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一学期政治导学案3、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了解目前社会上常见的几种消费心理及其基本特征。

2理解四大消费原则的主要内容。

(二)能力目标
知道怎样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二、重点难点
重点: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必须坚持四个原则。

难点: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原则的把握。

三、教材梳理
(一)消费心理面面观
特点评价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二)如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这种原则要求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要避免____________。

要尽量避免____________,避免只重________________忽视______________。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的主旨是_______________,核心是______________。

人们形象地把绿色消费概括为5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四、课堂探究
随着生活的改善,经济的发展,国家开始鼓励消费,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你觉得合适吗?
五、课后巩固
1.2010年2月6日,《齐鲁晚报》报道,玫瑰之乡山东平阴县盛产一种低度七色玫瑰酒,这种包装新奇的七瓶七色套装酒采用了男女形体组成的“情”字作为注册商标,新颖的设计,受到许多青年人的欢迎。

这种玫瑰酒的热销属于 ( )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C.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2.“面子”一词,有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

在消费领域,面子的影响也随处可见。

这种“面子”型消费,归根结底是虚荣心在作祟。

“面子”型消费主要属于()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3.最近,全国人大高票通过的相关法案中关于“明星代言食品出事要追究连带责任”的规定,颇为公众关注。

众多商家不惜花巨资请明星代言其产品,主要是利用了消费者的()
A.攀比心理
B.求异心理
C.从众心理
D.求名心理
4.有人新编了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的故事:2009年9月,两位老太太又见面了。

美国老太太说:“因为我还不了贷款,银行把我扫地出门,流浪街头。

”中国老太太说:“托老天爷的福,今年房价大跌,我攒一套住房的钱,现在买了两套住房。

”这一故事表明了
①美国居民高负债的消费方式存在弊端②生活方式变化推动着消费观念的更新()
③必须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④必须彻底改变贷款消费的观念和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2009午1月1日开征燃油税的最大影响是引导消费者选购新车时关注汽车的油耗,对相同级别的车型愿意选择省油性能更好的车型。

这表明,燃油税开征最重要的意义是促使消费者()A.主动自觉地依法纳税 B.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C.重新审视以往的消费观念 D.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6.节俭是传统美德。

经济学家凯恩斯则提出了节俭悖论,认为节俭对个人、家庭来说是美德,而对社会来说则意味着支出减少,导致有效需求不足,阻碍经济发展,造成失业增加,收人减少。

这启示我们()
A.个人应该坚持节俭,社会应该扩大消费 B.消费决定生产,政府应适当刺激消费
C.既要勤俭节约,又要适度消费 D.应重视消费对生产的影响,积极引导消费
7. 一项调查显示,一些大学生的消费已经高于普通的上班族,有些学生年消费2万多元,超前消费、负债消费已经越来越被众多的大学生所接受。

对此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认为,大学生负债消费其实是一种“预期消费”,在家庭条件允许、对自己的未来收入比较有把握的情况下,预支一点也无妨。

观点二认为,当正常消费变成超前消费甚至负债消费之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必然会受影响,甚会导致各种大学生违法事件的发生。

对大学生而言,应当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学业上,不必在物质享受上过分追求。

说明大学生应怎样理性消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