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胶抗溶泡沫灭火剂和七氟丙烷比较
气溶胶灭火系统和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比较
气溶胶灭火系统和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比较气溶胶灭火系统和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比较一、系统组成(一)气溶胶灭火剂,是由氧化剂、还原剂及粘合物结合成的固体状态含能化学物质,属于烟火型灭火剂。
气溶胶灭火系统由气溶胶灭火剂以及相应的贮存和启动装置组成,灭火剂在贮存装置内燃烧反应后直接喷放到防护区,属于无管网灭火系统。
气溶胶胶粒具有高分散度、高浓度特点,大部分微粒直径小于1um,可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较易粘附在物体表面。
其主要成份有金属盐类、金属氧化物以及水蒸汽、CO2、N2等,碱金属盐(钾盐等)和金属氧化物(K2O等)起主要灭火作用,灭火效率较高。
(二)七氟丙烷,HFC-227ea灭火剂是以物理灭火方式为主,化学灭火方式为辅的气体灭火剂,分子式为CF3CHFCF3,化学名称为七氟丙烷,其特点是无色、无味、不导电、无二次污染,对臭氧层的耗损潜能值(ODP)为零,符合环保要求。
HFC-227ea 灭火剂具有灭火效能高,不污染设备,电绝列火灾:●电气火灾;●液体火灾或可熔化的固体火灾;●固体表面火灾;●灭火前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HFC-227ea灭火剂不适用于扑救下列火灾:●含氧化剂的化学制品极混合物,如硝化纤维、硝酸钠等;●活泼金属,如钾、镁、钛、皓、铀等;●金属氢化物,如氢化钾、氢化钠等;●能自行分解的化学物质,如过氧化氢、联胺等。
四、应用比较1、喷射物和分解产物对设备的影响。
1)、清洁度。
气溶胶微粒不会自动挥发至大气中,且容易粘附在设备表面。
由于散热等需要,电子设备内部都必须与室内空气相通,胶体微粒易导致光路堵塞,鼓面、盘面划破以及接插件磨损等。
七氟丙烷是洁净气体灭火剂,灭火通风后,不留任何杂质。
2)、腐蚀。
气溶胶喷射物和灭火分解产物的主要成份有碳酸钾、氧化钾和水等,碳酸钾、氧化钾极易吸潮生成强碱氢氧化钾,对铝、锌、硅等有强腐蚀作用,大大缩短设备寿命。
有些厂家提议给设备加装防护罩,这是不现实的。
一般认为,一旦灭火或发生误喷后,应马上开启除湿机,保持房间干燥,用除尘器清理干净。
几种气体灭火装置对比表
备注S型气溶胶灭火系统的特点:特点1:气体系统中唯一的自主知识产权国家三项发明专利。
特点2:灭火剂用量少气溶胶灭火剂用量一般为100g/m³左右,而其他气体灭火剂用量为300-1000g/m³。
如:哈龙1301为330g/m³、七氟丙烷为530g/m ³。
特点3:节省重量及空间气溶胶灭火系统由于是固体常压存放,体积和重量大大减轻,其重量只有惰性气体的1/40,空间占用只有其1/15。
特点4:环境友好气溶胶灭火剂不含大气臭氧层损害物质,其ODP、GWP值为零,是目前理想的哈龙替代物。
特点5:安装简便、免维护气溶胶灭火系统与其他气体安装相比安装只须一些导线的连接,所以安装极其方便容易,可节省工时1/3以上.由于无高压容器、阀门、喷头等,几乎免维护。
特点6:安全、无毒气溶胶灭火剂中气相含有氮气,少量二氧化碳,少量固相中含有金属碳酸盐,氧化物,均为无毒物质。
特点7:节约成本由于气溶胶灭火系统重量轻,占用空间小,安装简单,常压储存以及几乎可以忽略的维护费用,使其在气体消防产品中具有最低的成本。
S型气溶胶灭火系统的优势:优势一:灭火效率高一般在30g/m³至150g/m³之间,工程应用一般为100g/m³左右,比哈龙1301高3倍以上,比七氟丙烷和IG-541高5倍,比二氧化碳高9倍以上。
优势二:节省重量和空间在实施灭火工作前是以固定混合物。
在常压下贮存,不需要压力容器而七氟丙烷采用高压液化贮存,IG-541采用压力容器贮存,有潜在的泄露问题和安全隐患。
优势三:节约成本S型气溶胶灭火装置的制造成本比其他气体灭火装置低25%以上,无高压泄露问题,检修维护成本很低。
如:S型气溶胶在75m³空间所需药剂量为10kg,六年保存期限内总体投入成本在25000元左右,七氟丙烷在同等立方米空间六年期限内总体投入成本在40000元左右(初期投入药剂及附件设备费用为15000元左右,加上10%安装工本费用,合计为16500元,但七氟丙烷每两年就要检修一次,且在检修钢瓶时,需取出药剂,重新设置需再使用60kg的药剂量,重投入成本在7000-8000元,七氟丙烷在后期六年时间内需投入24000元左右的费用)优势四:无毒无害S型气溶胶在高温火焰下,不会分解出氢氟酸等有害物质,而七氟丙烷在灭火过程中会分解出微量的氢氟酸的有害气体,散发着刺鼻的气味,有一定的腐蚀性。
七氟丙烷泡沫灭火系统
管网内贮压七氟丙烷灭火装置
⑤ ④ ②
①
⑥⑦ ⑧
○
○
○
七氟 丙烷
七氟 丙烷
七氟 丙烷
⑪⑫
○
○
七氟 丙烷
七氟 丙烷
⑬
⑰ ⑯ ⑮
⑭
N₂ N₂
①灭火剂瓶组 ②灭火剂瓶组支架 ④瓶头阀 ⑤高压软管 ⑥集流管 ⑦液体单向阀 ⑧气启动器 ⑪安全泄压阀 ⑫气体单向阀 ⑬防护区选择阀 ⑭启动瓶组支架 ⑮驱动瓶组 ⑯低泄高封阀 ⑰电磁阀
表2 低沸点可燃液体七氟丙烷气体泡沫灭火试验结果
对正戊烷进行了2 次灭火试验,第一次试验混合液供给强度为6.7 L/(min·m2),供给泡沫55 s 后控火, 供给泡沫6 min30 s 时停止供泡,此时仅剩离泡沫产生器最远端的小部分边缘火未灭,停止供泡5 min 后,边缘火熄灭。第二次试验供给强为13.1 L/(min·m2),供泡1 min 后控火,2 min 后灭火。试验照 片见图8 和图9。 在试验过程中,对七氟丙烷气体泡沫的发泡倍数和析液情况进行了测试,当七氟丙烷/泡沫混合液混合 比在6%左右时,发泡倍数在11 倍左右,25%析液时间大于1 h。和空气泡沫相比,七氟丙烷气体泡沫致 密,覆盖性能好,泡沫质量高。 上述试验表明,七氟丙烷气体泡沫的灭火效率远高于空气泡沫,以较小的强度供给泡沫时,能够在较短 的时间内控火和灭火。
S型气溶胶与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对比说明
