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N总线的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3969/j.issn.2095 - 509X.2018.05. 013
基于C A N总线的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设计
赵坤$,2,郑颖$,2,王栋$,2
(1•& 航空学院车辆工程学院,710077 $
(2. & 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10077$
摘要:为满足现代车辆对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制动要求,通过分析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制动效 果和C A N总 ,提出了一种基于C A N总线的 子机 系统的 方案。
基于C A N总线的 子机 系统采用A R M S3C2410为主控制处理器,基于C A N总线完成主从节点数据通信,从处理器A T89C51接收总线控制信号,完成电子机械制动控制。
该系统 现了对 智 、一体 ,降低了操作难度,了的性、舒适性。
关键词:电子机 系统;#C A N总线;通信
中图分类号:F407.472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社会日渐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人们物 生活得到极大 ,已成为公认的最常用的
交通工具。
随着 的普及,人 能出了 的 。
的 重 是汽制动性能[1]。
传统的液压制动系统由于制动响应速度慢、管 、制动液泄漏易造成:,已无法满足 制动发展的[2_3]。
电子机械制动(e le ctro-m e chan ica l b ra k e,E M B$ 系 统以线控技术为基础,利用中;L、控制 进彳了电子制动踏板及传感器丨旨号米集,并基于控制算法获得 制动力,然后利用总线进行信号传输,使制
动执行机构运动。
电子机械制动系统能够实、、响应的制动性能,操作方便,系统,成本低廉,且能 避免制动液泄漏,安全,已成为 制动行业发展方向[^6]。
于线控制动,由于制动中 采集 大
,因解决控制信号通信问题[7]。
以为基础的传统串行通信方式占用 大,且其
交 与工作 相关,若工作:恶,交 。
C A N 总 由于具的实时 纠错能力、的通 错、的传输 ,且满足差分收发扰环传输,已成为线控制动的重要通信方式[8_9]。
本 基于C A N总线通信,进行 :子机械制动系统的模块化设计。
文章编号:2095 -509X(2018)05 -0061 -04
1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1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组成
子机械制动系统E C U(中 子
控制 $、源与能源管、制动 :以及电子制动踏 ,具组成结构1所。
其中电子制动踏 3个部分,即
拟器、传器以及制动踏板。
电子制动踏板 的 传感器接收 号,并将其传
输给E C U,E C U进行 分析 ,实 动机力
矩控制。
制动 进行制动操作。
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控制组成框架图
!2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设计方案
在进行制动时经 制动滞后问题,因在具体制动过程中,踩下踏板,踏
传感器迅速 制动 ,响应速率。
汽
4 的制动器必须保持 ,利用具 速
传输的 网络进行集中控制,满足
會泛。
基于此,本利用C A N总线通信方式进行
2018年5月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May.2018第47 卷第 5 期Machine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V〇l.47 No.5
s s
機
收稿日期:2017 -05 -12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310822171116);西安航空学院校级科研项目(2017KY1217)
作者简介:赵坤(1981—$,男,陕西西安人,西安航空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电子工程。
• 61 •
2017年第46卷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AT89S52
图4 C A N 总线通信电路
对于微控制器及C A N 控制器,其复位电路选 62 •
用M A X 708芯片,该芯片可以实现高低电平有效复
E M B 控制系统设计,具
2所示。
图2 基于C A N 的E M B 控制系统设计
2硬件电路设计2.1
硬
方案
子机械制动系统的具体工作为:汽车驾
踩下制动踏板,踏
传感器
号
制动
,并将 结果发送给E C U ,E C U 进行信号
分析,
号一方面控制电动机进行力矩输出,另一方面使执行机构产生制动 力,并将结果作用于。
制动力大小取决于的转向摆角以及与 的摩擦 ,所以于
每 必须 装传感器以及制动器,使其形
成
、闭的制动。
图3
为
子机
械制动系统的总体结构
组成框
,其 「
E C U 、A /D
:
、信号采集、制动踏板单元
以及直
动机 。
在
子机械制动系统中,其脏为
E C U ,
可接收各传感器传入的信号,进行信号
分图3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硬件结构图
析。
传的信号
脉 号, 拟号。
电
动机驱动器 驱动芯
围设备两部分。
对 于电动机驱动器, 子机械制动系统对电
动机驱动性能的 ,
动机本
行需
的控制 ,
满足驱动器的抗干扰性能
和工作温度。
本文的E C U 采用S 3C 2410
器,该处理器采用S S I C
体系结构,频率高达
203M H z ,是一款功耗低、性能的
器,串行接
口丰富, 于接C A N
控制器。
2.2
C A N
总线通信电路
图4 为
C A N
总线通
,由3个部分
组成,即C A N
控制器、收发器、微控制器。
三者的
芯片分别选用SJA 1000、C T M 1050T 以及A T 89C 52。
其中
C T M 1050T
芯片是目前唯一可以实现DC 2 500V
电器隔离的收发器芯片,可以避免由于浪
涌、干扰产生的
故
总线错误问题,其 ‘
C A N
收发器、E S D 总
源保护电路、隔等,通过S X D 和
T X D
引脚便可与SJA 1000相。
0 1.
