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作业初训题库(新颖)含问题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
第一部分电工作业安全技术考核题库(初训)
第一章电工作业基础题
一、是非题(正确打√,错误打×)
1.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2.电工作业人员的操作资格证书有效期为6年。
[√]
3.我国《安全生产法》从2002年11月1日起实施。
[√]
4. 并联电路中,支路电阻越大,分电流越大。
[×]
5. 电池并联连接后,总内电阻增加,使得回路电源的容量增大。
[×]
6. 通电直导线磁场方向的判断方法是用左手握住导线,大拇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则其余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场的方向。
[×]
7.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可以应用左手定则来确定。
伸出左手使掌心迎着磁力线,即磁力线垂直穿过掌心,伸直的四指与导线中的电流方向一致,则与四指成直角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导线受力的方向。
[√]
8. 电流与磁场的方向垂直时的作用力最大,平行时的作用力为零。
[√]
9. 在任意瞬间,电阻R消耗的功率(称为瞬时功率)等于这个时间电压μ与电流i的乘积。
[√]
10. 为保证安全,在选择漏电保护器时,选择的额定动作电流越小越好。
[×]
11. 在使用高压验电器时操作者应戴绝缘手套。
[√]
12. 对称三相正弦电动势的有效值之和等于零。
[×]
13. 电工绝缘材料的电阻率一般在106Ω·m以上。
[×]
14. 测量绝缘电阻时,额定电压500V以上者选用500V或1000V兆欧表。
[×]
15. 12kV绝缘手套在1kV以上高压区作业时作为基本安全用具,可以接触带电体。
[×]
16. 测量绝缘电阻时,转动摇表摇把,转速逐渐增加至每分钟120转时指针稳定后读数,若指针指向零位,则说明绝缘已经损坏,应停止测量。
[√]
17. 新装或大修后的低压线路和设备,绝缘电阻不应低于0.5MΩ。
[√]
18. 运行中的低压线路和设备,绝缘电阻不应低于每伏工作电压1000Ω。
[√]
19. 控制线路绝缘电阻一般不应低于1MΩ。
[√]
20. 带电体的耐压强度是指检验电气设备承受过电压的能力。
[√]21. 高压刀开关具有灭弧功能,故可以用于开断负荷电流。
[×]
22. 爆炸危险场所的接地装置为了保持电流途径不中断,防止出现电火花,必须将所有设备的金属部分、金属管道以及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全部接地(或接零),并连接成连续的整体。
[√]
23. 运行电气设备操作必须由两个人执行,由工级较低的人担任监护,工级较高者进行操作。
[×]
24. 在特别潮湿场所或导电良好、地点狭窄的场所,使用安全行灯的电压不得大于36V。
[×]
25. 根据工作需要,自耦变压器可以替代安全变压器使用。
[×]
26. 只要做好设备的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就可以杜绝触电事故的发生。
[×]
27. 漏电保护装置不能用于防止由漏电引起的单相电击事故。
[×]
28. 作用于人体的电压不会引起人体电阻的变化。
[×]
29. 携带式用电设备应用电缆中的专用线芯接地,此线芯可以同时用来通过工作电流。
[×]
30. 安全电压的规定是以人体允许电流与人体电阻的乘积为依据的。
[√]
31. 国际电工委员会规定接触电压的限定值(即相当于安全电压)为50 V,并规定在25 V以下时,不需考虑防止电击的安全措施。
[√]
32. 在爆炸危险场所,绝缘导线可以明敷设。
[×]
33. 手提照明灯、高度不足2.5 m的一般照明灯、危险环境和特别危险环境的局部照明、携带式电动工具等,无特殊安全结构和安全措施时,应采用42V的安全电压。
[×]
34. 当工作地点狭窄、行动困难以及周围有大面积接地体等环境(如金属容器内、隧道内、矿井内的手提照明灯),其安全电压应采用42V的电压。
[×]
35. 安全隔离变压器带电部分与金属壳体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7 MΩ,原边与副边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5MΩ。
