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重庆市2021-2022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月质量检测卷
一、语言基础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赂.秦(lù)暴.霜露(bào)殆.尽(dài)下咽.(yàn)
B.洎(jí)牧以谗诛为.国者(wéi) 矗.立(zhù) 逦迤.(yǐ)
C.参.差(cēn) 酹.江月(lèi) 运载.(zài) 战舰.(jiàn)
D.思厥(jué)先祖父翘.首而望(qiáo) 挪.动(luó) 桅.杆(wéi)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70年来的奇耻大辱。

这一幕,简单、庄严、________,永志不忘。

②入口处那一小队水兵向美国军官敬礼后,即放下手立正。

乐队________。

③________我很早就离开德国,但对希特勒上台搞法西斯主义,我也感到有连带责任。

A.肃静寂然虽然B.肃穆寂然尽管
C.肃静戛然尽管D.肃穆戛然虽然
3.下列各项有语病的一项是() A.勃兰特以此举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党杀害的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并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人赎罪、认罪。

B.这套推荐教材的出版,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主席列国远表示欣慰。

C.一时间,中国话、英国话、发音语调略有不同的美国英语以及法国话、荷兰话、俄国话,起伏交流,笑声不绝。

D.这套与抗日战争史实有关的教材,将供11年级、12年级以及社会学研究和法律课教学的教师使用。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国互丧互:交互盖失强援盖:大概
B.思厥先祖父先: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暴秦之欲无厌厌:讨厌
C.故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分,清清楚楚终继五国迁灭迁:改变
D.后秦击赵者再再:两次苟以天下之大苟:如果
答案:B(“厌”应译为“满足”。


5.下列句中的“以”字,与“不赂者以赂者丧”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C.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D.洎牧以谗诛
6.下面每项中两个句子中划线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①暴秦之欲无厌学而不厌
②不爱珍器重宝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③始速祸焉不速之客
④革灭殆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⑤或曰:六国互丧或未易量
⑥却匈奴七百余里李牧连却之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⑥
D.③④⑤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含有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②思厥先祖父③然后得一夕安寝
④可谓智力孤危⑤剌客不行,良将犹在
⑥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⑧胜负之数,存亡之理⑨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①③⑤
B.②④⑦
C.⑥⑦⑧
D.①⑤⑨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不同的是 ( )
A.辇.来于秦 B.常以身翼.蔽沛公 C.朝.歌夜弦 D.燕、赵之收藏
..
9.填入下面横线上的正确句序是(3分) ( ) 成立于1997年1月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致力________。

在该会的推动下,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曾将去年8月15日定为“亚太地区和平日”。

①帮助公众认识二战期间日军所犯暴行的史实
②推动社区及国际活动
③以抚平历史伤口,吸取历史教训
④从而求得各族裔真正和平共存
⑤以人道、社会公义、族裔和谐作为立足点
A.②③④⑤① B.⑤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④ D.②①⑤③④
10、选出下列陈述中错误的两项。

(5分)
A.袁绍出兵助刘备伐曹时,令书记程琳起草檄文,陈琳援笔立就。

檄文历数曹家几代人罪恶,痛快淋漓,檄文传至许都,曹操正患头疯病,看了檄文后毛骨悚然,出了冷汗,不觉头疯顿愈。

B.曹操班师回朝,让关羽同甘幂二夫人同处一室,关羽秉烛于门外,待二位夫人很恭敬。

曹欲招降之,但关羽拒收一切东西。

C.官渡之战,曹胜袁败的主要原因是袁绍不听许攸袭击许昌的建议,反而认为许攸是奸细,致使许攸投奔曹操,曹操采纳了许攸的建议。

D.曹操见关羽斩了颜良很高兴,表奏朝廷,封关羽为汉寿亭侯。

E.孙策临死时留给孙权的忠告是:内事不决问周瑜,外事不决问张昭。

11、简述关羽与曹操的约法三章。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

(24分)
六国论
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

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

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
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yì)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窃怪天下之诸侯窃:私下 B.韩、魏塞秦之冲冲:冲击
C.而蔽山东之诸侯蔽:掩蔽 D.以阴助其急阴:暗中
1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为作者批评六国的错误做法的一组是(3分)
①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②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
③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
④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
⑤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
⑥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③④⑥ D.③⑤⑥
14.翻译下列句子。

(15分)
(1)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2分)
(2)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5分)
(3)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刧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本文作者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3分)
三、诗歌鉴赏
1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满江红·暮春
辛弃疾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

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籍。

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

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

庭院静,空相忆。

无说处,闲愁极。

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

尺素始今何处也,绿云依旧无踪迹。

谩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

【注】①绿云:代指美人,古人常以美人代指对理想的渴望与追求。

②谩:简直,真个。

(1)这首词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分析景与情的关系。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的下阕假托所思美人之不得相见而抒写内心的愁苦,那么“闲愁极”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句子作答),由此看来,婉约词和豪放词在表情达意上有时是相通的。

