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后龙论文

合集下载

蜗壳进口宽度对离心泵性能影响的分析

蜗壳进口宽度对离心泵性能影响的分析

( S c h o o l o f En e r g y a n d Po we r En gi n e e r i n g, La n z h o u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e c h n o l o gy, L a n z h o u 7 3 0 0 5 0, C h i n a )
I nf l u e n c e o f S pi r a l Ca s e I n l e t Wi dt h o n Ce n t r i f u g a l Pu mp Pe r f o r ma nc e
ZH A O Wa n — y on g, LI Cun — mi n g, M A Da, W A N G Zha o
积不 变的 前提 下 , 重 新 设 计 了 两 个 进 口 宽度 与 原 型 泵 互 不 相 同 的 蜗 壳 , 分 别 与 原 型 泵 叶 轮 组 合 作 为 研 究所 用的模 型. 利用F L UE N T 软 件 对 离 心 泵 内部 流 动 进 行 了三 维 定 常 和 非 定 常 数 值 模 拟 . 计 算
f i c i e n c y a n d l i f t o f pu mp d e c r e a s e s wi t h t he i nc r e a s e o f t he i nl e t wi d t h, t h e l o w s p e e d r e g i o n i n t he d i v e r ge n t s e c t i o n o f t h e s p i r a l c a s e i nc r e a s e s , a n d t h e i n l e t v e l o c i t y v a l ue b e c o me s s ma l l e r , t he mo r e d i v e r g e n t t o t h e wa l l t he v e l o c i t y d i s t r i bu t i o n b e c o me s , t h e wi d e r t h e s c o p e o f t h e v o r t e x b e c o me s .

菹草对悬沙胁迫的生理响应

菹草对悬沙胁迫的生理响应

对鱼类 。 、浮 游 植 物 “ 、浮 游 动 物 、蟹 类 J 和 贝类 等均有 一定程度 影 响 ,但有关 悬 沙对沉 水 植 物影响 的文章却 鲜见报 道 。 菹草 ( o m gt rps P t oe ncsu )是单 子 叶 植 物 眼子 a o i 菜属 的一 种 沉 水 植 物 ,它 的生 存 范 围广 、繁 殖 力 强 ,对 污 水 有 净化 效 果 等 已被 确认 “ 。作 者 旨
增 加而 下 降 ,到 实 验结 束 时 ,菹 草 的 C T活 性 随 着 悬 沙 浓 度 的 增 加 而 上 升 ,整 体 来 说 ,在 悬 沙 处 理 的 9 A 6h内 , 菹 草 的 C T活性 在 68 ~1.1m /( ・ i) 动 ,菹 草 体 内 C T变 化 规 律 不 明 显 ,相 对 比较 稳 定 ,受 到 影 响 较 A .0 00 g gmn 波 A 小 。菹 草 对 悬 沙 胁 迫 具 有 较好 的抗 逆 性 ,因 此 ,是 一种 在 含 沙 量 较 高 的 水 体 中 进行 生 态 修 复 的 良好 的水 生 植 物 。
澎 右 矸 28 第6 江 学 0 年 期 0

菹 草对 悬 沙 胁 迫 的生 理 响应
邵 留 , 沈 盎 绿
(. 1 同济 大 学 环境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上 海 20 9 ; 002
2 农 业 郝 海 洋 与 河 口渔 业 莺 点 开放 实验 室 、 中国 水 产科 学 研 究 院 东 海水 产 研 究 所 ,上海 2 0 9 ) . 000
化 防 治 的 热 点 之 一 。 目前 河 口地 区 水 体 中 悬 沙 的 含
菹草采 自上海市 崇 明岛 内河 中 ,玻璃 缸 内暂 养 2 ,挑 选发育 良好 的植株作 为试验 材料 。 4h

高压下KNN压电性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高压下KNN压电性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第 43卷 第 5期 2023年 9月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JOURNALOFXI’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
Vol.43 No5 Sept.2023
张涛,陆荣浩,杨龙海,等.高压下 KNN压电性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23,43(5):1000-1007. ZHANGTao,LURonghao,YANGLonghai,etal.FirstprinciplecalculationsofpiezoelectricpropertiesofKNNunderhighpressure [J].JournalofXi’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2023,43(5):1000-1007.
高压下 KNN压电性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张 涛1,陆荣浩2,杨龙海3,李 敏2,周丽君2,席 悦2
(1.西安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2.西安科技大学 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3.西安科技大学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摘 要:针对面向声学煤矿传感技术的高性能无铅压电材料铌酸钾钠(KNN),外加力场是调控 其电学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为研究高压条件下 KNN的压电性能变化规律,采用基于密度泛 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不同压力下 KNN的晶格常数、相结构能量、电子结构、介电性 能和压电性能,系统研究不同压力下 KNN压电性能的变化机理,确定其最佳的压力工作点。结 果表明:随着外加压力从 0增加至 21GPa,KNN晶胞内晶格常数减小(原子间距离减小),电子 结构中的能带带隙先减小后增大,电子结构电子云重叠程度增大和原子间静电作用增强。在外 加压力 15~18GPa范围内,KNN从三方相 R相转变为正交相 O相,此时 R相和 O相自由能差 值低,自由能分布更平坦,晶格在外场下更容易发生形变,NbO6- 八面体也更容易发生畸变从而 增强 KNN压电性能。在外加压力为 15GPa下的 KNN具有优良的介电性能和最大的压电性能 e33 =7.2C/m2,有利于提升声学煤矿感知技术从而充分保障煤矿井下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 关键词:压力场;共存相;第一性原理计算;压电性能 中图分类号:TB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9315(2023)05-1000-08 DOI:10.13800/j.cnki.xakjdxxb.2023.0517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离心泵叶轮背叶片宽度对平衡轴向力影响的探讨