[√]
36. 安全电压插销座不应带有接零(地)插头或插孔,不得与其他电压的插销座插错。
[√]
37. 变电所和配电所与建筑物相毗邻时,隔墙应是非燃烧体的,其门窗应选用铁质材料,且向内开启,通向无火灾和无爆炸危险的场所。
[×]
38. 5 kV绝缘手套可以在1kV以上高压区使用。
[×]
39.重复接地的作用有:降低漏电设备的对地电压、减轻零线断线的危险、缩短故障时间、改善架空线路的防雷性能。
[ √]
40. 通风、正压型电气设备应与通风、正压系统联锁,运行前必须先通风。
[√]
41. 交流电流表和电压表所指示的都是平均值。
[×]
42. 漏电保护装置可以用于检测和切断各种一相接地故障。
[√]
43. 雨天穿用的胶鞋,在进行电工作业时也可暂作绝缘鞋使用。
[×]
44. 漏电保护装置可用于过载、过压、欠压和缺相保护。
[√]
45. 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时,当电源距离作业点较远而电源线长度不够时,可通过电源线接长或拆换加以解决。
[×]
46. 变电所送电时,先闭合隔离开关,再闭合断路器。
[√]
47. 要测试低压回路是否有电,除用验电笔测试外,也可以用万用表放在欧姆档上测量,看指针是否摆动,若摆动则说明有电。
[×]
48. 漏电保护器的额定工作电流要和回路中的实际电流一致,若实际工作电流大于保护器的额定电流时,会造成过载使保护器误动作。
[√]
49. 在TN-C供电系统中,家用电器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应保护接地。
[×]
50. 漏电保护器的中性线和保护线没有严格要求,可以互换。
[×]
51. 安装漏电保护器不得拆除或放弃原有的安全防护措施,漏电保护只能作为电气安全防护系统中的附加保护措施。
[√]
52. 串联电路,电阻越大,其分电压也越小。
[×]
53. 用万用表测量电阻时,测量前和改变欧姆档后,都必须进行调零。
[√]
54. 30mA×0.1s的保护器,指的是从电流值达到30mA起,到主触头分离止的时间不超过0.1s。
[√]
55. 漏电保护器,应每月检查一次,即操作漏电保护器按钮,检查其是否能正常断开电源。
[√]
56. 在易燃环境中不要穿化纤织物的工作服。
[√]
57. 经过漏电保护器的中性线可以作为保护线。
[×]
58. 根据楞次定律,自感电动势的方向具有阻碍电流磁场变化的趋势。
[√]
59. 爆炸危险场所,单相设备的工作零线应与保护零线分开,相线装设短路保护装置即可保证安全,工作零线无须装设短路保护装置。
[×]
60. 在TN系统中,如N线未与相线一起穿过保护器,一旦三相不平衡,保护器即发生误动作。
[√]
61. 使用移动式电动工具应装有单独的双刀电源开关无需装漏电保护器。
[×]
62. 漏电保护装置不可用于过载、过压、欠压和缺相保护。
[√]
63. 漏电保护装置不能用于检测和切断一相接地故障。
[×]
64. 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时,当电源距离作业点较远而电源线长度不够时,不得将电源线任意接长或拆换,应采用耦合器。
[√]
65. TT系统中,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时,由于有接地保护,故没有触电的危险性。
[×]
66. 保护接地的作用是限制漏电设备的对地电压,使其不超出安全范围。
[√]
67. 保护接零是借接零线路使设备漏电时形成单相短路,促使线路上保护装置迅速动作。
[√]
68. IT系统就是保护接零系统。
[×]
69. 保护接地适用于各种接地配电网。
[×]
70. 在不接地配电网中,每台设备单独接地保护,而无需安装漏电保护装置,也没有危险。
[×]
71. TT系统中,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时,虽然接地短路电流不大,但往往无法使容量稍大的电气设备熔断器迅速熔断或使自动空气开关跳闸,危及人身安全,解决的办法是在系统中装设漏电保护器。
[√]
72. 熔断器的额定电压,必须大于等于配电线路电压。
[√]
73. TN-S系统是有专用保护零线(PE线),即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N线)完全分开的。
[√]
74. 爆炸性较大或安全要求较高的场所应采用TN-S系统,独立附设变电站的车间宜采用TN-S系统。
[√]