2.34
5
.
6
7
P
P P P P P P P
G
N o E /P R P S
7 6 5 4 3 2 1 O -R -D
2.2.2.2
2.2.2.2.^p R r p p p p p p p P -V -I
^/v r A
r A L ^T T O T l
01234567d d d _ l EAy XT XT RS T N T N T O T l P1.P1.P1.P1.P1.P1.P1.P1.RXT TX GN
A
动
电.电动机驱
动
器
2018年第5期
赵坤!基于CAN 总线的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设计
〇1^-------------------0
10
20 30
40 50
踏板位移
/m
图7踏板位移与电枢电压关系
CAN
初始化
程序
图5软件部分总体结构
C A N
通 议只在 层
层完成,因在进行 设计时,用
实
成C A N 应用层协议制定。
C A N
分配、 #大
义其优先级。
C A N 总是系统设计的 ,C A N 通信程序是完成其他
功能的。
C A N 通信是
在控制器初始化基
础上,然后进行信息收发。
3.1 控制器
C A N
控制器通电复位后模式是C o n fig u ra tio n ,
在运行前需要进行初始化。
对于M CP 2510,其初 始化设置为:S 3C 2410芯片通过S P I 串口设置向
M CP 2510的片选C S 输出一个低电平进行初始化, M CP 2510初始化设置内容包括使能中断、波特率
及过滤器设置、收发缓 。
为避免
M CP 2510,忙”,进而影响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完成 任
作后
添加一
时程序。
下是实现
读写功能的部分函数!
s 3c 2410一mcp 2510一w rite " data );//控制器写数据
s 3c 2410一m cp 2510一read " data );//控制器读数据 s 3c 2410一m cp 2510」o ctl ( d a ta );//完成总线波
始
3.2
收发流程
6
为
C A N
报文收发程 程图。
发程 6
(a ) ,首先判断缓
是否空闲,如
号的同时输出,是一种微 器电源监控芯。
通过V C C 、手动 输入的方式控制触发复位信号。
3
软件设
子机械制动系统的
基于
:
进行设计,各子统首先完成内部编程,在总程
中调用,利用C 语言进行编程。
制动系统通电
后,节点 器和C A N 控制器 ,然后由
S 3C 2410芯进行控制器初始化。
程 功能
顺 ,
5 。
其中系统主程序在第一级,
子程序;C A N 通信程序、执
行器驱动程序、信号采集程
在。
CAN
CAN
接收发送
子程序子程序
闲, 释放缓 ,然后 ; 发送
之前要检测待发 的 式是否满足 ,满足
,置
,启动发送程序。
⑻发送流程图 (b )接收程序流程
图6
C A N 报文发送与接收程序流程
图6(b )为接收程 程图。
相于发送程序,接收程
,
实接收功能,
接收
溢出及错误报警。
制动系统设计
的通信实时性,因 选择中断接收方式。
控制器接收 直至缓
满,中断触发,向
器发
接收
中断请求,完成
接收。
4
基于
CAN 总线的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
统性能模拟实验子机械制动系统
:1)动机驱动
器,型号为A Q M D 2410N S ;2)
传器,型号为K T R
-A ,
为 0 〜100m m ;3)
传感器JY V S -DC 0075D ,
为0〜30V ;4)力矩传感器,型号为
A K C
-11,力矩为0〜50N + m 。
图7 为踏 与电动机电枢 。
由 知,
而,
踏 与电动机电枢 存在
,表踏
传感器采集的踏
号通过E C U 处
,
结果由电动机驱动,产生的电枢电压在正
范围内。
A
/m #s
•
63 •
2017年第46卷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10
20 30
40 50
踏被位參
/m
图8
踏板位移与电动机输出力矩关系
图9为执行机构负载特性曲线。
执行机构负 是指系统
行
下作用在制动盘压力与丝杠
的。
由
知: 杠
增
,制动盘压力增大;
曲
分光滑,制动
盘压力与丝杠 存在。
拟曲线与实
测曲线重 ,这表明执行机构 。
5结束语
本 研究了 C A N 总线通信在 子机
械制动系统中的应用。
子机械制动系统是
图8为踏 与电动机输出力矩。
由图
知,踏
与电动机输出力矩存在
,表统克服了电动机本身存在的磁滞。
控技术在制动领域的应用,具 快的响应速
度、 的控制精度 扩展性。
C A N 总线由于具 的实时 纠错能力、 的通错性、 的传输 ,且满足差分收发 干
扰
