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真题解析

合集下载

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

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

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关于洗钱行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与朋友约好,在朋友走私成功后,将自己的身份证提供给朋友,供其到银行开户,以存放赃款。

甲构成洗钱罪B.乙与朋友约好,在朋友盗窃成功后,将自己的身份证提供给朋友,供其到银行开户,以存放赃款。

乙构成掩饰犯罪所得罪C.丙在明知朋友的钱是受贿犯罪所得的情况下,将自己的身份证提供给朋友,供其到银行开户,以存放赃款。

丙构成洗钱罪D.丁在明知朋友的钱是盗窃所得的情况下,将自己的身份证提供给朋友,供其到银行开户,以存放赃款。

丁不构成犯罪2.关于罪刑相适应原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对同样的犯罪行为必须处以相同的刑罚B.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事立法制定合理的刑罚体系C.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与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和罪犯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D.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在行刑中合理地运用减刑、假释等制度3.以下关于犯罪预备、未遂或者中止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诈骗何某,被其识破。

但他见甲实在可怜,仍给了甲3000元钱。

甲的诈骗罪既遂。

B.乙蓄谋杀害张某。

一天,乙见张某熬药就偷偷在药中投毒,但张某是在熬药给猪治病,结果猪吃药后中毒而死,张某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C.丙在枪里装了5颗子弹,躲在树丛中向仇人刘某射击,连开了两枪未击中目标。

刘某因害怕而求饶,丙见其实在可怜,就不再开枪,迅速离去。

丙的行为不属于犯罪中止D.丁在赵某的房间正举刀准备杀赵,忽然听到有人敲门,丁以为事情败露,急忙弃刀跳窗逃走。

实际上,根本没人来,而是大风猛烈拍打田家大门弄出的声响。

丁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4.以下关于一罪与数罪,正确的说法是:A.为了进行贷款诈骗而伪造银行公章的,必须以贷款诈骗罪和伪造企业印章罪数罪并罚B.为了骗取保险金而杀害被保险人的,应当在保险诈骗罪和故意杀人罪中择一重罪处罚C.在拐卖妇女中强奸被拐卖妇女的,应以强奸罪和拐卖妇女罪数罪并罚D.司法工作人员因受贿而徇私枉法,同时构成受贿罪和徇私枉法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对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二第74题参考答案的异议(原创)

对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二第74题参考答案的异议(原创)

对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二第74题参考答案的异议(原创作者:musicyu)74.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时,裁定不予核准,发回重审的案件,应当如何处理?A.既可以发回二审法院重新审判,也可以发回一审法院重新审判B.发回二审法院重新审判的案件,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二审法院可以不经开庭直接改判C.发回一审法院重新审判的案件,一审法院应当开庭审理D.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原判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的,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重新审判的法院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司法部的参考答案为:ABC本人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对于本体的解析几乎意志如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复核死刑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8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核准死刑的,根据案件具体情形可以发回第二审人民法院或者第一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所以A项是正确的。

《死刑复核规定》第9条规定,发回第二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直接改判;必须通过开庭审理查清事实、核实证据的,或者必须通过开庭审理纠正原审程序违法的,应当开庭审理。

所以B是正确的。

第10条规定,发回第一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案件,第一审人民法院应当开庭审理。

所以C是正确的。

第11条规定,依照本规定第三条、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即应另行组成合议庭的情形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原判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原审人民法院违反法定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数罪并罚案件,一人有两罪以上被判处死刑,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其中部分犯罪的死刑裁判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认为其中部分犯罪的死刑裁判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的,可以改判并对其他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一案中两名以上被告人被判处死刑,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其中部分被告人的死刑裁判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认为其中部分被告人的死刑裁判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的,可以改判并对其他应当判处死刑的被告人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

2007年~2011年司法考试真题答案

2007年~2011年司法考试真题答案

司法考试真题答案2007年27.D 解析:《合伙企业法》第67条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

