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阳泉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阳泉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 (2分) (2017八下·深圳月考) 请选出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A . 溺爱黝黑干涸犀利抑扬顿挫
B . 轩昂锁事尴尬愚钝相形见拙
C . 奥秘宽怒焦灼器宇暗然失色
D . 蹒姗质问诘责托辞家徙四壁
2. (2分)依次填入下列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的东西。
但是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他知道自己要灭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一无所知。
A . 软弱纵使尽管
B . 脆弱纵使因为
C . 脆弱虽然尽管
D . 软弱虽然因为
3. (2分)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
A . 我校开展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
B . 屋子里放着各式各样的鲁迅过去所使用过的东西和书籍。
C . 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我的教育太大了。
D . 谁也不会否认提高学习成绩不是勤奋学习的结果。
4. (2分)(2012·威海)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A . 我倒想起了刘禹锡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B . 黛玉道:“圣人说,‘诲人不倦’,他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之理。
”
C . 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D . 《简•爱》中由彼此对立的自然因素(如冰与火、丽日与风雨等)构成的比喻形象,呼应着主人公内心的这种矛盾和斗争。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1分)
5. (22分)(2017·安庆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印痕行为,动物的学习天赋
①有一条电视新闻:一个老头养只鸭子做宠物,老头走到哪里,鸭子就跟到哪里。
带着鸭子逛街散步,鸭子表现得非常听话,有趣极了。
类似的报道经常出现在新闻中。
可是,你知道吗?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很容易,你也完全
可以。
②1930年,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康纳德·洛伦兹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把灰鹅的蛋分为两组,一组由母鹅孵化,一组由孵化箱孵化。
结果由孵化箱孵化出来的小鹅把洛伦兹当成了妈妈,洛伦兹走到哪儿,小鹅就跟到哪儿。
如果把两组小鹅扣在同一只箱子下面,当提起箱子时,小鹅会有两个去向,一组向母鹅跑去,一组则跑向洛伦兹。
③很显然,这种现象是小鹅一出生就接触母鹅和洛伦兹形成的印象导致的。
康纳德·洛伦兹把这种现象叫做“印痕行为”。
④“印痕行为”是一种后天学习行为,学习后果是由直接印象造成的,所以称为“印痕”学习,它是动物的一种特殊学习方式,只需一次经验(或最多数次),即可形成印痕,对动物行为发生长远的影响。
⑤印痕行为大都发生在动物的幼年时期,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某些动物的某些本领也只有在印痕时期才能学到,过了这个时期,就很难学会了。
如许多鸟类最易掌握飞翔本领的时间恰值羽毛始丰之际,若在出生后几个月内剥夺了它们学习飞翔的机会,那么它们以后就很难学会飞行了。
目前,科学家还没有弄清楚这其中的原因。
据估计,可能是因为在生命的早期,神经系统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只有这一时期才能接受这类刺激;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也会逐渐发生改变,就不能再进行印痕学习了。
⑥印痕行为虽然发生在早期,但对晚期的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繁殖行为。
这些动物更愿意与由于印痕学习行为所认定的父母(同类、人类)结伴,甚至对其表示出求偶的意向。
有一次,洛伦兹就被他饲养的八哥当成了求爱的对象,八哥不断地往他嘴里塞食物。
这也许就是一些自幼由饲养员养大的动物成年后难以成功繁殖的原因之一吧。
⑦人为干预会让动物产生不适当的印痕行为,自然也会影响到动物的生长发育。
美国卡斯卡底猛禽中心执行主任路易丝·施美尔有一次收到了一只被遗弃的会尖声叫的小猫头鹰。
送来的人说,一天前在砍倒一棵树之后,在窝里发现了这只小猫头鹰。
施救者走了之后,施美尔打开装着猫头鹰的盒子,那只小鸟就立即跳到了她肩膀上。
施梅尔急忙把送鸟人叫回来,问他们究竟养了这只鸟多久。
“哦,你怎么知道的?”施救者非常诧异,但很快就承认,他们实际上把这只小猫头鹰当作宠物养了几个星期。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几个星期正是这只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因而它对人类产生了不适当的印痕。
⑧在四川大熊猫人工繁殖基地,为了避免出生的熊猫宝宝对人产生印痕,饲养员都穿上特制的“熊猫服”工作,猛看上去这些穿熊猫服的饲养员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减少可能发生的印痕行为。
(1)
本文由“一个老头养只鸭子做宠物”说起,你认为这样开头有何好处?