S型气溶胶灭火系统与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对比说明S型气溶胶灭火系统与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同属于气体灭火系统的范畴,但是很多非专业人士对这两种气体灭火系统的优缺点或者各自的特点并不十分了解。
因此大多数工程在使用气体灭火系统产品时,很难做出明确的选择。
针对这两种气体灭火系统的其性能和特点做以下对比说明:一、气溶胶气体灭火系统概述1、系统简介气溶胶灭火技术诞生于我国,也称烟雾灭火技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第一代是由公安天津消防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完成的,他们自主研制出烟雾自动灭火系统,主要用于扑灭甲、乙、丙类液体储罐火灾。
这是一项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的灭火技术既有烟又有雾,既有细小的固体颗粒,又有水蒸气和N2、CO2灭火气体形成的气溶胶物质用于灭火。
第二代气溶胶称为K型气溶胶,由北京理工大学研制成功,单内涵大量钾离子,喷放后的产物极易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形成导电物质,对电子设备有很大的损坏性,第三代称为S型气溶胶,是由陕西坚瑞消防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成功,喷放后的沉降物的电阻值大于20M欧,为绝缘体,对精密电子设备无损坏。
目前国内主要使用的是第三代气溶胶(S型)系统,该产品已经在上万个项目上应用了。
2、灭火原理燃烧进行的四要素:可燃物、氧化剂、温度及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
灭火气体的灭火机理皆是消除燃烧四要素中的一个或几个.S型气溶胶灭火装置中的固态灭火剂通过电启动,其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形成大量凝集型灭火气溶胶,其成分主要是N2、少量CO2、金属盐固体微粒等。
S型灭火气溶胶灭火机理如下:(1)、吸热降温灭火机理金属盐微粒在高温下吸收大量的热,发生热熔、气化等物理吸热过程,火焰温度被降低,进而辐射到可燃烧物燃烧面用于气化可燃物分子和将已气化的可燃烧分子裂解成自由基的热量就会减少,燃烧反应速度得到一定抑制。
(2)、灭火机理。
a.气相化学抑制:在热作用下,灭火气溶胶中分解的气化金属离子或失去电子的阳离子可以与燃烧中的活性基团发生亲和反应,反复大量消耗活性基团,减少燃烧自由基。
七氟丙烷与气溶胶差别
七氟丙烷和气溶胶的区别
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规定:七氟丙烷、热气溶胶灭火系统同属气体灭火的范畴;其中柜式七氟丙烷和S型气溶胶应用最多。
二者的相同点如下:
1、同属气体灭火;
2、都可应用于变配电室、电缆隧道、发电机房、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场所
3、喷放的都是气态,喷放后都无明显残留物;
4、都是无管网柜式安装方式;
5、使用和启动方式一样,都是24V1A电信号启动。
二者的不同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1、灭火效率不同:每个立方保护空间,七氟约需0.58KG,S型气溶胶只需0.15KG即可。
2、储存方式不同:七氟需2.5M压力的钢瓶储存,体积大、重量沉、占地多;气溶胶无压力固态存放,体积小,占地小,甚至可以架在房间墙面上部,实现零占地,以节约房间面积。
3、维护周期不同:七氟因高压存放,易泻压,要三个月检查一次压力,如压力下降,需返厂维修。
气溶胶则是固态密封无压储存,6年内无需检查维护。
4、副作用类型不同:七氟喷放时压力大,压缩气体喷放时间短,喷放时像台风,易产生“风害”,喷头对墙时能把墙吹个洞,一般情况下室内有吊顶时,基本要全吹碎;气溶胶是出烟灭火,无压喷放,无风害,但因为是热烟灭火,1米外热烟温度约80度,不太适用于燃气、硝化纤维、活泼金属等易燃易爆场所。
5、对环境的影响不同:七氟丙烷属于无色无味氟化物,无毒,对人体无害,无残留物质,气溶胶浸渍时间长的情况下对电子设备和金属有一定的腐蚀性;气溶胶是烟雾灭火,轻酸低毒,并且烟能提醒人们撤离。
超细干粉与七氟丙烷、气溶胶灭火剂比较
超细干粉与七氟丙烷、气溶胶灭火剂比较专业技术类fm200气溶胶七氟丙烷化学灭火干粉超细干粉与七氟丙烷、气溶胶灭火剂比较1、七氟丙烷(FM200)灭火系统FM200的基本情况:七氟丙烷HFC227ea的化学分子式为CF3CHFCF3。
FM200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哈龙替代物,对大气的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消耗大气臭氧层的潜能值ODP为零,但有很大的温室效应,其潜能值GWP高达2050。
FM200有很好的灭火效果,并被美国环境保护署推荐,得到美国NFPA2001及ISO的认可。
FM200的灭火机理:FM200的灭火机理与卤代烷系列灭火剂的灭火机理相似,属于化学灭火的范畴,通过灭火剂的热分解产生含氟的自由基,与燃烧反应过程中产生支链反应的H 、OH-、O2-活性自由基发生气相作用,从而抑制燃烧过程中化学反应来实施灭火。
FM200灭火系统的优点:FM200具有良好的灭火效率,灭火速度较快、效果好,灭火浓度(8-10%)也较低,基本接近哈龙1301灭火系统的灭火浓度(5-8%)。
FM200灭火系统的缺点:作为哈龙替代物,除了要考虑替代物本身的环保效应,也要考虑替代物自身的急性毒性和灭火时产生的其他物质对保护对象的破坏作用。
1)大量的实验证明,含氟卤代烷灭火剂在灭火现场的高温下,会产生大量的氟化氢(HF)气体,经与气态水结合,形成氢氟酸(白雾状),氢氟酸是一种腐蚀性很强的酸,对皮肤、皮革、纸张、玻璃、精密仪器有强烈的酸蚀作用。
