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钱谦益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体仁] (1573--1638)字长卿,号园峤。乌程(今属湖州) 人。明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编修,累官礼部侍郎。 崇祯元年擢礼部尚书。会推阁臣,以望轻未能人阁, 遂疏讦钱谦益结党受贿。三年,兼东阁大学士。既辅政, 攻罢周延儒,代为首辅。居位八年,专务刻核,迎合 帝意。后以帝悟其有党,遂引疾归。卒赠太傅,谥文 忠。福王立,削赠谥。
老臣履声,新主厌闻,则又巧假郑、瞿式耜sì二杰师
生之谊,欲为朱序助晋,梁公反唐。……盖蒙叟才 大而识暗,志锐而守馁,故愈巧而愈拙。
• [宋庠](音xiáng)(996~1066)初名郊,字 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安州安陆 (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 札县)。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连中三元, 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与弟宋祁并有文名, 时称“二宋”。卒谥元献。诗多秾丽之作,著 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 金鹤冲《钱牧斋先生年谱》引归玄恭“杏坛之 杖”,即是一例。黄摩西《钱牧斋文钞序》中 所说“大婚仪注”,非牧斋所为。《孤忠录》 等,记载抗清事、柳如是事等。沧桑之变中, 看人要看其大节,不可过拘小末。瞿式耜年轻 时亦曾为非乡里,但不妨碍他以后成为爱国遗 民。
• 三、诗文
谦益为后世所称者是诗文。他对于自己为
• 二、为人之评价
• 乾隆三十四年六月的“谕旨”:
“钱谦益本一有才无行之人,在前明时身跻膴
仕高官厚禄。在本朝定鼎之初,率先投顺,洊至列卿。大 节有亏,实不足齿于人类。朕从前序沈德潜所选《国 朝诗别裁集》,曾明斥钱谦益等之非,黜其诗不录, 实为千古纲常名教之大关。彼时未经见其全集,尚以 为其诗具在,听之可也;今阅其所著《初学集》、 《有学集》,荒诞悖谬,其中诋谤本朝之处,不一而 足。夫钱谦益果终为明朝守死不变,即以笔墨腾谤, 尚在情理之中;而伊既为本朝臣仆,岂得复以从前狂 吠之语列入集中?其意不过欲借此以掩其失节之羞, 尤为可鄙可耻。钱谦益业已身死骨朽,姑免追究;但 此等书籍,悖理犯义,岂可听其流传,必当早为销 毁。”(《清史列传》卷79《贰臣传乙》)
• 谦益既降之后,远近遗民,也多讥刺。但亦 有恕其既往而悲其身世的。
• 后人评价: • 归庄《祭钱牧斋先生文》:
“感时追往,忽复泪下淋浪,发竖蓬松, 窥先生之意,亦悔中道之委蛇,思欲以晚盖 谓以后善掩前恶,何天之待先生之酷,竟使之赍jī志 以终”。
黄宗羲《南雷诗历.钱宗伯牧斋》:
“平生知己谁人是,能不为公一泫然”。
• 谦益获释之后,政治上趋于消极。这时纳 名妓柳如是为妾,又筑绛云楼,珍藏古器书籍, 似有不复出仕之意。
• 但这时国家已临末日,崇祯十七年,李自 成的农民军攻陷北京,崇祯缢死。南都谋立帝 嗣。谦益乃赴南京,参与策划迎立潞王。及至, 马士英等已立福王,谦益又应诏就任礼部尚书, 称颂马士英,逢迎阮大铖。其政治倾向和从前 大不相同。
• 清兵攻陷扬州,进攻南京,谦益又与大学 士王铎等出降。顺冶三年(1646)正月,谦益被 清廷任为礼部侍郎管秘书院事。预修《明史》。
