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颖甫,泽泻汤证,咳吐沫,业经多年,时眩冒,冒则呕吐,大便燥,小溲少,咳则胸满;苔白腻,脉弦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颖甫,泽泻汤证,咳吐沫,业经多年,时眩冒,冒则呕吐,大便燥,小溲少,咳则胸满;苔白腻,脉弦滑
曹颖甫,经方实验录
第五二案,泽泻汤证
颖师医案
管右,住南阳桥花场,九月一日
咳吐沫,业经多年,时眩冒,冒则呕吐,大便燥,小溲少,咳则胸满,此为支饮,宜泽泻汤。

泽泻—两三钱,生白术六钱。

佐景按:本案病者管妇年三十余,其夫在上海大场莳花侍候花草为业。

妇素有痰饮病,自少已然。

每届冬令必发,剧时头眩,不能平卧。

师与本汤,妇服之一剂,既觉小溲畅行,而咳嗽大平。

续服五剂,其冬竟得安度。

明年春,天转寒,病又发。

师仍与本方,泽泻加至二两,白术加至一两,又加苍术以助之,病愈。

至其年冬,又发。

宿疾之难除根,有如是者。

《伤寒》《金匮》中小方甚多,吾师亦常用之。

佐景因笔墨不闲,未暇一一详举。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以上自小青龙汤至泽泻汤凡五证,皆治痰饮。

小青龙汤以心下有水气为主,射干麻黄汤以喉中水鸡声为主,苓桂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以吐涎沫为主,皂荚丸以胶痰为主,泽泻汤以眩冒为主,此其大较也。

泽泻75克,生白术30克。

按古今度量衡折算法,汉代1两为今之15.625克,1斤为250克,则经方的实际剂量,当以原方折半计量为是。

汉代一升根据大陆那边的考据约是现在公制的200cc。

一般都是把『伤寒论』原方用量“两”当“钱”换算,曹颖甫是把“一两”当“二钱“换算!只要比例不变,药量随病的轻重调整!
泽泻汤
泽泻五两(15g),白术二两(6g)。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健脾利水除饮。

主治。

水停心下,清阳不升,浊阴上冒,头目昏眩,舌苔白腻,脉弦滑。

现常用于治疗梅尼埃病、颈性眩晕、高血压病、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高脂血症等病症。

方中泽泻甘淡,利水渗湿,使水湿从小便而出,为君药。

白术甘苦,健脾益气,利水消肿,助脾运化水湿,为臣药。

两药相须为用,重在利水,兼健脾以制水,为治脾虚水饮内停之良方。

又有《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白术散,以白术、泽泻等量配伍应用,主治水肿觉胀下者。

临床报道尚见于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耳炎、鼻炎、泌尿系结石、水肿、腹泻、晕车症等病症。

实验研究发现,泽泻汤具有减轻内淋巴积水、降血脂、提高脑血流量、利尿、利胆等药理作用。

(1)泽泻汤用泽泻术,利水除饮效非常(2)清阳之位饮邪乘,眩冒频频苦不胜,泽五为君术二两,补脾制水有奇能】
《金圆要略》卷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