执行事务合伙人可以要求在合伙协议中确定执行事务的报酬及报酬提取方式。

也就是说,丙、丁作为有限合伙人,没有权利执行合伙企业的事务,但是该法第76条同时规定,第三人有理由相信有限合伙人为普通合伙人并与其交易的,该有限合伙人对该笔交易承担与普通合伙人同样的责任。

所以本题所述的情况,徐某可以要求甲、乙、丁承担连带的清偿责任,丙因为没有第76条规定的情形,所以其作为有限合伙人,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

75.ABC 解析:《合伙企业法》第3条国有独资公司、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以及公益性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成为普通合伙人,由此本题甲乙丙只能成立有限合伙企业,A 的说法是错误的。

《合伙企业法》第64条第2款,有限合伙人不得以劳务出资。

本题没有说明乙为有限合伙人,所以一般情况下乙是可以以劳务出资的,B的说法是错误的。

第33条规定:“合伙企业的利润分配、亏损分担,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办理;合伙协议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由合伙人协商决定;协商不成的,由合伙人按照实缴出资比例分配、分担;无法确定出资比例的,由合伙人平均分配、分担。

合伙协议不得约定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或者由部分合伙人承担全部亏损。

”第69条规定:“有限合伙企业不得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由此,普通合伙人的利润应该共同分配、风险应该共同负担,而有限合伙人利润可以不共同分配,但是对风险,合伙企业法第69条没有规定。

但是根据第60条有限合伙企业及其合伙人适用本章规定;本章未作规定的,适用本法第二章第一节至第五节关于普通合伙企业及其合伙人的规定。

所以对于有限合伙企业风险的负担,应该适用普通合伙企业的规定,C的说法本身也是错误的,为本题应选项;第43条规定:“新合伙人入伙,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外,应当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并依法订立书面入伙协议。

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及答案

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及答案

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马克思曾说:“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那是法学家的幻想。

相反,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

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人的恣意横行。

”根据这段话所表达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强调法律以社会为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其他派别法学的根本区别B.法律在本质上是社会共同体意志的体现C.在任何社会,利益需要实际上都是法律内容的决定性因素D.特定时空下的特定国家的法律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2.我国《宪法》第26条第1款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该条文体现了国家政策,是典型的法律规则B.该条文既是法律原则,也体现了国家政策的要求C.该条文是授权性规则,规定了国家机关的职权D.该条文没有直接规定法律后果,但仍符合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3.关于法律概念、法律原则、法律规则的理解和表述,下列哪一选项不能成立?A.法律规则并不都由法律条文来表述,并非所有的法律条文都规定法律规则B.法律原则最大程度地实现法律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C.法律概念是解决法律问题的重要工具,但是法律概念不能单独适用D.法律原则可以克服法律规则的僵硬性缺陷,弥补法律漏洞4.关于法律与人权关系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人权的法律化表明人权只能是一种实有权利B.保障人权是法治的核心内容之一C.人权可以作为判断法律善恶的标准D.法律可以保障人权的实现,但是法律并不能根除侵犯人权的现象5.2005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妇女权益保障法》进行了修正,增加了“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的规定,但没有对“性骚扰”予以具体界定。

2007年4月,某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规定“禁止以语言、文字、电子信息、肢体等形式对妇女实行骚扰”。

2007年司法考试题及解析

2007年司法考试题及解析

29.今年是联合国秘书长的换届年,联合国将依据《联合国宪章》选举产生新任秘书长。

根据《联合国宪章》,对于秘书长的选举程序,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A.由联合国安理会采取关于程序性事项的投票程序,直接表决选出秘书长B.由联合国大会直接选举,大会成员2/3多数通过C.由安理会采取实质性事项表决程序推荐秘书长候选人,经联合国大会以简单多数表决通过D.由安理会采取程序性事项表决程序推荐秘书长候选人,经联合国大会表决获2/3多数通过答案:C 。

解析: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联合国秘书长人选由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向联合国大会推荐,安理会推荐联合国秘书长人选适用非程序性事项表决程序。

而宪章要求,对非程序性事项的决议表决,要求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在内的9个理事国一致同意。