美国海军实验室和美国航天航空局对FM200做了的大量研究,对不同规模和喷放时间的火灾进行了实验,测定出哈龙1301与FM200的灭火时间和灭火时所产生的HF的浓度。
以下数据是美国航天航空局用FM200、哈龙1301灭火剂在1.2m3的分隔空间里进行试验的试验结果。
(灭火剂的浓度是杯式燃烧法浓度的1.2倍)从试验结果分析:FM200灭火系统随着火灾规模和喷放时间的越长,产生的HF浓度越高,对精密仪器和设备的酸蚀作用越强,对人的皮肤腐蚀作用随之增强。
气溶胶与柜式七氟丙烷灭火装置比较
歌瑞2000气溶胶和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比较1989年我国加入《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91年6月正式加入《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修订本)》国际条约。
1994年公安部发出了《关于在非必要场所停止再配置卤代烷灭火器的通知》[1]。
1996年公安部颁布了《卤代烷替代品推广应用的规定》。
世界各国的科技人员在积极研究卤代烷的替代品。
气溶胶气体灭火系统与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均是公安部重点推荐的气体灭火产品,灭火效率高,无污染,对人体无害。
歌瑞2000(GRL2000)气溶胶灭火系统是一种新型灭火剂。
它具有无毒、无腐蚀、无污染、不损耗大气臭氧层和快速高效、全方位全自动灭火、设计安装维护简便易行、造价低等特点,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较理想的卤代烷灭火剂替代品,是公安消防部门推荐的一种较为理想的高效灭火产品。
七氟丙烷灭火剂与气溶胶灭火剂也是一种新型灭火剂,具有无毒、无腐蚀、无污染、不损耗大气臭氧层和快速高效、全方位全自动灭火,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较理想的卤代烷灭火剂替代品,是公安消防部门推荐的一种较为理想的高效灭火产品。
一、适用范围:气溶胶(GRL2000)与七氟丙烷(GRQW)灭火剂本身都不含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它们的产物主要都是N2和O2。
因此适用于扑灭相对封闭空间发生的A类、B类、电气、电缆的初起火灾。
1、灭A类火灾,可用于扑灭固体物质火灾。
适用于生产、使用或贮存可燃固体场所如木制品库、纸张库、皮毛仓库、档案室、博物馆、图书资料室、文物资料室、音像资料室等场所。
2、灭B类火灾。
适用于生产、使用或贮存煤油、柴油(-35号柴油除外),重油、润滑油、变压器油、动物油、植物油、白油等各种可燃液体场所。
3、灭电气、电缆火灾。
a 电子计算机房、通讯机房、广播电视制作机房和发射、转播转发射机房等;b、高压(110KV及以下)、低压(10KV及以下),变(配)电间、柴油发电机房、电缆夹层、电缆隧道、电缆井、电缆沟等;c、发电厂内电气控制楼、微波楼、通信楼、电子设备间、继电器室、变压器室、稳压器室、设备室等。
2024年超细干粉灭火剂与常见灭火剂的比较优势(三篇)
2024年超细干粉灭火剂与常见灭火剂的比较优势上世纪采用的灭火剂大多是哈龙1201和1301。
当时,人们认为哈龙1301是适合各种不同类型火灾的最佳的火焰抑制剂。
但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其对环境的影响,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不同程度造成全球变暖,xx年在加拿大出台了《蒙特利尔协定》,限制生产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并规定到xx年全球禁止使用。
选用何种反应迅速,灭火有效,洁净,对人安全,毒性小,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灭火剂,已成当务之急。
常见替代品目前已知的传统和新开发的哈龙替代物主要有ABC干粉灭火剂、植物蛋白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热气溶胶灭火剂、七氟丙烷灭火剂及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灭火剂及灭火系统,惰性气体灭火剂(俗称"烟烙尽")、细水雾灭火系统等。
从灭火原理来分:上述灭火剂及灭火系统除了七氟丙烷灭火剂、热气溶胶灭火剂、ABC干粉灭火剂属于化学灭火外,其余均为物理灭火剂。
物理灭火剂除其固有的特性外,共性为存在灭火速度慢、灭火效率低的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着重看看超细干粉与其他几种灭火技术的性能比较。
比较优势1、细水雾灭火技术最先是由芬兰、美国、加拿大等少数发达国家开发的灭火技术。
其灭火基理一般为以下两种:(1)气体冷却,吸收大量热量,迅速降低火焰区温度(2)窒息:细水雾喷入火场中汽化为水蒸气,气体急剧膨胀,排除空气,使燃烧区的氧气浓度降低,使火焰窒息。
细水雾的环保性能和资源利用是很高的,由于属于物理灭火,其灭火速度和灭火效率却比超细干粉灭火剂要差很多,同时,细水雾对水的粒径要求严格,导致对喷嘴的制造与使用要求较高,同时,作为灭火剂的水质要求要绝对稳定,及要纯净水,给大范围的推广带来一定难度。
目前,国内外开发的细水雾灭火系统要求的系统压力高,对管路配件及水泵的工作压力要求相应提高,也带来相应的价格和技术方面的问题。
2、七氟丙烷灭火剂及灭火系统七氟丙烷灭火剂的灭火原理与哈龙灭火剂类似,属于化学灭火,有较好的灭火效率。
S型热气溶胶和七氟丙烷气体的灭火方法浅析
S型热气溶胶和七氟丙烷气体的灭火方法浅析S型热气溶胶气体、七氟丙烷气体,属同一类气体灭火系统,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特性。
本文将从两者发展历程、灭火机理、应用环境、灭火效果、日常维护等多方面进行阐述,帮助企业更清晰地认识、合理地选择气体灭火装置。