离心泵叶轮背叶片宽度对平衡轴向力影响的探讨
分压力水头转化成为速度水 头 ,从 而使后泵腔 的 液体压力值得 到下降 ,于是 ,作用在叶轮上 的轴
叶片结构时还都是依据经验来选定尺寸参数 。本
文为弄清背 叶片尺寸结构与离心泵性能之间 的关 系 ,选取背 叶片结构 中的叶片宽度这一结构参数 作为研究对象 ,并 以此作 为优化背叶片结构设计 的重要 依据 之 一 。

2 4・
小 番 柱 采
21年第3 01 期
离心泵 叶轮背 叶片宽度对平衡轴 向力影 响 的探讨
汪 慧 牟介 刚 苏苗 印 郑水 华 陆河权 赵锦 靖
( 江工业 大学 机械工 程学 院 ,杭 州 ;30 1 浙 104)
摘要 :本文探讨 轴向力与背叶片宽度大小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带有背叶片结构 的 I 0 — 5 2 0化工离心 泵作为 H10 6 - 5 研究对 象 ,利用 S l Wok 软件对 5种不同背叶片宽度大小 的三维实体进行分组建模 ,对网格采用局部 网格 加密技术 oi rs d

般 来说 ,在不考虑轴封 的情 况下 ,叶片宽度只
要 能够满足平衡轴 向力 的要 求 ,取值越小越 有利 于离 心泵的总体性能 。而且 叶片宽度 的取值还要 考 虑到背 叶 片与泵盖 间 隙的大小 ,通 常情况 下 , 取 45m  ̄ . R 。 m 5 i 5 m范围内的某个值较为合理 。
和分区计算技术 ,以 Fun 为计算软件 ,选用 R G 叼 湍 流模 型 , l t e N 探讨 了在改 变背叶片外径大小情 况下轴 向力 的变 化 特征。通过流场 比较分析可 以看 出 , 向力随着背叶片宽度的增大而减小。最后 , 轴 在试验 台上对用 C D模拟 的结果 F 进 行试 验检测 , 试验数据与数值模拟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 , 此研究结果可以为离心泵背叶片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

2015年辽宁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

2015年辽宁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

2015013 NFAT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研究 PGC基因tagSNP与胃癌及萎缩性胃炎发病风险及其 分子机制研究 唾液腺腺样囊性癌中PTEN基因缺失及PI3K通路激活 2015017 作用机制 心脑合病证候分布规律与和血通脉颗粒治疗心脑合 2015018 病痰瘀互结证疗效评价研究 2015020 2015022 广义f(R)引力及其它修正引力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
2015003 复杂磨矿过程运行反馈控制方法及应用研究 多晶Ni-Mn-Ga磁控功能合金的晶体学表征与微观组 织调控 IP over WDM光网络中的绿色疏导机制与优化算法 2015005 研究 燃料电池用新型耐高温质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研 2015008 究 微生物细胞表面的化学/基因改性调控用于重金属 2015014 分离及(形态)分析 2015004 2015015 无线传感器网络室内定位与网络修复方法研究 2015019 中烙铁素体不锈钢组织、织构与性能演变机理研究 2015016 船舶废弃镁基脱硫系统优化研究 2015021 基于渗扩改性不锈钢的船用燃料电池双极板特性研 究
2015007 用于生物识别、医学诊断双光子荧光染料的研究 2015009 铁强化微生物-电催化厌氧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 2015010 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强度及变形特性研究 2015011 先进功能材料的微尺度黏附接触力学研究 2015012 非对称半菁染料及有机氧化还原电对在染料敏化太 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附件1
2015年辽宁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
序号 论文题目 作者 安永辉 许条建 刘野 仉华 张景新 李洋辉 靳凡 程明 周平韩圣 何彩云 刘涵 袁东超 赵月月 指导教师 欧进萍 董国海 吕小兵 彭孝军 张耀斌 宋永臣 郭旭 孙立成 柴天佑 左良 郭磊 何荣桓 王建华 吴成东 刘振宇 朱益民 孙俊才 吴安华 袁媛 肖晶 杨关林 吴亚波 学位授予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 大连医科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2015001 基于振动信息的结构损伤识别的几种新方法 2015002 离岸组合式网箱水动力特征研究 2015006 CO2与内消旋环氧烷烃的对映选择性共聚:催化剂 设计及机理研究

年轻的战场 首届大学生议程式汽车大赛

年轻的战场 首届大学生议程式汽车大赛

年轻的战场首届大学生议程式汽车大赛
翁览轩
【期刊名称】《《轿车情报》》
【年(卷),期】2011(000)001
【摘要】七年来,我跟踪报道了林林总总的各类国内、国际性汽车赛事。

