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瓶七势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汤瓶七势拳
中国穆斯林三大宝(心意六合拳,回回十八肘,汤瓶七势拳)之一的汤瓶七势拳又名汤瓶拳,它以穆斯林洗“阿卜代斯”的汤瓶壶为标记。

汤瓶七势拳在回民中有较好的群众基础,是回民独有的拳术,既能修身养性、强身健体,又可应用于实战,防身自卫。

由于七势拳历来秘不外传,只在少数阿訇中秘传,外人很少见到。

据传,此拳由元代“回回军”在战争中创造出来,称为“骑势拳”,后称作“七势拳”,有“老七势”和“花七势”之分。

老七势只有七大势,每一大势有七种不同劲力的变化,再变为七势,即七七四十九势。

初习为一势一势盘练,七势盘练熟后可随心所欲组合成套路来盘练。

本人所传承的汤瓶七势拳为恩师水普慈所传。

传承情况如下:穰东清真寺水四阿訇水观澜(1786年~1896年)传水腾龙(清朝道光年间~民国年间)、水应龙(1856年~1944年),水应龙传水子立、水子恒、水剑光(1896年~1959年)、水献之等,水献之传水仲贤、水普慈(1920年~2006年)等。

水普慈先生为水四阿訇之四世孙。

水氏祖籍陕西渭南,在明初时迁居至南阳镇平,后居邓州,清季又迁南阳。

水公好武,本身会武术,时任邓州穰东镇清真寺阿訇,为了培养二子水腾龙、水应龙,以及女婿马步衢,邀请了河南八大枪手之一的枪师唐大用、心意六合拳大师李祯、洛阳心意六合拳大师刘万仪三人来邓州传艺,水氏家传的汤瓶七势拳是唐大用所传。

唐大用另传汤瓶七势拳,传承情况如下:唐大用(约生于乾隆二十五年左右,同治末年间归真)传唐万义(1797~1913年),唐万义传姬氏七兄弟、杨营乡燕庙村人冯二教师、杨营乡贾庄村人贾教师(1870年~1950年)、杨营乡老王营村人王明德(1880年~1965年),王明德传杨营乡老王营村人王超(1935年~2009年),王超传邓州马雷石。

汤瓶七势拳包括汤瓶手、汤瓶势、碾脚窝、七势拳等内容。

汤瓶手为十二手贯劲法,主要是对上肢部的锻炼;汤瓶势练的是汤瓶身,是对身法的要求;碾脚窝是步法练习;七势拳是劲法的训练,主要有
撕、拉、开合、劈、钻、撩、挑等劲法。

汤瓶势
汤瓶势为汤瓶七势拳的核心功法之一,此势是盘出汤瓶七势拳浑身上中下三节贯劲之法中最主要的中节贯劲之法。

水普慈老师在传我汤瓶势时讲,“会汤瓶七势架,而不会汤瓶势的中节身法的贯劲之法,那么会的只是汤瓶七势拳的外形,而非得真传。

此势为汤瓶七势的代表势,汤瓶七势拳的每一势开始和收势皆以汤瓶势为代表。

汤瓶势前手代表汤瓶壶嘴,后手代表汤瓶壶把,头代表汤瓶壶盖,身代表汤瓶壶的壶身。

汤瓶七势拳也因汤瓶势为名。

”由此可见汤瓶势在汤瓶七势拳中的重要性。

1、盘法:
口诵“台斯密”(注:伊斯兰教的阿文,意思是奉普慈太慈安拉之命起。

奉真主的命令行使),有以一念代万念,认主尊主之意。

双手从身体两侧向上捧到胸前,掌心向上,十指平心,肘心向上,沉肩,此为伊斯兰教的“接嘟哇”,意为真心诚意接受真主的恩赏之意。

(如图1)右脚后退一大步,同时右手从胸向右下划圆到右胯,从右胯向上到头再下劈落到右胯侧,五指向前,掌心向上,拇指内扣掌心,左脚退半步,虚点地,重心在右腿。

左手从胸前向上划到面前,五指向下,掌心向内,拇指内扣掌心,指尖向上,肘心向上,坠肘,沉肩,三尖照,六六合,目前视,此势前手为汤瓶壶嘴,后手为汤瓶壶把,头为汤瓶壶盖,身为汤瓶壶身。

