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第一才子纳兰容若,重情重义,以真心对朋友,以真情待妻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代第一才子纳兰容若,重情重义,以真心对朋友,以真情待
妻子
展开全文
重情重义的纳兰公子,以真心对朋友,以真情待妻子。
乾隆皇上读完《红楼梦》,认为曹雪芹书中所写的故事,是明珠家的事。
也有人以为,多情的宝玉,是以纳兰容若为原型塑造出来的。
曹寅和纳兰与康熙皇上年龄相仿,从小一起长大,既是君臣,又是少年时的伙伴。
曹寅和纳兰都是康熙皇上最为信任之人,唯一不容的是,曹寅在江南任职,而纳兰被康熙皇上留在了身边。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自幼失去父爱,又在强势的祖母身边长大的康熙,其实内心非常缺乏安全感。
一个被爱包围的孩子,内心才会无比柔软,有爱心,对朋友,对天下万物都心怀善良。
从小深受父母宠爱的容若,多情重情,有他在身边,康熙皇上安心暖心更放心。
纳兰容若文武双全,他的父亲纳兰明珠是康熙时期有名的权臣,曾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重要职位。
纳兰的母亲与顺治皇上是堂兄妹,因此,纳兰便是康熙皇上的表弟。
出身高贵的纳兰,自幼天资聪颖,十七岁进入国子监学习,十八岁便考中举人,因为生病无奈错过了殿试。
十九岁的纳兰成为贡士,
在他二十一岁那年,补上殿试考试,被康熙皇上赐进士出身。
纳兰容若是不可多得的奇才,他的身材高大威武,相貌英俊潇洒,据说,他的容貌之美,令人嫉妒。
唐朝的李白,剑术一流,在整个大唐都是首屈一指的高手。
他的诗词,名扬天下。
玄宗皇上在心里想,像李白这样的人才,留在身边,既有面子,又有内涵,一举两得。
身为天子,他当然知道谁更优秀,但是他也很孤独,需要一个善解人意的才子,为自己代言。
李白的失意,源于他的认知与玄宗皇上的认知大相径庭。
李白想要做出一番事业,而玄宗只想利用他的才华,让其成为自己的御用文人,即兴写诗的工具。
而纳兰容若的烦恼,与李白颇为相似。
不同的是,容若的出身比李白高贵,但是李白却比容若自由。
容若的出身,注定了他的人生路,无法自由选择。
他的起点,让天下人都羡慕,那是多少人奋斗一生都难以企及的高度啊。
正因如此,纳兰的内心,也和康熙皇上一样,异常孤独。
昔日孟尝君乐善好施,仗义疏财,家中有三千门客。
纳兰身为明珠府的长子,身边也有很多朋友,犹以汉族人居多,很多来自江南的文人,无官无职、穷困潦倒,容若对他们一视同仁,他们常在渌水亭聚会,诗词往来。
朋友遍天下,知己有几人?当孟尝君被齐王收回相印,一无所有的时候,很多人离他而去,只有冯谖不离不弃。
纳兰的知己,除了妻
子卢氏,还有江南才女沈婉。
此外,还有布衣才子顾贞观。
顾贞观的好友吴兆骞,因为顺治年间的科考一案,受到连累而被流放宁古塔二十多年。
多年来,顾贞观一直四处奔波,想方设法营救好友。
纳兰感念他对朋友的情深义重,向父亲求助,最终让他的朋友从宁古塔返回故乡。
容若对待朋友,真诚真心,他不仅为顾贞观修建了一间草屋,还将自己的诗词原稿交给他,让他帮着印刷出版,这是何等的信任。
纳兰曾说,知我者,梁汾耳。
高处不胜寒,对于纳兰来说,有这样的知己,良师般的好友,夫复何求?
纳兰的词,总是情真意切,凄婉动人。
春天的雨,寒意未消,感情细腻的纳兰,在词中写道,风淅淅,雨纤纤。
难怪春愁细细添。
记不分明疑是梦,梦来还隔一重帘。
庄子曾梦到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发现依然故我,什么都没有改变。
梦中的蝴蝶,与现实中的自己,哪一个才是原来真实的自己?