但参加
一项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汽车比赛,还是头一回。

而更特别的是,这些在校学生不仅驾驶赛车,还样片动手造车。

看到他们驾驶着自己打造的战车在赛道上飞驰时,我不禁要为青春喝彩--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蜕变,不正是中国汽车工业未来的曙光吗?【总页数】4页(P242-245)
【作者】翁览轩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69
【相关文献】
1.浅析学科竞赛促进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r——以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为例 [J], 倪彰;贝绍轶;张兰春;何宇
2.助力打造世界一流汽车精英培养平台昆仑润滑油为“梦想”加油——“昆仑润滑油杯”2014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新闻发布会在厦门召开 [J], 小于
3.力帆汽车举办首届(2016)大学生汽车创意设计大赛 [J],
4.基于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的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J], 佟鑫;太中凯;刘海洋;陈智;侯占峰
5.ANSYS牵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共同培育汽车产业未来支柱人才 ANSYS仿真技术驱动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赛车研发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尾 损 伤 2例 , 不 完 全 性 神 经 根 断裂 2例 。结 论 : 熟练的镜下止血技巧 、 精细的操作是预防 M E D 术 中 并发 症 的 重要 因 素, 及 时 发现 及 时 处理 是 防 治 显微 内窥 镜 下髓 核 摘 除 术 术 中并 发 症 的 有效 措 施 。
【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 内窥镜检查; 外科 手术 , 微创性 ; 手术 中并发症
处 理 办 法 。方 法 : 回顾 性 分析 2 0 0 1年 1 0 月至 2 0 1 2年 1月 , 采 用显 微 内窥镜 下 髓核 摘 除治 疗 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的 患 者 8 5 1 例 , 男4 6 9例 , 女 3 8 2例 ; 年龄 1 6 - 7 5岁 , 平均4 2 . 5岁 ; 病程 1 — 1 8个 月 , 平 均 3个 月 。 突 出 间 隙 : L ] . 2 4例 , L 5

2 1 8・
中国 骨 伤 2 0 1 3年 3月 第 2 6卷 第 3期 C h i n a J O  ̄ h o pT r a u ma , Ma r . 2 0 1 3 , V o 1 . 2 6 , No . 3

经 验 交 流 ・
显微 内窥镜 下髓 核摘 除治疗腰 椎 间盘突 出症术 中 并发症 原 因分析及 防治措施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p r e v e n t i v e me a s u r e s . Me t h o d s : F r o m Oc t o b e r 2 0 0 1 t o J a n u a r y 2 0 1 2, t h e d a t a o f 8 5 1 p a t i e n t s wi t h l u mb a r d i s c

制动能量回收

制动能量回收

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的研究摘要: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运行在再生发电状态时,既可以提供制动力,又可以给电池充电回收车体动能,从而延长电动车续驶里程。

对制动模式进行了分类,并详细探讨了中轻度刹车时制动能量回收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提出了制动能量回收的最优控制策略,给出了仿真模型及结果,最后基于仿真模型及XL型纯电动车对控制算法的效果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制动能量回收电动汽车镍氢电池 Simulink模型电动汽车(EV)的研究是在环境保护问题及能源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的情况下兴起的。

在EV性能提高并逐步迈向产业化的过程中,提高能量的储备与利用率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尽管蓄电池技术有了长足进步,但由于受安全性、经济性等因素的制约,近期不会有大的突破。

因此如何提高EV能量利用率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制动能量回收问题对于提高EV的能量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电动汽车采用电制动时,驱动电机运行在发电状态,将汽车的部分动能回馈给蓄电池以对其充电,对延长电动汽车的行驶距离是至关重要的。

国外有关研究表明,在存在较频繁的制动与起动的城市工况运行条件下,有效地回收制动能量,可使电动汽车的行驶距离延长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三十。

目前国内关于制动能量回收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

制动能量回收要综合考虑汽车动力学特性、电机发电特性、电池安全保证与充电特性等多方面的问题。

研制一种既具有实际效用、又符合司机操作习惯的系统是有一定难度的。

本文对上述问题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1制动模式电动汽车制动可分为以下三种模式,对不同情况应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

1.1急刹车急刹车对应于制动加速度大于2m/s2的过程。

出于安全性方面的考虑,急刹车应以机械为主,电刹车同时作用。

在急刹车时,可根据初始速度的不同,由车上ABS控制提供相应的机械制动力。

1.2中轻度刹车中轻度刹车对应于汽车在正常工况下的制动过程,可分为减速过程与停止过程。

电刹车负责减速过程,停止过程由机械刹车完成。

干旱胁迫对云南松种子萌发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干旱胁迫对云南松种子萌发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变 环境适 应 能 力 的 主要 途 径 。干 旱 胁 迫 作 为植
发芽率 = 监
ces f o cnrt no E 一6 0 ,te l g f y ooy a erae rd a y hra h a i e raeo ne t i f G c ao P 0 0) h et o p ct sw sd cesd ga ul ,w eest rdc nh h l l e l
关键 词 : 南松 ; 云 干旱 胁迫 ; 种子 萌发
中 图分 类 号 :7 23 ¥2.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05—11 (02 0 02 0 29 94 2 1 )2— 0 1— 5
Efe to o g tS r s n S e r n t n a d Os t f c fDr u h te s o e d Ge mi ai n moi o c
ln t n r a e rty a d t e e r a e e gh i c e s d f sl n h n d c e s d.Th s e ul n ia e h tt e s e fPi u u n e ss g r i ain i e e r s t i d c td t a h e d o n sy n an n i e s m n to we e i h b td u e h g r n i ie nd rt e hih PEG s o c n r to ma s c n e tain. Th o t n s o ou e s g r a d p o i e i c e s d ao g e c n e t fs lbl u a n r ln n r a e ln wih t e i ce n fP t h n r me to EG 一6 0 c nc ntai n,i d c tn h tt e r h i s tcr g ltn u sa c si 00 o e r to n ia i g ta h y we et e ma n o moi e u ai g s b t n e n