• 同年六月,谦益称病乞归。归籍不久,因被 牵累而入狱。到这时,谦益似已知悔,乃与 抗清义师取得联系。顺治五年又被捕入狱。 出狱之后,谦益更加尽力于反清活动。这时 曾与归庄、黄宗羲等遗民联络,接应郑成功 等义师北伐。北伐不成,他甚失望。晚年自 谓“濒死不死,偷生得生”(《与族弟君鸿论 求免庆寿诗文书》)。康熙三年(1664)病卒。 《清史列传》卷79、《清史稿》卷484均有传。 著作有《初学集》、《有学集》,且编有 《列朝诗集》等。
• [韩雍](1422—1478)明代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字永熙。正统进士。 韩雍像[1]授御史。巡按江西, 镇压叶宗留、邓茂七起义。景泰中擢右佥都御史, 巡抚江西,劾宁王得罪,勒致仕。天顺间复官,历 官大理少卿、兵部右侍郎。广西大藤峡为中心瑶、 壮各族起义,武装割据多年,抢掠财产和妇女,宪 宗成化初以韩雍为右佥都御史前往镇压,俘杀首领 侯大苟,截断江上大藤,改地名为断藤峡。迁左副 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后请分设广东、广西两巡 抚,朝命从其请,仍使以总督专理军事。后被劾, 致仕。有《襄毅文集》。
“牧斋不应未睹二牍,而悍然杜撰掌故,殆自 恃望重名高,不难以一手掩天下耳目欤!牧斋谈艺, 舞文曲笔,每不足信。渠生平痛诋七子、竟陵,而 于其友好程孟阳之早作规摹七子、萧伯玉之始终濡 染竟陵,则为亲者讳,掩饰不道只字。窜改弇州语, 不啻上下其手,正是一例。”
• 钱仲联《钱仲联论清诗》:
对钱氏评价不一,他既同抗清将领有来往, 又与清将领有来往。钱与清将郎廷佐、土国宝、 梁化凤等有往来,因有私交,这不是其人的两 面派问题,而是以之为掩护,隐蔽其抗清活动, 金鹤冲《钱牧斋先生年谱》提出此观点。后郑 成功到台湾不再回来,钱不满。瞿式耜sì对其 评价“未尝须臾不念本朝,忠驱义感”云云。 马进宝事,梅村诗中亦有诗悼之一一《葺城 行》。金鹤冲《牧斋先生年谱》亦有误处,如 将“阮姑娘”误为男,而实为女。
• [冯道](882~954),中国大规模官刻儒家经籍的创始人。字 可道,自号长乐老。汉族,五代瀛州景城(今河北交河东北)
人。历仕后唐、后晋(契丹)、后汉、后周四朝十君,拜相二
十余年,人称官场“不倒翁”。好学能文,主持校定了《九经》
文字,雕版印书,世称“五代蓝本”,为我国官府正式刻印书 籍之始。
• [王溥](922年-982年),字齐物,宋初并州祁人。历任后周 太祖、世宗、恭帝、宋太祖——两代四朝宰相。出生于官宦世 家,948年,甲科进士第一名,任秘书郎,953年,官至宰相。 周恭帝时,上表请修《世宗实录》,与扈蒙、张淡等共同编修。 郭威任枢密使时,率军平河中叛乱,聘为幕僚。957年,周世 宗柴荣请王溥选择将帅,王溥举荐向拱,再次取得胜利。世宗
• 钱临终前与南雷事,更可说明问题。金鹤冲 《钱牧斋先生年谱》,得章太炎称许。太炎文 集中亦有文章,记录钱氏抗清事,其事为真。 许多人认为钱诗中诡伪,其实,钱氏诗中为真
心话。黄人的见解见《钱牧斋文钞序》, 骂牧斋弄巧成拙。说他未达做官目的,而 又出而抗清。见《钱牧斋文钞》,亦见《近
代文论选》。
• 我认为,评价牧斋应有个前提,即一个人最终 的大节问题,他是抗清的。牧斋的发展,降清 是发展到坏,但立即又发展向好的地方,即抗 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人。牧斋致仕清廷后, 忏悔之处表现强烈。
乾隆:写了诗骂他
