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高考30题--2108年浙江化学选考复习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C HO )c(HO 3 H 2 ) 3 c(C O 2)c (H 2)
;反应II的Δ H2=
+41.2
CO2(g)+3 H2(g)
CH3OH(g)+H2O(g)
Δ H1=-53.7kJ· mol-1 I
CO2(g)+ H2(g)
CO(g)+H2O(g)
Δ H2
II
(2)有利于提高CO2转化为CH3OH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 CD 。 A.使用催化剂Cat.1 B.使用催化剂Cat.2 C.降低反应温度 D.投料比不变,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E.增大CO2和H2的初始投料 比 (3)表中实验数据表明,在相同温度下不同的催化剂对CO2转 化成CH3OH的选择性有显著的影响,其原因是 。 表中数据表明此时反应未达到平衡,不同的催化剂对反应Ⅰ的催 化能力不同,因而在该时刻下对甲醇选择性有影响。
在T1~T2及T4~T5二个温度区间,容器内CO2气体浓度 呈现如图1所示的变化趋势,其原因是 。
②T1-T2区间,化学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温度越高, 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所以CO2被捕获的量随着温度的 升高而提高。T3-T4区间,化学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由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 移动,所以不利于CO2的捕获。
CO2(g)+ H2(g)
CO(g)+H2O(g)
Δ H2
II
某实验室控制CO2和H2初始投料比为1:2.2,经过相同反应时间测 得如下实验数据:
【备注】Cat.1:Cu/ZnO纳米棒;Cat.2:Cu/ZnO纳米片;甲醇选择 性:转化的CO2中生成甲醇的百分比 已知:①CO和H2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283.0kJ· mol-1 和-285.8kJ· mol-1 ②H2O(l)== H2O(g) ΔH3=44.0kJ· mol-1 请回答(不考虑温度对ΔH的影响): (1)反应I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kJ· mol-1。
4:利用趋势作图
为研究温度对(NH4)2CO3捕获CO2效率的影响,在某温度T1下, 将一定量的(NH4)2CO3溶液置于密闭容器中,并充入一定量的 CO2气体(用氮气作为稀释剂),在t时刻,测得容器中CO2气体 的浓度。然后分别在温度为T2、T3、T4、T5下,保持其它初始实 验条件不变,重复上述实验,经过相同时间测得CO2气体浓度, 得到趋势图(见图1)。则:
①掺入水蒸气能提高乙苯的平衡 转化率,解释说明该事实 。 正反应方向气体分子数增加,加 入水蒸气起稀释,相当于起减压 的效果 ②控制反应温度为600℃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 600℃时,乙苯的转化率和苯乙烯的选择性均较高。温度过低 ,反应速率慢,转化率低;温度过高,选择性下降。高温还可 能使催化剂失活,且能耗大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降低压强
(2)丁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有催化剂的 反应器(氢气的作用是活化催化剂),出口气中含有丁烯、丁 烷、氢气等。图(b)为丁烯产率与进料气中n(氢气)/n( 丁烷)的关系。图中曲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降 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原料中过量H2会使反应①平衡逆向移动, 所以丁烯转化率下降 (3)图(c)为反应产率和反应温度 的关系曲线,副产物主要是高温裂解 生成的短碳链烃类化合物。丁烯产率 在590 ℃之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 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0℃之后,丁烯产率快速降低的主要 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反应Ⅲ:(NH4)2CO3(aq)+H2O(l)+CO2(g)
2(NH4)HCO3(aq) △H3 反应Ⅲ在温度为T1时,溶液pH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 如图2所示。当时间到达t1时,将该反应体系温度上升 到T2,并维持该温度。请在图中画出t1时刻后溶液的pH 变化总趋势曲线。
综合练习丁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脱氢制 备。回答下列问题: (1)正丁烷(C4H10)脱氢制1-丁烯(C4H8)的热化学 方程式如下: ①C4H10(g)= C4H8(g)+H2(g) Δ H1
2 Kp p 2 1
n 2 K c (1 2 )V
________。 (3)工业上,通常在乙苯蒸气中掺混水蒸气 (原料气中乙苯和水蒸 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9),控制反应温度600℃,并保持体系总压 为常压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在不同反应温度下,乙苯的平衡转化率 和某催化剂作用下苯乙烯的选择性(指除了H2以外的产物中苯乙烯的 物质的量分数)示意图如下:
练习:工业上利用天然气与CO2进行高温重整制备CO。 已知CH4、H2和CO的燃烧热分别为-890.3kJ· mol-1、285.8 kJ· mol-1和-283.0 kJ· mol-1则CH4 + CO2 →2CO + 2H2 热化学方程式为 CH4 (g)+ CO2 (g)==2CO(g) + 2H2(g)
590℃前升高温度,反应①平衡正向移动 升高温度时,反应速率加快,单位时间产生丁烯更多
更高温度则有更多的C4H10裂解导致产率降低
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反应:
(1)已知:
化学键
C-H 412
C-C 348
C=C 612
H-H 436
键能
/kJ·molˉ1
124 kJ· 计算上述反应的△H=________ mol-1。 (2)维持体系总压强p恒定,在温度T时,物质的量为n、体积为 V的乙苯蒸汽发生催化脱氢反应。已知乙苯的平衡转化率为α,则 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 (用α等符号表示)。
mol-1 已知:②C4H10(g)+ O2(g)= C4H8(g)+H2O(g) ΔH2=-119 kJ·
[
1 2
+43 反应①的ΔH1为________kJ · mol-1
③H2(g) + 2 O2(g)= H2O(g)

