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城市规划师规划原理考试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公共设施的内容与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的性质、城市的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水平和城市的文明程度。
城市公共设施的内容设置及其规模大小与城市的职能和规模相关联。
即是某些公共设施(如公益性设施)的配置与人
口规模密切相关而具有地方性;有些公共设施则与城市的职能有关,并不全然涉及城市人口规模,具有泛地方性;有些公共设施兼而有之,如学校城市公共设施是以公共利益和设施的可公用使用为基本土特性。
公共设施的设置,在一定的标准与要求控制下,可以由政府、社团、或是企业与个人来设立于经营,并不因其所有权属的性质而影响其公共性;城市公共设施按照它的用途与性质,决定其服务的对象与范围,同样不因所服务对象与范围的大小而失其公共性。
城市公共设施一般包含有建筑、场地、绿地及附属设备等。
行政办公类;商业金融业类;文化娱乐类;体育类;医疗;大专院校,科研设计类;文物古迹类;其他类
市级;居住区级;小区级在一些大城市,公共设施的分级配置,还可能增加行政区级,或城市规划的分区级
按公共设施所属机构的性质及其服务范围,可分为地方性公共设施与非地方性公共设施还可分为公益性设施与盈利性设施
公共设施用地的指标
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对城市建设经济也有一定影响,特别是一些大量性公共设施,指标确定的是否得当,更有重要经济意义。
指标是按照城市规划不同阶段的需要来拟定的。
在总体规划时,为了进行城市用地的计算,需要提供城市总的公共设施的用地指标和城市主要公共设施的分项用地指标在详细规划阶段,为了进行公共设施项目的布置,并为建筑单体设计、规划地区的公共设施总量计算及建设管理提供依据,必须有公共设施分项的用地指标和建筑指标当列有分区规划阶段时,还须按规划的深度要求,拟定相应的公共设施指标,以作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依据
1.城市的性质与规模:不同性质的城市,需有相应的公共设施配套与支持;规模大小也影响公共设施的指标确定
2.城市生活方式与经济发展水平:
3.城市的布局结构:公共设施的分布于城市的布局结构形态与方式有着对应的组构关系;在城市的功能与用地分级构成的情况下,通常公共设施相随地分级,而拟定级列的设置指标
4.社区建设与发展:尤其在居住社区,要充分考虑社区成员的构成特点与需求,在空间、环境、物质设施等多个层面给以支持与满足指标确定的方法要从城市对公共设施设置的目的、功能要求、分布特点、城市经济条件和现状基础等多方面分析研究考虑
1.按照人口增减情况,通过计算确定(主要是与人口有关的学校幼儿园等)
2.根据各专业系统和有关部门的规定来确定
3.根据地方的特殊需要,通过调研,按需确定。
公共设施的分布规划公共设施的分布在不同规划阶段,有不同的分布方式和深度要求
总体规划阶段:在研究确定城市公共设施总量指标和分类分项指标的基础上,进行公共设施用地的总体布局,包括分类的系统分布,和公共设施分级集
聚,组织城市分级的公共中心。
按照各项公共设施与城市其他用地的配置关系,使之各得其所。
在需要有公共设施专向用地规划时,须将分类分项公共设施,具体表明性质与用途进行布置。
在总体规划阶段,涉及与居住用地相关的配置设施,一般只限于居住区及其以上级别的设施项目的布置详细规划阶段:则是按照规划地域的特点和深度要求,依据各法规与标准的规定,进行具体的公共设施项目布置
1.公共设施项目要合理的配置
2.公共设施要按照与居民生活的密切程度确定合理的服务半径
3.公共设施的分布要结合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考虑
4.根据公共设施本身的特点及其对环境的要求进行布置
5.公共设施布置要考虑城市景观组织的要求
6.公共设施的分布要考虑合理的建设顺序,并留有余地
7.公共设施的布置要充分利用城市原有基础
包括:有重要地位的、有大量交通集散的、建筑体形硕大,形象突出的主要公共设施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布局结构和道路系统的规划。
同时对组织城市的景观环境也是重要的因素。
主要公共设施在用地选择上:一是符合公共设施本身的要求二是城市规划对这类公共设施位置上的要求。
包括市中心及城市地域等级与专业的中心系列。
城市公共中心是居民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方。
这里集群有多种主要公共设施,为了发挥城市中心的职能和城市公共活动的需要,在中心往往还配置有广场、绿地以及交通设施等,形成一个公共设施相对集中而组合有序的地区或地段
在规模较大的城市,因公共设施的性能与服务地域和对象不同,往往有全市性、地区性、居住区、小区等相应设施种类与规模的集聚设置,形成城市公共中心的等级系列。
同时,由于城市功能的多样性,还有一些专业设施相聚配套而形成的专业性公共中心。
是显示城市历史与发展状态、城市文明水准以及城市建设成就的标志性地域。
这里有全市性的行政、商业、文化等设施,是信息、交通、物资汇流的枢纽,也是第三产业密集的区域
1.按照城市的性质与规模,组合功能与空间环境:
2.组织中心地区的交通:公共设施应按交通集散量的大小,及其与道路的组合关系进行合理分布
3.城市公共中心的内容与建设标准要与城市的发展目标形式应,同时在选址与用地规模上,要顺应城市发展方向和布局形态,并为进一步发展留有余地
4.慎重对待城市传统商业中心。
一般有较完善的建设基础和历史文化价值,且在长期的形成过程和作用过程中,已造成市民向往的心理定势,一般不应轻率的废弃与改造。
5.创建优美的公共中心景观环境:充分利用地形与环境条件,结合建筑群落的空间与形体的结构,在土地价值与建筑强度上取得恰当的平衡,提高生态效应与自然度,重视承续地方文脉,体现乡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