(2分)
四.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5分)
17、(1)乱石穿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雄姿英发,,谈笑间,。

(3)千古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当年,,。

(5)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6)长桥卧波,?复道行空,?
(7),用之日泥沙?
(8)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五、(10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8~21题。

浮冰上的两者
哈夫·B·卡威饿到第三天的晚上,诺尼想到了尼玛克。

在这座漂浮着的冰山上,除了他们两个以外,再也没有别的有血有肉的生灵了。

冰块裂开时,诺尼失掉了他的雪橇、食物和皮大衣,甚至失去了他的小刀。

冰山上只留下他和他那忠实的雪橇犬——尼玛克。

现在,他们两个卧在冰上,睁大眼睛注视着对方——双方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诺尼对尼玛克的爱是真真实实的——就像这又饿又冷的夜晚和他伤腿上的阵痛一样真实。

但是,村里的人在食物短缺的时候,不就毫不迟疑地杀犬充饥吗?
“尼玛克饿久了也要寻觅食物的。

我们当中的一个很快就要被另一个吃掉。

”诺尼想。

空手的他可杀不死尼玛克,这畜牲身强体壮,现在又比他有劲,所以,他需要武器。

诺尼脱去手套,解下了伤腿的绷带。

在几个星期以前,他摔伤了腿,用两块小铁片和绷带捆扎固定。

他跪在冰上,把一块小铁片插入冰块的裂缝中,把另一块铁片紧贴在上面,慢慢地磨。

尼玛克看着他。

诺尼觉得犬的两眼似乎闪着异光
诺尼仍然磨着铁片,尽量不去想磨铁片干什么。

铁片的边缘磨薄了,天亮时分,小刀磨好了。

诺尼从冰块中拔出小刀,用拇指轻轻试着刀锋。

太阳光照在小刀上,折射到他眼里,使他一时看不见东西。

诺尼硬起心肠来。

“来,尼玛克。

”他轻声叫犬。

尼玛克迟疑地看着他。

“过来。

”诺尼叫道。

尼玛克走上前来。

诺尼从那畜牲盯着自己的眼神里看到了恐惧,从它的喘气声中和缩头缩脑的样子感觉到了饥饿和痛苦。

他的心在流泪,他痛恨自己,又竭力压制这种感
情。

尼玛克越走越近,它已经意识到了诺尼的意图。

诺尼感到喉咙梗塞,他看到犬的眼里充满了痛苦。

好!这下是动手的时候了!
一声痛苦的抽咽使诺尼跪立着的身体一阵震颤。

他诅咒小刀,紧闭两眼,摇摇晃晃地把刀子扔得老远。

然后,他张开空空的双手,蹒跚着扑向尼玛克,他倒下去了。

犬围着诺尼的身体打转,嗥叫着。

这下诺尼感到极度的恐惧。

他已经扔掉了小刀,解除了武装。

他太虚弱了,再也不能爬过去取刀子。

现在只有听任尼玛克的摆布了,而且尼玛克也非常饥饿。

犬围着他转,然后从后面扑了上来。

诺尼可以听到这畜牲喉咙里的吞咽声。

诺尼闭上眼睛,祈祷犬的攻击快一些结束。

他感觉到犬的爪子踩着他的大腿,犬呼吸时喷出的热气冲击着他的脖颈。

他随时都要放声尖叫。

然而,他感觉到犬滚烫的舌头直舐他的脸。

诺尼睁开眼睛。

他张开手,抱住尼玛克的头。

头靠着头,他轻轻地哭了……一小时后,一架直升机出现在北边天空。

飞机上一个海岸巡逻队的小伙子俯视着下面,他看到了漂移着的冰山,发现冰山上有什么东西在闪光。

这是太阳光折射在什么东西上面,而且一闪一闪的在动。

他让飞行员降低飞机,看到冰峰的阴影下,有一个黑而不动的像人一样的黑影。

怎么,两个黑影?
他把飞机降落在一块较平的冰面上,然后上了冰山,黑影是两个——一个小男孩和一条爱斯基摩雪橇犬。

小男孩已经昏了过去,但还活着。

那条犬无力地哀叫着,已经衰弱得一动也不能动了。

吸引了飞机上巡逻队员注意力的闪光物质是一把粗糙的小刀,刀尖向下插在不远的冰上,在风中摇曳着。

18.从第2段至第10段,作者描述了诺尼哪些心理活动?请简要概括。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本文中,作者为什么频繁更换称谓“犬”“尼玛克”“畜牲”?(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简要分析文中两次提到“太阳光折射”的作用。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谈谈你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7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生路上,总有失意之时,总有失意之事。

失意时,有人笑,有人哭;有人进,有人退;有人痛定思痛,有人漠然置之。

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悟呢?
请以“走过失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