即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都不投反对票。

联合国大会将要表决的事项分为一般问题和重要问题,对一般问题的决议采取简单多数通过;对于重要问题的决议采取2/3多数通过。

而联合国大会通过新任秘书长的决议属于一般问题。

故本题答案为C.30.风光秀丽的纳列温河是甲国和乙国的界河。

两国的边界线确定为该河流的主航道中心线。

甲乙两国间没有其他涉及界河制度的条约。

现甲国提议开发纳列温河的旅游资源,相关旅行社也设计了一系列界河水上旅游项目。

根据国际法的相关原则和规则,下列哪一项活动不需要经过乙国的同意,甲国即可以合法从事?A.在纳列温河甲国一侧修建抵近主航道的大型观光栈桥B.游客乘甲国的旅游船抵达乙国河岸停泊观光,但不上岸C.游客乘甲国渔船在整条河中进行垂钓和捕捞活动D.游客乘甲国游船在主航道上沿河航行游览答案:D.解析:界河是流经两过之间并作为两国领土分界线的河流。

界河沿岸分属两个国家,其水域也由沿岸国进行划分,本题中的纳列温河是甲国和乙国的界河,所以该河流是两国的界水。

关于界水的利用和保护一般由边界文件加以规定。

一般的,沿岸国对界水有共同的使用权。

一国如欲在界水上建造工程设施,如桥梁、堤坝等,应取得另一方的同意,故A错误;除遇难或有其他特殊情况外,一方船舶不得在对方靠岸停泊,故B错误;界河分属沿岸国家部分为该国领土,处于该国主权之下,所以渔民一般只能在界水的本国一侧捕鱼,故C错误;相邻国家在界水上享有平等的航行权。

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 D2. B3. B4. A5. B6. A7. B8. D9. C10. B11. D12. A13. B14. C15. B16. B17. C19. D20. C21. C22. B23. C24. C25. D26. D27. B28. D29. B30. C31. A32. B33. C34. B35. A36. B38. C39. A40. D41. B42. A43. A44. C45. A46. B47. B48. C49. D50. 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

51. A B C D52. A B C D53. B C54. A C D56. A B D57. B D58. A B D59. A B C60. B C61. A B C62. A C63. A B C D64. A C D65. A B C D66. A B D67. A C D68. A D69. A B C70. A B D71. A C D72. A D73. A B C D75. A B C D76. A B C77. A C78. A D79. A B D80. B C D81. A C D82. A B83. B D84. A C85. A C D86. B C87. A B C88. A C89. B C90. A C D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91. C93. B94. A B95. D96. A B C D97. A D98. A B C99. B C D100. A B C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 B2. C3. C4. C5. A6. D7. C8. D9. C11. D12. D13. B14. B15. B16. D17. B18. B19. C20. D21. C22. D23. C24. D25. B26. B27. D28. C30. B31. D32. B33. D34. D35. B36. B37. C38. C39. B40. B41. B42. D43. C44. C45. B46. C47. B49. A50. 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

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真题解析

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真题解析

声明:本资料由大家论坛司法考试专区/forum-91-1.html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自更多司法考试信息,考试真题,模拟题:/forum-91-1.html大家论坛,全免费公益性司法论坛,等待您的光临!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真题解析提示:本试卷为选择题,由计算机阅读。

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 题,每题1 分,共50 分。

A.甲为抢劫而殴打章某,章某逃跑,甲随后追赶。

章某在逃跑时钱包不慎从身上掉下,甲拾得钱包后离开。

甲的暴力行为和取得财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B.乙基于杀害的意思用刀砍程某,见程某受伤后十分痛苦,便将其送到医院,但医生的治疗存在重大失误,导致程某死亡。

乙的行为和程某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C.丙经过铁路道口时,遇见正在值班的熟人项某,便与其聊天,导致项某未及时放下栏杆,火车通过时将黄某轧死。

丙的行为与黄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D.丁为杀害李某而打其头部,使其受致命伤,2 小时之后必死无疑。

