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碰撞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控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舶碰撞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控制
船舶碰撞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控制
王传伟
关键词 船舶碰撞 航⾏规则 预防
据有关统计资料及研究分析表明,严重海事事故的发⽣往往是由船长和驾驶员在驾驶与管理船舶两⽅⾯的过失造成的。

其中碰撞事故约占全部海事事故的1/3。

近年来,随着改⾰、开放、搞活政策的贯彻落实,内河船舶和海船的数量⼤幅度增长。

但与此同时,⽔上交通事故也随之相应增加。

为此,世界各国的海事处理机构以及国际海协组织对航海安全问题提出了更⾼的要求,⼀是要求船舶做好各种海事的预防⼯作,降低事故发⽣率,⼆是要求做好对船舶的海难救助与善后处理⼯作。

本⽂就船舶碰撞事故发⽣的原因及预防控制问题,根据碰撞事故的统计和归纳分析,提出⼀些预防碰撞事故的对策。

1 事故发⽣的原因
1.1 事故发⽣的地段
内河船舶在狭窄的内河⽔道及各控制河段易发⽣碰撞事故。

海船则在⽔域开阔的地⽅易发⽣碰撞事故,约占碰撞总数的85%以上。

原因分析如下。

1近年来,内河船舶数量的急剧增长是导致内河船舶碰撞事故频频发⽣的主要原因。

经测算,船舶碰撞事故的发⽣与船舶密度的2次⽅成正⽐。

密度⼤,船舶营运过程中的有效距离相对就⼩,遇到紧急情况避碰不及,导致事故发⽣。

2对于海船来说,在狭窄⽔域和船舶密集的地⽅,驾驶⼈员⼯作⽐较认真,思想处于⾼度戒备状态,多数由船长亲⾃指挥,使⽤安全航速,谨慎驾驶。

但在开阔⽔域航⾏时,⼤多由驾驶员单独操作,思想上也有所放松,瞭望不够认真,容易出现各种戒备上的疏忽。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从前⽅3n mile处突然发现来船,对于航速为12kn的万t级船舶来讲,
作者单位:王传伟———淮安船舶制造有限公司。

收稿⽇期:2003-06-09仅有10min判断来船动向和避让时间,是相当紧迫的。

另外,在狭窄⽔域和船舶密集的区域,多数船舶都是备车航⾏,但到了开阔⽔域,则⼤都是全速航⾏。

各航运单位都在努⼒提⾼经济效益,节约运输成本,往往在船离开港⼝以后,就改烧重油,采⽤定速航⾏。

驾驶员进⾏避碰操纵时,只有⽤改变航向的⼿段,达到避让的⽬的,相当危险。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要求,船舶在任何时侯都应采⽤安全航速⾏驶,以便能采取适当⽽有效的避让⾏动,并能在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的距离内把船停住。

实践证明,船舶在开阔⽔域全速航⾏,避让时仅靠转向也是碰撞事故发⽣的原因之⼀。

1.2 碰撞发⽣的情况
以对遇和⼩⾓度交叉为多,约占碰撞事故的65%。

主要原因如下。

1在对遇和⼩⾓度交叉的情况下,相互接近的速度快,会遇、观察、判断形势的时间短,很容易错过采取避让⾏动的时机。

如图1所⽰,某船A在航⾏途中,某时刻发现来船B在左舷α⾓度的⽅向上,距离为S0。

图1中,Z m为本船航向;Z h为来船航向。

经过⼀段时间t后,与来船的距离S应为S=S0-(V m?t?cosα+
V h?t?cos(180°-α-β))
式中:V m———本船航速
V h———来船航速
β———两航线夹⾓
α———A船在某时刻观测B船时的舷⾓
距离变化率
ds/dt=V h?cos(α+β)-V m?cosα
由此可见,距离变化率与α和β有关。