(2)
第⑥段划线词语“之一”能否删去?为什么?
(3)
第④段和第⑤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选自其中一种,简要分析其作用。
(4)
下列各项是对本文的阅读理解,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 .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动物的印痕行为”,是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B . “印痕行为”都发生在动物的幼年时期,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C . 由孵化箱孵化出来的小鸭把洛伦兹当成了妈妈,这就是印痕行为的表现。
D . 大熊猫人工繁殖基地饲养员工作时穿上特制的“熊猫服”,是为了避免出生的宝宝对人产生印痕。
(5)
动物的印痕行为,人类也有类似的现象。
结合选文以及你所了解的知识,说说人类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注意哪些问题。
6. (19分) (2017九上·徐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冬霜暖阳
①上午,我坐在客厅的日影里,剥平包菜,一片一片撕碎,放到洗菜盆里……做这些零碎琐屑的事,一屋子都是安宁……因为专心,无杂念,情绪也随之平和。
宛如一些美好的时光,因为短暂,让人贪恋。
把平包菜撕完,日影移走——大概因小区前面起了三四十层的高楼,冬天的日光贵重,但凡投罩下来,必然暖融融的,所以美好。
②儿时,我们村里老人集体坐在背风的草堆旁,无别事,也就为晒晒太阳,老蓝布对襟褂子,黑裤黑鞋,双手笼在袖子里,缩脖,垂头,发丝不乱,一齐在阳光里打盹,他们脸上的皱纹深如沟壑。
不知他们在日光下想些什么,但,那一刻是安宁的。
③一年里也没有多少次机会,可以望见蓝天了。
④近来冷空气过境,把天洗了一遍,天蓝得有一份失而复得的贵重。
常年的失眠纠缠,让人感叹青春岁月一去不还。
医生建议,唯锻炼,方能缓解一二。
于是,清早买菜,特意拐弯去屋后的荒坡走了走。
⑤荒坡上的枯草仍有霜迹,寒光凛凛,踩上去格外清脆。
水渠里倒伏的莽草身上,霜意犹深,迎着光,直刺人眼。
这些自然界中的东西,比如雾呀,霜呀,总是招人喜爱。
⑥小时候特别喜欢下雾天,白茫茫,一个人走在上学路上,前后均不见人,到了学校,头发能拎出水。
我妈妈每次去一个叫作“横埠河”的集镇买柴,总是有雾的天气。
站在村口,我望着她去时的方向,渐渐地,渐渐地,茫茫白雾里,一个妇女挑柴的身影终于显现出来,她把一担柴来回换着肩,一点一点地出现在圩埂上……我总是幻想,她或许会带一根油条回来,或许别的好吃的呢,总会有的吧。
我站在原地,仿佛胜券在握。
⑦只是,每次都落空。
也不介意,至少望着她一点点自白雾里现身——那么漫长的等待过程,我起码是快乐的,充满着企盼和渴念的。
⑧后来,长大了,才明白过来——人最幸福的,是期盼的过程,得到与失去,并无两样。
有时,更甚至,失去未必比得到更沮丧。
失去,可以让灵魂痛苦;得到时的狂喜,永远那么浅薄轻飘,不值一提。
生命只有在一次次失去时的煎熬里,才会慢慢强大无摧。
⑨失败也是升华,如浊浪淘沙,日日年年,总有一天成就你珍珠或者金子,只要自己不先撒手放弃。
⑩所以,一直喜欢雾天,天地同白,湿了山川草木,以及行走其中的人。
如今,雾已难见,雾霾常有。
幸而还
有霜,让我魂牵梦绕。
相比雾来说,霜更美,满身寒气,萧杀而来,又呼啸而去。
小时候村庄里每一户人家的鱼鳞瓦,都是霜的同谋。
童年,每到严冬,屋头上皑皑一片浅白,不是雪,是霜。
泡桐树被冻僵了,生在原地一动不动。
在日光下,唯有霜是跳跃的,麻雀一样忽东忽西。
最疼爱的事情是,不小心掉在地上的稻草,被霜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裹起来,呵护备至——你说霜为何这么疼惜掉在地上的一根稻草呢?夜里,一根稻草独自躺在地上,孤单无依,没有谁肯给它暖意,唯有霜是宽厚仁慈的——还是我来裹它取暖吧。
天地之中,真是有情有义。
霜不仅裹落单的稻草,还裹稻草垛、棉花垛……霜想把天地里一切孤单的东西都暖起来。
脚下的荒草,在霜的包裹中依然清脆,迎着光,熠熠生辉。
我内心的狂热,竟也在日光里一点点激发出来,然后点燃。
或许命运不尽完美,但只要我们心中有爱、有暖、有期盼……这一生,何曾白活。
(作者:钱红莉。
文章有删改)
(1)通读全文思考:文章描写了儿时的三个场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
老蓝布对襟褂子,黑裤黑鞋,双手笼在袖子里,缩脖,垂头,发丝不乱,一齐在阳光里打盹,他们脸上的皱纹深如沟壑。
②结合语境,分析第④段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近来冷空气过境,把天洗了一遍,天蓝得有一份失而复得的贵重。
(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人最幸福的,是期盼的过程,得到与失去,并无两样”的理解。