在李某哀求下,丁开车送其去医院。

20 分钟后,高某驾驶卡车超速行驶,撞向丁的汽车致李某当场死亡。

丁的行为和李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答案】B【逐项解析】本题考察相当因果关系。

其基本观点是根据一般的社会生活经验,在通常情况下,某种行为产生某种结果被认为是相当的场合,行为与结果之间就具有因果关系。

相当,指该行为产生该结果在日常生活中是一般的、正常的,而不是特殊的、异常的。

甲的暴力行为与取得财物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章某是在逃跑时钱包不慎从身上掉下,并非由于暴力行为直接所致,故甲的暴力行为和取得财物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换言之,甲并不是“强取”财物,而是“拾得”财物,不能因为甲实施了暴力,又获取了财物,就认定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

故选项 A 错误。

选项C 的错误之处在于没有明确因果关系是“实行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试卷二及答案b

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试卷二及答案b

26.在杨某被控故意杀⼈案的审理中,公诉⼈出⽰了死者⼥⼉⾼某(⼩学⽣,9岁)的证⾔。

⾼某证称,杨某系其表哥,案发当晚,她看到杨某举⼑杀害其⽗。

下列哪⼀选项是正确的? A.因⾼某年幼,其证⾔不能作为证据出⽰ B.因⾼某对所证事实具有辨别能⼒,其证⾔可以作为证据出⽰ C.⾼某必须到庭作证,否则其证⾔不能作为证据出⽰ D.⾼某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其证⾔不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27.张某因盗窃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在交付执⾏前,突患严重疾病,需保外就医。

有权决定张某暂予监外执⾏的是哪⼀个机关? A.省监狱管理机关 B.负责交付执⾏的公安机关 C.负责监所监督的检察院 D.作出⽣效判决的法院28.在审判阶段,法院认为被告⼈某甲有毁灭证据的可能,遂决定逮捕某甲。

关于该案逮捕程序,下列哪⼀选项是正确的? A.法院可以⾃⾏执⾏逮捕 B.异地执⾏逮捕的,可以由当地公安机关负责执⾏ C.执⾏逮捕后,应当由法院负责对某甲进⾏讯问 D.执⾏逮捕后,应当由公安机关负责通知被逮捕⼈的家属或所在单位29.关于适⽤简易程序审理刑事案件,下列哪⼀选项是正确的? A.被告⼈可以不出庭 B.可以由⼈民陪审员独任审判 C.检察院可以派员出庭,也可以不派员出庭 D.可以不受刑事诉讼法关于听取被告⼈最后陈述规定的限制30.张某因涉嫌放⽕罪被批准逮捕。

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发现张某另有抢劫罪的重⼤嫌疑,决定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重新计算羁押期限。

关于重新计算羁押期限,下列哪⼀选项是正确的? A.报同级检察院批准 B.报同级检察院备案 C.报上⼀级公安机关批准 D.报上⼀级公安机关备案31.在⼀起受贿案件的侦查过程中,侦查⼈员获悉,犯罪嫌疑⼈接受财物时,他家的保姆赵某曾经在场,遂决定对赵某进⾏调查。

本案中,办案机关的下列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A.到赵某的住处进⾏询问 B.到赵某所属的家政公司进⾏询问 C.通知赵某到检察机关提供证⾔ D.通知赵某到公安机关提供证⾔32.某检察院对陈某、姚某共同诈骗⼀案审查起诉时,陈某潜逃。

关于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民法部分简析(最终)

