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课件6-优质公开课-人教彩色八下2017精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以说,文章更多地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 形,成功的刻画了一个年轻寡母和后妈独力 维系、支撑一个大家庭的“事事留心、事事 容忍”的感人形象,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 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不仅写了母 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 “身教”。
Zx.xk
品味语言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 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 (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 儿底子。” 用“不能不”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 对“打了一点儿底子”的肯定,但“不能 不”这双重否定表达一种主观上的肯定, 因而有主观认为之意。这样既表明了态度, 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
研读赏析: 认识母亲
1、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用一句 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征.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 父” . 、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 2
Zx.xk
(介绍胡适生平中的有关材料 )
研读赏析: 认识母亲 3、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
*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我上学. *“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 “我” . *新年之际 ,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
整体感知:
理清课文结构
怀 念 敬 爱 的 母 亲
我 的 母 亲
1、(1-4)念童年往事, 说性格及成因。 母叫我早起省 对我 宽严 母责我轻薄言 以以 2、(5-12)写 除夕夜对付 待 教 处理家 大哥的债主 人子 母亲三方面 庭难事 的事. 处理妯娌之 和矛盾 间的矛盾 遭侮辱责问叔--护尊严态度认真 3、(13)母亲对自 和待人, 影响深远, 己深远的影响 体谅人。 感激不尽。
问题探究
⑷母亲是旧社会传统的“良母”典型,她的 美好品德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她的一些思想 观念并不完全符合新时代女性的价值取向,不能 毫无保留地加以提倡.
总评: 母亲身上带着鲜明的民族和时代的烙印,对 她的评价,可能是仁者见仁.但“可怜天下父 母心”在任何时代都是相通的,这位体现中 国传统美德的母亲,在今天仍具有感人至深 的力量,激起我们情感上的共鸣.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20 品味语言 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说自己“混”了20多年,表现了作者谦逊 的态度。尽管作者当时已是文化名人,而且 这一“混”字与下句“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有暗接之妙。“我”在人海里“混”,应该 有人来管束“我”,但却没有,表达了作者 远离母亲之后对母亲的怀想;没有一个人管 束过“我”,“我”还能在人海里“混”了 20多年,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是多么 大。
研读赏析:4、看看这位母亲的个性表现在哪 认识母亲 些地方?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
①写母亲对我的管教(如“早省”、 “罚跪”),表现了她对我既严格又慈爱 (如“舔病眼” ),即她“是我的严师, 我的慈母”。 (与下文写母亲对大哥、大 嫂们的态度形成对比) ②写母亲在除夕夜如何对付败家子大哥 的债主。表现了母亲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 品性。(衬托手法)
我的母亲
胡适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 原名胡洪,字适之.现代诗人、 学者 。笔名有天风、藏晖、铁 儿等。安徽绩溪人。 1910年 赴美留学。 1917年毕业于哥 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同年7月回国。曾任北京大学 教授、校长,国民党政府驻美 国大使等职务。 1962年在台 湾病逝。 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主要著作还有:《胡适文存》 《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 学史》《戴东原的哲学》等。
shù shēng mó , tiǎn wǚ
bó 轻薄
文章主旨
本文是首质朴动人的对母亲的赞歌,作 者怀着深深的敬意和爱戴,记下了自己人生 历程的一段回顾,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 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 的几件事.表现了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和优 秀的性格品质,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与 敬爱. 爱的感情贯穿全文.
脸上从不露出一点儿怒色. *受了两嫂子的气,她只忍着,忍到不可 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 一点儿人格上的侮辱.
1、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 问题探究 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而其他 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这前三段写作者童年的性格特点和自己印象 深刻的往事,突出了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养 成所起的奠基作用.而童年的生活除读书外,是贫乏 的有缺陷的.在此背景下,母亲“给了我做人的训导” 就显得弥足珍贵了,令作者铭记永久,且影响巨大. 所以这三段非闲笔.它不仅为写母亲起到了铺垫作 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另外,这篇课文选自《四十 自述》,写母亲同时也是写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 的一段历程,作者是把母亲作为自己人生道路的第 一位“恩师”来写,所以在对自己人生第一步—— 童年经历的描绘运用的笔墨较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研读赏析: 认识母亲
③ 写母亲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 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表现了母 亲的容忍、温和。 (用她们的表现来反衬 母亲,衬托手法) ④写母亲人格受侮辱非常生气,直叫那 说话不负责任的五叔认错赔罪才罢休。表 现了母亲的“刚气”。(与上文的容忍、 温和形成对比)
研读赏析: 认识母亲 5、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 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 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这样写看似游离“母亲是我的恩师” 的主旨,其实不然。我们常说母亲是人 生的第一位老师,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母 亲如何“教导”上,而更多地体现在母 亲平时怎样待人接物对自己的影响上。 因此,
胡适墨迹
学科网
整体感知
迅速浏览全文,掌握本文 中的生字生词,初步感知作者 在文中所饱含的思想感情.
Z.x.x. K
掌 握 字词
chuò zhōu yì tì shù 绰号 文绉绉 眼翳 抽屉 管束 庶祖母 吹笙 摹画 舔去 侮辱 待人接物: 指跟人相处。 天资: 天生的资质。 究竟: 终究,到底。 轻薄: 指言语轻佻。 浪人: 游手好闲,不做事。 尖刻: 尖酸刻薄。
问题探究
2、试对作者母亲为人、教子 的方式发表一点儿评论.
⑴ 母亲在为人处事方面,克己谦让,宽容 善待,和睦仁慈,体现了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 ⑵ 教子严格严厉,是因为丈夫去世早,孩 子是她唯一的寄托和希望,深感教子责任重 大,爱之深则责之切,这可理解. ⑶母亲宽以待人,严以教子的品性对作 者的影响非常大,让作者学会了待人接物和 气,宽恕体谅他人,学习勤奋守时,做人自省 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