加减。
外治可用洗剂或软膏加热烘疗法。
风瘙痒-瘙痒症1.病因病机:介绍各种诱发因素,病机为血热受风,湿热蕴肤,血虚肝旺,生风生燥。
2.辨证论治:风热血热证-疏风清热、凉血止痒-凉血消风散加减;湿热内蕴证-清热利湿止痒-龙胆泻肝汤加减;血虚肝旺证-养血平肝、祛风止痒-当归饮子加减。
外用药的选择应用。
马疥-结节性痒疹:风湿毒聚证-搜风清热,除湿解毒-乌蛇袪风汤(朱仁康);湿瘀互结证-除湿解毒,化瘀散结-全虫方(赵炳南)粟疥(砂疥、干疥)-痒疹:风湿热证-祛风清热,除湿止痒-消风散;风盛血燥证-养血祛风,润燥止痒-当归饮子
白疕-银屑病1.病因病机:素体内热,感受外邪,入里化热,或情志失调,五志化火,导致血热毒盛,生风化燥;病久瘀阻脉络,耗伤阴血。
2.白疕的皮损特点,四型:寻常型、关节型、脓疱型、红皮
病型,三期:进行期、静止期、消退期。
3.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
血热内蕴-清热凉血,解毒消斑-犀角地黄汤、清营汤;气血瘀滞证-活血化瘀、解毒通络-桃红四物汤加减;血虚风燥证-养血滋阴、润肤熄风-当归饮子加减;湿毒蕴阻证-清利湿热,解毒通络-萆薢渗湿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火毒炽盛证-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清瘟败毒饮加减。
外治用黄连膏等。
风热疮(玫瑰糠疹)1.病因病机:血热受风,伤阴化燥。
2.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
内治法:风热蕴肤证-疏风清热止痒-消风散加减;风热血热证-清热凉血,祛风止痒-凉血消风散加减。
外治用三黄洗剂、霜剂等。
猫眼疮、雁疮(多形红斑,有虹膜样特征)1.病因病机:禀赋不耐,寒湿或风湿热邪蕴阻肌肤。
感染、药物食物过敏为诱因。
2.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
风寒阻络证-温经散寒、和营通络-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风湿热蕴证-疏风清热、凉血解毒-消风散合龙胆泻肝汤加减:火毒炽盛证-清热凉血、解毒利湿-清瘟败毒饮合导赤散加减。
外治法可选择应用中药熏洗、三黄洗剂或锡类散外吹患处。
紫癜风(口覃)扁平苔癣:风热血瘀-祛风清热,活血止痒-消风散;肝郁血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丹栀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阴虚内热-补益肝肾,滋阴降火-知柏地黄汤红皮病(剥脱性皮炎):火毒炽盛-清热凉血,解毒护阴-清蕴败毒饮或清营汤;血热挟湿-清热除湿,凉血解毒-清营汤合龙胆泻肝汤;气阴两伤-养阴清热,健脾益气-增液汤合参苓白术散
葡萄疫-过敏性紫癜:血热发斑-清热凉血散瘀-犀角地黄汤合凉血五根汤;湿热血瘀-清热祛湿,疏风通络-宣痹汤合凉血五根汤;脾虚失摄-健脾益气,养血摄血-归脾汤;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散淤-知柏地黄汤合犀角地黄汤
梅核丹、热毒流注)-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湿热阻络-清热利湿,解毒通络,四妙散合四妙勇安汤;热毒聚结-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犀角地黄汤;气虚血瘀-益气化瘀,清解余毒-补阳还五汤合四妙勇安汤??瓜藤缠(梅核丹、梅核火丹、室火丹)-结节性红斑:湿热血瘀
-清热利湿,祛瘀通络-萆薢渗湿汤合通络活血方;寒湿阻络-散寒除湿,温经通络-阳和汤合当归四逆汤
狐蜮病-白塞病:湿热毒结-清热除湿解毒-甘草泻心汤合龙胆泻肝汤;阴虚湿热-滋补肝肾,清热除湿-知柏地黄汤合导赤散;阳虚血瘀-温补脾肾,温经活血-阳和汤