汤瓶七势拳是以此势为代表,起势收势皆以此势。

(如图2)
收势用“接嘟哇”。

2、呼吸之法:
右手划立圆时吸气,左手前划时呼气。

3、劲意:
此势为汤瓶七势拳的中节身法劲的贯穿,恩师水普慈曾讲,“汤瓶势为汤瓶拳的代表动作,此势必须盘好,如盘不好此势,那么汤瓶七势的独有发力中节劲也就贯穿不好,上下二肢的劲也就无法贯穿一气。

”此势盘时必须以头领身,拔开脊椎中节身劲,也就是人体最大关节,只有拔开拉长身体的大关节,方能以头领身,身带步,身催上肢发出汤瓶七势拳的整体内劲。

4、功用:
常盘汤瓶势,可盘出三尖照之稳与三尖齐到的妙用,而且可盘出我在运动中以头领身,身带步,身催手的上中下贯为一气的功用。

在实战中有发力击敌于防不胜防的妙用。

碾步眼
碾步眼又称碾脚窝,为汤瓶七势拳浑身上中下三节贯劲之法中尤为重要的下三节胯、膝、脚的贯劲之法。

1、盘法:
口诵“台斯密”。

自然站立,做“接嘟哇”。

(如图3)
以头领身,重心在前,移右手从后向前,按在裆前,左手向身左
侧按裆前。

身左拧,左脚在前,右手在前,身拧成逆合,步呈马步(如图4)。

接着,以头领身,上右脚向前过左脚,前踩步呈马步,随后退右脚半步,身向右扭成右逆合,双手按在裆前,目前视,三尖照,六六合。

收势用汤瓶势与“接嘟哇”。

2、呼吸之法:
上步时吸气,双手下按时呼气。

3、劲意:
此势劲意在于双手下按与头上领形成上下对争之劲。

头领身,肩胯左右逆合,形成左右劲的贯穿,上步时一进一退形成脚前后劲的贯穿,此为汤瓶七势拳的上下左右前后浑身六劲合一,劲法贯为一气之劲意。

此盘法以前极为保守,只有六合劲出,方为汤瓶七势拳的真谛。

看七势拳得到真传与否,重在看上肢肩、肘、腕,汤瓶手三节劲的贯穿,中节汤瓶势的贯穿,及下肢胯、膝、踝下三节的贯穿,还要看碾步眼的上中下三节贯为一气的劲意。

此势常盘,可盘出下肢前后脚互变、灵活而稳的步法。

4、功用:
常盘此势有盘出浑身上中下三节贯为一气的功用。

而且对下肢跨、膝、脚的关节病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日久功深,可使步法灵稳,在变动中发力击敌于防不胜防的妙用。