此外,针对气体灭火装置的产品现状,简单对比分析了两种气体灭火装置的优缺点,以供参考。
1 气体灭火系统发展简介1.1热气溶胶气体灭火系统该技术在我国出现于20世纪六十年代早期。
最初,由天津公消所自主研发,针对甲、乙、丙三类液体储罐火灾进行实践改良。
当时,热气溶胶系统是一种全新的灭火理念,由于在进行灭火操作时会出现烟雾和细小的固体颗粒,因此又被称为烟雾灭火技术。
因当时该技术局限性,仅在少数的特定火灾场所使用。
随着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的研究不断深入,第二代K型热气溶胶逐渐被研制成功,最后通过北京理工大学研究人员进行技术改进和完善,K型热气溶胶技术逐渐被应用。
其主要物质便是钾盐,钾盐在吸收大量热量后会发生气化,从而形成大量的钾离子,然后同空气中的水分进行结合,形成具有较强导电性的物质。
这些物质附着在电子设备上后,极易造成电子设备出现短路、故障等现象,在应用范围上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更好地解决二代S型热气溶胶系统存在的问题,陕西坚瑞消防股份有限公司在原有技术上不断进行创新,最终开发了三代S型气溶胶灭火装置,用锶盐取代了钾盐,其电阻值远远大于钾盐形成的导电物质,因此,能够很好地避免对电子设备的损坏。
当前,国内热气溶胶灭火装置主要采用第三代S 型热气溶胶。
1.2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七氟丙烷气体,由美国大湖化学公司最先研发完成,其商品名称FM-200,化学名称HFC-227ea,直到2008年引入国内。
起初,工程应用中多采用管网式系统。
随着国内多家企业不断地从事技术研究和生产创新,预制式七氟丙烷灭火装置以其自身优势,也已占有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
在一些小型防护区内,预制式俨然有一种取代管网式的趋势。
最新几种气体灭火系统的五大特征比较(3)资料
两种气体灭火系统的五大特征比较。
一、环保评定一种灭火剂的环境指标一般有三项:1、ODP值:对臭氧层的耗损潜能值;2、GWP值:温室效应潜能值;3、ALT值:合成物在大气中存留寿命。
以上几种气体灭火剂的环境指标参数如下:灭火剂种类ODP值GWP值ALT值七氟丙烷00.631~42气溶胶≦0.5 0从上表对比可知,大量的CO2进入大气层后,对全球温室效应会有较大影响,美、英等国已将其列入受控使用计划之列,不宜作长期替代物考虑。
但按我国现有实情,公安部仍推荐使用二氧化碳和惰性气体灭火系统.气溶胶是液体或固体微粒悬浮于气体分散介质中形成的一种溶胶。
微粒中的固体颗粒主要是金属氧化物、碳酸盐或碳酸氢盐,且大部分微粒粒径皆小于1微米,占90%以上;气体主要是氮气,少量的CO2气体和水蒸气,因此气溶胶灭火剂对臭氧层不破坏,几乎不产生温室效应,对环境无污染。
二、安全CO2的灭火机理是通过向一个封闭空间喷入大量的CO2气体后,将空气中氧的含量由正常的21%降低到15%以下,从而达到窒息中止燃烧的目的。
然而,CO2的这种窒息作用对人体有致命危害,其最小设计灭火浓度(34%)大大超过了人的致死浓度,危险性极大,故在经常有人的场所不宜使用。
如须使用,在气体释放前,人员必须迅速撤离现场。
七氟丙烷灭火灭火机理是化学抑制,即通过惰话火焰中的活性自由基,实现断链灭火。
其次是降温作用,七氟丙烷灭火剂以液态形式存储,喷放时在喷嘴处迅速汽化,同时吸收一定热量,从而降低防护区燃烧物质周围的环境温度。
七氟丙烷灭火剂能观察到的不良反应的浓度值为10.5%,而一般七氟丙烷装置的灭火剂设计浓度为10%以下,因此对人体基本无害。
气溶胶灭火技术是由前苏联军工技术发展而来,气溶胶配方很多,但都是靠自身产生的气溶剂来扑灭火灾的,无毒,灭火时空气中氧的浓度不会降低,对人没有危害。
不过,气溶胶释放后会形成浓重的烟雾,能见度极低(约小于1.0米),影响了火场人员的逃生(实践证明,火场能见度小于3.0米时,逃生很困难。
常用灭火剂与灭火器使用方式全考点总结
常用灭火剂与灭火器使用方式全考点总结常用灭火剂主要有水系灭火剂、泡沫灭火剂、气体灭火剂、干粉灭火剂。
蛋白泡沫灭火剂是泡沫灭火剂中最基本的一种。
蛋白泡沫灭火剂的流动性能较差,抵抗油质污染的能力较弱,不能用于液下喷射灭火,也不能与干粉灭火剂联用。
二氧化碳灭火剂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作用主要在于窒息,其次是冷却。
二氧化碳释放时又因焰降的关系温度急剧下降,形成细微的固体干冰粒子,干冰吸取其周围的热量而升华,即能产生冷却燃烧物的作用。
泡沫灭火剂是通过冷却、窒息、遮断、淹没等综合作用实现灭火的。
非水溶性可燃液体的初起火灾,在未形成热波之前,以较强的水雾射流或滴状射流灭火,可在液体表面形成“油包水”型乳液,重质油品甚至可以形成含水油泡沫。
抗溶性泡沫灭火剂。
它是指所产生的泡沫施放到醇类或其他极性溶剂表面时,可抵抗其对泡沫破坏性的泡沫灭火剂,又称为抗醇泡沫灭火剂。
抗溶性泡沫灭火剂有金属皂型、凝胶型、氟蛋白型、硅酮表面活性剂型等多种类型,用于扑救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火灾。
在灭火过程中,二氧化碳从储存气瓶中释放出来,压力骤然下降,使二氧化碳由液态转变成气态,分布于燃烧物的周围,稀释空气中的氧含量。
低倍泡沫灭火剂,指发泡倍数为1~20的泡沫灭火剂。
中倍泡沫灭火剂,指发泡倍数为21~200的泡沫灭火剂,一般用于控制或扑灭易燃、可燃液体、固体表面火灾及固体深位阴燃火灾。
高倍泡沫灭火剂。
指发泡倍数为201以上的泡沫灭火剂。
它以合成表面活性剂为基料,通过高倍数泡沫产生器可产生气泡直径在10mm以上的泡沫。
低倍泡沫灭火剂主要用于甲、乙、丙类液体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场所。
用水灭火时冷却发挥着主要作用。
扑救电气火灾时,应先断电后灭火。
水系灭火剂是指由水、渗透剂、阻燃剂以及其他添加剂组成,一般以液滴或以液滴和泡沫混合的形式灭火的液体灭火剂。
IG—01惰性气体灭火剂(由氩气单独组成的气体灭火剂)。
IG—100惰性气体灭火剂(由氮气单独组成的气体灭火剂)。
机房发生电气火灾时,应该使用哪种灭火器?