75. 厂区设有变电站、低压电进线的车间以及民用楼房可采用TN-C-S系统。
[√]
76. 由同一台变压器供电的配电网中,不允许一部分电气设备采用保护接地,一部分电气设备采用保护接零,即一般不允许同时采用TN系统和TT系统的混合运行方式。
[√]
77.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网中,中性点直接可靠接地,工作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Ω。
[]
78.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网中,保护零线和工作零线(单相用电设备除外)不得装设熔断器或断路器。
[√]
79. 熔断器分断能力是指在额定电压及一定的功率因数下切断短路电流的极限能力。
[√]
80. 凡与大地有可靠接触的金属导体,均可作为自然接地体。
[×]
81. 因为直流电流有比较强烈的腐蚀作用,所以一般不采用自然导体作为载流的直流接地体。
[√]
82. 所有等级的电压电器设备均可采用自然体作为接地线、接零线。
[×]
83.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系统电气设备的专用接地线可与相线一起敷设。
[√]
84. 工作接地的作用是保持系统电位的稳定性,即减轻低压系统由高压窜入低压,等原因所产生过电压的危险性。
[√]
85. 不得使用金属软管、保温管的金属网或外皮及低压照明导线或电缆的铅护套作接地线。
[√]
86. 断路器额定电压应大于等于线路的额定电压。
[×]
87. 携带式用电设备应用电缆中的专用线芯接地,此线芯严禁同时用来通过工作电流,严禁利用设备的零线接地。
[√]
88. 作用于人体的电压,会影响人体电阻,随着电压的升高,人体电阻会下降,致使电流增大,对人体的伤害加剧。
[√]
89. 接地装置应当连接可靠,扁钢搭焊长度应为宽度的2倍,且至少在三个棱边进行焊接。
圆钢搭焊长度以及圆钢和扁钢搭焊长度应为圆钢直径的6倍。
[√]
90. 保护零线导电能力不应低于相线的二分之一。
[√]
91. 可以使用金属软管、保温管的金属网或外皮及低压照明导线或电缆的铅护套作接地线。
[×]
92. 独立避雷针接地电阻一般不超过10Ω。
[√]
93. 为了防止静电感应产生的高压,应将建筑物内的金属设备、金属管道、结构钢筋等接地。
[√]
94. 为防止雷电波入侵重要用户,最好采用全电缆供电,将其金属外皮接零。
[×]
95. 一般用户的避雷,只要将进线处绝缘子铁脚接地即可。
[√]
96. 在建筑物或高大树木屏蔽的街道躲避雷暴时,应离开墙壁和树干8m以上。
[√]
97. 雷暴时,应注意关闭门窗,防止直击雷进入室内造成危害。
[×]
98. 有时候,静电压虽然很高,但电量不大,所以危害不太大。
[×]
99. 触电事故一旦发生,首先要对触电者抢救。
[×]
100. Ⅰ级危险区域是指正常运行时不出现、即使出现也只是短时间偶然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区域。
[×]
101. 正常运行时连续或长时间或短时间频繁出现爆炸性粉尘、纤维的区域称为12区。
[×]102. 正常运行时不出现,仅在不正常运行时短时间偶然出现爆炸性粉尘、纤维的区域称为Ⅱ级危险区域。
[√]
103. 具有固体状可燃物质,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称为23区。
[√]
104. 有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的电缆和导线的额定电压不得低于750 V。
[√]
105. 在有爆炸危险的场所,禁止使用绝缘导线明敷设。
[√]
106. 当电气设备采用了超过50V的安全电压等级时,才需采取防止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107. 在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应采用三相五线制和单相三线制线路,即采用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分开的TN-S系统,相线和工作零线上均应有短路保护。
[√]
108. 在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应采用三相五线制和单相三线制线路,即采用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分开的TN-S系统,工作零线上不应有短路保护。