基于Image J的球铁石墨定量分析

基于Image J的球铁石墨定量分析
p e r c e n t a g e , s h a p e f a c t o r , o i r e n t a t i o n a n g l e , i t c a n a l s o c a l c u l a t e t h e n o d u l a r i t y o f d u c t i l e i r o n f a s t a n d a c c u r a t e l y . hi T s a p p oa r c h i s p ov r e d t o b e c o n v e n i e n t , e f f e c t i v e , a c c u r a t e a n d u s e f u 1 .
Ke y wo r d s : I ma g e J , d u c t i l e i r o n , ra g p h i t e a n a l y s i s
球 墨铸 铁 中的石 墨 呈球 状 , 对 基 体 的削 弱 和造 成 应 力 集 中很 小 , 故强度高 , 又 有 良好 的塑 性 和
摘 要 : 以球铁石墨形 态为研 究对 象, 利用图形处理软件 I m a g e J , 并且运 用体视 学原理 , 开发 了一套研究球 铁石墨形 态的新方法。该方 法能精确分析球铁 中的石墨相 , 计 算石墨球的个数 、 面积 、 百分比、 形状 系数 、 取向角,
能快速精确地计算球化率 。该方 法操作 简便 , 易于普及 , 有效地解 决了人 工测量 的繁 琐及误 差, 提 高了测量的精
Gr a p h i t e Ca s t I r o n Ba s e d o n I ma g e J
Z O NG X i a o - mi n g , L I J i - f e n g , X I AO B o — t a o

《2024年重型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实施早期综合肺康复的临床观察》范文

《2024年重型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实施早期综合肺康复的临床观察》范文

《重型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实施早期综合肺康复的临床观察》篇一一、引言重型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常伴有多种并发症,其中肺炎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由于脑卒中患者的呼吸功能受损,易发生肺部感染,进而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和预后。

早期综合肺康复作为一种新型的康复治疗手段,对改善脑卒中后肺炎患者的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重型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实施早期综合肺康复的临床观察效果。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了近一年内收治的XX名重型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XX名。

实验组患者接受早期综合肺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常规治疗。

早期综合肺康复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呼吸训练、运动训练、心理干预和营养支持。

呼吸训练主要包括调整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奏,以改善肺通气功能;运动训练以适度运动为主,促进血液循环和肺部氧气交换;心理干预旨在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康复信心;营养支持则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三、结果分析1. 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的肺炎症状改善较快,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呼吸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而对照组患者的恢复速度相对较慢,肺部感染控制情况也不如实验组。

2. 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实验组患者在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方面也有显著改善。

通过呼吸训练和运动训练,患者的肌肉力量和运动协调能力得到提高,能够更好地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同时,心理干预和营养支持也使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

3. 安全性评价在实施早期综合肺康复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治疗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患者的安全。

四、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早期综合肺康复治疗对重型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

通过呼吸训练、运动训练、心理干预和营养支持等多方面的综合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结构演变

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结构演变

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结构演变
解谦
【期刊名称】《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3(023)004
【摘要】由水生环境到陆地环境的变化,脊椎动物从圆口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到哺乳类,其身体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演变.从脊椎动物的皮肤、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骨骼、生殖等结构对环境的适应等方面,以
进化论的观点,比较解剖学的手法,论述了脊椎动物在漫长的时间里,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按一定的顺序发展和演变的规律.
【总页数】3页(P383-385)
【作者】解谦
【作者单位】大同职业技术学院,数理系,山西,大同,037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111
【相关文献】
1.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地陆生脊椎动物多样性 [J], 周友兵;谢宗强;韩文斌;陈文文;
崔继法;申国珍;熊高明;徐文婷;樊大勇;赵常明
2.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安徽霍山佛子岭省级自然保护区陆生脊椎动物的初步调查[J], 叶晓东
3.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演化过程中的遗传创新 [J], 王堃;任彦栋;邱强
4.青藏高原东缘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陆生脊椎动物多样性和区系研究 [J],
吴亚勇;韩金锋;索郎夺尔基;齐银
5.基于监测网格对广东中山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陆生脊椎动物的编目调查 [J], 华国栋;叶冬梅;王家彬;黄志文;袁倩敏;柯培峰;胡慧建;周智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最后区的研究进展

最后区的研究进展

最后区的研究进展
马秀英;何瑞荣
【期刊名称】《生理科学进展》
【年(卷),期】1994(025)004
【摘要】最后区是第四脑室底部的中缝结构,缺乏正常的血脑屏障,与中枢神经的其他部位有广泛的传入和传出联系,它参与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在一些肽类作用时,可诱发心血管效应,还可作为化学感受器对血浆或脑脊液中Na^+浓度变化起反应,从而调节体液平衡,并能通过调节脉络丛血流量而影响脑脊液生成。

