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各类系数验算公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各类系数验算公式
1.主井提升能力核定
T
k k k P t b M =214103600A (万t/a) 式中:
A —主井提升能力(万t/a )
b —年工作日,330天
t —日提升时间,16小时或18小时,按《标准》第十一条选取
P M —每次提升煤炭量(t/次)
k —装满系数,立井提升取1.0;当为斜井串车或箕斗提升时,倾角20°及以下取0.95,20°~25°取0.9,25°以上取0.8
k 1—提升不均匀系数。
井下有缓冲仓时取1.1,无缓冲仓时取1.2 k 2—提升设备能力富余系数,取1.1~1.2
T —每提升一次循环时间(s/次)
2.主井提升带式输送机能力
1、钢绳芯胶带(或普通胶带)输送机:
1
4210330A k t C v B k =γ 式中:
A —年运输量,万t/a
K —输送机负载断面系数;
B —输送机带宽, m ;
v —输送机带速,m /s ;
γ—松散煤堆容积重,t/ m3,取0.85~0.9;
C —输送机倾角系数;
k 1—运输不均匀系数,取1.2;
t —日提升时间,16h 或18h ,按《标准》第十二条规定选取。
2、钢绳芯牵引输送机:
1
4210)(330A k t C v B k k +="'γ 式中:
k ′+ k ″—输送机负载断面系数。
3、按实测的胶带运输状况计算公式:
A=3600×3301
710k t v w 式中:
w —单位输送机长度上的负载量,㎏/ m
其它符号及单位同1式
3.副井提升能力
+?--??=C C G G Q R T P M T P R T D T 410360053330A (万t/a )式中:
A —副井提升核定能力,万t/a
R —出矸率,%
P G —每次提矸石重量,t/次
T G —提矸循环时间,s/次;
M —吨煤用材料比重(%)
P C —每次提升材料重量,t/次;
T C —每次提升材料循环时间,s/次;
D —下其他材料次数,次/班;
T Q —下其他材料每次提升循环时间,s/次;
T R —每班上下人总时间,s/班。
4.混合井提升能力核定表
++?--??=C C G G M M Q
R T P M T P R k T P k T D T 114
10360063330A
式中:
A —混合井提升能力,万t/a
R —出矸率,%
P G —每次提矸石重量,t/次
T G —提矸循环时间,t /次;
T M —提煤一次循环时间,t/次;
M —吨煤用材料比重,%;
P C —每次提升材料重量,t/次;
T C —每次提升材料循环时间,s/次;
D —下其他材料次数,次/班;
T Q —下其他材料每次提升循环时间,s/次;
T R —每班上下人总时间,s/班;
k 1—提煤和提矸不均匀系数,取1.25。
5.排水能力核定表
⑴排矿井正常涌水:
n
n P B ?=4n 1020330A 式中:
A n —排正常涌水能力,万t/a
B n —工作泵小时总排水能力,m 3/h ;
P n —上年度平均日产吨煤所需排正常涌水量,m 3/h 。
(2)排矿井最大涌水:
m
m P B ?=4m 1020330A 式中:
A m —排最大涌水能力,万t/a ;
B m —工作泵加备用泵的总排水能力,m 3/h ;
P m —上年度平均日产吨煤所需排出的最大涌水量,m 3/t 。
6.井下运输能力核定表
1.电机车运输
大巷运输及井底车场通过能力计算公式:
T
R k G N ?+=)1(103301660A 14 式中:
N —每列车矿车数
G —每个车载煤量
R —通过大巷运输矸石等占原煤运量比重,%
k 1—不均匀系数,取1.5;
T —大巷中相邻两列车间隔时间,min/列;
按煤矿现有运煤列车计算公式:
n
t t v L 212T ++= 式中:
L —大巷运输距离,m ;
v —列车运行速度,m/min;
t 1—装车调车时间,含中途停车时间,min
t 2—载调车时间,min ;
n —运煤列车的列数,列
2.用带式输送机运输时年能力计算按主井提升带式送机公式.
3.暗斜井提升按主副井或混合井提升公式计算。
7.无轨胶车轮主要运输能力
T
k G t n =141060330A 式中:
A —运输能力,万t/a
t —每天工作时间h∕t?取16h/d;
G —胶轮车载重量?t/台;
k 1—运输不均衡系数,取1.2;
n —胶轮车平均日工作台数,台
T —运输一次循环时间,min/次
212T t t v
L ++= 式中:
L —加权平均运输距离,m;
v -胶轮车平均运行速度,m/min;
t 1—装车调车时间(含中途停车时间),min
t 2—装载调车时间,min;
验算井底车场和大巷通过能力公式:
'
+=T R k G k X )1(103301660A 14 式中:
G —胶轮车载重量,t/台.