汤瓶七势是汤瓶七势拳的重要七大势子,七势为:撕、拉、开合、劈、撩、钻、挑,七势是七种不同方向的七种劲力变化。

汤瓶七势必须在“汤瓶手”、“汤瓶势”、“碾步眼”的基础上盘练,否则浑身上中下三节劲不能贯为一气。

而单练此七势,也仅是徒具外形,是盘不出汤瓶七势拳的独有内劲的。

汤瓶七势拳是以汤瓶势与七种不同方向的劲力变化而命名的。

第一势——撕
1、盘法:
口诵“台斯密”。

有以一念代万念,认主尊主之意。

双手从身体两侧向上捧到胸前,掌心向上,十指平心,肘心向上,
沉肩,此为伊斯兰教的“接嘟哇”,意为真心诚意接受真主的恩赏之意。

(如图1)
做汤瓶势。

动作讲解此略(如图2)。

承上势,左脚在前虚点地,右脚在后,重心在右腿,左手在胸前,五指向前,掌心向内,拇指内扣掌心;右手掌心向上,拇指扣掌心,目前视,三尖照,六六合。

接着以头领身,重心前移;上右脚过左脚一步,随追蹬左脚半步,呈前膝弯套后膝的鸡步,或前膝弓后脚蹬直的弓步,或马步皆可。

在上步的同时,后手向前上推出,肘心向上,坠肘,肩必沉,前手推到平眉,不可过高,右手向左撕拽到左胯,肩必内扣,头顶颈直,目前视,三尖照,六六合。

双手在撕时,如撕牛皮筋一般用意。

不停,上左脚过右脚,随追蹬右脚半步,步呈弓步,半马步皆可。

左手前推,右手后撕,双手如撕拽牛皮筋一般。

(如图3)以上盘法为进步盘练,可进步盘、退步盘、走三角、S形、圆形,四面八方皆可盘。

盘熟后可随心所欲,不定盘法方向。

收势用汤瓶势“接嘟哇”。

2、呼吸之法:
后手前推时吸气,前手后撕时呼气。

3、劲意:
汤瓶势撕劲意在于,左手前推,右手后撕,两手如撕牛皮筋一般的二争之劲意;同时,前脚的踩与后脚的蹬形成前后二争之劲。

4、功用:
常盘此势,可盘出前手打人与后手用劲的前后二争之功用。

实战中,可前手化敌之击,后手于运动中击敌。

如敌左手击我头部,我前手上化敌击,后手同时前推击敌胸;如敌右手击我下,我前手后捋,后手前击敌裆;如敌用脚击我上部,我前手后捋敌脚,同时上后脚进敌身,后手击敌前胸,敌必倒地(如图4)。

第二势——拉
汤瓶七势拳第二势的“拉”,为汤瓶七势拳重要的一大势子。

此势重在拉开拔开人体最大关节脊柱,从而达到浑身上中下三节贯为一气,一合无不合,一动无不动,一进无不进,一到无不到的浑身齐到
的妙用。

1、盘法:
口诵“台斯密”。

双手从身体两侧向上捧到胸前,掌心向上,十指平心,肘心向上,沉肩,此为伊斯兰教的“接嘟哇”,意为真心诚意接受真主的恩赏之意。

(如图5)
接做汤瓶势。

动作讲解略(如图6)。

承上势,以头领身,重心前移,上右脚过左脚,随追蹬左脚半步,步呈右弓步。

在上步的同时,右手从下向上拧拉到面前,左手同时向后下拽,二手呈上下二争之劲,如拉牛皮筋一般。

不停,以头领身上左脚过右脚,步呈弓步,同时左手上拉拧到面前,右手下捋拽到裆前,两手如拉物一般。

三尖照,六合合,目前视。

(如图7)
以上盘法可走三角、之字、S形,四面八方进退皆可,盘熟后呈随心所欲的不定法为妙。

收势用汤瓶势与“接嘟哇”同前,略。

2、呼吸之法:
过步时吸气,追后脚时呼气。

3、劲意:
此势在于拉开人体最大关节脊椎,从而达到运动中浑身上中下三节节节贯为一气,形成以头领身,身带步,身催手的上中下贯为一气的浑身齐到劲意。

4、功用:
常盘此势可把脊椎拉开,有以头领身,身带步,身催手的上中下贯为一气的浑身齐到的妙用,而且可强身健体,特别对人体脊椎病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日久功深,在实战中可达到运动中击敌于防不胜防的神用。

敌如用左手击我上,我前手上化,后手击敌胸;敌如用脚击我下部,我前手下捋化,同时进身后手上拉击敌头面,一击必中(如图8)。

第三势——开合
开合势之劲在于身劲催动背劲,左右开合之劲达于肩、肘、腕上三节劲的贯穿;身带动腰的左右开合之劲达于胯、膝、足下三节劲的贯穿。

恩师水普慈曾讲:“开合在于拉开脊柱上下劲,带动肩胯的开合左右劲,催动手足前后劲,此六劲合一的整体内劲为汤瓶七势拳所独有的贯劲之法。

如果把开合劲理解成外形拳架手足的开合,那么就失去汤瓶七势拳的‘开合’贯劲法的真谛了。


1、盘法:
口诵“台斯密”。

双手从身体两侧向上捧到胸前,掌心向上,十指平心,肘心向上,沉肩。

此为伊斯兰教的“接嘟哇”,意为具心诚意接受真主的恩赏之息。

(如图1)
承上势,做汤瓶势,动作讲解略。

(如图2)
承上势,以头领身,重心前移,上右脚过左脚,随追蹬左脚半步,步呈右弓步;同时,右手从腰向前合到胸,五指向下;掌心向内,左手从前向上合到右腮。

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此时脊上为紧合之劲,接着,以头领身上右脚,向前一大步,左脚随追蹬半步,呈弓步;同时,右手捋拽到裆前,此时有开背之劲,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

(如图3、4)
收势用汤瓶势与“接嘟哇”,同前,略。

2、呼吸之法:
合时吸气,并时呼气。

3、劲意:
开合劲意在于以头领身,身带背,形成背的左右开合之劲,催动肩肘腕上三节,节节贯穿;头领身,身带腰,腰带胯,胯、膝、脚下肢三节,节节贯串,从而形成以头领身,身带步,身催手,上中下三节贯为一气的劲意。