[×]
109. 在火灾危险环境内,电力、照明线路的绝缘导线和电缆的额定电压,不应低于线路的额定电压,且不低于500V。
[√]
110. 变电所和配电所与建筑物相毗邻时,隔墙应是非燃烧体的,其门窗应选用铁质材料,且向外开启,通向无火灾和无爆炸危险的场所。
[√]
111. 安全电压插销座可以与其他电压的插销座通用。
[×]
112. 通风、正压型电气设备只要与通风、正压系统联锁即可工作,运行前无须先通风。
[×]113. 漏电保护装置只能用于两相电击事故。
[×]
114. 泄漏电流是设备在对外高电压作用下经绝缘部分泄漏的电流。
[√]
115. 爆炸危险场所的接地装置为了保持电流途径不中断,防止出现电火花,必须将所有设备的金属部分、金属管道以及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全部接地(或接零),但无须连接成连续的整体。
[×]116. 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单相设备的工作零线应与保护零线分开,相线和工作零线均应装设短路保护装置,并装设双极闸刀开关以同时操作相线和工作零线。
[√]
117. 在安全电压下工作肯定不会发生触电事故。
[×]
118. 验电器可区分交流电或是直流电,氖泡两极发光的是交流电,一极发光的是直流电,且发光的一极是直流电源的负极。
[√]
119. 同一导体在不同温度下,其电阻值是相同的。
[×]
120.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系统电气设备的专用接地线不可与相线一起敷设。
[×]
121. 使用高压验电器时操作者无需戴绝缘手套。
[×]
122. 12kV绝缘手套在1kV以上高压区作业时只能作为辅助安全用具,不得接触带电体。
[√]123. 测量绝缘电阻时,被测设备或线路可以不停电、不放电。
[×]
124. 5kV绝缘手套只适合在低压作业时作为辅助安全用具使用,1kV以上高压区禁止使用。
[√]125. 安全电压插(销)座可以带有接零(地)插头或插孔。
[×]
126. 5kV绝缘靴适用于低压作业电工穿用,1kV以上严禁使用。
[√]
127. 高低压隔离开关,严禁带负荷分、合刀闸。
[√]
128. 安全用具的橡胶制品不应与石油类的油脂接触。
[√]
129. 触电伤害指的是电伤。
[×]
130. 胸至左手是最危险的电流险途径。
[√]
131. 25~300Hz的交流电流对人体伤害最严重。
[√]
132. 当高压设备发生单相接地时,为了防止产生跨步电压,作业人员应立即把双脚并在一起,跳出到离接地故障点20m以外地点,并迅速离开跨步电压危险区。
[√]
133. 触电的危险程度完全取决于通过人体的电流的大小。
[×]
134. 在触电事故中高压触电事故远多于低压触电事故。
[×]
135. 在触电事故中携带式和移动式电器设备触电事故较多。
[√]
136. 在触电事故中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较多。
[√]
137. 触电事故一旦发生,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
[√]
138. 一般情况下人体触电后可摆脱电流男性为16mA,女性为10.5mA。
[×]
139. 触电正确的抢救体位是仰卧式。
[√]
140. 触电的危险程度与所触及的电网线路电压的高低有关。
[×]
141. 在三相电源中,当一相或二相熔断器熔断,一般三相熔管均应更换,因为尽管其他熔管未熔,有可能已严重受损。
[√]
142. 避雷器必要时应做工频放电电压试验。
[√]
143. 漏电保护器,应每年检查一次,即操作漏电保护器按钮,检查其是否能正常断开电源。
[×]144. 选择仪表的量程时,应使被测量的值愈接近满标值愈好,一般使被测量的值标值的一半以上。
[√]
145. 验电器不能区分线路是交流电或是直流电。
[×]
146. 安装漏电保护器可以拆除或放弃原有的安全防护措施。
[×]
147.为减少触电的危险,改善电网的运行,隔离变压器副边应接地。
[ ×]
148.在安全电压下工作不会发生安全事故。
[ ×]
二、单选题
1. 电工作业人员的复审时间为[A]年。
A、2
B、3
C、4
2. 电流方向随时间改变的电流是[ B ]。
A、直流电
B、交流电
3. 实践证明,各种金属材料温度升高时,电阻将[ C ]。
A、不变
B、减小
C、增大
4. 串联电路,电阻越大,其分电压[A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5. 电池并联连接后,总内电阻降低,而回路电源的容量[ C ]。