最后区也参与人类和动物的呕吐反射。

【总页数】3页(P354-356)
【作者】马秀英;何瑞荣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38.3
【相关文献】
1.婴幼儿肠道微生物的发育及最r接近母乳的配方奶粉研究进展 [J], 郭锦杰
2.日本最古老的牛种--见岛牛的研究进展 [J], 和占星;张继才;亐开兴;王安奎;黄必志
3.极后区综合征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J], 邵冰;楚兰;徐竹;贺电
4.颞下颌关节盘后区组织的研究进展 [J], 徐小川;王玉玮
5.胸科术后区域镇痛技术研究进展 [J], 潘倩;尹毅青;陈雪娇;张真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物质在急性胰腺炎肺损伤大鼠模型肺组织中的变化

P物质在急性胰腺炎肺损伤大鼠模型肺组织中的变化

P物质在急性胰腺炎肺损伤大鼠模型肺组织中的变化发表时间:2011-06-10T16:01:20.1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2期供稿作者:宋长满1 侯晶1 陈海龙2 [导读] 模型组各组肺SP值较相同时间点假手术组显著升高;清胰汤组肺SP数值较相同时间点模型组明显下降。

宋长满1 侯晶1 陈海龙2(1辽宁省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肛肠外科辽宁大连 116021) (2辽宁省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院辽宁大连 116021)【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2-0133-02 【摘要】目的本实验将通过观察P物质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肺损伤模型大鼠肺组织中的变化规律,来探讨重症胰腺炎病情的发展与P 物质(SP)的关系。

方法健康SD大鼠72只,体重220-280克,雌雄不拘,随机分为三组(SAP模型组,假手术组,清胰汤治疗组),每组24只。

以胰胆管逆行注射 1.5%的去氧胆酸钠溶液建立SAP肺损伤模型。

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肺组织中SP含量;真空干燥法测定肺湿干重(W/D)比值;碘-淀粉比色法进行血清淀粉酶(AMY)含量测定,大体及镜下观察肺脏病理学改变。

结果 SAP模型各组与相同时间点假手术组相比:血清AMY水平、肺组织P物质水平、W/D值升高明显(P<0.01);肺组织出现水肿、充血、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灶性肺不张等改变,清胰汤组与相同时间点SAP组相比:血清AMY水平、肺组织SP水平和W/D值降低(P<0.01);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

结论 SP参与SAP肺损伤的病理过程,清胰汤能通过减少肺组织中SP含量对SAP及相关肺损伤有治疗作用。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 P物质清胰汤 1 材料和方法1.1 实验动物和分组健康SD大鼠72只,体重220-280克(由大连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雌雄不拘,随机分为三组(SAP模型组,假手术组,清胰汤治疗组),每组24只。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临床体会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临床体会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临床体会
宋朝辉;马宝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年(卷),期】2012(28)27
【摘要】目的: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是临床棘手的问题,探讨以微创、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和临床体会.方法:收治脑出血患者73例,回顾微创治疗的实施方
法与临床效果.结果:根据抽出量和CT复查结果计算血肿清除率,初次血肿清除率
平均70%,引流管拔出后CT复查血肿清除率平均92%.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减少了患者痛苦及治疗经费;可明显改善预后.
【总页数】1页(P77-77)
【作者】宋朝辉;马宝
【作者单位】青海海南州人民医院,81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4
【相关文献】
1.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体会 [J], 于远君
2.小骨窗开颅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体会 [J], 谢海峰;彭文益;马何;范永东;吴克洪;胡刚
3.醒脑通络汤对风痰阻络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血肿清除术后脑水肿体积、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姚略;朱元快;陈飞
4.微创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 [J], 周忠友
5.微创血肿清除术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对照研究 [J], 陈勃勃;李孝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解剖学教学如何适用医学模式的改变

解剖学教学如何适用医学模式的改变

解剖学教学如何适用医学模式的改变
马富
【期刊名称】《广东解剖学通报》
【年(卷),期】1997(019)001
【摘要】由于医学模式已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因此,一些人文学科与医学前沿学科等课题势必会得到加强,而解剖学课时则被-减再减,但它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其作为主干基础课程的地位。

为了顺应形势的需要,本文提出了一些在解剖学教学中应当采取的对策。

【总页数】2页(P45-46)
【作者】马富
【作者单位】第一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22
【相关文献】
1.现代医学模式对解剖学教学的影响及对策 [J], 郁广田;李磊;李卫花;王彤春;李民生;周红梅;李英芙
2.医学模式改变对护理实验教学影响的思考 [J], 郑萍
3.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局部解剖学教学的影响 [J], 初国良;吕来清
4."第2届国际微创医学论坛暨中国医改:医学模式-理论改变与医院结构-机制变革-中心化整合高峰圆桌论坛"会议纪要 [J],
5.适应医学模式改变深化医学教育改革 [J], 焦河玲;唐成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供应链联盟合作伙伴关系的研究

