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
探析
摘要:国土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们生产生活的物质环境。
长期
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占据、浪费了大量的生态环境资源,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
的破坏,这种破坏已经开始反过来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人身健康。
固有的国土
资源开发利用策略已经不适合今天的发展,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开展国土资源开发
利用更符合当下需求,开发利用主要从生产、生活、生态三个角度出发。
本文围
绕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国土资源;开发利用
引言: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产品被放在
与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等同的高度进行建设。
传统的消耗资源、牺牲环境的发展
模式已表现出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低效、混乱的遗症,寻求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之
路刻不容缓,必要时经济发展为环境保护让步十分有必要,追求多维度协调发展
是今后我国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趋势。
一、国土资源和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一)国土资源概述
国土资源是指国家和人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包括自然资源、人口资源和
社会经济资源[1]。
狭义上的国土资源,仅指国家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矿藏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气候资源等自然资源[2]。
目前,在我国的发展战略中针对
国土资源提出了一系列的开发与保护要求,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有关于生态保护。
(二)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面对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现状而提
出的生态文明理念[3]。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将过去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提升,从
原本的不给后人留遗憾上升到给后人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于
我国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重要战略部署。
二、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下,国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必须更加慎重、珍惜,
珍惜每一寸国土的利用,坚决维护海洋权益,全面促进资源的节约和能耗的降低,加大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提高对自然灾害的预防能力。
反过来,国土
资源相关的开发和利用是今天的我们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一)国土资源领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领域
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国土资源领域属于十分关键的基础领域,生态文明建
设中,国土资源作为关键性的物质基础,其影响作用十分重要,因此也成为重要
的空间载体以及核心要素。
有关生态文明,可定义为人类在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
中的物质、精神以及制度成果的总和,同样可将其看作为人类、自然和社会之间
和谐相处的一种形态。
同其他社会形态做出对比,也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均以
物质作为重要基础。
例如,以国土资源开发管理为例,国土资源利用影响范围相
对较广,如社会文明进步发展,两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
理念全面推行落实,新能源和新材料等凭借其清洁环保的优势特点,也成为社会
发展所关注的焦点。
国土资源管理中,有关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其所强调的基本
核心在于人地统一和谐。
所以,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需充分保证科学性,
并重点突出可持续发展。
国土资源不但涉及到农业资源,同样涵盖和工业建设以
及城市发展存在密切联系的生态资源,属于人类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有限资源。
鉴于此,重点保护与积极建设生态文明,属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最为关键的基础
内容之一,同样属于深化改革所需深入研究的关键内容。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土资源管理的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其所强调的基础内容主要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国土资源管理所关注的目标对象主要为国土资源,通过集约高效与科学开发,以
实现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基本目标。
依托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重点落实国土资
源的科学开发利用,对资源能源管理、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优化有着重要促
进作用,同样对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作用。
三、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中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发展机遇
(一)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中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首先,资源空间有限。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国土资源
开发利用也暴露出相应的问题,人多地少、耕地面积不足等情况较为突出。
当前,全国范围内,建设用地依然有着较高的需求。
所以,重点落实统筹规划,严格规
划红线,也成为科学开发利用理应关注的重点内容。
如矿产资源,部分矿产资源
短缺情况较为严重,其中也涉及到对国民经济影响较大的支柱型资源。
此外,工
业化、城镇化的全面推进,矿产资源整体需求量明显提高,以至于资源短缺、需
求增加之间产生更为严重的矛盾问题。
其次,环境发展有限。
社会活动相对可控,且并未超出环境承载范围的情况下,环境能够通过自我更新的方式,实现自我调节平衡。
反之,若明显超出承载
范围的情况下,势必会对自我更新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对其形成限制影响,从而
引起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等。
根据有关调查得知,我国地表水质污染情况严重,地下水质同样存在轻度污染,且情况逐步加重。
工业化快速推进,因废气大量排放,导致大气污染等问题频繁出现,如“雾霾”天气,由此产生严重大气污染。