关于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民法部分简析(最终)
〔供役地〕的受让人承担义务,那么要看是否登记,在没有登记的时候,
要看受让人是否为善意。从以上阐发来看,应中选择A,排除D.〔3〕
本案没有给是否登记的条件,是因为需役地的转让,是否登记并不影
响结论。
六、尽量把握住难以把握的
难以把握的题,是没有法条作为直接根底,在理解上容易走
偏的标题问题。例如:某酒店客房内备有零食、酒水供佃农选用,价格明
二、好题与有争议的题并存
有些题是值得称赞的好题。例如对?物权法?第202条考察
的试题〔07卷三单13〕就很严密。
也有一些有争议的题。例如“缔约责任〞究竟应当如何判断,
“转质权〞能否善意取得,“请喝酒〞是否能构成意思暗示,等等。
我对考生的建议是区分“技术答案〞和“本色答案〞。“技术
答案〞是试卷要求你做出的答案〔拿分的〕:“本色答案〞是本色正确
七、不克不及把握的,也要尽量争取
不克不及把握的题,有时在发布了答案以后才能发现它是不克不及把
握的。所以在考场上都要尽量争取,不克不及等闲放弃。以下这一题,考
生应当是不克不及把握的,因为它偏离了一般理论。
甲公司在与乙公司协商购置某种零件时提出,由于该零件的
工艺要求高,只有乙公司先行制造出符合要求的样品后,才能考虑批
应当把握住的题,是法条题和最根底的,没有争议的理论题。
例如:甲公司向乙银行贷款1000万元,约定2005年12月2日一次
性还本付息。丙公司以本身的一栋房屋作典质。甲到期没有清偿债务,
乙银行每个月都向其催收,均无效果,最后一次催收的时间是
2007
年3月6日。乙银行在以下哪一时间前行使典质权,才能得到法院的
约〕。“佃农关某缺乏住店经验,又未留意标价单,误认为系酒店免费

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试卷二及答案d

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试卷二及答案d

63.关于敲诈勒索罪的判断,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将王某杀害后,⼜以王某被绑架为由,向其亲属索要钱财。

甲除构成故意杀⼈罪外,还构成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的想象竞合犯 B.饭店⽼板⼄以可乐兑⽔冒充洋酒销售,向实际消费数⼗元的李某索要数千元。

李某不从,⼄召集店员对其进⾏殴打,致其被迫将钱交给⼄。

⼄的⾏为构成抢劫罪⽽⾮敲诈勒索罪 C.职员丙被公司辞退,要求公司⽀付10万元补偿费,否则会将所掌握的公司商业秘密出卖给其他公司使⽤。

丙的⾏为构成敲诈勒索罪 D.丁为谋取不正当利益送给国家⼯作⼈员刘某10万元。

获取不正当利益后,丁以告发相要挟,要求刘某返还10万元。

刘某担⼼被告发,便还给丁10万元。

对丁的⾏为应以⾏贿罪与敲诈勒索罪实⾏并罚 64.王某担任辩护⼈时,编造了⼀份隐匿罪证的虚假证⾔,交给被告⼈陈⼩⼆的⽗亲陈某,让其劝说证⼈李某背熟后向法庭陈述,并给李某5000元好处费。

陈某照此办理。

李某收受5000元后,向法庭作了伪证,致使陈⼩⼆被⽆罪释放。

后陈某给陈⼩⼆10万美元,让其逃往国外。

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王某的⾏为构成辩护⼈妨害作证罪 B.陈某劝说李某作伪证的⾏为构成妨害作证罪的教唆犯 C.李某构成辩护⼈妨害作证罪的帮助犯 D.陈某让陈⼩⼆逃往国外的⾏为构成脱逃罪的共犯 65.关于受贿罪的判断,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公安局副局长甲收受犯罪嫌疑⼈家属10万元现⾦,允诺释放犯罪嫌疑⼈,因为局长不同意未成。