, 解制动中 采集 大的问题。
基于C A N 总线的 子机械制
动系统的 设计方案,可实 左右后 會巨、一 控制, 了作难度,提高了驾驶的安
、舒适性。
参考文献:
[1] 杨坤,李静,郭立书,等.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设计与仿[J ].农业机械学报,2008, 39(8):24 -27.
[2] 李 , 原,何华.基于滑 的汽车电子机械制动
统的 控制[J ].机械工程学报,2012, 48 (20): 121 -126.[3] 荆志远•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设计与仿真[J ].科技风,
2015(18) :37.[4] 吴小川,李鼎,焦志浩,等.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设计
[J ].汽车零部件,2012(3):63 -66.[5] 傅云峰.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设计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D ].杭州:浙江大学,2013.[6] 李电敏. 子机械制动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J ].淮南
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16(6):4-7.[7] 杨. 子机械制动系统CAN 总线通信研究[D ].太
原:中北大学,2014.[8] 金健.基于CAN 总线的行车电子制动系统电控单元的设计
与实现[D ].长春:吉大学,2009.[9] 汤锴杰.基于CAN 总线的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研究[D ].重
庆:重庆交通大学,2014.[10] 苏,葛友华,王斌•新型电子机械制动系统设计[J ].现代
制造工程,2016(1 ):124 -128.
D e s ig n o f a u t o m o t iv e e l e c t r o n ic m e c h a n ic a l b r a k i n g s y s te m b a s e d o n C A N
b u s
Z H A O K u n ,Z H E N G Y in g ,W A N G Dong
(In s titu te o f V eh icles E n g in e e rin g ,X ia n A e ro n a u tica l U n iv e rs ity ,Shaanxi X ia n ,710077,C h in a )
A b s t r a c t :In order to m eet tlie b ra k in g requirem ents o f m odern e le ctron ic ve h icle brak b ra k in g effect o f autom otive e le ctron ic m ech an ical brake system and the advantages o f C A N b u s ,proposes a k in d
o f m od ulariza tion o f autom obile electron ic
m ech an ical
brake system
based
on
C A N
sor S 3C 2410 as the
m ain
con tro l pro cessor ,it realizes
data
com m u nica tion between the m aster and
ses the processor A T 89C 51 to receive bus c on tro l signal and com pletes the e le ctron ic m ech an ical brake c o n tro l .The system can achieve the
le ft
and rig h t
rear
w heel
integrated
c o n tro l ,reduce the
prove the d riv in g safety and co m fo rt .
K e y w o r d s :electron ic m echanical brake system ; a u to m o b ile ; C A N b u s ; com m unication
?.
N )/
联
^
s
渥
•
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