又如垃圾排放,生活、工业垃圾总量巨大,垃圾处理措施亟待创新改革,这也成
为影响环境发展的重要因素。
最后,地质灾害频发。
我国地域辽阔,地质灾害发生概率明显较高。
全国发
哪位内,各省市所出现的地质灾害情况各有不同,以山地丘陵区情况相对突出且
严重。
地质灾害频发,对经济发展和人员安全产生严重危害影响。
(二)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中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机遇
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新中国,这也成为国家高度关注的重要内容,并对
此提出重要工作思想指导,这也为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提供重要发展基于。
基于党
中央领导,已然形成全面重视、共同参与的新格局,为生态文明建设产生重要促
进作用。
国土资源管理中,因此获得重要的群众基础。
此外,为对环境问题采取妥善有效解决,国土资源管理中,应重点实施深化改革,以此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四、生态文明建设大环境下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策略
长期以来,我国都在开发建设和环境保护中选择开发建设,自然界的惩罚让国人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要求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必须在资源承载、环境承受的范围内进行,要求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必须将生态与资源视作一个整体,在统一管理和监督下进行开发,实现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中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社会效益的相一致。
(一)对生产空间的利用策略
对生产空间的利用策略主要从农业、工业、服务业三个角度着手。
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指导下,生产空间的利用从资源型转向以较少的资源环境支撑高质量经济发展。
首先是农业现代化建设,包括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利设施建设、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大绿色有机农产品研发、构建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
然后是工业现代化建设,包括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行业、大力培养自主创新、构建技术密集型产业、建设循环工业体系。
最后是服务业现代化建设,包括培养新兴服务业、建设科技服务业、加快服务产业发展布局,通过服务业来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充分利用服务业低消耗、高附加值的特点。
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生产空间利用关键在于节能、降耗、减排,在保护资源、环境的基础上推动经济的高速发展,这一切离不开科学技术。
(二)对生活空间的利用策略
对生活空间的利用关键在于宜居和适度,也就是人口数量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关系。
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向着更发达的地区聚集,人口的聚集助推区域经济的发展,在适度范围内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但在人口聚集程度超过一定限度后,经济发达地区人满为患,各种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无法满足需求,欠发达地区则缺少人口资源进行发展。
这样的生活空间利用会对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也不利于地区经济发展。
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指导下,做好人口统筹规划、
协调城乡发展、发展低碳智慧城市、加强乡村地区配套设施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举措,能够有效缩小城市、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发展差距,发展大城市带动中小城市、周边乡村共同发展的模式,缓解大城市的人居生活空间、资源压力,给予中小城市、乡村地区更多的均衡发展机会。
(三)对生态空间的利用策略
对生态空间的开发关键在于有效的生态修复和综合性的环境保护。
“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就在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的优先项。
首先
转变传统的生态修复理念。
传统的生态修复理念中,“山水林田湖草”都是单一
的修复要素,治理水就是治理水,治理草原就是治理草原,这种单一的修复和保
护方式忽视了生态环境是一个整体,往往达不到预期的修复和保护效果。
生态文
明建设理念下,“山水林田湖草”被重新视为一个多要素整体,开展综合修复和
保护。
其次重点开展水土流失、盐碱化、土壤污染的生态修复。
目前,我国的水
土流失、盐碱化、土壤污染问题还比较严重,修复手段多依赖物理、化学手段追
求快速见效,忽视了这样手段的副作用和二次污染问题。
应用生态修复手段,遵
循生态环境自我修复的机制和方式进行重点问题修复,更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的要求。
然后完善环境监控体系。
传统的环境监控将重点放在主要污染地带,忽
视了人口密集地区、经济高发达地区、农业主产区,这些地区的资源消耗量大、
污染物排放量大,对整个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影响,将这些地区纳入监控视野才能
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控体系。
最后是宏观进行城乡环境整治。
城乡环境整治需要从
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环境治理角度入手,长效治理城乡范围内的水土污染问题,
立体打造城乡绿色生态空间,落实城乡环境保护的责任制。
结束语:
本文从生产、生活、生态三个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下的国土资源开发利
用进行了探讨,梳理了构建新型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探讨了国家各项政策在
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下对应的位置、承担的责任。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生产、生活、
生态三方面的协调配合,避免因发展而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
参考文献:
[1]蒋晓娟.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土空间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9.
[2]魏超.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9.
[3]桂梅. 生态红线下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浅议[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7,30(08):36-39+22.
[4]崔云平.新时期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综合规划[J].住宅与房地
产,2019(28):86.
[5]李彦忠.新时期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综合规划[J].产业创新研
究,2020(8):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