前言:我们都知道灭火器是一种可携式灭火工具,灭火器内放置化学物品,用以救灭火灾,灭火器是常见的防火设施之一,存放在公众场所或可能发生火灾的地方,不同种类的灭火筒内装填的成分不一样,是专为不同的火警而设,使用时必须注意以免产生反效果及引起危险,那么下面分享机房发生电气火灾时,应该使用哪种灭火器;1 电气灭火注意触电危险和断电发现起火后,首先必须先切断电源,再行扑灭,有时,为了争取灭火时间,防止火灾扩大,来不及断电,或因灭火、生产等需要,不能断电,则需要带电灭火,带电灭火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用水枪灭火时宜采用喷雾水枪;2按现场特点选择适当的灭火器;3人体与带电体之间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4对架空线路等空中设备进行灭火时,人体位置与带电体之间的仰角不应超过45°;充油电气设备的灭火充油电气设备的油,其闪点多在130~140℃之间,有较大的危险性;如果只在该设备外部起火,可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带电灭火;如火势较大,应切断电源;如油箱破坏,喷油燃烧,火势很大时,除切断电源外,有事故储油坑的应设法将油放进储油坑,坑内和地面上的油火可用泡沫扑灭;发电机和电动机等旋转电动机起火时,为防止轴和轴承变形,可令其慢慢转动,用喷雾水灭火,并使其均匀冷却;也可用二氧化碳或灭火,但不宜用干粉、砂子或泥土灭火,以免损伤电气设备的绝缘;2 如果不能迅速断电,可使用二氧化碳、四氯化碳、1211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等灭火器;使用时,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对10kV及以下的设备,该距离不应小于40cm;在扑救未切断电源的电气火灾时,则需使用以下几种灭火器:四氯化碳灭火器——对电气设备发生的火灾具有较好的灭火作用,四氯化碳不燃烧,也不导电;二氧化碳灭火器——最适合扑救电器及电子设备发生的火灾,二氧化碳没有腐蚀作用,不致损坏设备;干粉灭火器——它综合了四氯化碳和二氧化碳的长处,适用扑救电气火灾,灭火速度快;用干粉灭器灭火安全性最佳;在来不及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先用干粉灭火器把明火扑灭,干粉不会引起短路造成新火情,也不会形成导电的介质,从而危及灭火人员,对火灾初期电力设施火灾的早期扑救,效果最好;灭火器是一种可携式灭火工具;灭火器内放置化学物品,用以救灭火灾;灭火器是常见的防火设施之一,存放在公众场所或可能发生火灾的地方,不同种类的灭火筒内装填的成分不一样,是专为不同的火警而设;使用时必须注意以免产生反效果及引起危险;灭火器的种类和保护对象1、扑救易燃气体应该选用干粉,二氧化碳,四氯化碳,1211,二氟二溴甲烷,1301,2402,七氟丙烷,六氟丙烷2、电气设备火灾应该选用干粉,二氧化碳,四氯化碳,1211,二氟二溴甲烷,1301,2402,七氟丙烷,六氟丙烷3、扑救文物档案应选用二氧化碳,四氯化碳,1211,二氟二溴甲烷,2402,1301,七氟丙烷,六氟丙烷4、扑救易燃液体应该选用干粉,二氧化碳,四氯化碳,1211,二氟二溴甲烷,1301,2402,七氟丙烷,六氟丙烷,抗溶泡沫5、精密仪器火灾应该选用二氧化碳,四氯化碳,1211,二氟二溴甲烷,1301,2402,七氟丙烷,六氟丙烷.3 很明确,电气设备着火是在第4点,应该选用干粉,二氧化碳,四氯化碳,1211,二氟二溴甲烷,1301,2402,七氟丙烷,六氟丙烷灭火器;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发生火灾,如果没有及时切断电源,扑救人员身体或所持器械可能接触带电部分而造成触电事故,使用导电的火灾剂,如水枪射出的直流水柱、泡沫灭火器射出的泡沫等射至带电部分,也可能造成触电事故,火灾发生后,电气设备可能因绝缘损坏而碰壳短路;电气线路可能因电线断落而接地短路,使正常时不带电的金属构架、地面等部位带电,也可能导致接触电压或跨步电压,因此,发现起火后,首先要设法切断电源1应按现场特点选择适当的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剂都是不导电的,可用于带电灭火,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剂水溶液不宜用于带电灭火;因其有一定的导电性,而且对电气设备的绝缘有影响2用水枪灭火时宜采用喷雾水枪,比较安全;用普通直流水枪灭火时,为防止通过水柱的泄漏电流通过人体,可以将水枪喷嘴接地;也可以让灭火人员穿戴绝缘手套、绝缘靴或穿戴均压服操作;人体与带电体之间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注意:绝对不能用酸碱或泡沫灭火器,因其灭火药液有导电性,手持灭火器的人员会触电;这种药液会强烈腐蚀电器设备,且事后不易清除;4 总结:一般重特大的电气火灾,往往发生在数据机房里,因此机房的电气防火工作非常重要;企业的防火安全有对电工进行必要的培训,杜绝无证上岗,严禁违规作业和采取必要的电气防火防爆基本措施,包括正确选用电气设备、按规范合理地安装它们,加强维护保养;在有爆炸危险的场所,要配备良好的通风装置,常用耐火设施,一定做到按规定接地等等;电气火灾,基本上都是人为的火灾;只要政府的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单位制订合理的防火安全措施并强有力地付诸实施,家家户户的成员都学会防火安全知识并学以致用,那么我国的电气火灾发生率必然会逐步下降;。
S型气溶胶与七氟丙烷对比说明
S型气溶胶灭火系统与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对比说明1.综合费用的比较通过在多个项目系统招标的情况看,S型气溶胶灭火系统比七氟丙灭火系统系统低,消防建设项目综合费用涉及面很广,既包括灭火系统一次性工程投资费用,又包括系统投入运行后装置的维护保养费,如日常管理人员的正常开支,设备的年度定期检查检测费用,药剂的补充安装费用,零件的正常损坏更换费等。
系统越复杂、庞大,设备就越多,工程投资费与维护保养费就越高。
S型气溶胶灭火系统相对于七氟丙灭火系统的贮存压力为零,系统简单、维护简便,因此从综合费用方面比较,S型气溶胶灭火系统相对于七氟丙灭火系统有着相当明显的优势。