k X —运输线路系数,单线时为0.5,完全形成环线时为1,
R —运输矸石占原煤比重,%
k 1—不均匀系数,取1.2
T ′—巷中相邻两车间间隔时间,min,取0.5
8.无轨胶轮车辅助运输能力
+?--??=C C G G Q
R X t P M t P R t D t k A 410360053300 式中:
A —辅助运输核定能力,万t/a;
M —吨煤用材料比重,%
P C —每次运输材料重量,t/次;
t C —材料车间隔时间,s;
D —每班运输其它材料次数,次/班
t Q —运其它材料车间隔时间,s
t R —每班运人车辆间隔总时间,s
R —矸石占原煤产量比重,%
P G —每次运矸石重量,t/次;
t G —运矸石车间隔时间,s;
k X —运输线路系数,辅运为单线时为0.5,辅运完全形成环行时为1,辅运平以下形成环行线时为0.8
煤矿剩余服务年限计算方法
A
k G
a B ?= 式中:
a —煤矿服务年限,万t/a;
G —煤矿核定能力时上年末可采储量,万t/a;
A —煤矿拟调整的核定生产能力
k B —储量备用系数
供电系统能力核定计算公式
1、电源线路能力核定计算公式
W
P 41016330A ?= 式中:
A —电源线路折算能力,万t/a
P —线路合理、允许的供电容量,kW
W —矿井吨煤综合电耗,kWh/t
2、变压器能力核定计算公式
W
S 41016330A ψ??= 式中:
A —变压器的折算能力,万t/a
S —工作变压器容量,kvA
ψ—全矿井功率因数,取0.9
W —矿井吨煤综合电耗,kWh/t
采掘工作面能力核定
N P T L A C =-410
式中:
A C —采煤工作面平均生产能力, 万t/a;
L —采煤工作面平均长度,m
T —采煤工作面平均年推进度,m
P —平均煤层生产能力,t/m 2
N —采煤工作面平均个数,个
C
J G G C = 式中:
C —掘进煤占回采煤量的比例;
G J —前三年掘进煤量总和, 万t
G C —前三年回采煤量总和, 万t
掘进煤量为C A A C J ?=
采掘工作面能力C J C A C A A A )1(+=+= 采煤工作面能力计算公式
a c N n
b r h l A C =-410
式中:
A C —采煤工作面平均生产能力, 万t/a;
l —采煤工作面平均长度,m
h —采煤工作面煤层平均采高,m;放顶煤开采时为采放总厚度; r —原煤视密度,t/m 3
b —采煤工作面平均日推进度,m/d;须提供证明依据;
n —年工作日数,d ,取330d;
N —正规循环作业系数,%;一般取0.8;
c —采煤工作面回采率,%
a —采煤工作面平均个数,个;
掘进煤量
∑=-=n
i i i J L S r A 1
410
式中:
A J —掘进煤量,万t/a;
r —原煤视密度,t/m 3;
S i —i 巷道纯煤面积,m 2;
L i —i 年总进尺,m
采掘工作面能力J C A A A +=
通风能力核算
方法一
1、K q Q ??=进
4-10330A
式中:
Q 进—矿井总进风量,m 3/min
q —平均日产吨煤需要的风量,m 3/t ;
''
=A Q q
式中:
Q ′—矿井上年度实际需要风量,m 3/min
A ′—矿井上年度平均日产煤量,t
2、∑??=k
q Q 相进
4100926.0330A
式中:
Q 进—矿井总进风量,m 3/min ;
0.0926—总回风按瓦斯浓度不超过0.75%核算为单位分钟的常数;q 相—瓦斯相对涌出量,m 3/t ;
∑k —综合系数;
漏备瓦产k k k k
k =∑ 方法二
∑∑==+=2
111m j j m i i A A A 掘采
式中:
A 采i —第i 个回采工作面正常生产条件下的年产量,万t/a;
A 掘j —第j 个回采工作面正常生产条件下的年产量,万t/a;
m 1—回采工作面的数量,个;
m 2—掘进工作面的数量,个;
m1、m2应符合合理采掘比。
露天矿
1、穿爆环节能力核定
∑==n
i da d i P P 1 式中:i=1,…,n ;
n —设备台数,台;
P d a —单台穿孔设备年能力,万m 3/a ;
按下式计算:
d b h y da R C M H P =-410
式中:H y —年正常作业小时数,h ;
M h —小时效率,m/h ;
C b —爆破出岩率,m 3/m ;
R d —钻孔利用率,%;
核定参数变化原因说明:
2、采装环节能力核定
∑==n
i la l i P P 1 式中:i=1,…,n ;
n —设备台数,台;
P l a —单台采装设备年能力,万m 3/a ;
按下式计算:
h y la V H P ?=-410
式中:H y —年正常作业小时数,h ;
V h —设备正常作业平均小时能力,m 3/h ;
核定参数变化原因说明:
3、运输环节能力核定∑==n
i ha h i P P 1 式中:i=1,…,n ;
n —设备台数,台; P h a —单台(套)运输设备年能力,万m 3/a ;按下式计算: h y ha V H P ?=-410
式中:H y —年正常作业小时数,h ;
V h —设备正常作业平均小时能力,m 3/h ;
核定参数变化原因说明:
4、排土环节能力核定∑==n
i sa s i P P 1 式中:i=1,…,n ;
n —设备台数,台;P s a —单台(套)排土设备年能力,万m 3/a ;按下式计算: h y sa V H P ?=-410
式中:H y —年正常作业小时数,h ;
V h —设备正常作业平均小时能力,m 3/h ;
核定参数变化原因说明:
5、原煤生产能力核定 {}s h l u d t P P P V P P ,,,m in += 式中:P t —核定采剥能力,万m 3/a ;
P d —穿爆环节能力,万m 3/a ;
V u —不需要爆破的松散物料计划挖掘量,万m 3/a ;
P l —采装环节能力,万m 3/a ;
P h —运输环节能力,万m 3/a ;
P s —排土环节能力,万m 3/a 。
年原煤生产能力计算公式为: r R P P t
C ????? ??+=ρ1
式中:P
—核定的年原煤生产能力,万t/a;
C
P t—核定采剥能力,万m3/a;
R—穿爆环节能力, m3/t;
ρ—原煤视密度,t/m3;
r—毛煤系数,r>1。
最终的核定原煤生产能力要符合煤矿核定生产能力档次划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