平生谈节义,两姓事君王。 进退都无据,文章那有光。 真堪覆酒瓮,屡见咏香囊。 末路逃禅去,原是孟八郎。
覆酒瓮:极言著作无价值。
孟八郎:禅林用语。指不依道理行事者。孟,孟浪;八郎,乃排行之次 序。禅林中,常以孟八郎形容强横暴戾之粗汉。景德传灯录卷八南 泉普愿章(大五一·二五七下):“孟八郎又恁么去也!”(!” (碧岩录第二十八则)p3141 【佛光大辞典】
• 黄人《牧斋文钞序》(骂钱谦益) 黄人按照水浒 传来为很多人命名,钱谦益是天巧星。
• 观其点将东林,蒙叟有天巧星之目。而其一生之
佹ɡuī得佹失,卒之进退失据者,皆以巧致之。其
初巧于科名,欲为宋郑公庠、王沂公,而一败于韩 敬,再败于温体仁。时重边才,巧于觊觎节钺,欲 为王威宣、韩襄毅雍,而有张汉儒之狱张汉儒揭发钱谦益及瞿式 耜sì居乡不法事数十款,严旨逮问。迨清师之效。而
• 严迪昌《清诗史》 “巧者,善于机巧机变,唯以私欲役巧,无有 不弄巧成拙者,牧斋亦不例外。……巧者必多 作伪,故论者有牧斋诗多貌为忠愤而实系自饰 之评”。
• 章炳麟《訄qiú书别录》訄,以言相迫也。 • 世多谓谦益所赋,特以文墨自刻饰,非其本怀。
以人情思宗国言,降臣陈名夏至大学士,犹拊顶言 不当去发, 以此知谦益不尽诡伪矣。
攻周楚。东晋大司马桓温表荐朱序为征讨都护,率兵增援成 都。太和元年(366年)五月,朱序与周楚内外夹击,大败司马 勋,擒司马勋及其党羽,送建康(今南京)斩首示众。朱序因功 被拜为征虏将军,封襄平子。太元十七年(392年)十月,朱序 以年老多病,请求解职。太元十八年(393年),朱序去世,被 追赠左将军、散骑常侍。
名将,因功升至鹰扬将军、江夏相。东晋梁州刺史司马勋为
政酷暴,治中、别驾及本州豪强若有不同意见,动辄就将其
斩首。司马勋欲割据蜀地,因害怕益州刺史周抚而不敢妄动。 兴宁三年(365年)六月,周抚死,东晋让周抚子周楚代其职,
司马勋见时机已到,遂于十月举兵反晋。州别驾雍端和西戎
司马隗粹极力劝诫,均被杀掉。司马勋自号梁、益二州牧、 成都王,于十一月领兵进入剑阁(今四川剑阁东北),攻打涪县 (今四川绵阳东),西夷校尉毋丘啼弃城逃走。司马勋进围成都,
死,赵匡胤势力强大,“王溥亦阴效诚款”,并献奉宅园取悦 于他。赵匡胤黄袍加身返京,王溥“降阶先拜”。964年正月, 罢相,任太子少保。太平兴国初年,封祁国公,982年八月去 世。谥文献。
• [朱序](?-393) 字次伦,义阳(今河南信阳南)人,东晋大将。
朱序的父亲朱焘,曾任西蛮校尉、益州刺史。朱序也是当时
• 梁公反唐:公元九零七年,曾为黄巢部下后
归降唐朝的梁王朱全忠,逼迫唐哀帝退位,自 己代唐称帝,建立了梁王朝,至此李唐王朝对 中国的统治宣告结束,中国从此进入了另一个 分裂时期——五代十国。
• 黄摩西《闲雅小品集观》: “因而于己,感喟最多,于人,则争议最剧。 时而想立身朝廷,时而又附庸风雅,内心流 连于行用与居藏之间,直到晚岁,才窥破世 情而遁入风月与禅林之中,牧斋之一生,反 映了一最典型的士大夫文人的襟抱。”
• 天启年间,谦益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兼侍 读学士。此时东林党与浙、楚诸党斗争甚烈。 谦益名列东林,一度被削籍归里。
• 崇祯元年(1628》,阉党魏忠贤等伏诛,谦 益又被起用,升礼部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 但在会推阁臣的活动中,谦益又被指责“滥入 枚卜之列”,革职查问。于是回籍闲居。在这 期间,谦益与名人学者多所交游,颇为朝臣侧 目。崇祯十年,因被讦告,押解到京,系刑部 狱中。
钱谦益
• 一、生平