ΔH3=-242kJ· mol-1
图(a)是反应①平衡转化率与反应温度及 压强的关系图,x < 0.1(填“大于”或 “小于”),欲使丁烯的平衡产率提高,应采 取的措施是 AD (填标号)
1.00× 1.00× 10-4 10-4 2.70× 2.70× 10-3 10-3
mol/L
时间/S
0
1
4.50× 10-4 3.05× 10-3
2
2.50× 10-4 2.85× 10-3
3
1.50× 10-4 2.75× 10-3
4
5
C(NO) 1.00 mol/L ×10-3 C(CO) 3.60 ×10-3
● ▲

● ● ●
15 ℃


■ ■ ■ ■

25 ℃

5℃






t (m in)
根据图中信息,如何说明水解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标▲与标●的曲线相比,c(初始)小,但同一时间段△c大(即大),说明升温加快反应。
浙江新高考30题 柯桥中学化学组
1:焓变ΔH、熵变ΔS与反应方向 例:(2013浙江)捕碳技术(主要指捕获CO2)在降 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NH3和(NH4)2CO3已经被用作工业捕碳剂,它们 与CO2可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反应Ⅰ:2NH3(l)+H2O(l)+CO2(g) 反应Ⅱ:NH3(l)+H2O(l)+CO2(g) 反应Ⅲ:(NH4)2CO3(aq)+H2O(l)+CO2(g)
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
温度(℃) 平衡总压强(kPa) 平衡气体总浓度 (×10-3mol/L)
15.0 5.7 2.4
20.0 8.3 3.4
25.0 12.0 4.8
30.0 17.1 6.8
35.0 24.0 9.4
②根据表中数据,列式计算25.0℃时的分解平衡常数: 2 2 9 8 K = c ( C O ) c ( N H ) 1 . 6 3 . 2 1 0 1 . 6 4 1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3 ③取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固体放在一个带活塞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在25℃下达 增加 (填“ 到分解平衡。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氨基甲酸铵固体的质量______ 增加”、“减小”或“不变”)。 > ,熵变△S___0 > (填>、<或=)。 ④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的焓变△H____0
ΔH=247.3 kJ· mol-1 练习:判断下列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CO2(g)+3H2(g)=CH3OH(l)+H2O(l) △H<0 低温自发 。 NO(g) + NO2(g) + 2NH3(g) 2N2(g) + 3H2O(g) △H<0
任何温度下自发
2:平衡常数及反应速率的求算
例:2009浙江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 NO 会破坏臭氧层。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 气中的NO和 CO转变成CO2和N2, 化学方程式如下:
1.00× 1.00× 10-4 10-4 2.70× 2.70× 10-3 10-3
mol/L
-4mol/(L· 1.88 × 10 s) 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____________。
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5000 。
3:图像分析与条件选择
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以乙烯作为还原剂的脱硝(NO)原 理,其脱硝机理示意图如图1
脱硝率与温度、负载率(分子筛中催化剂的质量分数)的关系如 图2所示.
该脱硝原理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O+2O2+C2H4=N2+2CO2+2H2O 为达到最佳脱硝效果,应采取的条件是 350℃,3%
例已知:NH2COONH4+2H2O
NH4HCO3+NH3· H2O
该研究小组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氨基甲酸铵溶液 测定水解反应速率,得到c(NH2COO-)随时间变化趋势 如图所示。 c (N H 2 C O O - )(m ol/L )
(4)在右图中分别画出I在无催化剂、有Cat.1和由Cat.2三种情况下 “反应过程-能量”示意图。
(5)研究证实,CO2也可在酸性水溶液中通过电解生成甲醇, 则生成甲醇的反应发生在 极,该电极反应式是 。

CO2+6H++6e-==CH3OH+H2O
2017.11Ⅰ.十氢萘是具有高储氢密度的氢能载体,经历“十氢萘(C10H18)→四 氢萘(C10H12)→萘(C10H8)”的脱氢过程释放氢气。已知:
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 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表:
时间/S
0
1
4.50× 10-4 3.05× 10-3
2
2.50× 10-4 2.85× 10-3
3
1.50× 10-4 2.75× 10-3
4
5
C(NO) 1.00 mol/L ×10-3 C(CO) 3.60 ×10-3
某研究机构用CO2代替水蒸气开发了绿色化学合成工艺——乙苯 -二氧化碳耦合催化脱氢制苯乙烯。保持常压和原料气比例不变 ,与掺水蒸汽工艺相比,在相同的生产效率下,可降低操作温度 ;该工艺中还能够发生反应:CO2+H2=CO+H2O,CO2+C= 2CO。新工艺的特点有_________(填编号)。 ① CO2与H2反应,使乙苯脱氢反应的化学平衡右移 ② 不用高温水蒸气,可降低能量消耗 ③ 有利于减少积炭 ①②③④ ④ 有利于CO2资源利用
(NH4)2CO3(aq)
(NH4)HCO3(aq) △H2
△H1
2(NH4)HCO3(aq) △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H3与△H1、△H2之间的关系是:△H3
2△H2-△H1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分解反应平衡常数 和水解反应速率的测定。 (1)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 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 NH2COONH4(s) 2NH3(g)+CO2(g)。
2016浙江理综催化还原CO2是解决温室效应及能源问题 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表明,在Cu/ZnO催化剂存在下, CO2和H2可发生两个平衡反应,分别生成CH3OH和CO。反应 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O2(g)+3 H2(g) CH3OH(g)+H2O(g)
Δ H1=-53.7kJ· mol-1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