A、不变
B、变小
C、增大
6. 通电直导线磁场方向的判断方法用[A ]握住导线。
A、右手
B、左手
7.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可以应用[ A ]定则来确定。
A、右手
B、左手
8. 电流与磁场的方向垂直时的作用力是[ A ]。
A、最大
B、最小
C、零
9. 根据楞次定律,自感电动势的方向具有[C ]电流磁场变动的趋势。
A、促进
B、阻碍
C、不影响
10. 采用[A ]电力电容器可以提高功率因数。
A、并联
B、串联
C、并联或串联
11. 电工绝缘材料的电阻率一般在[C ]以上。
A、106Ω·m
B、108Ω·m
C、107Ω·m
12. 测量绝缘电阻时额定电压500V以上者选用[C ]兆欧表。
A、500V或1000 V
B、1 000V
C、1000~2500V
13. 测量绝缘电阻前检查兆欧表,开路摇动,指针应指向[A ]位。
A、“∞”
B、“0”
C、中间位置
14. 测量绝缘电阻时,转动摇表摇把,转速逐渐增加,至每分钟[B ]转指针稳定后读数。
若指针指向零位,则说明绝缘已经损坏,应停止测量。
A、100
B、120
C、140
15. 电器着火时下列不能用的灭火方法是[C ]。
A、用四氯化碳或1211灭火器进行灭火
B、用沙土灭火
C、用水灭火
16. 带电体的耐压强度是指检验电气设备承受[A ]的能力。
A、过电压
B、过电流
C、压力
17. 测量绝缘电阻前检查兆欧表,短路轻摇,指针应迅速指向[B ]位。
A、“∞”
B、“0”
C、中间位置
18. 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停止跳动,应竭力施行[C ]和胸外心脏挤压。
A、按摩
B、点穴
C、人工呼吸
19. 为了便于操作,开关手柄与建筑物之间应保持[ B ]mm的距离。
A、100
B、150
C、180
20. 10kV接户线对地距离不应小于4.0m;低压接户线对地距离不应小于[A ]m。
A、2.5
B、3.5
C、4.0
21. 触电事故中,绝大部分是[A ]导致人身伤亡的。
A、人体接受电流遭到电击
B、烧伤
C、电休克
22. 停电检修时,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开关或刀闸的操作把手上,应悬挂[C ]的标示牌。
A、在此工作
B、止步,高压危险
C、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23. 摆脱电流是指人触电后能自主摆脱触电电源(带电体)的最大电流。
一般情况下,男性的最小摆脱电流是9mA,女性的最小摆脱电流是[ A ]。
A、6 mA
B、5 mA
C、9 mA
24. 雷电放电具有[A ]的特点。
A、电流大、电压高
B、电流小、电压高
C、电流大、电压低
25. 任何电气设备在未验明无电之前,一律按[C ]处理。
A、无电
B、也许有电
C、有电
26. 火焰与带电体之间的最小距离与10kV及以下1.5m,与带电体之间的最小距离与35kV及以下[ C ]m。
A、1.5
B、2.5
C、3.0
27. 作用于人体的电压,也会影响人体电阻,随着电压的升高,人体电阻[ A ]。
A、下降
B、增大
C、不变
28. 国际电工委员会规定接触电压的限定值(即相当于安全电压)为50V,并规定在[C ]V以下时,不需考虑防止电击的安全措施。
A、36
B、42
C、25
29. 用万用表测量电阻时指针应指在刻度盘[A ]为宜。
A、中间位置
B、1/3位置
C、1/4位置
30. 当工作地点狭窄、行动困难以及周围有大面积接地体等环境其安全电压应采用[C ]V的电压。
A、36
B、42
C、12
31. 安全电压插销座[B ]带有接零(地)插头或插孔,不得与其他电压的插销座混插。
A、可以
B、不应
C、一定
32. 漏电保护继电器具有对漏电流检测和判断的功能,[A ]切断和接通主回路功能的漏电保护装置。
A、不具有
B、具有
33. 漏电保护器的额定工作电流要和回路中的实际电流一致,若实际工作电流[ A ]保护器的额定电流时,会造成过载和使保护器误动作。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34. 电源采用漏电保护器做分级保护时,应满足上、下级开关动作的选择性。
一般上一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电流[ B ]下一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流。
