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祖父、后园和我 鲁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祖父后院和我》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从亲身经历和自身感悟出发,对课文中的精彩句子进行赏析、理解。
3.感受课文意境,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
【学习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从亲身经历和自身感悟出发,对课文中的精彩句子进行赏析、理解。
【学习难点】
感受课文意境,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
【课前预习区】
【知识链接】
一.作者简介:
萧红,原名张迺(nǎi)莹,1911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著名女作家。
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
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
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
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
她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
她从小生长在一个比较富有的地主家庭。
她的童年却是在可怜的阴影中长大的,在侮辱与损害的恶境中孤零零的挣扎过来。
他的父亲张庭举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奴仆。
他冷酷、贪婪,甚至因为萧红是个女孩而歧视她。
只有在她的祖父那里,可以得到温暖和爱,祖父和他的后园是她童年时代的一束阳光,因而她对于和祖父一起时的那段童年时光有着强烈的眷恋之情。
1929年祖父去
世,萧红十分悲痛,因为祖父是她最亲的人。
祖父去世后,她对家庭已没有感情和留恋。
二.相关知识
1.作者是作为一个旧世界的叛逆者走进文坛的。
她的创作力求写真,以绘出生活本来的色彩和道出生活的实感为限,这样,她状人写景,抒情写性,虽不着意敷彩设色,但在那上面却染上了折光于生活的浓淡不等的色彩和明暗不同的色泽,将美丽鲜活和质利无华统一起来,创造了一种介乎小说和散文诗之间的新的小说文体。
2.作品《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
作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
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
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
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
课文节选部分是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
三、给加点的字注音:
嘴谗.()闪烁.()玩耍()衣襟.()地榇.()
谷穗.()垄.上()蚌.壳()蚂蚱
..()()
玫瑰
..()
四、按拼音填空:衣jīn ( ) 嘴chán ( ) 玩nì了()
五、初读感知:
祖父和“我”在后园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反映了祖父和“我”怎样的性情?
【互动探究区】
【探究活动一】
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结合文中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大声朗读,谈谈自己的理解。
(朗读时要注意,有的文段应大声朗读,有的可以欢快地朗读,有的甚至像小萧红那样喊,有的则要默默地品读。
)
温馨提示:用这样的句式交流:这是一个的园子,你看课文中这样写“”。
①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
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②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这榆树先啸,来了雨,大榆树先就冒
烟了。
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
③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鸟飞上了天似的。
虫子叫了,
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④矮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
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
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
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⑤刮了风,下了雨,祖父不知怎样,在我却是非常寂寞的了,去没有去处,
玩没有玩的,觉得这一天不知有多少日子那么长。
【探究活动二】
在这个园子里,仿佛连空气都弥漫着自由。
花是自由的,鸟是自由的,蔬菜、植物都是自由的,那么我呢?哪个镜头最吸引你?请从文章中找出集中反映人的自由和天性的段落,反复朗读,细细体会。
①黄瓜也许没有吃完,又看见了一个大蜻蜓从旁飞过,于是丢了黄瓜又去追蜻蜓去了。
蜻蜓飞得多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好在一开始也没有存心一定追上,所以站起来,跟了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去了。
②采一个矮瓜花心,捉一个大绿豆青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也许把蚂蚱腿就绑掉,线头上只拴了一只腿,而不见蚂蚱了。
③樱桃树上,明明没有结樱桃,偏跑到树上去找樱桃。
李子树是半死的样子,根本不结李子了,就偏去找李子。
一边找,还一边大声地喊:“爷爷,樱桃树为什么不结樱桃?”祖父老远地回答着:“因为没有开花,就不结樱桃。
”再问:“为什么樱桃树不开花?”
④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
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
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彤彤的二三十朵。
【探究活动三】
1.不管是瞎闹,还是淘气,即使是越帮越忙,或者是闯出点小祸殃,在萧红的记忆中,祖父的眼睛总是笑盈盈的。
我能够在园子里这样自由,这是因为什么?
2.“笑”洋溢着祖父和“我”之间浓浓的亲情。
请联系课文说一说:为什么“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
【资料助读】
“等我生来了,第一给了祖父无限的欢喜,等我长大了,祖父非常的爱我。
使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还怕什么呢?虽然父亲的冷淡,母亲的恶言恶色,和祖母用针刺我手指的这些事,都觉得算不了什么。
何况又有后花园!”“可是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而外,还有温暖和爱。
所以我就向这‘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
【拓展延伸区】
正是怀着对“爱”与“温暖”永久的憧憬和追求,萧红无论在她的生命中有多少逃亡与饥饿,无论她面对多少困苦与不幸,她都用大气的文字写着这份爱这份温暖、这份自由!让我们一同怀着这种美好的情感,再次吟唱起这支抒写心灵自由的歌。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
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都是自由的。
矮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
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蝴蝶随意的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
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
【探究活动四】质疑问难,说一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是否还有疑难问题悬而未决?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作业超市】
1. 写一段话,反映童年时期自由快乐的生活,字数200左右。
2. 从亲身经历和自身感悟出发,对课文中的精彩句子进行赏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