我国供应链联盟合作伙伴关系的研究

Key
Words:supply chain
alliallce
pamler selection
mechanjsm a11alysis
————————————————————————————————————一
ll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 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 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
suited谢m
tlle supply
facets in ordcr to find me solution give

ch血alliance
and
uses
c11ina.nis州icIe、vill
suggestion to Chinese
ente删ses
for
reference to t11e rcsearch on廿Ie suppiy chain a11iance.
Machine that changed the
world)“1一书。全面总结了日本经营管理方式的特点,
其中专门论述了日本与供应商的关系。
关于供应商——制造商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研究,主要包括: (1)供应链合作关系概念的研究:E1lr锄(1991)、Grah锄(1994)、
Landeros(1995)、Hendrick(1997)等各自提出了对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定义,并都强 调了承诺和效力在优化关系的重要性。 (2)供应商联盟问题的研究:Matthyssens(1993)、vanden Bulte(1994)和 Manoochehri(1996)等人研究并总结了通过供应商联盟能实现双赢、整体供应链的高 效率等优势,研究了供应商联盟的优势及其实施失败的影响因素。 (3)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制约因素的研究:DIvyer(1992)、Ellr鲫(1994)、 Landeros(1997)等指出并阐述了在通过供应链实现真正的双赢优势过程中的各种合

60例心肺复苏结果与临床探讨

60例心肺复苏结果与临床探讨

60例心肺复苏结果与临床探讨
赵广阔
【期刊名称】《中外医疗》
【年(卷),期】2013(032)026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骤停时影响心肺复苏因素及心肺复苏结果,总结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治疗及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急诊科2010
年8月-2012年9月收治的60例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自主循环
恢复率、存活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在TCA、TC及电击除颤开始时间等方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论影响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因素较多,血管加压素联合肾上腺素可一定程度上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正确把握电除颤时间,配合气管插管、联合用药对成功心
肺复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页数】2页(P18-19)
【作者】赵广阔
【作者单位】大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辽宁大连1160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14
【相关文献】
1.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急诊方法探讨 [J], 高伟;张圳红;张圳平;崔岩霞
2.亚低温治疗心肺复苏患者脑复苏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方法探讨 [J], 李小娟;黄勤;吕
玉红
3.中医专业医学生心肺复苏术培训的后期临床教学研究探讨 [J], 王政林
4.探讨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临床急救 [J], 李刚
5.探讨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J], 刘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影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技能提升的关键要素研究

影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技能提升的关键要素研究

影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技能提升的关键要素研究
赵珊;贾宗璞
【期刊名称】《中国科技信息》
【年(卷),期】2013(000)007
【摘要】分析了目前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课题组前期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影响专硕专业技能提升的关键因素,从课程设置、导师队伍建设、实践训练等培养环节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改革建议和发展思路.对各培养单位提升专硕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及参考价值.
【总页数】1页(P201)
【作者】赵珊;贾宗璞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河南焦作454000;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关键要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J], 胡代荣;张华;赵岳;臧小英
2.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 [J], 古巧珍;刘海斌;苏美琼;杨军;徐然
3.以亚专业平台为基础的皮肤病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关键要素的构建[J], 余南岚
4.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评价要素分析 [J], 王东华; 唐敏; 刘边疆; 王巍; 黄华兴
5.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性及其实现路径——以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例 [J], 刘彬;杨欣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有关最优试验设计的综述报告

有关最优试验设计的综述报告

有关最优试验设计的综述报告
李颖
【期刊名称】《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8(015)005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现实世界的内在规律的研究越来越精细,建立一个好的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而模型的建立往往需要选取适当的试验数据,最优设计理论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在本文讨论的最优设计准则下。

【总页数】3页(P28-30)
【作者】李颖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212.6
【相关文献】
1.马铃薯高产栽培的最优平衡不完全区组试验设计与分析 [J], 张毅;方志荣;彭正松;李佩华;曲继鹏
2.D-最优混料试验设计优化金黄纳米凝胶贴膏基质处方 [J], 章烨雯;臧青民;卢成淑;韦敏;蒋桂香;卢海啸
3.基于D-最优试验设计的麦弗逊悬架优化 [J], 周军超;袁杰;廖映华;汤爱华
4.《最优试验设计》教材建设与课程教学改革 [J], 陈浩;杨雪;张艳
5.新书介绍:书名:《纺织试验设计及最优化》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铸态及退火态Ce 基金属玻璃室温蠕变特性研究1 文献综述1.1金属玻璃的的概念及发展历史近几十年来,随着相关研究领域的活跃,金属玻璃(Metallic Glass,MG)对于众多的材料科学研究工作者乃至其他学科的研究人员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