纳兰想见之人,即使在梦中都与他隔着一道帘幕,也无法看清面容。
往事如烟早已散去,如今,往事与梦境缠绕在一起,竟也让人分不清。
曾经的往事变得如梦一般模糊,梦中的景象,又如现实般真切。
十九岁的纳兰容若,娶了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为妻。
两个人情投意合,卢氏懂得纳兰的为难,懂得他的远大志向。
万人羡慕的纳兰,身为一品带刀侍卫,是康熙皇上最信赖的人,但是,在纳兰看来,皇宫宛如精致的金丝笼。
他更渴望自由,希望做出一番事业,不希望整日陪伴在皇上身边,蹉跎岁月。
好在他的身边,有卢氏悉心劝慰,日子过得温馨。
而对于康熙皇上来说,朝中官员,少一个纳兰又何妨?倘若自己身边没有了纳兰,还有谁能替代?谁能像他那样,既可以远去边疆,圆满完成公务;又可以时时提醒自己,引经据典,少去翻书查阅的麻烦。
游览山水,诗兴大发,除了纳兰,谁还能和自己随时和诗呢?遇到尴尬的事,还有谁会像纳兰那样为自己解围呢?
人都是脆弱的,皇上也不例外。
纳兰的才气,不知不觉中感染了康熙,让他也多了几分儒雅的气质。
我倒觉得,疑心颇重,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防范的康熙皇上,不是不想重用纳兰,不是不知道他的才华,而是不舍,不想让他离开自己。
金丝笼再美,哪里比得过在蓝天下自由翱翔?纳兰不可能像李白那样,潇洒地仗剑走天涯。
纳兰的矛盾,正是他早逝的根本原因。
幸福的生活,总是太过短暂。
卢氏在嫁给纳兰三年后,不幸早世,悲伤的纳兰写下一首首诗词,让人动容。
梨花开时,一树雪白,曾经陪伴纳兰一起赏花的卢氏,却再也回不来。
梨花谢时,宛如铺了一地的雪花,无比凄美。
暮春的黄昏,纳兰独立夕阳下,感慨中填了这首虞美人。
虞美人纳兰性德〔清代〕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
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
为伊判作梦中人,索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词的上片,纳兰以梨花寄托无限的思念,以梨花凋零暗示妻子的早逝,他未曾描写伤感,惆怅之情却流淌在字里行间。
天人永隔的痛苦,只有他自己能深切体会,还有谁懂他的心呢?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
春天虽美,可惜时间太短,纳兰惋惜梨花,也心疼过早去世的妻子卢氏。
薄,意为草木丛生。
暮春时,草木葱茏,梨花开满枝头,晶莹洁白的花瓣,惹人怜爱。
可是,如此美景,还未来得及欣赏,梨花便已随风飘落。
纳兰感慨,卢氏自从嫁给他,从上至下,无不交口称赞。
他们两个人举案齐眉,情投意合。
美好的一切,随着卢氏的故去戛然而止。
“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借景抒怀的纳兰,从梨花过渡到心情的描写。
通过对夕阳落下,黄昏来临的抱怨,纳兰委婉地写出对妻子的无限思念。
他引用《楚辞》里招魂的典故,说明自己相思至深,也想为亡妻招魂,可是夕阳却不理解他的苦心,不曾为他片刻停留,转眼暮色深沉,他的一番努力化为乌有。
词的下片,纳兰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深,情之真切。
“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
银笺,意为表面涂有银粉的信笺。
同心苣,意为同心结,上面有火炬形状的花纹,在古代常作为相爱的信物。
回忆里的往事有多么甜蜜,现实里的纳兰就有多伤感。
那些承载着美好回忆的诗句,一笔一划写在银笺上。
睹物思人,纳兰看着银笺与同心结,不禁悲从心中来。
“为伊判作梦中人,索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真真出自唐代诗人杜荀鹤的《松窗杂录》,文中说道,唐代有一位进士赵颜,从画工那儿得了一幅画屏,画中女子是一位绝色佳人。
赵颜不禁感叹,可惜世上没有这个人,要是能从画中走下来,我一定会娶她为妻。