合时必须背上有“合抱紧”之感,开时脊背上有松开之感。

此势恩师水普慈传艺时,先让摸他脊背与腰胯的左右开合之劲和手足前后之劲的形成,而后再体悟在老师身上摸到的感觉。

4、功用:
常盘此势,可盘出浑身上中下贯为一气,一开无不开,一合无不合,一动无不动,一静无不静的境界。

击敌时,一守一攻,攻守合一,使其防不胜防。

敌如用左拳击我上部,我上后脚进身化敌之击,化中进身,随追蹬后脚半步,前手化中前开击敌前胸,敌必倒地。

(如图5、6)
第四势——劈
1、盘法:
口诵“台斯密”。

双手从身体两侧向上捧到胸前,掌心向上,十指平心,肘心向上,沉肩,此为伊斯兰教的“接嘟哇”,意为真心诚意接受真主的恩赏之意。

同撕,略。

(如图1)
承上势,做汤瓶势,略。

(如图8)
承上势,以头领身,上左脚一大步,同时以身催肩,肩催肘,肘催手,右手向前翻成掌心向下。

接着上右脚过左脚,脚起时为顺,摩胫前踩钻出,内扣为横,在上步时右手翻钻向上,有挫、扑、钻、裹、顶、撑、领、拔之劲。

左手从上向下摩右臂内侧,两肘相向裹劲,两手一上一下,翻转划圆,起手半圆,回手半圆,此为打人如划圆、起钻落翻、起横落顺之劲意。

肘有向前撞、沉、领劲,手要以胯催腰、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的催劲,从胸前向前方钻、翻、拧、转、划圆而出。

如同我前手托枪,后手从下向前上方扎出一般。

后手向前下
方劈出,步呈弓步。

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

(如图9)以上为右势盘法,左势盘法与之相同,唯方向相反。

收势用汤瓶势与“接嘟哇”同前,略。

2、呼吸之法:
移动重心,束身时吸气,向下劈时呼气。

3、劲意:
掌心从下向上螺旋半圆转升,向前上钻、扑、撅而出,同时吸气,身下坐而手向上,以意引气由中丹田上升至上丹田,手从下向上时,有钻挫向天空抛去恨地无环之意,头向前顶,身背向前,督脉上升,后手向上旋转而出;可打开肩关节骨缝,既可强骨骼,又能拔长拉长筋腱,使气血顺达至梢节,掌指坐力,肩关节松活,运用两膀时灵敏快捷有力,应敌时屈伸灵活自如。

故在盘艺时应力求做到始终使肩部松垂,肘部下坠,涵胸拔背,意气专一,练功时周身气血运顺达丹田,生丹田内劲,此劲可产生抖绝劲,盘艺时要心与神合,心静无杂念,则气行,由心意气催动肢体,使拳势打出刚柔之劲。

4、功用:
技击时我出手发拳,如对方无力阻挡我,则直入而上,敌如回击,不可能同时上下前后左右都遇到阻力,我可用钩、拔、裹、拧、按之劲化之,同时发扑、钻、撅劲击之。