2.基站荷载比较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规定:民用建筑面均布荷标准为200kg/m2,而90L规格的七氟丙灭火装置加上控制瓶组约300公斤,但其底面积只有0.3m2,已经大大超过国家标准,而以型气溶胶灭火系统最大规格10公斤为例,总重量为50公斤,且可根据实际需要挂在墙上,这就从根本上避免了基础的荷载问题,无须采取加固措施。
3.对防护区要求《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第6.0.8条规定:防护区内设置预制灭火系统的充装压力不应大于2.5MPa,而七氟丙灭火系统的充装压力则在4.6-6.5MPa之间,从此可看出七氟丙灭火系统的充装压力已远远超出上述规定。
S型气溶胶灭火系统比七氟丙灭火系统对防护区的护围结构及环境的要求要低。
S型气溶胶灭火系统在实施灭火时所产生的气体量比七氟丙灭火系统要少50%以上,再加上喷放相对缓慢,不会造成防护区内压力急速明显上升,所以,当采用S型气溶胶灭火系统时可以放宽对围护结构承压的要求。
4.运输、安装、调试及维护保养情况的对比4.1运输情况对比S型气溶胶灭火系统装置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所含组件少,且为常压固态储存,对于运输条件,例如:外界温度、路况等条件要求低,运输过程中不会发生泄漏等情况,运输快捷方便、安全性高;而七氟丙灭火系统由于采用钢瓶高压液化贮存,体积、重量大,结构复杂,所含组件多,对于运输条件(例如:外界温度、路况等条件要求高),且运输过程中的颠簸易使相关组件的连接松动,易使气体发生泄漏,从而导致设备无法正常使用,必须重新补充药剂或加压,进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七氟丙烷超细干粉气溶胶各种灭火系统对比分析
七氟丙烷超细干粉气溶胶各种灭火系统对比分析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七氟丙烷、超细干粉、气溶胶各种灭火系统对比分析发布日期:2016-05-07?来源:浏览次数:384七氟丙烷、超细干粉、气溶胶……各种灭火系统您了解多少今天小编为您精心整理了三者之间的用途和特点。
七氟丙烷气体自动灭火系统用途和特点七氟丙烷(FM200)是一种现代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于2001年8月1日发布了公消【2001】 21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哈龙替代品及其替代技术管理的通知》。
通知中第一推荐七氟丙烷(HFC-227ea)气体自动灭火系统为卤代烃类哈龙替代灭火系统。
通知明确规定:七氟丙烷气体自动灭火系统属于全淹没系统,可以扑救A(表面火)、B、C类和电器火灾,可用于保护经常有人的场所和高精密电子仪器、设备、及贵重物品。
七氟丙烷(FM200)无色、无味、不导电、无二次污染。
对臭氧层的耗损潜能值(ODP)为零,符合环保要求,其毒副作用比卤代烷灭火剂更小,是卤代烷灭火剂较理想的替代物。
七氟丙烷(FM200)灭火剂具有灭火效能高,对设备无污损,电绝缘性好,(因灭火剂从喷嘴喷出压力在 0.7~2MPa)喷射距离远,灭火迅速等优点。
七氟丙烷(F M200)灭火剂释放后不含有粒子和油状物,不破坏环境,且当灭火后,及时通风迅速排除灭火剂,即可很快恢复正常情况。
七氟丙烷(FM200)经试验和美国EPA认定安全性比1301卤代烷更为安全可靠,人体暴露于9%的浓度(七氟丙烷一般最低设计浓度为7%)中无任何危险,而七氟丙烷最大优点是非导电性能。
因而是电气设备的理想灭火剂。
当七氟丙烷灭火剂达到一定浓度时,还有抑制爆炸的作用。
超细干粉灭火装置用途和特点超细干粉灭火剂主要分BC干粉和ABC干粉灭火剂两种,分别呈弱碱或弱酸性,是一种很小颗粒的灰尘。
当发生火灾时,超细干粉粉体与高温燃烧物体表面接触时,阻断燃烧链式反应,即化学抑制作用。
机房发生电气火灾时,应该使用哪种灭火器?
前言:我们都知道灭火器是一种可携式灭火工具,灭火器内放置化学物品,用以救灭火灾,灭火器是常见的防火设施之一,存放在公众场所或可能发生火灾的地方,不同种类的灭火筒内装填的成分不一样,是专为不同的火警而设,使用时必须注意以免产生反效果及引起危险,那么下面分享机房发生电气火灾时,应该使用哪种灭火器。
1电气灭火注意触电危险和断电发现起火后,首先必须先切断电源,再行扑灭,有时,为了争取灭火时间,防止火灾扩大,来不及断电,或因灭火、生产等需要,不能断电,则需要带电灭火,带电灭火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用水枪灭火时宜采用喷雾水枪。
(2)按现场特点选择适当的灭火器。
(3)人体与带电体之间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
(4)对架空线路等空中设备进行灭火时,人体位置与带电体之间的仰角不应超过45°。
充油电气设备的灭火充油电气设备的油,其闪点多在130~140℃之间,有较大的危险性。
如果只在该设备外部起火,可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带电灭火。
如火势较大,应切断电源。
如油箱破坏,喷油燃烧,火势很大时,除切断电源外,有事故储油坑的应设法将油放进储油坑,坑内和地面上的油火可用泡沫扑灭。
发电机和电动机等旋转电动机起火时,为防止轴和轴承变形,可令其慢慢转动,用喷雾水灭火,并使其均匀冷却;也可用二氧化碳或灭火,但不宜用干粉、砂子或泥土灭火,以免损伤电气设备的绝缘。
2如果不能迅速断电,可使用二氧化碳、四氯化碳、1211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等灭火器。
使用时,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对10kV及以下的设备,该距离不应小于40cm。
在扑救未切断电源的电气火灾时,则需使用以下几种灭火器:四氯化碳灭火器——对电气设备发生的火灾具有较好的灭火作用,四氯化碳不燃烧,也不导电。
二氧化碳灭火器——最适合扑救电器及电子设备发生的火灾,二氧化碳没有腐蚀作用,不致损坏设备。
干粉灭火器——它综合了四氯化碳和二氧化碳的长处,适用扑救电气火灾,灭火速度快。
用干粉灭器灭火安全性最佳。
消防灭火药剂的有效期及报废规定
消防灭火药剂的有效期及报废规定
一、七氟丙烷灭火剂
