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里的孩子》(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读书》单元导学
◆单元任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小的书橱》、《山沟里的孩子》、《珍贵的教科书》,背诵自己喜欢的
段落,背诵儿童诗歌《小小的书橱》。
2、学习课文生字词,会认读,会扩词,会运用,能根据上下文理解相关词语,积累词汇,体
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
3、积累“日日夜夜”、“夜夜日日”结构式的词汇;积累有关描写山路的词语;积累有关“读
书”的名言警句、诗句。
4、了解书的演变历史,认识文房四宝;把自己知道的好书介绍给同学;能把自己的借书或
买书经历笔下生花写清楚,写完整,要写出过程,写出自己当时的心情等。
◆积累
1、重叠词
日日夜夜夜夜日日结结巴巴口口声声马马虎虎婆婆妈妈
洋洋洒洒千千万万生生世世安安稳稳风风火火轰轰烈烈
浩浩荡荡纷纷扬扬堂堂正正偷偷摸摸吞吞吐吐唯唯诺诺
形形色色原原本本模模糊糊年年岁岁鬼鬼祟祟沸沸扬扬
是是非非远远近近说说笑笑淅淅沥沥和和气气欢欢喜喜
2、描写山路的词语
七拐八拐翻山越岭重峦叠嶂挺拔险峻奇峰突兀连绵起伏
怪石嶙峋坎坷不平泥泞不堪蜿蜒崎岖寸步难行坑坑洼洼
弯弯曲曲高低不平山高路陡悬崖峭壁山势陡峭深沟高壑
3、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诗句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苏联)高尔基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欧阳修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到用时方恨少。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山沟里的孩子》导案
第一课时
◆导学要点
1、抓住重点词句反复诵读,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们起早贪黑去上学的情景。
感悟他们不怕困难、乐观向上、刻苦学习的求学精神。
2、学习对应句,体会表达效果,创写对应句。
预习调查:
1、自学生字词,学习小组互相检查并评价。
2、朗读课文,学习小组互相评价。
小组合作:
六个小组:1组,2组,3组,4组,5组,6组。
每小组四人,1号差生,2号、3号中等生,4号优生。
◆导学流程
一、走近山沟,奠基情感(小组形式汇报)
1、板书课题,齐读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山,去认识一群山沟里的孩子。
2、检查预习情况——读写生字词
羊栏拥抱钥匙面貌黎明匆匆傍晚智慧辛勤
开启夜雾笼罩远远近近说说笑笑日日夜夜夜夜日日(1)各小组1号生汇报读,小组内成员帮忙纠正。
(2)指导书写“辛勤”,小组成员互相评价。
上面“”立”:表示站立。
下面“十”表示十个小时,站立了十个小时,多么辛苦呀。
(3)积累叠词,感受叠词的表达效果:
A小组交流叠词
B分组读叠词
(3、4组读词语“年岁”,1、2组读“年年岁岁”3、4组读“岁岁年年”,教师视机引导学生感受叠词效果。
)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方方正正——正正方方长长久久——久久长长
进进出出——出出进进拉拉扯扯——扯扯拉拉三三两两——两两三三
3、检查预习收获——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先请小组成员1交流,
再请其他成员补充。
)
第()自然段描绘山沟里的孩子们()的情景。
4、检查预习情况——朗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指名读,两个小组读“上学”部分,两个小组读“放学”部分,两个小组读最后部分。
)
二、品读感悟,激发情感(小组合作学习)
(一)感悟“起早摸黑”(基调是“变”字,是昂扬向上而不是悲凉的。
)
同学们,你们刚才读课文的时候,感觉哪个字词反复出现在眼前?
板书:黑
像这样在文中反复出现一个字词或一个句子,“反复”写法。
板书:反复
小组合作:(1)找出带“黑”色彩的十个句子读一读,交流感受。
(2)小组汇报相关句子,谈感受。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句子引导学生朗读、谈感受:
1、“清晨,天还没有亮,山沟里还黑.着。
”
(1)指导朗读,相机评价:
天还没有亮,山沟里万籁俱寂,要静静地读出来;
读得真好!天好像真的黑了,如果能读得再静一点就好了。
你把山沟里的清晨读得好安静,我仿佛身临其境了。
(2)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天还没有亮,大约五六点,你在干什么?山沟里的孩子们呢?(引读句子“孩子们走过这座山,翻过那座山,背着书包上学校去。
”)傍晚天暗下来了,你们已经在家里享受美味的晚餐了,山沟里的孩子们呢?(引读句子“孩子们走过那座山,翻过这座山,背着书包结伴回家。
”)
(3)你能用一个词语来说说孩子们是怎样上学的吗?(先交流,再动笔写下来)指名学生书写:起早摸黑
2、“野葡萄由黑.变绿了……”
“山楂果由红变黑.了……”
(1)交流:写了几次颜色的变化?“变绿了,变……”又“变黑了,变……”从这几个变里你感受到什么?(时间长,路途远)
天越来越亮了——心情怎样?——带着心情读一读
天越来越黑了——心情怎样?——带着心情读一读
(2)学习“对应句”
像这样结构相似,前后内容相关的句子就叫对应句。
板书:对应
(2)学习小组用对应的朗读方式朗读句子
3、“天边的云黑黑
..的……天黑.洞洞的。
”
(1)什么是“黑洞洞”?什么也看不到,伸手不见五指,这就叫黑洞洞。
(2)师生接读,感受“黑”
(播放狼嚎、狗叫声)听——这样黑漆漆的山路上,不时传来阵阵可怕的声音。
如果是你,你的心情会怎样?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这句话。
接读——“忽然……”,再引导学生用高兴的语气朗读。
4、接读带“黑”色彩的句子。
接读“忽然……”
(二)感悟“翻山越岭”
“孩子们走过这座山,翻过那座山,背着书包上学校去。
”“孩子们走过那座山,翻过这座山,背着书包结伴回家。
”
1、山沟里的孩子每天是怎样上学的?用横线画出他们上学、放学情景的句子读一读。
2、小组朗读补充,相机评价:
(1)你把“这座山”“那座山”读得很慢,还把“走”和“翻”读得很重,让人感觉到孩子们走了很久,走得很吃力。
(2)你简直是飞毛腿,走起路来像飞一样。
这可是山路呀,走那么快摔倒了怎么办?