由于甲并没有为他⼈谋取利益,所以不构成受贿罪 B.国家机关⼯作⼈员⼄在退休前利⽤职务便利为钱某谋取了不正当利益,退休后收受了钱某10万元。

尽管⼄与钱某事前并⽆约定,仍应以受贿罪论处 C.基层法院法官丙受被告⼈孙某家属之托,请中级法院承办法官李某对孙某减轻处罚,并⽆减轻情节的孙某因此被减轻处罚。

事后,丙收受孙某家属10万元现⾦。

丙不具有制约李某的职权与地位,不成⽴受贿罪 D.海关⼯作⼈员丁收受10万元贿赂后徇私舞弊,放纵⾛私,触犯受贿罪和放纵⾛私罪。

中法网学校:07年司法考试试卷二第18题

中法网学校:07年司法考试试卷二第18题

; 18.关于利用计算机网络的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通过互联网将国家秘密非法发送给境外的机构、组织、个人的,成立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B.以营利为目的,在计算机网络上建立赌博网站,或者为赌博网站担任代理,接受投注的,属于刑法第303条规定的"开设赌场"C.以牟利为目的,利用互联网传播淫秽电子信息的,成立传播淫秽物品罪D.组织多人故意在互联网上编造、传播爆炸、生化、放射威胁等虚假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成立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考点]利用计算机网络的犯罪的认定[解析]《刑法》第287条规定:“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可见,我国刑法目前规定的计算机犯罪仅仅是针对计算机的犯罪,即以计算机信息系统为侵害对象的犯罪,没有对把计算机作为犯罪手段、工具的行为专门规定为犯罪,故以计算机作为工具实施犯罪的,按照其他犯罪处罚。

A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规定:“通过互联网将国家秘密或者情报非法发送给境外的机构、组织、个人的,依照刑法第111条的规定(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笔者注)定罪处罚;将国家秘密通过互联网予以发布,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398条的规定(故意泄漏国家秘密罪、过失泄漏国家秘密罪――笔者注)定罪处罚。

”据此,A项成立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而非故意泄漏国家秘密罪。

A项错误。

B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赌博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在计算机网络上建立赌博网站,或者为赌博网站担任代理,接受投注的,属于刑法第303条规定的‘开设赌场’。

”据此B项正确。

C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以牟利为目的,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363条第1款的规定,以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定罪处罚。

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合同法部分)

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合同法部分)

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三(合同法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某酒店客房内备有零食、酒水供房客选用,价格明显高于市场同类商品。

房客关某缺乏住店经验,又未留意标价单,误认为系酒店免费提供而饮用了一瓶洋酒。

结帐时酒店欲按标价收费,关某拒付。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关某应按标价付款 B.关某应按市价付款C.关某不应付款 D.关某应按标价的一半付款3.甲公司业务经理乙长期在丙餐厅签单招待客户,餐费由公司按月结清。

后乙因故辞职,月底餐厅前去结帐时,甲公司认为,乙当月的几次用餐都是招待私人朋友,因而拒付乙所签单的餐费。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公司应当付款 B.甲公司应当付款,乙承担连带责任C.甲公司有权拒绝付款 D.甲公司应当承担补充责任4.甲公司在与乙公司协商购买某种零件时提出,由于该零件的工艺要求高,只有乙公司先行制造出符合要求的样品后,才能考虑批量购买。

乙公司完成样品后,甲公司因经营战略发生重大调整,遂通知乙公司:本公司已不需此种零件,终止谈判。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公司构成违约,应当赔偿乙公司的损失B.甲公司的行为构成缔约过失,应当赔偿乙公司的损失C.甲公司的行为构成侵权行为,应当赔偿乙公司的损失D.甲公司不应赔偿乙公司的任何损失5.王某因多年未育前往某医院就医,经医院介绍A和B两种人工辅助生育技术后,王某选定了A技术并交纳了相应的费用,但医院实际按照B技术进行治疗。

后治疗失败,王某要求医院返还全部医疗费用。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医院应当返还所收取的全部医疗费B.医院应当返还所收取的医疗费,但可以扣除B技术的收费额C.王某无权请求医院返还医疗费或赔偿损失D.王某无权请求医院返还医疗费,但是有权请求医院赔偿损失6.乙买甲一套房屋,已经支付1/3价款,双方约定余款待过户手续办理完毕后付清。

后甲反悔,要求解除合同,乙不同意,起诉要求甲继续履行合同,转移房屋所有权。

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二)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二)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二)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不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D.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不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正确答案:C2.下列与不作为犯罪相关的表述,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警察接到报案:有歹徒正在杀害其妻。

