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 收入与分配(共64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法2 财政收入与支出关系的分析
01
财政收支对比有三种情况
一 是收大于支,有结余; 二 是支大于收,有赤字;
三 是收支相等。
考法2 财政收入与支出关系的分析
02
财政盈余
在出现盈余的情况下,有一个盈余数量大小的区 别。如果盈余过多,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得到充 分有效的运用,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是不利的。 因此,人们自然就会把略有盈余视为一种理想的 财政平衡的标志。所以,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 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 略有赤字。
比较 含义 判断 依据 联系
【易混辨析】几种违反税法行为的比较
行为 具体表现 处理
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 偷税 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考法 纳税人意识的考查
追缴税款,处 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限,没 欠税 以罚款,有的 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还要由司法机 纳税人用欺骗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 关 予 以 刑 事 处 骗税 罚 为,集中表现在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上
(2)促进社会公平的措施 ①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 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水平。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 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 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③增加居 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 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 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 步。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 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 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 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⑤处理好效率和 公平的关系。
抗税
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 的行为
考法 纳税人意识的考查
02
依法纳税的原因
(1) 从税收的地位看,税收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最重要 的来源。 (2) 从税收的作用看,税收为国家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物 质保障。 (3) 从我国税收的性质看,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 主义国家,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 一致的,我国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 (4) 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看,公民在享受国家提 供的服务时,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 (5) 公民依法纳税,也是公民积极为国家作贡献的表现。
2.要明确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区别
(1)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主体不同:初次分配的 主体是各种市场主体,主要是国有经济、集体经济 及非公有制经济等企业。再分配的主体是国家,国 家的各级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而不是市场主体 的身份进行再分配。 (2)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范围不同:初次分配是 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灵越进行的分配,国民 收入再分配是国民收入继初次分配之后在整个社会 范围内进行的分配。
【易混辨析】
(1)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区别:第一,存在的范围不同。 第二,性质不同。 (2)按劳分配一定是劳动收入,但劳动收入则不一定是按劳分配。 (3)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的比较
类别 按资本要素分配 按土地要素分配 按技术要素分配 按管理要素分配 按劳动要素分配 按信息要素分配 对应形式 储蓄存款利息、股息或股本转让所得、债券的利息、私营 企业主的税后利润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所得、房屋出租所得 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企业管理人员凭借管理才能和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 分配的所得 在私营、外企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 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的收入
考法1 税收基本特征及税种的分析应用
02 税收的种类 流转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 等)、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资源税(如矿产税)、财产税(契税)、行 为税(印花税、屠宰税等)等。
考法2 税收作用的分析应用
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2) 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3) 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4) 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 有效手段。 (5) 税收引导居民合理消费。 (6) 税收引导企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考法2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01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 二者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
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2) 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体现“兼顾效率与公平” 的原则。
考法2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02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
(1)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 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2) 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 (3) 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 (4) 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特别提示】 (1) 效率与公平相互影响,所以既要注重大力发展生产力,增 加社会财富,又要注重收入分配的公平。 (2) 正是由于公平有利于促进效率的提高,所以一定要重视收 入分配的公平,这是重视收入分配公平的理论依据。
考法2 财政收入与支出关系的分析
03
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是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它对 经济的影响较大,不能笼统地判断好还 是不好。财政赤字意味着当年的财政收 入小于支出,财政支出要通过发行国债 来维持,这种状况可能会导致社会总供 给和总需求的不平衡,引发通货膨胀。 但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国家 在适当范围内扩大财政赤字,有利于拉 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02
发行国债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
国家发行国债的目的在于弥补财政赤字,
增加支出,意味着国家财政向市场投放的
货币量加大。
考法1 财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分析应用
0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运用都是逆向调节