(3)老师仿佛看到了山沟里的孩子们正在这条路上艰难地行走着。
3、你们平时是怎样上学的?山沟里的孩子呢?(复习句子“孩子们走过这座山,翻过那座山,背着书包上学校去。
”)
用一个词概括就叫——
(学生动笔写下来)指名学生书写:翻山越岭
4、创设情境配乐朗读
(1)山沟里的孩子们翻山越岭去上学,再翻山越岭回家,这样的日子是一天吗?两天?十天?那是多久?
板书、学生书写:日日夜夜夜夜日日
是呀,孩子们日日夜夜、夜夜日日都在翻山越岭上学求知,你们看——
(2)课件情境图,语言描述引导想象朗读:
当春雨绵绵洒在泥泞不堪的山路时——
当夏日电闪雷鸣时——
当秋风瑟瑟迎面吹来时——
当冬天皑皑白雪覆盖着山路时——
漫长的山路磨破了他们的双脚,看,就是这样一双脚,走过这座山——就是那样一双脚,走过那座山——
5、情境启发:孩子们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
当春雨绵绵洒在泥泞不堪的山路时——
当夏日电闪雷鸣时——
当冬天皑皑白雪覆盖着山路时——
当山路崎岖陡峭时——
山沟里的孩子们有被这些危险吓住吗?书上是怎么写?
(三)感悟“顽强刻苦”
“远远近近,脚步匆匆,初升的红日拥抱着他们。
”
“远远近近,说说笑笑,夜雾笼罩着他们。
”
1、小组合作:读一读,从中体会到什么?他们在说说笑笑谈论着什么?
2、交流:他们在说说笑笑谈论着什么?
引导:这条路这么难走……
虽然我们现在辛苦点……
3、请你用朗读的方式把这份轻松、快乐传递给在座的每一个人。
4、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孩子?(先交流,再动笔写下来)
指名学生书写:起早摸黑
三、精读想象,升华情感
1、这是一群每天——(起早摸黑、翻山越岭、勤奋乐观)的——(山沟里的孩子)。
作者的写作可谓独具匠心,采用——(对应)和(反复)的方法把孩子们的上学、放学情景写得具体、感人。
让我们通过对应朗读的方式再次感受山沟孩子们的——(起早摸黑、翻山越岭、勤奋乐观)
2、男女生对读1至4自然段,师生接读第5自然段。
(课件:一片黑屏幕,传来公鸡打鸣,配乐)寂静的山沟里,到处黑漆漆的,公鸡扯开嗓子使劲打鸣,孩子们已经起床准备上学了。
3、同学们,山沟里的孩子们,不知道什么是汉堡包,也不知道什么是摩天轮,更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
但他们知道一点,那就是:只要好好学习,他们所有的不知道都会变成知道,所有的不可能都会变成可能。
下节课让我们再次走入大山,走进山里孩子们的心里去,去了解他们的高远志向。
四、作业超市,想象练笔(小组合作创编)
和同桌一起模仿课文1至4自然段,发挥你的想象,采用对应和反复写法,写下孩子们上学、放学的情景:
山沟里的孩子
夏天的清晨,天还没有亮,山沟里还黑着。
孩子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由____变____了,_________由____变____了,_________也由____变____了。
远远近近,脚步匆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的傍晚,太阳落山了,山沟里很快地暗下来了。
孩子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由____变____了,_________由____变____了,_________也由____变____了。
远远近近,有说有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山沟里的孩子
对应黑起早摸黑
日日夜夜翻山越岭
反复夜夜日日勤奋乐观
第二课时
◆导学要点
1、抓住重点词“日日夜夜、夜夜日日”有感情朗读1至5自然段,交流同学创写的对应段(第一课时布置的课后小练笔)
2、抓住重点理解课文最后两段的意思,并体会“金钥匙”“理想的灿烂的黎明”的含义。
小练笔:展开想象的翅膀,抓住课文最后的省略号,想象山沟的变化和孩子们的学习情况。
◆导学流程
一、复习本课生字词
二、复习对应、重复写法,重温“翻山越岭”“起早摸黑”“顽强刻苦”
1、朗读1—5自然段
2、交流作业(同桌合作创写,共同交流。
)
3、积累写作方法:对应反复
三、拓展思维,想象创写
1、引导学生抓住“金钥匙”“启程”“理想的灿烂的黎明”学习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略)
2、探究:课文最后的省略号起什么作用?
3、你觉得理想的灿烂的黎明是什么样子的,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山沟的变化和孩子们的学习情况。
动笔写一写。
(不少于200字)
四、作业超市
查找资料,了解我国偏僻山村孩子们的学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