• 钱谦益(1582—1664)一一字受之,号牧斋,又 号虞山老民。晚号蒙叟、绛云老人、东涧遗老 等。常熟(今属江苏》人。谦益幼承家学,早 慧,十六七岁已好为古文。万历二十六年 (1598),补苏州府学生员,三十四年中举。三 十八年,举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旋丁父忧归 里,乃潜心著述。四十八年,还朝补官。
陈名夏(1601-1654) 明清之际江南溧阳(今属江苏)人, 字百史。明崇祯进士。李自成攻克北京后,他投降 大顺朝。顺治二年(1645年)降清,历任吏部尚书、 弘文院大学士等职。后因党附多尔衮、谭泰(吏部 满尚书),被参劾、申诫。十一年,宁完我劾奏他倡 言"留发复衣冠,天下即太平"及结党舞弊等事,被 议罪处死。著有《石云居士文集》。
学为文的历程,曾反复陈述,在《复李叔则 书》和《答山阴徐伯调书》中言之最详。其 答徐伯调(缄)书有云:
“仆年十六七时,已好陵猎为古文。空同、
弇州二集,澜翻背诵,暗中摸索,能了知某 行某纸。摇笔自喜,欲与驱驾,以为莫己若 也。为举子,偕李长蘅(流芳)上公车,长蘅 见其所作,辄笑曰:‘他日子当为李、王辈 流。仆骇曰:‘李、王而外,尚有文章乎?’ 长蘅为言唐、宋大家与俗学迥别,而略指其 所以然。仆为之心动,语未竟而散去。
• [王曾](978—1038),字孝先,祖籍 太原,后迁居青州益都,历事宋真宗、仁宗两 朝,三度入相,是北宋著名的贤相。 三元及 第。
[韩 敬] (明)字求仲。乌程(今属湖州)人。万历三十八年 会试、廷对俱第一。授翰林院修撰。为忌者所中,迁 行人,寻夺职闲住。性卓荦,遭踬后,著书自娱。尝 选辑古诗文为《后学津梁》。
• 李国文《头发的功能》:
“钱牧斋是那种‘红袖添香(柳如是)夜读 书’的主儿,这位江南大才子,没有声色繁华, 没有履舄交错,没有功名利禄,没有卤簿鼓吹, 让他在山林里餐风露宿,是一天也过不下去 的。”
钱钟书《谈艺录》:瞧不起钱谦益
牧斋篡改王世贞《吴中往哲象赞》之归有光赞, 把原文“久而始伤”改一字为“久而自伤”,从而 贬低王世贞。《明史·文苑传》引用之,博学如纪昀 亦于《四库全书总目》引用之,致使李世熊、吕星 垣、蒋湘南皆误也。
老臣履声,新主厌闻,则又巧假郑、瞿式耜sì二杰师
生之谊,欲为朱序助晋,梁公反唐。……盖蒙叟才 大而识暗,志锐而守馁,故愈巧而愈拙。
• [宋庠](音xiáng)(996~1066)初名郊,字 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安州安陆 (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 札县)。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连中三元, 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与弟宋祁并有文名, 时称“二宋”。卒谥元献。诗多秾丽之作,著 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 金鹤冲《钱牧斋先生年谱》引归玄恭“杏坛之 杖”,即是一例。黄摩西《钱牧斋文钞序》中 所说“大婚仪注”,非牧斋所为。《孤忠录》 等,记载抗清事、柳如是事等。沧桑之变中, 看人要看其大节,不可过拘小末。瞿式耜年轻 时亦曾为非乡里,但不妨碍他以后成为爱国遗 民。
• 三、诗文
谦益为后世所称者是诗文。他对于自己为
• 二、为人之评价
• 乾隆三十四年六月的“谕旨”:
“钱谦益本一有才无行之人,在前明时身跻膴