甲立即前往现场,但只是站在现场观看,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此时,县卫生局副局长刘某路过现场,也未救助被害妇女。

结果,歹徒杀害了其妻。

甲和刘某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都没有履行救助义务,均应成立渎职罪B.甲非常讨厌其侄子乙(6岁)。

某日,甲携乙外出时,张三酒后驾车撞伤了乙并迅速逃逸。

乙躺在血泊中。

甲心想,反正事故不是自己造成的,于是离开了现场。

乙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

由于张三负有救助义务,所以甲不构成不作为犯罪C.甲下班回家后,发现自家门前放着一包来历不明、类似面粉的东西。

甲第二天上班时拿到实验室化验,发现是海洛因,于是立即倒人厕所马桶冲人下水道。

甲虽然没有将毒品上交公安部门,但不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D.《消防法》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必须立即报警。

过路人甲发现火灾后没有及时报警,导致火灾蔓延。

甲的行为成立不作为的放火罪正确答案:C3.下列有关单位犯罪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信用卡诈骗罪的主体可以是单位,但贷款诈骗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B.行政机关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C.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D.经企业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并实施的盗窃电力的行为,可以成立单位犯罪,但不对单位判处罚金,只处罚作出该决定的单位领导和直接实施盗窃行为的责任人员正确答案:D4.朱某因婚外恋产生杀害妻子李某之念。

国家司法考试1999-2007年真题归类精解

国家司法考试1999-2007年真题归类精解

一、危害国家安全罪1.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借到M国探亲的机会滞留不归。

一年后甲受雇于N国的一个专门收集有关中国军事情报的间谍组织,随后受该组织的指派潜回中国,找到其在某军区参谋部工作的战友乙,以1万美元的价格从乙手中购买了3份军事机密材料。

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2002年试卷二第11题)A.以叛逃罪论处B.以叛逃罪和间谍罪论处C.以间谍罪论处D.以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论处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间谍罪和叛逃罪的构成要件(时间要件)。

叛逃罪的构成要件中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叛逃的时间必须是在履行公务期间。

犯罪时间、地点和方法大部分犯罪中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在个别犯罪中却是犯罪构成要件的要素。

例如,军人违反职责罪中的很多规定要求军人违反职责必须是在“战时”和“战场”,刑法第340条的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和第341条第2款的非法狩猎罪都要求要有特定的犯罪时间、犯罪地点和特定的方法,包括“禁渔期、禁猎期或者禁渔区、禁猎区以及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

”二、危害公共安全罪1.罗某犯放火罪应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此时人民法院对罗某还可以适用的附加刑是:(2004年试卷二第9题)A.罚金 B.剥夺政治权利C.没收财产 D.赔偿经济损失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放火罪的刑罚适用。

根据刑法第56条的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罪一定要附加剥夺政治权利,而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刑法分则已经通过刑法修正案(三)将本罪修订为“投放危险物质罪”)、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对于经济犯罪以及其他贪利性的犯罪,一般才要附加罚金刑或者没收财产刑。

本题答案:B2.某甲系省射击运动队的教练,依法配置有枪支。

一日,某乙向某甲借枪打猎,某甲碍于情面,就将枪借给某乙用了半天。

某甲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2000年试卷二第32题)A、非法出借枪支罪B、玩忽职守罪C、非法出租枪支罪D、不构成犯罪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的构成要件,这两种行为构成犯罪的要件不同。

国家司法考试1999-2007年真题归类精解

国家司法考试1999-2007年真题归类精解

国家司法考试1999-2007年真题归类精解刑法分论(第五版)吴情树※请同学们经常关注并下载司法考试资料,可以登录:法法网或者学法网网址:/或者。

下载历年司法考试题目,请登录:中国普法网/sfks/node_4411.htm购买打折法律书(司法考试书),可以登录:当当网或者卓越亚马逊网网址: /或者/,货到付款,绝对安全!欢迎登陆我在法律博客网上开设的博客,名叫:珞珈法话,网址:/blog/user/qingyuanshan/第四编罪刑各论一、危害国家安全罪1.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借到M国探亲的机会滞留不归。