七氟丙烷灭火剂通过高压氮气加压贮存在容器内(外贮压式为自身饱和蒸气压),属于长期有效的灭火剂,在钢瓶定期检验时,需要对灭火剂的纯度进行测定,符合要求即可继续使用。
注:三氟甲烷等卤代烃灭火剂与七氟丙烷类似。
二、惰性气体灭火剂(IG541等)、二氧化碳灭火剂
惰性气体灭火剂(IG541、IG100、IG55、IG01等)和二氧化碳灭火剂,其组分均为大气成分,属于长期有效的灭火剂。
惰性气体灭火剂和二氧化碳灭火剂的价格便宜,在钢瓶定期检验时,灭火剂没有再次利用的价值,一般都是直接排放,重新充装。
三、气溶胶灭火剂
气溶胶灭火剂的有效期,一般为5至6年(具体以厂家标识的参数为准),到期必须更换。
原来的灭火剂不能随便丢放,必须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四、干粉灭火剂(含超细干粉灭火剂)
干粉灭火剂,目前没有明确的有效期要求,一般为5至6年更换一次,或者经定期检验合格以后继续使用。
注:对于非贮压式的干粉灭火装置,其产气装置必须定期更换(不同厂家要求不一样,通常5年左右)。
五、泡沫灭火剂(泡沫原液)
1、泡沫灭火剂应按标准要求的储存条件或生产厂提出的储存条件储存,应储存在通风、阴凉处,储存温度应低于45℃,且应高于其最低使用温度。
2、泡沫灭火剂的储存期、储存要求以及年检措施如下:
注:以上为泡沫原液的储存期,预混液的储存期将大大减少,应定期检验确定。
超细干粉灭火剂与常见灭火剂的比较优势(2篇)
超细干粉灭火剂与常见灭火剂的比较优势上世纪采用的灭火剂大多是哈龙1201和1301。
当时,人们认为哈龙1301是适合各种不同类型火灾的最佳的火焰抑制剂。
但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其对环境的影响,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不同程度造成全球变暖,xx年在加拿大出台了《蒙特利尔协定》,限制生产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并规定到xx年全球禁止使用。
选用何种反应迅速,灭火有效,洁净,对人安全,毒性小,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灭火剂,已成当务之急。
常见替代品目前已知的传统和新开发的哈龙替代物主要有ABC干粉灭火剂、植物蛋白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热气溶胶灭火剂、七氟丙烷灭火剂及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灭火剂及灭火系统,惰性气体灭火剂(俗称"烟烙尽")、细水雾灭火系统等。
从灭火原理来分:上述灭火剂及灭火系统除了七氟丙烷灭火剂、热气溶胶灭火剂、ABC干粉灭火剂属于化学灭火外,其余均为物理灭火剂。
物理灭火剂除其固有的特性外,共性为存在灭火速度慢、灭火效率低的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着重看看超细干粉与其他几种灭火技术的性能比较。
比较优势1、细水雾灭火技术最先是由芬兰、美国、加拿大等少数发达国家开发的灭火技术。
其灭火基理一般为以下两种:(1)气体冷却,吸收大量热量,迅速降低火焰区温度(2)窒息:细水雾喷入火场中汽化为水蒸气,气体急剧膨胀,排除空气,使燃烧区的氧气浓度降低,使火焰窒息。
细水雾的环保性能和资源利用是很高的,由于属于物理灭火,其灭火速度和灭火效率却比超细干粉灭火剂要差很多,同时,细水雾对水的粒径要求严格,导致对喷嘴的制造与使用要求较高,同时,作为灭火剂的水质要求要绝对稳定,及要纯净水,给大范围的推广带来一定难度。
目前,国内外开发的细水雾灭火系统要求的系统压力高,对管路配件及水泵的工作压力要求相应提高,也带来相应的价格和技术方面的问题。
2、七氟丙烷灭火剂及灭火系统七氟丙烷灭火剂的灭火原理与哈龙灭火剂类似,属于化学灭火,有较好的灭火效率。
火灾分为6类,对应的灭火剂
火灾分为6类,对应的灭火剂火灾是生活和生产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危险情况,它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也对人们的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在火灾发生时,及时采取灭火措施,就显得十分重要。
灭火剂作为灭火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也不一而足,常见的灭火剂种类有多种,根据不同的火灾种类,应选用不同的灭火剂,才能达到最佳的灭火效果。
目前,灭火剂的分类方法比较广泛,按照灭火剂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不同,可以将灭火剂分为干粉、泡沫、CO2、海水、七氟丙烷和惰性气体等六大类。
下面我们来逐一介绍每种灭火剂适用的火灾种类和其灭火原理。
第一类灭火剂:干粉灭火剂干粉灭火剂适用于灭木材、塑料等易燃物质起火。
它的灭火原理是通过干粉状物质飞溅到火源上,隔绝空气,从而达到隔离燃料的目的。
在干粉灭火剂的成分中,常见的有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等物质。
这些材料因其具有阻燃和吸热性质,可在短时间内吸收燃烧产生的热能,及时达到灭火目的。
另外,干粉灭火剂还能形成一层保护层,防止再次着火。
第二类灭火剂:泡沫灭火剂泡沫灭火剂适用于灭石油、油漆等易燃液体起火,和固体火灾。
其灭火原理是通过泡沫状物质覆盖在火源上,将空气隔离并使火源失去接触氧气,从而使火源断裂。
泡沫灭火剂是通过发泡剂和灭火剂的混合作用生成的矿物质泡沫,具有良好的灭火效果,并且泡沫状物质可以增加灭火时的扩散面积,加强灭火的效果。
第三类灭火剂:CO2灭火剂CO2灭火剂多用于电子设备、油漆罐等设备中的火灾。
其灭火原理是通过CO2气体瞬间扩散,把火源中的氧气迅速排出灭火区域,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CO2灭火剂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使用过程中无残留物质,对设备损坏的影响极小,因此非常适合用于一些高档电子设备等的灭火。
第四类灭火剂:海水灭火剂海水是一种非常广泛应用的灭火剂,在海上救援行动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灭火工具之一。