A、小于
B、不小于
C、大于
35. 一般环境选择动作电流不超过30mA,动作时间不超过0.1s的漏电保护器,在浴室、游泳池等场所漏电保护器的额定动作电流不宜超过[ A ]mA。
A、10
B、30
C、50
36. 安装漏电保护器[A ]拆除或放弃原有的安全防护措施。
A、不可以
B、可以
37. 安装漏电保护器时,必须严格区分中性线和保护线。
使用三极四线式和四极四线式漏电保护器时,中性线应接入漏电保护器。
经过漏电保护器的中性线[ B ]作为保护线。
A、可以
B、不可以
38. 漏电保护器安装完成后,要按照《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3]要求,对完工的漏电保护器进行试验,以保证其灵敏度和可靠性。
试验时可操作试验按钮三次,带负荷分
合[ A ]次,确认动作正确无误,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A、三
B、五
C、一
39. 漏电保护器,应[A ]检查一次,即操作漏电保护器按钮,检查其是否能正常断开电源。
A、每月
B、每季度
C、每年
40. 漏电保护器在使用中发生跳闸,经检查未发现开关动作原因时,允许试送电[A ]次,如果再次跳闸,应查明原因并找出故障,不得连续强行送电。
A、一
B、二
C、三
41. 用电设备外壳上的保护线(PE线)接入保护器将导致设备漏电时[B ]。
A、误动作
B、拒动作
C、正常动作
42. 保护器动作电流选择过大或整定过大将造成保护器[C ]。
A、正常动作
B、误动作
C、拒动作
43. 低压配电网,保护接地电阻不超过[A ]Ω即能将其故障时对地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以内。
A、4
B、5
C、10
44. 爆炸危险性较大或安全要求较高的场所应采用[B ]系统供电。
A、TT
B、TN-S
C、IT
45. 厂区设有变电站、低电进线的车间以及民用楼房可采用[B ]系统。
A、TN-S
B、TN-C-S
C、IT
46. 无爆炸危险和安全条件较好的场所可采用[A ]系统。
A、TN-C
B、TT
C、IT
47.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系统电气设备的专用接地线[C ]与相线一起敷设。
A、任意
B、不可以
C、可以
48. 在不能利用自然导体的情况下,保护零线导电能力最好不低于相线的[B ]。
A、1/3
B、1/2
C、1/ 4
49.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接地线,[A ]应进行检查。
A、每次使用前
B、每年
C、每月
50. 如果工作场所潮湿,为避免触电,使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人应[B ]。
A、站在铁板上操作
B、应穿绝缘靴,站在绝缘垫上操作
C、穿防静电鞋操作51. 易受雷击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有爆炸或火灾危险的露天设备如油罐、贮气罐、高压架空电力线路、发电厂和变电站等也应采取防[ A ]措施。
A、直击雷
B、雷电感应
C、雷电侵入
52. 独立避雷针接地电阻一般不超过[B ]Ω。
A、5
B、10
C、20
53. 利用照明灯塔做独立避雷针的支柱时,为了防止将雷电冲击电压引进室内,照明电源线必须采用铅皮电缆或穿入铁管,并将铅皮电缆或铁管直接埋入地中[ B ]m以上(水平距离),埋深为
0.5~0.8m,后才能引进室内。
A、5
B、10
C、15
54. 避雷针及其引下线与其他导体在空气中的最小距离一般不宜小于[B ]m。
A、3
B、5
C、10
55. 为防止雷电波入侵重要用户,最好采用[B ]供电。
A、全铜线
B、全电缆
C、铝导线
56. 在建筑物或高大树木屏蔽的街道躲避雷暴时,应离开墙壁和树干[B]m以上。
A、5
B、8
C、10
57. 雷暴时,在户内应注意雷电侵入波的危险,应离开明线、动力线、电话线、广播线、收音机和电视机电源线和天线以及与其相连的各种设备[ C ]m以上,以防这些线路或导体对人体的二次放电。
A、2.5
B、2.0
C、1.5
58. 雷暴时,应注意关闭门窗,防止[B ]进入室内造成危害。
A、直接雷
B、球型雷
C、雷电波
59. 接地是消除导电体上静电的最简单的办法,一般只要接地电阻不大于l000Ω,静电的积聚就不会产生。
但在有爆炸性气体的场所,接地电阻应不大于[ A ]Ω。
A、100
B、500
C、1000
