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而不自溢 涸而不自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而不自溢涸而不自弃
印第安人的墙,明智之处在于其既着眼于未来,又立足与当下。
墙如此,人亦应如此。
得意之时不能自满,得势之时不能自高,得利之时不能自大。
因为世事变幻,万事无常,当下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未来的成功。
与其浪费现有的资本,倒不如投资未来,全盘考虑,满而不自溢,涸而不自弃。
如此,才有可能长久的立于不败之地。
拿河水来作个比喻,夏水暴涨之时,河水总会流入相通连的湖泊之中,以备干涸期的补充水源。
若无湖可分流,水便冲过堤岸,酿成洪灾。
历史上这样自满自溢的“洪灾”不胜枚举。
横扫六合的嬴政,踌躇满志的建长城、筑阿房,招致“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的命运;隋炀帝不也自信满满的开挖运河,结果呢,隋末一场浩荡的奇异,踏平了整个江山,还有纣王、楚庄王……这些人的一个共性,就是正值本朝盛世,巨大的成绩令其难以把持自我,只沉迷于现世的骄绩,而忘却了身后百代,满而溢出的过度自信令其固步自封,日益骄固,活在今日的纸醉金迷之中,死在了通向未来的路上。
暴君的残虐、盛世的覆灭仍令今人唏嘘不已。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满而不自溢”呢?范仲淹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孟子曾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古仁人似乎早已彻悟这个问题的答案。
那就是着眼未来,将今天过剩的资本留给未来,以长远的利益打算,才是生存之道。
正如美国商界一条至理
藏着“投资未来的人是最明智的人。
”所言,未来虽是难以预测的,但我们大可不必因此而失去前进的动力,止步于今日。
相反,立足于当下,基于对今日状况的把握而投资未来,为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充分的准备,则无论未来如何莫测,我们都能应付得来。
庄子云:“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今天总会成为昨天,未来又在一步步向我们靠拢,挽留昨日无疑徒劳,期盼明天又为时过早,然而目标仍然,何不把握今天的一切,吸收昨天的教训,为明天的到来做足准备呢?
满而不自溢,今日孵化,我尽一笑而过;涸而不自弃,明日风云,我亦信步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