(4)文章第(11)(12)段在写作方面富有特色,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
(提示:可以从修辞手法或写法的角度作答)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
7. (18分) (2017八上·射洪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乙】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
祖茂,武昌太守。
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其自序如此,
时人谓之实录。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
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
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
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晋书·陶潜传》
【注释】①畜:同“蓄”。
②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乙文中划线的“融”在《古汉语词典》上主要有以下解释,根据语境最恰当的选择是()
A . 大明;大亮。
引申为明亮
B . 融化;消融
C . 和煦;暖和
D . 和乐;恬适
(2)下列划线词语解释错误一项是()
A . 造饮辄尽造:往;到
B . 亦雅咏不辍辍:连贯;连续
C . 环堵萧然萧然:空寂
D . 颖脱不羁颖:才智出众
(3)下列划线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因以为号焉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B . 亲旧知其如此其真无马邪(《马说》)
C . 或置酒而招之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醉翁亭记》)
D . 未尝有喜愠之色心乐之(《小石潭记》)
(4)翻译句子。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5)请用“/”线给【乙】文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划4处)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
(6)根据你对以上选文的比较阅读,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以上2篇选文中,甲文是陶渊明本人所著,乙文则是他人为陶渊明所著。
B . 以上2篇选文都体现了陶渊明的安贫乐道和隐居思想。
C . 甲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率真放达、安贫乐道、淡泊名利和悠然自得的陶渊明。
D . 乙文主要通过陶渊明写文章和抚琴两件事情来体现其颖脱不羁的性格。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
8. (5分)(2016·德州) 综合性学习。
2016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① 结合今年“文化遗产日”主题,请你为学校设计三项与此相关的活动。
② 下图是一对母女在微信中的对话,请你发一条留言表述自己的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有说服力。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9. (5分) (2015八上·绍兴期末)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假设你居住的社区已设有分类垃圾桶,但你的父母怕麻烦一直未将垃圾分类。
请你用一句话劝说父母进行垃圾分类,内含积极措施一条,并注意用语得体。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1、
2-1、
3-1、
4-1、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1分)
5-1、
5-2、
5-3、
5-4、
5-5、
6-1、
6-2、
6-3、
6-4、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
7-1、
7-2、
7-3、
7-4、
7-5、
7-6、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
8-1、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