仕高官厚禄。在本朝定鼎之初,率先投顺,洊至列卿。大 节有亏,实不足齿于人类。朕从前序沈德潜所选《国 朝诗别裁集》,曾明斥钱谦益等之非,黜其诗不录, 实为千古纲常名教之大关。彼时未经见其全集,尚以 为其诗具在,听之可也;今阅其所著《初学集》、 《有学集》,荒诞悖谬,其中诋谤本朝之处,不一而 足。夫钱谦益果终为明朝守死不变,即以笔墨腾谤, 尚在情理之中;而伊既为本朝臣仆,岂得复以从前狂 吠之语列入集中?其意不过欲借此以掩其失节之羞, 尤为可鄙可耻。钱谦益业已身死骨朽,姑免追究;但 此等书籍,悖理犯义,岂可听其流传,必当早为销 毁。”(《清史列传》卷79《贰臣传乙》)
• 谦益既降之后,远近遗民,也多讥刺。但亦 有恕其既往而悲其身世的。
• 后人评价: • 归庄《祭钱牧斋先生文》:
“感时追往,忽复泪下淋浪,发竖蓬松, 窥先生之意,亦悔中道之委蛇,思欲以晚盖 谓以后善掩前恶,何天之待先生之酷,竟使之赍jī志 以终”。
黄宗羲《南雷诗历.钱宗伯牧斋》:
“平生知己谁人是,能不为公一泫然”。
• 谦益获释之后,政治上趋于消极。这时纳 名妓柳如是为妾,又筑绛云楼,珍藏古器书籍, 似有不复出仕之意。
• 但这时国家已临末日,崇祯十七年,李自 成的农民军攻陷北京,崇祯缢死。南都谋立帝 嗣。谦益乃赴南京,参与策划迎立潞王。及至, 马士英等已立福王,谦益又应诏就任礼部尚书, 称颂马士英,逢迎阮大铖。其政治倾向和从前 大不相同。
• 清兵攻陷扬州,进攻南京,谦益又与大学 士王铎等出降。顺冶三年(1646)正月,谦益被 清廷任为礼部侍郎管秘书院事。预修《明史》。
• 同年六月,谦益称病乞归。归籍不久,因被 牵累而入狱。到这时,谦益似已知悔,乃与 抗清义师取得联系。顺治五年又被捕入狱。 出狱之后,谦益更加尽力于反清活动。这时 曾与归庄、黄宗羲等遗民联络,接应郑成功 等义师北伐。北伐不成,他甚失望。晚年自 谓“濒死不死,偷生得生”(《与族弟君鸿论 求免庆寿诗文书》)。康熙三年(1664)病卒。 《清史列传》卷79、《清史稿》卷484均有传。 著作有《初学集》、《有学集》,且编有 《列朝诗集》等。
• [韩雍](1422—1478)明代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字永熙。正统进士。 韩雍像[1]授御史。巡按江西, 镇压叶宗留、邓茂七起义。景泰中擢右佥都御史, 巡抚江西,劾宁王得罪,勒致仕。天顺间复官,历 官大理少卿、兵部右侍郎。广西大藤峡为中心瑶、 壮各族起义,武装割据多年,抢掠财产和妇女,宪 宗成化初以韩雍为右佥都御史前往镇压,俘杀首领 侯大苟,截断江上大藤,改地名为断藤峡。迁左副 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后请分设广东、广西两巡 抚,朝命从其请,仍使以总督专理军事。后被劾, 致仕。有《襄毅文集》。
“牧斋不应未睹二牍,而悍然杜撰掌故,殆自 恃望重名高,不难以一手掩天下耳目欤!牧斋谈艺, 舞文曲笔,每不足信。渠生平痛诋七子、竟陵,而 于其友好程孟阳之早作规摹七子、萧伯玉之始终濡 染竟陵,则为亲者讳,掩饰不道只字。窜改弇州语, 不啻上下其手,正是一例。”
• 钱仲联《钱仲联论清诗》:
对钱氏评价不一,他既同抗清将领有来往, 又与清将领有来往。钱与清将郎廷佐、土国宝、 梁化凤等有往来,因有私交,这不是其人的两 面派问题,而是以之为掩护,隐蔽其抗清活动, 金鹤冲《钱牧斋先生年谱》提出此观点。后郑 成功到台湾不再回来,钱不满。瞿式耜sì对其 评价“未尝须臾不念本朝,忠驱义感”云云。 马进宝事,梅村诗中亦有诗悼之一一《葺城 行》。金鹤冲《牧斋先生年谱》亦有误处,如 将“阮姑娘”误为男,而实为女。
• [冯道](882~954),中国大规模官刻儒家经籍的创始人。字 可道,自号长乐老。汉族,五代瀛州景城(今河北交河东北)