此势重在反腕指,便于遇敌时拧腕滑脱,且手法缭绕变化难以捉摸。

(如图10)
第五势——撩
1、盘法:
口诵:“台斯密”。

双手从身体两侧向上捧到胸前,掌心向上,十指平心,肘心向上,沉肩。

此为伊斯兰教的“接嘟哇”,意为真心诚意接受真主的恩赏之意。

同“撕”势,略。

(如图1)
汤瓶势。

动作讲解略。

(如图2)
承上势,重心在右,右膝曲,左脚尖内扣虚点地,左膝裹劲。

移动重心向左,以头领身,身带腿向前,上右脚过左脚摩胫踩出一大步,随追蹬左脚半步,呈右膝弓左蹬脚的牮柱步。

在上步的同时,左手从胸向下摩到裆前,按劲五指向前,右手随右脚向前踩出时,从下向前上方旋转翻拧撩出,呈掌心向外上斜或手背向上。

随心而定,不可拘于定法。

三尖照,六合合,目视前方。

(如图3)
收势用汤瓶势“接嘟桂”同前,略。

2、呼吸之法:
束身时吸气,向上撩时呼气。

3、劲意:
重在盘出含胸拔背,势如背锅,身如寒冷,如夜雀缩尾。

手在臂胸腹腿相摩,有打通任脉带脉,手三阴手三阳及脚三阳之劲意,脚摩胫可打开脚三阴之劲意。

上步发力时把背圆的劲形成前后手的争力,由左右劲而形成手脚的前后劲之六面(上下、前后、左右)劲的盘法之法。

头领身为上劲,右脚蹬坐为下劲。

如不明六面劲,只能是盘的体操而已。

撩之劲重在由膀的左右劲变为前后劲的变劲过程,故膀为上胺劲之源。

撩的劲意在于上撩下按二争之劲意。

4、功用:
常盘可打通人体经脉,加强新陈代谢,养五脏六腑之气,日久功深,丹田气足,心意一动,丹田滚动催动身,身催动肩至肘与手,发出整体内劲来。

敌如用拳击我上盘,我左手向下按捋的同时上右脚踩敌中门,右手从下向上撩击敌裆,或出手崩击敌胸(如图4)。

第六势——钻
1、盘法:
口诵:“台斯密”。

双手从身体两侧向上捧到胸前,掌心向上,十指平心,肘心向上,沉肩。

此为伊斯兰教的“接嘟哇”,意为真心诚意接受真主的恩赏之意。

同“撕”势,略。

(如图1)
承上势汤瓶势。

动作讲解略。

(如图2)
承上势,重心在右,右膝曲,左膝内裹,左脚尖内扣,移动重心向前,利于以身带步,以身催肩,肩催肘,肘催手,右手由下向上翻拧钻出,左手随向下方,掌心向下拧成掌心(或握成拳心)向前斜下方,目前视,左手向下按到裆前的同时上右脚过左脚向前踩出,随追蹬右脚半步,呈牮柱步,但必须三尖照,六合合。

(如图5)收势用汤瓶式与“接嘟哇”,同前。

略。

2、呼吸之法:
束身时吸气,钻出时呼气。

3、劲意:
浑身贯为一气,向斜上方钻出,如同手拿枪向前扎出一般。

亦如手拿锥子,拧钻螺旋而出的劲意,手如同从下方抓起地之环向上抛起一般,有恨地无环之意。

此钻拳是浑身的钻出而非单一的手钻,如失去浑身之整体劲钻出,钻拳真谛全失。

4、功用:
常盘此势,可盘出我浑身上中下贯为一气的浑身整体内劲,日久功深,可达到丹田劲充实。

敌如用拳击我中部,我出手攒出,化中有打,同时上右脚踩敌中门,起手为钻拳,落手拧崩敌胸或下斩敌裆。

敌如用左脚刮地风击我左腔骨,上用崩拳击我胸,我左脚向斜方
上半步的同时,以身带右脚向前刮地风还击对方左腔骨,一击必中,左手化敌左崩拳,落地踩敌中门,用钻拳从下向上击敌下颌,敌必无还手之力。

(如图6)
第七势——“挑”
1、盘法:
口诵:“台斯密”。

双手从身体两侧向上捧到胸前,掌心向上,十指平心,肘心向上,沉肩。

此为伊斯兰教的“接嘟哇”,意为真心诚意接受真主的恩赏之意。

同“撕”势。

略。

(如图1)。

承上势汤瓶势,略。

(如图2)
承上势,左肩领前,左脚在前,脚尖虚点地内扣,右脚在后,两脚之间相距一脚,前膝内裹,胯同时裹劲,前脚内扣虚点地,取鸡的独立之本能,利于移动重心,前后、左右、进退,变化灵活。

后脚内扣,膝胯裹劲,与前膝胯的内裹劲形成圆裆的抱劲。

头顶项竖,舌抵上腭,下颏内收,牙齿扣住,两肩松开向下沉,两膀扣劲,含胸拔背,腰下塌,谷道上提,心宁气沉,浑身泰然,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如图7)。

收势用汤瓶势“接嘟哇”,同前,略。

2、呼吸之法:
束身时吸气,挑出时呼气。

3、劲意
劲意在于“挑”字诀,挑为从下向斜上之意。

而且挑为运动之挑,不是定中挑。

因在与人实战时,对方不可能站在那里不动让你打,我必须在运动中发力,方能击中对方。

4、功用:
常盘此势,可盘出我灵活多变的运动中浑身齐到顾打合一的妙用。

敌击我时,我以头领身,运动中化解对方,同时束身,接着长身而起,把对方放出(如图8)。

(全文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