然而,对于金属玻璃却缺乏明确的定义。

在广义上,金屑玻璃常常作为非晶态合金的同义词。

非晶态合金固体相是固体亚稳态的极限状态,它可以由多种方法形成,包括由液态或气态凝固、电解沉积、化学沉积、高能离子或中子轰击晶态材料等。

因为由熔体连续冷却所形成的非晶固体称为玻璃(玻璃的原意),故而由液态金属连续冷却得到的非晶态合金称为金属玻璃。

近十余年来块体金属玻璃(Bull Metallic Glass,BMG)成为研究热点,金属玻璃在某些场合为与其他的非晶态合金相区别,也作为块体金属玻璃的简称。

本论文中金属玻璃特指由液态金属连续冷却而得到的非晶态合金。

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的数千年中,人类所使用的金属都是晶态材料。

历史上第一次报道制备出非晶态合金的是克雷默,其制备工艺为蒸发沉积法。

此后不久,布伦纳等用电沉积法制备出Ni—P非晶态合金。

1960年杜韦兹在Nature首先报道,在极快冷却条件下Au—Si液态金属凝固成具有非晶结构的金屑玻璃。

苏联的米罗什尼琴科和萨利几乎同时报道了制备金属玻璃的相似装置。

1969年,在金屑玻璃制备方面有了突破的进展,庞德和马丁关于制备一定连续长度条带技术的发明,创造了大规模生产非晶合金的条件,是制备金属玻璃的决定性发展。

Chen 和Pond等用轧辊法2制备出了厚度为30微米、宽度为几个毫米、长达几十米的非晶薄带。

美国联合化学公司的吉特曼等将制备金属玻璃的技术加以发展,并于1982年建成非晶带材连续生产厂,能做到以2km/min的高速连续生产。

先后推出命名为金属玻璃的Fe基、Co基和FeNi基系列非品合金带材,标志着非晶合金产业化和商品化的开始。

这一系列技术的发展不仅奠定了金属玻璃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应用的基础,而且为研究金屑玻璃的力学性能、磁性、超导电性、耐腐蚀性以及开发新型金屑玻璃材料开辟了重要途径。

Chen和Tumbull于1969年利用熔体淬火法,在10 ²K/s的冷却速度下。

成功制备了含有贵金属元素Pd的厚度达1mm的Pd—Au—Si、Pd—Ag—Si和Pd —Cu—Si块体金屑玻璃,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报道制备出毫米级的块体金属玻璃。

毫米级块体金属玻璃的产生,是金属玻璃研究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1988年之前20多年的金属玻璃开发研究中,有两个方面的重大成果为人们日后成功开发和合理利用块体金属玻璃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即块体金屑玻璃的制备和具有较大过冷液相区合金系的发现。

在块体金属玻璃制备方面:Chen于1974年利用吸铸法等抑制非均质形核的方法,在不小于10 ³K/s的淬火速率下制备出毫米级的Pd—Au—Si、Pd—Ni—P、Pt-Ni-P块体金屑玻璃Steinberg等于1981年采用无模微重力管制备出直径为1.5mm的Pd—Cu—Si金属玻璃球;Lee等于1982年采用将合金直接淬入液氮或175K的甲醉溶液中的方法,获得了直径为1.5mm的Au—Pb—Sb金属玻璃球;1984年Kui采用B2O3包裹技术精炼母合金的方法,获得了直径为10mm的Pd—Ni—P金属玻璃,这在当时是尺寸最大的块体金属玻璃;1988年Inoue报道了将熔融金属喷人流水中制备Pd—Ni—P—B、Pd—Si—B和Pd-Cu—Si—B块体金属玻璃的方法;1989年王文魁等采用无容器凝固法获得了直径为2mm的Pd-Ni-P金属玻璃球等。

在过冷液相区研究方面,通过对大量合金系的研究发现,除了含有贵金属Pd、Pt等的合金系外,还有一些合金系如镍基、镁基、铝基等合金系同样具有较大的过冷液相区,由此预示必将有新的块体金属玻璃产生。

1989年Inoue等发现了具有较宽过冷液相区的La基合金系,并采用水淬法成功制备出直径为1.2mm的LaAlNi金属玻璃棒,他们的发现是在由熔融金属直接冷却获得不含贵金属元素的块体金屑玻璃方面的首次正式报道。

金属破璃发展过程中的这一突破性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块体金属玻璃基础理论及实际制备等研究的进展。

在此之后的几年里,人们又陆续发现锆基、铝基、镁基、钛基、镍基以及铁基等具有较大过冷液相区和约化玻璃温度的合金系,并用较低的冷却速率相继制备出直径或断面尺度为数毫米至数十毫米的块体金属玻璃。

一方面,这些玻璃形成临界冷却速率小于100k/s的合金,使得人们能够在常规铸造条件下制备出更大尺寸的金属玻璃制品,更具实用意义,引起工程技术界的重视;另一方面,这些在过冷液体状态下具有极高抗晶化能力合金的开发,给人们研究液体状态和玻璃转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在大量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的基础上,井上明久等于1993—1995年提出并完善了具有较大过冷液相区、能够形成块体金属玻璃的合金成分设计三项经验原则,即:①由三个以上组元构成的多元合金系;②合金中主要元素的原于尺寸差大于12%;③主要组元之间的混合热为较大的负值。

块体金属破璃成分设计三项经验原则的提出,为人们进一步寻找新的块体金属玻璃体系提供了指导。

也就在这一时期,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Jnhnson等成功开发出过冷液相区达80K、约化玻璃温度为0.67的具有很强玻璃形成能力的Zr—Ti—Cu—Ni—Be合金系,并用10K/s左右的冷却速率获得直径大于14mm的金属玻璃棒;日本学者Inoue 等则在Zr—Al—Ni—Cu合金系中获得了直径大于16mm的金属玻璃棒。

块体金属玻璃成分设计三项经验原则的建立以及大尺寸试祥的成功制备,掀起了块体金属玻璃开发和研究的高潮。

此后的近10年中,块体金属玻璃研究成绩斐然,仅采用普通铜摸铸造法即可直接获得尺度为数毫米至80mm的块体金属玻璃,并进一步发展了La基、Zr基、Al基、Mg基、Ti基、Fe基、Co基、Ni基、Cu基、Ca 基、Nd基、Pt基、Pd基、Pr基等众多合金系。