手足厥冷/手足逆冷-雷诺病(血管功能障碍性皮肤病):血虚寒厥-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当归四逆汤;阳虚血瘀-温阳通脉,活血化瘀-阳和汤合桃红四物汤
血疳/血瘙-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血热伤络-清热凉血祛风-,犀角地黄汤合凉血五根汤;血瘀挟湿-活血化瘀,清热除湿-桃红四物汤合三妙丸
臁疮-下肢慢性溃疡/小腿静脉性溃疡:湿热下注-清热利湿,和营消肿-三妙散合萆薢渗湿汤;脾虚湿盛-健脾利湿-参苓白术散合三妙散;气虚血瘀-益气活血祛瘀-补阳还五汤合四妙汤红蝴蝶疮-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疾病):热毒炽盛,清热凉血,花斑解毒,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六味地黄汤合大补阴丸、清骨散;脾肾阳虚,附桂八味丸合真武汤,脾虚肝旺,健脾益气,疏肝解郁,四君子汤合丹栀逍遥散,气滞血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逍遥散合血府逐瘀汤
肌痹:热毒炽盛,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清营汤或清氲败毒饮,寒瘀痹阻,独活寄生汤合当归四逆汤;脾胃湿热,清化湿热,通利筋脉,三妙散合四妙勇安汤,阳气虚衰,补中益气汤合阳和汤;阴亏热瘀,滋阴清热,活血通络,知柏地黄丸合四妙勇安汤
皮痹(硬皮病):寒湿阻滞,温经散寒,除湿通络,当归四逆汤合独活寄生汤;脾肾阳虚,温补肾阳,健脾通络,肾气丸合阳和汤,血瘀经脉,活血化瘀,温经通络,桃红四物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干燥综合征:风热化燥,疏风清热,宣肺布津,桑杏汤;湿热阻络,化湿清热,解毒通络,平胃散合二妙散;气阴两伤,益气健脾,滋阴补肾,归脾汤合六味地黄汤;阴虚内热,养阴清热,生津润燥,一贯煎、知柏地黄汤;痰瘀雍治,活血化瘀,祛痰散结,血府逐瘀汤
天疱疮:热毒炽盛,清热解毒,凉血利湿,清韵败毒散;心火脾湿,清脾除湿,清心凉血,清脾除湿饮;脾虚湿蕴,健脾除湿解毒,除湿胃零汤或参苓白术散;气阴两伤,益气养阴,清热解毒,解毒养阴汤。
类天疱疮:湿热毒蕴,黄连解毒汤;脾虚湿停,除湿胃苓汤;阴虚湿恋,滋阴除湿汤.掌跖脓疱病:热毒蕴滞:清热解毒,理湿泻火,清蕴败毒饮;金石毒攻,解毒泻火,滋肾护心,黄连解毒汤合六味地黄汤,脾经化湿,解毒健脾,三妙散合五神汤;肺脾气虚,玉屏风散合五味消毒饮.面游风1.病因病机:风热血燥、肌肤失养,或过食肥甘、辛辣酒类,脾胃运化失司,生湿生热,蕴阻肌肤而成。
2.临床表现及诊断:(1)干性者:基底微红的斑片,上有弥漫而均匀粉状脱屑,头皮处可堆积很厚,梳发或搔抓时易脱屑,毛发干松,易落。
(2)湿性者:红斑,糜烂、流滋、结痂,油腻性脱屑,常有臭气,多发于眉,引及鼻唇沟、耳前后、颈后、背部、腋窝等处。
3.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
内治分风热血燥证,治宜祛风清热、养血润燥,方用消风散加减;肠胃湿热证,治宜健脾除湿、清热止痒,方用平胃散合茵陈蒿汤加减。
外治用白屑风酊、痤疮洗剂等。
粉刺1.病因病机:肺经蕴热,或饮食不节,胃肠湿热上蒸,或冲任失调,气血瘀滞,严重者痰热互结2.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
肺胃蕴热证,治宜疏风清肺,方用枇杷清肺饮加减;肠胃湿热证,治宜清热除湿解毒,方用茵陈蒿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肝郁血瘀汤,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痰瘀互结证,治宜除湿化痰、活血散结,方用二陈汤合血府逐瘀汤。