画工告诉他,这是一幅神画,画中女子名字叫做真真。
你只要连续百日,日夜不停地呼唤,她一定会答应。
如果她答应,便灌之以百家彩灰酒,必能活过来。
纳兰引用这个传说里的故事,诉说对妻子的无限思念。
故事中的赵颜,虽然娶了真真,生活美满,还有了可爱的孩子,但是故事的结局让人惋惜。
赵颜轻信别人的谣言,竟然要杀妻子,认为其来路不明。
伤心的真真,带着孩子,重新走入画屏,从此世间只剩下传说。
任凭赵颜怎样呼唤,伤透心的真真再也没有答应。
痴情的纳兰与故事中的书生形成鲜明的对比,纳兰对着妻子的画像,一声声真情地呼唤,希望她也能像真真一样,从画中走下来,重获新生。
可是,画中的卢氏,再也不可能在纳兰的生活里。
春去夏来,纳兰的思念与日俱增。
萧条的秋日,让他的内心更添一层伤感。
卢氏去世的时候,纳兰二十二岁。
六年后,二十八岁的他,依然对妻子念念不忘,他的深情,在另外一首虞美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也有人认为,纳兰怀念的,是青梅竹马的恋人。
佳人嫁入深宫,让纳兰抱憾终生。
虞美人纳兰性德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
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
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深秋的庭院,水井旁边的辘轳架,静立在蓝天下。
曾经郁郁葱葱的梧桐树,在秋风里日渐萧条。
枝头的树叶,在秋风中哀鸣。
井栏旁边,铺满落叶,踩上去沙沙作响。
多年前,梦中的佳人,曾在这条小路往来穿梭,如今唯有蟋蟀在草丛里鸣叫,再也找不到她的影子。
纳兰故地重游,无意中发现佳人多年前遗落在此的发簪,睹物思人,更加伤感。
物是人非事事休,纳兰心里的惆怅,无处诉说。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
纳兰引用吴王和西施的典故,寄托对妻子或者初恋的怀念之情。
响履廊,在灵岩山寺中。
当年,西施款款走来,走廊里的回声悦耳动听。
纳兰回首往事,熟悉的回廊,到处都有当年的记忆。
明月当空,纳兰唯有一个人倚着栏杆,感叹伤怀,难以入眠。
他在月光下漫步,寻找往日的痕迹,往事历历在目,如在眼前。
而他的这份真情,从未改变。
纳兰思念的是妻子也好,初恋也罢,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今生,她们都无法再陪伴纳兰,他只能在秋风中感伤,暗自垂泪。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
纳兰的伤心,任凭丹青高手也无法描绘。
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以往的深秋,卢氏常会提醒纳兰,莫忘添衣,以免着凉。
今年的自己,孤独地站在夕阳下,秋风萧瑟,寒气袭人。
可是却再也没有人为自己披上御寒的衣衫。
飘落的黄叶打在窗户上,秋深夜寒,唯有紧闭窗户才能抵挡风寒。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记忆深处,纳兰喝多了酒沉睡多时,妻子卢氏走路、说话都小心翼翼,唯恐把他惊醒。
历史上的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一起读书,互相打赌,指出书中的某一件事,看谁能说出在书的具体位置。
说对者饮杯中茶作为奖励。
开心时,茶水洒落出来,房间里茶香四溢。
而当年的纳兰和卢氏,也曾如此温馨甜蜜。
聪慧的卢氏自幼学习诗书,有这样一位有才有貌的妻子,纳兰何其幸也。
然而,上天也嫉妒他们夫妻的恩爱,卢氏早亡,纳兰伤心至极。
此后余生,纳兰都在无尽的思念中度过。
他在词中感慨,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纳兰的深情,如山间流淌的清泉,十几年来,从未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