人。历仕后唐、后晋(契丹)、后汉、后周四朝十君,拜相二
十余年,人称官场“不倒翁”。好学能文,主持校定了《九经》
文字,雕版印书,世称“五代蓝本”,为我国官府正式刻印书 籍之始。
• [王溥](922年-982年),字齐物,宋初并州祁人。历任后周 太祖、世宗、恭帝、宋太祖——两代四朝宰相。出生于官宦世 家,948年,甲科进士第一名,任秘书郎,953年,官至宰相。 周恭帝时,上表请修《世宗实录》,与扈蒙、张淡等共同编修。 郭威任枢密使时,率军平河中叛乱,聘为幕僚。957年,周世 宗柴荣请王溥选择将帅,王溥举荐向拱,再次取得胜利。世宗
• 钱临终前与南雷事,更可说明问题。金鹤冲 《钱牧斋先生年谱》,得章太炎称许。太炎文 集中亦有文章,记录钱氏抗清事,其事为真。 许多人认为钱诗中诡伪,其实,钱氏诗中为真
心话。黄人的见解见《钱牧斋文钞序》, 骂牧斋弄巧成拙。说他未达做官目的,而 又出而抗清。见《钱牧斋文钞》,亦见《近
代文论选》。
• 我认为,评价牧斋应有个前提,即一个人最终 的大节问题,他是抗清的。牧斋的发展,降清 是发展到坏,但立即又发展向好的地方,即抗 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人。牧斋致仕清廷后, 忏悔之处表现强烈。
乾隆:写了诗骂他
平生谈节义,两姓事君王。 进退都无据,文章那有光。 真堪覆酒瓮,屡见咏香囊。 末路逃禅去,原是孟八郎。
覆酒瓮:极言著作无价值。
孟八郎:禅林用语。指不依道理行事者。孟,孟浪;八郎,乃排行之次 序。禅林中,常以孟八郎形容强横暴戾之粗汉。景德传灯录卷八南 泉普愿章(大五一·二五七下):“孟八郎又恁么去也!”(!” (碧岩录第二十八则)p3141 【佛光大辞典】
• 黄人《牧斋文钞序》(骂钱谦益) 黄人按照水浒 传来为很多人命名,钱谦益是天巧星。
• 观其点将东林,蒙叟有天巧星之目。而其一生之
佹ɡuī得佹失,卒之进退失据者,皆以巧致之。其
初巧于科名,欲为宋郑公庠、王沂公,而一败于韩 敬,再败于温体仁。时重边才,巧于觊觎节钺,欲 为王威宣、韩襄毅雍,而有张汉儒之狱张汉儒揭发钱谦益及瞿式 耜sì居乡不法事数十款,严旨逮问。迨清师之效。而
• 严迪昌《清诗史》 “巧者,善于机巧机变,唯以私欲役巧,无有 不弄巧成拙者,牧斋亦不例外。……巧者必多 作伪,故论者有牧斋诗多貌为忠愤而实系自饰 之评”。
• 章炳麟《訄qiú书别录》訄,以言相迫也。 • 世多谓谦益所赋,特以文墨自刻饰,非其本怀。
以人情思宗国言,降臣陈名夏至大学士,犹拊顶言 不当去发, 以此知谦益不尽诡伪矣。
攻周楚。东晋大司马桓温表荐朱序为征讨都护,率兵增援成 都。太和元年(366年)五月,朱序与周楚内外夹击,大败司马 勋,擒司马勋及其党羽,送建康(今南京)斩首示众。朱序因功 被拜为征虏将军,封襄平子。太元十七年(392年)十月,朱序 以年老多病,请求解职。太元十八年(393年),朱序去世,被 追赠左将军、散骑常侍。
名将,因功升至鹰扬将军、江夏相。东晋梁州刺史司马勋为
政酷暴,治中、别驾及本州豪强若有不同意见,动辄就将其
斩首。司马勋欲割据蜀地,因害怕益州刺史周抚而不敢妄动。 兴宁三年(365年)六月,周抚死,东晋让周抚子周楚代其职,
司马勋见时机已到,遂于十月举兵反晋。州别驾雍端和西戎
司马隗粹极力劝诫,均被杀掉。司马勋自号梁、益二州牧、 成都王,于十一月领兵进入剑阁(今四川剑阁东北),攻打涪县 (今四川绵阳东),西夷校尉毋丘啼弃城逃走。司马勋进围成都,
死,赵匡胤势力强大,“王溥亦阴效诚款”,并献奉宅园取悦 于他。赵匡胤黄袍加身返京,王溥“降阶先拜”。964年正月, 罢相,任太子少保。太平兴国初年,封祁国公,982年八月去 世。谥文献。