60. 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在地下与其他接地装置的距离不宜小于[C ]m。
A、1.5
B、5
C、3
61. 正常运行时预计周期性出现或偶然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区域是[B ]区。
A、0
B、1
C、2
62. 正常运行时不出现,仅在不正常运行时短时间偶然出现爆炸性粉尘、纤维的区域是[B ]区。
A、10
B、11
C、12
63. 具有固体状可燃物质,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是[C]区。
A、21
B、22
C、23
64. 爆炸危险场所使用的电缆和导线的额定电压不得低于[B ]V。
A、400
B、500
C、800
65. 对电气开关及正常运行产生火花的电气设备,应远离或采用隔墙存放可燃物质的地点,最小距离应大于[ A ]m。
A、3
B、5
C、8
66. 通风、正压型电气设备应与通风、正压系统联锁,停机时应先停[B ]。
A、通风设备
B、电气设备
C、总开关
67. 凡可以直接接触带电部分、能够长时间可靠地承受电气设备工作电压的用具,称[A ]。
A、基本安全用具
B、辅助安全用具
C、特殊安全用具
68. 明装插座离地面高度为[B]m。
A、2~2.5
B、1.3~1.5
C、3~3.5
69. 验电器可区分火线和地线,接触时氖泡发光的线是[B ]。
A、地线
B、火线
70. [A ]kV绝缘靴适用于低压作业电工穿用,1kV以上严禁使用。
A、5
B、6
C、20
71. 用万用表测量电压时,指针应指在刻度盘[A ]为宜。
A、1/2以上处
B、1/3 处
C、1/4处
72. 人体触电的最危险途径为[A ]。
A、手到脚
B、手到手
C、脚到脚
73. 触电事故一旦发生,首先要[B ]。
A、就地抢救
B、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
C、人工呼吸
74. 我国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电压为[B ]V。
A、50
B、100
C、150
75. 我国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电流为[C ]A。
A、1
B、3
C、5
76. 在三相电源中,当一相或二相熔断器熔断,一般应更换[C ]相熔管。
A、一
B、二
C、三
77. 熔断器的额定电压,必须[C ]配电线路电压。
A、小于
B、等于
C、大于等于
78. 在特别潮湿处,若采用220V电压时,应选择动作电流小于5mA的快速型漏电保护器,在一般住宅、办公室里可选用小于[ C ]mA的漏电保护器。
A、10
B、30
C、50
79. IEC关于接地分为三大类,其中(接地的电网)电气设备金属外壳采用保护接零的是[C ]。
A、IT系统
B、TT系统
C、TN系统
80. IEC关于接地分为三大类,其中(接地的电网)电气设备金属外壳采用保护接地且必须加装漏电保护装置的是[ B ]。
A、IT系统
B、TT系统
C、TN系统
81. 万用表在测量前应选好档位和量程,选量程时应[B ]。
A、从小到大
B、从大到小
C、从中间到大
82. 屏护装置把[B ]同外界隔离开来,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
A、绝缘体
B、带电体
C、电器
83. 电伤是由电流的[A ]、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构成的伤害。
A、磁效应
B、热效应
C、场效应
84. 拉线开关距地面安装高度为[C ]m。
A、0.5-1
B、1-2
C、2-3
85. 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A ],破坏人的心脏、肺部以及神经系统。
A、内部
B、外部
C、皮肤
86. 绝缘是用绝缘材料把带电体[A ]起来,防止人体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造成触电事故。
A、封闭
B、连接
C、隔离
87.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叫[A ]接地。
A、工作
B、保护
C、安全
88. 变压器外壳接地接叫[B ]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