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家访工作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电话、网络家访:针对无法实地家访的学生,采用电话、网络等形式进行。
七、家访工作要求
1.家访前,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为家访做好准备。
2.家访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家长、学生,注意言行举止,保护学生隐私。
3.家访后,教师要填写《家访记录表》,详细记录家访情况,并及时反馈给家长。
4.学校要对家访工作进行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设立家访工作小组,由班主任、科任教师、心理教师等组成,具体负责家访工作的实施。
3.设立家访工作联络员,负责与家长沟通、协调家访时间、地点等事宜。
三、家访对象与范围
1.家访对象:全体在校学生。
2.家访范围:学生家庭住址所在地。
四、家访内容
1.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生活习惯、学习状况等。
2.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等。
2.家访范围:学生家庭所在地,包括城区、乡镇、农村等。
四、家访内容
1.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学习状况、生活习惯等。
2.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等。
3.反馈学生在校表现,与家长共同探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措施。
4.宣传学校的教育理念、政策法规、办学成果等。
5.针对特殊学生群体,开展关爱、帮扶活动。
二、组织架构
1.成立家访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负责家访工作的整体部署和协调。
2.设立班级家访工作小组,由班主任、科任教师、心理辅导教师等组成,具体负责本班级家访工作的实施。
三、家访对象与范围
1.家访对象:全体在校学生,重点针对学困生、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学生等特殊群体。
五、家访时间
1.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集中家访活动。
2.家访时间安排在学期中、期末或节假日等便于家长、学生参与的时间段。
六、家访方式
1.实地家访:教师深入学生家庭,与学生、家长进行面对面的沟通。
2.电话、网络家访:针对无法进行实地家访的学生,采用电话、网络等形式进行。
七、家访工作流程
1.家访前准备:教师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制定家访计划,与家长预约家访时间。
本实施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家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学校将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和完善家访工作实施方案。
完。
第2篇
学校家访工作实施方案
一、引言
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家校共育,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2.家访实施:教师按照计划进行家访,全面了解学生家庭状况,与家长、学生沟通交流。
3.家访记录Βιβλιοθήκη 教师填写《家访记录表》,详细记录家访过程、内容、发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4.家访反馈:教师及时将家访情况反馈给学生和家长,针对存在的问题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5.总结改进:学校对家访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完。
3.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共同探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措施。
4.宣传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特色、相关政策等。
5.针对特殊学生群体,开展心理关爱、帮扶活动。
五、家访时间
1.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集中家访活动。
2.家访时间安排在学期中、期末或节假日等便于家长、学生参与的时间段。
六、家访方式
1.实地家访:教师深入学生家庭,与学生、家长面对面交流。
学校家访工作实施方案
第1篇
学校家访工作实施方案
一、背景与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与生活状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家校共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组织机构
1.成立家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家访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
八、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家访工作落到实处。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家长、学生对家访工作的认识和支持。
3.开展家访工作培训,提高教师家访工作能力。
4.建立家访工作激励机制,对在家访工作中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5.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确保家访工作顺利开展。
九、附则
本实施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家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学校将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和完善家访工作实施方案。
八、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家访工作落到实处。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家长、学生对家访工作的认识和支持。
3.加强家访工作培训,提高教师家访工作能力。
4.建立家访工作激励机制,对在家访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5.为家访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确保家访工作顺利开展。
九、附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