• [朱序](?-393) 字次伦,义阳(今河南信阳南)人,东晋大将。
朱序的父亲朱焘,曾任西蛮校尉、益州刺史。朱序也是当时
• 梁公反唐:公元九零七年,曾为黄巢部下后
归降唐朝的梁王朱全忠,逼迫唐哀帝退位,自 己代唐称帝,建立了梁王朝,至此李唐王朝对 中国的统治宣告结束,中国从此进入了另一个 分裂时期——五代十国。
• 黄摩西《闲雅小品集观》: “因而于己,感喟最多,于人,则争议最剧。 时而想立身朝廷,时而又附庸风雅,内心流 连于行用与居藏之间,直到晚岁,才窥破世 情而遁入风月与禅林之中,牧斋之一生,反 映了一最典型的士大夫文人的襟抱。”
• 天启年间,谦益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兼侍 读学士。此时东林党与浙、楚诸党斗争甚烈。 谦益名列东林,一度被削籍归里。
• 崇祯元年(1628》,阉党魏忠贤等伏诛,谦 益又被起用,升礼部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 但在会推阁臣的活动中,谦益又被指责“滥入 枚卜之列”,革职查问。于是回籍闲居。在这 期间,谦益与名人学者多所交游,颇为朝臣侧 目。崇祯十年,因被讦告,押解到京,系刑部 狱中。
钱谦益
• 一、生平
• 钱谦益(1582—1664)一一字受之,号牧斋,又 号虞山老民。晚号蒙叟、绛云老人、东涧遗老 等。常熟(今属江苏》人。谦益幼承家学,早 慧,十六七岁已好为古文。万历二十六年 (1598),补苏州府学生员,三十四年中举。三 十八年,举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旋丁父忧归 里,乃潜心著述。四十八年,还朝补官。
陈名夏(1601-1654) 明清之际江南溧阳(今属江苏)人, 字百史。明崇祯进士。李自成攻克北京后,他投降 大顺朝。顺治二年(1645年)降清,历任吏部尚书、 弘文院大学士等职。后因党附多尔衮、谭泰(吏部 满尚书),被参劾、申诫。十一年,宁完我劾奏他倡 言"留发复衣冠,天下即太平"及结党舞弊等事,被 议罪处死。著有《石云居士文集》。
学为文的历程,曾反复陈述,在《复李叔则 书》和《答山阴徐伯调书》中言之最详。其 答徐伯调(缄)书有云:
“仆年十六七时,已好陵猎为古文。空同、
弇州二集,澜翻背诵,暗中摸索,能了知某 行某纸。摇笔自喜,欲与驱驾,以为莫己若 也。为举子,偕李长蘅(流芳)上公车,长蘅 见其所作,辄笑曰:‘他日子当为李、王辈 流。仆骇曰:‘李、王而外,尚有文章乎?’ 长蘅为言唐、宋大家与俗学迥别,而略指其 所以然。仆为之心动,语未竟而散去。
• [王曾](978—1038),字孝先,祖籍 太原,后迁居青州益都,历事宋真宗、仁宗两 朝,三度入相,是北宋著名的贤相。 三元及 第。
[韩 敬] (明)字求仲。乌程(今属湖州)人。万历三十八年 会试、廷对俱第一。授翰林院修撰。为忌者所中,迁 行人,寻夺职闲住。性卓荦,遭踬后,著书自娱。尝 选辑古诗文为《后学津梁》。
• 李国文《头发的功能》:
“钱牧斋是那种‘红袖添香(柳如是)夜读 书’的主儿,这位江南大才子,没有声色繁华, 没有履舄交错,没有功名利禄,没有卤簿鼓吹, 让他在山林里餐风露宿,是一天也过不下去 的。”
钱钟书《谈艺录》:瞧不起钱谦益
牧斋篡改王世贞《吴中往哲象赞》之归有光赞, 把原文“久而始伤”改一字为“久而自伤”,从而 贬低王世贞。《明史·文苑传》引用之,博学如纪昀 亦于《四库全书总目》引用之,致使李世熊、吕星 垣、蒋湘南皆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