2004年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又成功开发出具有较高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非晶态纯Zr基金属,开创了由单一元素制被非晶态金属的先河。

近几年伴随着Ce 基块体金属玻璃问世, 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日本Inoue 研究组开展了Ce-Al-Cu 体系的非晶合成研究, 美国北卡大学吴越教授也开展了有关Ce-Al-Cu 非晶的物性和玻璃形成机理的研究, 瑞士Lőffler 小组也开展了Ce 基金属玻璃-聚合物的复合材料研究。

Kim 等人也进行Ce-Al-Cu-Ni 合金的形成和热力学性能研究, 台湾海洋大学Chu 等人也报道了对Ce-Al-Cu 非晶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塑性成型能力的研究结果。

在国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涛研究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魏炳忱研究组和山东大学边秀房研究组也开展了Ce 基非晶合金的合成和性能的研究。

目前对于Ce 基金属玻璃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合成和制备上, 对它的玻璃形成能力和机制的理解还不够, 多数都是实验的结果, 还没有获得理论上的解释,传统的玻璃形成的规则对它并不适用,进一步开展Ce 基合金的玻璃形成机制的研究很有必要。

Ce 基金属玻璃强的液体行为, 异常的声子软化现象以及高压下独特的弹性行为, 这些都说明该金属玻璃可能具有非常独特的微观结构, 但是对这种结构的认识还非常肤浅。

由于Ce 基金属玻璃具有和塑料类似的特征, 但是还具有比塑料更高的室温强度和更好的导电性,因此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已经有人研究了它和聚合物塑料进行复合的材料, 但是这方面的工作还很少。

另外对Ce 基金属玻璃抗氧化性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日本Inoue 小组已经做了这方面的工作, 也只是一个开端。

总之, 作为一种全新的非晶材料, 它也揭示了许多新的物理现象。

同时, Ce 基金属玻璃的许多问题还没有较清楚的认识, 它在非晶合金这个大家族中就像是一个新生儿, 会继续吸引大家对它的关注和研究。

本论文主要研究铸态及退火态Ce 基金属玻璃室温蠕变特性。

1.2块体非晶合金的制备方法大块非晶合金具有很高的玻璃形成能力,其临界冷却速率较低,所以能突破传统非晶合金制备工艺的限制,可以采用一些高效率、低成本、冷却速率相对较低的凝固技术来制备。

迄今为止,己用于制备大块非晶合金的常用方法有:水淬法、吸铸法、铜模铸造法、高压铸造法、低熔点氧化物包裹和定向凝固法等。

以下简要介绍一些大块非晶合金制备方法:[31-33](1)水淬法这是一种最简单,也是较早用于制备大块非晶合金的工艺。

其步骤为:将已熔炼好的合金封装在石英管中,将其熔化,之后连同石英管一起淬入水中冷却,可获得102~103K/s的冷却速率。

采用此方法时,应注意抑制熔体与石英管壁的反应,及时将石英管投入流动的水中,或在水中搅拌,以获得更高的冷却速率。

(2)铜模铸造法与一般的金属模铸造法一样,把熔体注入铜制模具中,可获得外部轮廓与模具内腔相同的大块非晶合金。

该工艺获得的冷却速率约为102~103K/s。

运用该工艺时,应注意要尽量抑制铜模内壁的非均匀形核。

(3)吸铸法这种方法也称压差铸造法,克服了传统铜模铸造法熔体注入铜模时易发生凝固的缺点。

制备过程中,首先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利用电弧加热熔化合金锭,然后通过一定的方法,使熔化室与铸造室之间产生压力差将熔体吸入铜模中。

该工艺获得的冷却速率约为80K/s。

(4)高压铸造法在这种制备方法中,利用很高的压力将熔体快速注入铜模中,以实现快速冷却获得大块非晶合金。

该工艺的重要特点就是:铸造过程时间短、效率高。

由于存在较大的压力,熔体和铜模能紧密接触,增大两者间的热传导,从而提高冷却速率;此外,还可减少凝固过程中,因熔体收缩造成的空洞等缺陷。

与一般的金属模铸造法相比,这种方法冷却速率高,可制各出形状复杂的大体积非晶合金零件。

(5)定向凝固法定向凝固法是一种可连续获得大尺寸金属玻璃的制备工艺。

该方法将放有合金原料的铜制模具或热源向一方移动,加热后形成的固化区之间能产生大的温度梯度G和大的固一液界面移动速度v,从而获得高的冷却速率,使熔体快速冷却形成大块非晶合金。

该工艺方法需在大范围内精确控制G和V,抑制铜模与熔体接触区域出现晶体的非均匀形核,此外还需控制制备过程中环境气氛的纯度、流量等参数。

(6)低熔点氧化物包覆该方法是将合金样品用低熔点的氧化物包裹起来,然后置于容器中熔炼。

这样可以吸取合金熔体中的杂质颗粒,使合金纯化。

同时由于合金熔体与容器壁隔开,且熔点低的包覆物也处于熔化状态,由此可避免合金的非均匀形核,提高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

1.3 Ce 基金属玻璃的基本特性1.3.1 低的玻璃转变温度聚合物玻璃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软化温度低, 即T g 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