外治用颠倒散洗剂或痤疮洗剂等外搽。
酒齄鼻1.病因病机:饮食不节、嗜酒、毛囊虫寄生为诱因,肺胃积热熏蒸,血瘀凝结而致。
2.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
肺胃热盛证,治宜清泄肺胃积热,方用枇杷清肺饮;热毒蕴肤证,治宜凉血清热解毒,方用凉血四物汤合黄连解毒汤;气滞血瘀证,治宜活血化瘀散结,方用通窍活血汤。
外治用颠倒散或一扫光。
油风1.病因病机:血虚受风,或情志失调、外伤瘀血导致气滞血瘀,或肝肾不足,发失所养。
2.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
血热风燥证,治宜养血熄风、养阴护发,方用神应养真汤加减;气滞血瘀证,治宜通窍活血,方用通窍活血汤加减;肝肾不足证,治宜滋补肝肾,方用
七宝美髯丹加减;气血两虚证,治宜益气补血,方用八珍汤加减。
并可配合外用药或针刺等疗法。
蛀发癣(脂溢性皮炎):血热封燥,凉血消风散;脾胃湿热,祛湿健发烫;肝肾不足,起爆美薝丹.汗疱疹:湿热蕴阻,荜薢渗湿汤;阴虚血燥,四物汤合增液汤
黧黑斑.1.病因病机:肝气郁结、脾虚湿困、肝肾不足。
2.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
肝郁气滞证,治宜疏肝理气、活血消斑,方用逍遥散加减;肝肾不足证,治宜补益肝肾、滋阴降火,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脾虚湿蕴证,治宜健脾益气、祛湿消斑,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气滞血瘀证,则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外用玉容散。
白驳风1.病因病机: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或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或外伤、疾病导致瘀血内阻,肤失濡养。
2.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
肝郁气滞证,治宜疏肝理气、活血祛风,方用逍遥散或柴胡疏肝散加减;肝肾不足证,治宜滋补肝肾、养血祛风,方用二至丸合五子衍宗丸六味地黄丸加减;气血瘀滞证,治宜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方用通窍活血汤加减。
外用补骨脂酊。
蛇皮癣:精亏血燥,左归丸合当归饮子,淤血阻络,血府逐瘀汤.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风湿结聚,全虫方;血瘀血燥,血府逐瘀汤
肠病性肢端皮炎:胎火湿热,芩连平胃散合导赤散;脾虚血燥,参苓白术散合四物汤谭样肉芽肿:血热毒蕴,清营汤;阴虚毒瘀,增液解毒汤;气虚毒聚,托里小瘰疬丸湿疹样癌:肝经湿热,龙胆泻肝汤;肝郁脾虚,逍遥散;气血衰败,香贝养荣汤
杨梅疮:肝经湿热,龙胆泻肝汤;血热毒蕴,清营汤;痰瘀毒结,海藻玉壶汤合血府逐瘀汤;肝肾亏损,地黄饮子;心肾亏虚,令柜术甘汤.花柳毒淋:湿热毒蕴,龙胆泻肝汤;正虚毒恋,补中益气汤合知柏地黄汤;毒邪流穿,五味消毒饮和黄连解毒汤;热毒入络,清营汤
衣原体感染:湿热下注,八正散;肝郁气滞,逍遥散合八正散;肝肾阴虚,知柏地黄汤;脾肾亏虚,无比山药丸
尖锐湿疣:湿毒下注,荜薢化毒汤,脾虚毒蕴,参苓白术散合黄连解毒汤生殖器疱疹:肝经湿热,龙胆泻肝汤;正虚邪恋,知柏地黄汤合参苓白术
散
艾滋病:肺肾阴虚,百合固金汤和贝母瓜蒌汤;脾胃虚弱,补中益气汤真认养脏汤参苓白术散;脾肾亏虚,肾气丸四神丸右归丸;气虚血瘀,补阳还五汤加西黄汤;窍闭痰蒙,清开灵,生脉注射液
第二篇:中医皮肤性病学
《中医皮肤性病学》期末试题
一.A型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5分)1.常见的继发性皮损不包括以下哪一种()