如果经济发展过热,一般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 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减少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 如果经济发展滞缓,一般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 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
考点 效率与公平
考法1 收入公平问题的分析 考法2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考法1 收入公平问题的分析
1.关于”促进社会公平”的答题模板:
(1)促进社会公平的原因 ①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②这是落实科学发展 观的要求。③这是宏观调控的需要。④公平是提高 经济效率的保证,公平有利于提高效率。⑤公平有 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构建和谐社会。⑥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扩大 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 果,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考点 财政的作用
考法1 财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分析 应用 考法2 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的关系的 分析应用
考法1 财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分析应用
01 财政与基础设施行业
(1)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2) 基础设施行业建设等需要国家财政支持 的必要性。
考法1 财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分析应用
【考法提示】解题思路:区别财政的作用—— 主要看财政支出的用途
第一,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 质保障——主要看财政用于教科文卫体方面、社会保 障方面和增加人民收入方面等。 第二,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主 要看财政用于加强重点工程、能源、交通运输、邮电 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行业建设等。 第三,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国家运用税收政策、国债发行、财政支出数量控制 等手段防范经济通胀和通缩等。
考点 税收及其种类
考法1 税收基本特征及税种的分析应用 考法2 税收作用的分析应用
考法1 税收基本特征及税种的分析应用
01 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
考法1 税收基本特征及税种的分析应用
【易混辨析】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比较
增值税 个人所得税 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 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 含义 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税 征税 增值额 个人所得 对象 对工资、薪金所得实行超额 既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 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 特点 征税,又防止前一生产经 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 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越低 计算 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 基本税率为17% 方法 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2.要明确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区别
(3)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具体措施不同 ①初次分配注重公平的具体措施: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 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 步。 ②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具体措施:要健全以税收、社 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 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 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不能说凡是在公有制基础上进行的分配就是按劳分配。
例如,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平均主义抹杀劳动
报酬上的任何差别,否认多劳多得的按劳分配原则;
另外,在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福
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不属于按 劳分配。
考法 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 配方式的考查
02 分配方式的判断
(1)分清取得收入凭借的是哪种要素。如果是劳动要 素,且是公有制范围内的则属于按劳分配;如果是非劳 动要素,则大多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2) 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 ①公有制单位(国有单位、集体单位)内职工的工资、奖 金、津贴;国家或集体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也可理解为公 有制单位;②农民承包土地获得的收入;③股份合作制 企业(性质为集体经济)中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综合考法
1 收入分配公平问题的综合考查 2 财政、宏观调控、市场配置资源的综合考查 3 对财政、宏观调控、农业的综合考查 4 对PPP模式的理解与分析
综合考法
收入分配公平问题
1.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1)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如果收入分配 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 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 的发展。 (2)收入分配对公平的影响:公平的收入分配是 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 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考点 财政收入与支出
考法1 财政收入影响因素的考查
考法2 财政收入与支出关系的分析
考法1 财政收入影响因素的考查
(1)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经济 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2)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必须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 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国际应当制 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 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
考法2 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的关系的分析应用
财政是如何对人民生活起保障作用的 (1) 是巩固国家政权、实现人民在稳定的 社会环境中安居乐业的物质保障。 (2) 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为 人民创造安定、和谐的生活环境的物质 保证。 (3) 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健全社会保障 体系、改善人【特别提示】 1.判断和区分税收的作用 2.具体分析某些税种的作用
考点16 依法纳税
考法 纳税人意识的考查
考法 纳税人意识的考查
01
正确理解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关系
纳税人 负税人 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 指最终承担税款的单 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位和个人 是否取得应税收入,是 是否是税款的实际承 否发生应税行为 担者 当纳税人所缴纳税款是由自己负担时,纳税人 与负税人是一致的;当纳税人通过一定的途径 将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时,纳税人就不是负税 人。并非人人都是纳税人,但人人都是负税人
专题3 收入与分配
目录
考点 分配制度 考点 效率与公平 考点 财政收入与支出 考点 财政的作用 考点 税收及其种类 考点 依法纳税
考点 分配制度 考法 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为主 体的多种分配方式的考查
考法 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 配方式的考查
01
注意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