当两船对遇时,即α=0,β=180°时,距离变化率ds/dt有极⼩值,为-(V h+V m)。

因此,两船对遇时,相互接近的速度最快为V h+V m。

在α≠0°、β≠180°的情况下,亦有发⽣碰撞的可能,且舷⾓α越⼩,相互接近的速度就越⼤,观察
J S 2003-4-06 江苏船舶
J IAN GSU SHIP 第20卷 第4期
17
图1 本船与来船的相对距离⽰意图
判断碰撞形势的时间就越短,很容易错过避让时机,导致碰撞事故的发⽣。

2航⾏中船舶会产⽣偏荡,⼀般情况下会产⽣3°以内的偏荡,规则中允许舷灯的⽔平光弧在3°以内切实断光。

根据误差理论,仅上述原因产⽣的均⽅差就达5.2°,驾驶员很容易把对遇错判为⼩⾓度交叉,从⽽不采取避让措施⽽导致碰撞。

当⽤雷达测定来船⽅位时,也可能产⽣3°均⽅差,再加上光点、距离等误差的影响,特别是若仅⽤雷达测2个测点就作为判断来船的运动要素,同样很容易造成判断上的失误,把对遇船当作⼩⾓度交叉来处理。

1.3 发⽣碰撞事故的船舶种类
⼤型海船与渔船发⽣碰撞的事故较多。

因为海产品的价格不断看涨,海上捕鱼业也随之扩⼤。

渔船的驾驶员航海技术素质相对较差,多数⼈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且渔船受设备、资⾦的限制,缺乏必要的助航仪器,见到⼤船,⽆法求得运动要素,只凭经验或感觉操船。

当临近时发现判断有误,再采取措施为时已晚,因⽽常常发⽣碰撞。

2 预防控制措施
为有效减少船舶碰撞事故的发⽣,有必要对船舶碰撞事故进⾏预防和综合控制。

综合控制实质是个综合安全管理问题,它是指对安全航⾏进⾏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系列活动,以保护⼈员
安全和⽣产资料不受损失。

具体应加强以下⼏⽅⾯的管理。

2.1 认真学习《海上避碰规则》,严格遵守航⾏法规
《海上避碰规则》是每个驾驶员必须遵守的规则,只有认真学习、充分了解它,才能灵活加以运⽤。

航⾏法规是长期以来安全航⾏的经验总结,它符合安全航⾏的客观规律,因此在航⾏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对违反者⼀定要严格予以处理。

2.2 加强瞭望
国际避碰规则是为了避免船舶航⾏时发⽣碰撞⽽制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要求驾驶员在航⾏中认真瞭望,充分利⽤听觉、雷达以及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下的⼀切有效⼿段,保持不间断瞭望。

瞭望疏忽是导致碰撞发⽣的前因,避让不当或判断错误是造成碰撞的直接原因,所以驾驶⼈员应保持⾼度警惕,集中思想,加强瞭望。

2.3 使⽤安全航速
控制航速是避免碰撞的重要⼿段。

《规则》规定,船舶在任何时候均应使⽤安全航速⾏驶。

从运动学⾓度来看,船舶之间撞击⼒的⼤⼩与相对接近速度的平⽅成正⽐。

使⽤安全航速有两⼤好处,⼀是有利于延长两船接近的时间,从⽽使驾驶员有时间来考虑和采取有效的避让⾏动,⼆是船舶减速航⾏,动量⼩,万⼀发⽣碰撞,其损失也⼩。

2.4 配齐必要的助航仪器,准确使⽤国际信号
为了保障航⾏安全,海上航⾏的船舶,必须按《规则》配齐⾜够的助航仪器。

另外还应正确理解和使⽤信号,信号既表达本船的操纵意图,⼜能要求他船注意和协助避让。

2.5 加强海上管理,实⾏分道通航制
在港⼝附近或在狭窄⽔域,由于船舶密度⼤,地形特殊,各国海上安全监督机构除了加强本地区的安全监督⼯作,还逐步建⽴健全分道通航制。

采取分道通航⽅式,使得对遇的船舶互相分隔,各⾛其道,避免迎⾯对遇和互相碰撞的危险。

此外,驾驶⼈员还应有良好的⼼理素质,具有“主动让、及早让、⼤幅让”的精神,礼貌⾏船。

18 ?船舶设计与研究?王传伟船舶碰撞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