A鳞屑
B糜烂
C结节
D溃疡
E结痂 2.患者周身散在斑疹,色鲜红,应属于()
A风热
B血热
C湿热
D血瘀
E热毒
3.皮损以干燥脱屑、增厚粗糙、夜间痒重为主,舌淡苔白,脉细的,首选()A消风散
B导赤散
C龙胆泻肝汤 D当归饮子
E桃红四物汤 4.皮肤炎症处于急性期,有红斑、丘疹、水疱,但渗液不多,可选择()A粉剂
B糊剂
C油剂
D溶液
E软膏 5.血虚作痒的主要特点是
A.浸淫四窜,黄水淋漓
B.走窜四注,遍体作痒
C.皮肤干燥,脱屑作痒
D.焮红作痒,不会传染
E.瘙痒剧烈,最易传染
6.下列哪一项不是脚湿气的临床特点()
A干燥脱屑
B皮肤肥厚
C糜烂
D瘙痒
E真菌镜检阴性
7.男,20岁,躯干部见红色斑片状丘疹,环形或多环形,有细薄鳞屑,边界清楚,以上皮损特征首先考虑()
A紫白癜风
B圆癣
C风热疮
D湿疮
E牛皮癣 8.疥疮的外治首选()
A黄连膏
B硫磺软膏
C癣药水
D润肌膏
E青黛散
9.病人左足足跖部位一个黄豆大小角化性斑块,局部可见刺状物,周围有数个角化性小丘疹,有明显的挤压痛。
诊断为()
A.鸡眼
B.胼胝
C.牛程蹇
D.扁瘊
E.疣目 10.热疮的好发部位是()
A.全身暴露部位
B.头面颈部
C.口腔鼻孔内
D.腰肋部
E.皮肤黏膜交界处
11.某男性,双下肢近半年反复出现丘疱疹,有结痂、鳞屑,瘙痒,
伴纳少,神疲,腹胀便溏,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应给予()A健脾除湿止痒
B清热利湿止痒 C养血袪风止痒
D活血润肤止痒 E清热除烦止痒
12.漆疮最主要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A.皮损为播散性
B.皮损边缘常不清楚
C.皮疹多形态
D.有明显的异物接触史
E.皮损边缘清楚,覆有银白色鳞屑13.药毒与下列哪项关系正确()
A.皮疹与药理作用无关,与服药量无一定相关性B.皮疹与药理作用有关,与服药量有一定相关性 C.剂量大才能发生皮疹D.与季节有关,春夏季易发 E.与服药时间有关
14.牛皮癣(中医)的典型皮疹为()
A.扁平多角形丘疹,融合成片呈苔藓样
B.皮疹色鲜红
C.严重时滋水淋漓
D.皮疹为红色丘疹、丘疱疹、脓疱
E.皮损经搔抓脱屑后基底可见点状出血
15.男性,15岁,外出归家后双上肢、躯干部出现白色风团,瘙痒,遇冷加重,恶寒,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脉浮紧,方药可选择()A桂麻各半汤
B消风散
C防风通圣散
D当归饮子
E龙胆泻肝汤 16.西医的银屑病中医称为()
A.白屑风
B.牛皮癣
C.血风疮
D.白疕
E.摄领疮 17.白疕发生于头皮者,可表现为()
A永久性脱发
B断发
C束状发
D可再生脱发
E皮损不超过前额发际18.以瘙痒为主无明显原发性皮肤损害的皮肤病是()
A虱病
B疥疮
C热气疮
D风瘙痒
E热疮
19.男,22岁,有白疕病史,现躯干部见淡红色斑片,鳞屑不多,干燥瘙痒,伴口燥咽干,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应选用()
A.当归饮子加减
B.导赤散加减
C.枇杷清肺饮加减
D.消风散加减
E.犀角地黄汤加减 20.哪一项不符合白疕的临床表现()
A.银白色鳞屑B.束状发 C.甲板顶针状凹陷 D.消退期常见同形反应E.多数患者病情冬重夏轻
21.女,8岁。
2周前患化脓性扁桃体炎,高热,经输液治疗已愈,5天来发现皮肤起疹,瘙痒。
检查:躯干、四肢散在点滴状红丘疹,表面覆有鳞屑,点状出血(+)。
临床诊断为()A.药疹
B.白疕
C.风疹
D.风热疮
E.以上都不是22.瘾疹风团色淡微红,遇吹风或着凉后加重的辨证治疗()A.胃肠湿热证:疏风解表,通腑泄热B.风热犯表证:疏风清热止痒
C.血虚风燥证:养血祛风,润燥止痒
D.风寒束表证:疏风散寒止痒
E.湿热蕴毒证:清热除湿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