其灭火原理是通过海水的高热容和高的余热吸收能力,将火源附近的温度大量降低,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抗溶性泡沫——精选推荐
抗溶性泡沫用普通泡沫液扑灭水溶性、水混合性或极性溶剂型的燃料(如乙醇、丙酮、醋酸乙酯等),泡沫会迅速破裂而失效,因而需用抗溶泡沫灭火剂。
抗溶泡沫灭火剂有金属皂型、凝胶型和改性水解蛋白,共三种类型。
1.金属皂型(metallic soap type)。
它是一种以水解蛋白为发泡剂,以脂肪酸的锌胺络合盐为耐液性组分的泡沫浓缩液。
在泡沫原液与水相混配成的混合液通过泡沫发生器形成泡沫后,其中的辛酸锌在泡沫的表面上形成一层连续的固体微粒薄膜。
由于辛酸锌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极性液体,因而这层圆体薄膜能有效地阻止极性液体吸收泡沫中的水分,使泡沫层免遭破坏。
2.凝胶型(gel type)。
由触变性多糖、碳氢表面活性剂、氟碳表面活性剂、降黏剂、增溶剂和泡沫稳定剂等组成。
触变性多糖是一种水溶性生物胶,易溶于水,但不溶于极性液体。
当凝胶型抗溶性泡沫施加到极性液体燃料表面时,与极性液体接触的泡沫中的触变性多糖溶液凝聚成不溶于极性液体的胶膜。
这层胶膜可以阻止在其上层的泡沫与极性液体的接触,从而保证在极性液体上形成一个连续的泡沫层,达到窒息冷却灭火作用。
3.改性水解蛋白型(modified hydrolyzed protein type)。
是在水解蛋白分子中引入氟碳化合物基团形成的新的表面活性剂,并加入触变性多糖耐液性添加剂而成。
当泡沫与极性液体接触时,由于极性液体的强烈脱水作用使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析出,分布于泡膜上形成一层不溶性聚合物薄膜。
触变性多糖也同时发生脱水凝胶作用。
这两种作用抵制了极性液体对上层泡沫层的破坏,使其能起到窒息和冷却的灭火作用。
因而这种泡沫液也叫多功能氟蛋白泡沫液(fluroprotein all-purposed foam concentrate)。
抗溶性泡沫除能用于扑救任何B类火灾外,还适用于扑救A类火灾。
上述金属皂型泡沫液由于在用水稀释时即产生沉淀,只能在灭火时通过比例混合装置与水混合使用,不能预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凝胶抗溶泡沫灭火剂
环保型抗溶泡沫灭火剂简称YESK,又称环保型凝胶性抗溶泡沫灭火剂。
抗溶性泡沫灭火剂适用于生产、贮存醇、酯、醚、酮、甲苯等有机酸等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的扑救与预防,如大型化工厂、酒厂、化工仓库、船舶运输。
环保型抗溶泡沫灭火剂是由碳氢表面活性剂、触变性多糖(食品级)氟碳表面活性剂、溶剂秘降粘剂、泡沫稳定剂以及水等组成。
常用的碳氢表面活性剂有十二醇硫酸钠(C12H25OSO3Na)和聚氧乙烯十二醇硫酸钠[C12H25O(CH2CH2O)nSO3Na,n=1,……3]。
它们具有很好的发泡性能,并且可得到比较稳定的泡沫。
最常用的触变性多糖有黄单胞细菌多糖,菌核葡聚糖,杂多糖等,它们是灭火剂中关键的组成部分——抗溶性添加剂。
氟碳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是降低混合液的表面张力,提高泡沫的疏油能力和流动性能。
即可灭油类火灾。
并使泡沫可与干粉联用。
此外,环保型抗溶性灭火剂中还加降粘剂、增溶剂、稳定剂及抗冻剂等添加剂。
(1)灭火原理
当环保型抗溶性泡沫施加到水溶液体(极性液体)燃料表面时,触变性多糖与极性液体发生凝胶作用,形成一层不溶于极性液体秘上层泡沫隔开,阻止极性液体向上层泡沫的扩散和上层泡沫的继续凝聚,从而保证了在极性液体表面上形成一个连续的泡沫层,通过隔绝空气、抑制燃料蒸发、冷却等作用把火扑灭。
(2)性能指标
环保型泡沫灭火剂是一种浅琥珀色的粘稠液体,没有什么特殊气味,具有很好的剪切稀释性能力,搅拌时似有变稀的感觉,其性能指标见表。
(按国家抗溶性泡沫标准GB13463-1992执行)。
(3)使用特性
1、可以与水预先混合,混合液有管道中的流速、运输时间和管道长
度对泡沫灭火性能均无影响。
这一点,不同于金属皂型泡沫灭火剂。
2、具有很好的剪切稀释特性,适用于各种比例的混合设备。
3、可与干粉、以及氟蛋白泡沫联用。
也可以液下喷射方式扑救非极
性液体贮罐火灾。
4、混合比:YESK6型与水的混合比为6:94;YESK3型与水的混合比为3:97.
(4)适用范围
1、适用于扑救绝大数的极性液体火灾。
其灭火效率远高于金属皂型抗溶泡沫;
(5)保管贮存
环保型抗溶性泡沫液腐蚀性极小,可贮存在天硬钢、不锈钢或聚乙烯塑料容器中。
贮存温度为-4.5~400C,有效贮存期2年。
七氟丙烷(HFC-227ea)气体灭火系统
● 灭火特点
1) 保护环境。
七氟丙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其臭氧耗损潜能值(ODP)为零,在ISO认可的洁净气体灭火剂中,其洁净性最好,具有清洁、低毒、电绝缘性能好、灭火效率高的特点。
2) 保护生命安全。
七氟丙烷的未观察到不良反应浓度NOAEL值为9%,而一般七氟丙烷的灭火设计浓度为10%以下,对人体基本无害。
● 灭火机理
通过惰化火焰中的活性自由基,实现断链灭火。
应用方式为全淹没灭火。
● 适用范围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可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1)电气火灾;
2)液体火灾或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3)固体表面火灾;
4)灭火前应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适用于保护封闭空间的场所,其典型火灾危险场所:
1)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的防护区;
2)图书、档案、票据和文物资料库等;
3)油浸变压器、带油开关的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等;
4)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