一年后甲受雇于N国的一个专门收集有关中国军事情报的间谍组织,随后受该组织的指派潜回中国,找到其在某军区参谋部工作的战友乙,以1万美元的价格从乙手中购买了3份军事机密材料。

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2002年试卷二第11题)A.以叛逃罪论处B.以叛逃罪和间谍罪论处C.以间谍罪论处D.以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论处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间谍罪和叛逃罪的构成要件(时间要件)。

叛逃罪的构成要件中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叛逃的时间必须是在履行公务期间。

犯罪时间、地点和方法大部分犯罪中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在个别犯罪中却是犯罪构成要件的要素。

例如,军人违反职责罪中的很多规定要求军人违反职责必须是在“战时”和“战场”,刑法第340条的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和第341条第2款的非法狩猎罪都要求要有特定的犯罪时间、犯罪地点和特定的方法,包括“禁渔期、禁猎期或者禁渔区、禁猎区以及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

”二、危害公共安全罪1.罗某犯放火罪应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此时人民法院对罗某还可以适用的附加刑是:(2004年试卷二第9题)A.罚金 B.剥夺政治权利C.没收财产 D.赔偿经济损失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放火罪的刑罚适用。

根据刑法第56条的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罪一定要附加剥夺政治权利,而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刑法分则已经通过刑法修正案(三)将本罪修订为“投放危险物质罪”)、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2007年司法考试卷二真题及解析

2007年司法考试卷二真题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关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为抢劫而殴打章某,章某逃跑,甲随后追赶。

章某在逃跑时钱包不慎从身上掉下,甲拾得钱包后离开。

甲的暴力行为和取得财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B.乙基于杀害的意思用刀砍程某,见程某受伤后十分痛苦,便将其送到医院,但医生的治疗存在重大失误,导致程某死亡。

乙的行为和程某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C.丙经过铁路道口时,遇见正在值班的熟人项某,便与其聊天,导致项某未及时放下栏杆,火车通过时将黄某轧死。

丙的行为与黄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D.丁为杀害李某而打其头部,使其受致命伤,2小时之后必死无疑。

在李某哀求下,丁开车送其去医院。

20分钟后,高某驾驶卡车超速行驶,撞向丁的汽车致李某当场死亡。

丁的行为和李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2.陈某抢劫出租车司机甲,用匕首刺甲一刀,强行抢走财物后下车逃跑。

甲发动汽车追赶,在陈某往前跑了40米处将其撞成重伤并夺回财物。

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法令行为B.紧急避险C.正当防卫D.自救行为3.关于共犯,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为他人组织卖淫提供帮助的,以组织卖淫罪的帮助犯论处B.以出卖为目的,为拐卖妇女的犯罪分子接送、中转被拐卖的妇女的,以拐卖妇女罪的帮助犯论处C.应走私罪犯的要求,为其提供资金、账号的,以走私罪的共犯论处D.为他人偷越国(边)境提供伪造的护照的,以偷越国(边)境罪的共犯论处4.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依法不适用死刑。

对这一规定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关押期间人工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B.关押期间自然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C.不适用死刑,是指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但可适用死缓D.不适用死刑,既包括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也包括不适用死缓5.甲为杀害仇人林某在偏僻处埋伏,见一黑影过来,以为是林某,便开枪射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真题解析提示:本试卷为选择题,由计算机阅读。

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关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为抢劫而殴打章某,章某逃跑,甲随后追赶。

章某在逃跑时钱包不慎从身上掉下,甲拾得钱包后离开。

甲的暴力行为和取得财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B.乙基于杀害的意思用刀砍程某,见程某受伤后十分痛苦,便将其送到医院,但医生的治疗存在重大失误,导致程某死亡。

乙的行为和程某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C.丙经过铁路道口时,遇见正在值班的熟人项某,便与其聊天,导致项某未及时放下栏杆,火车通过时将黄某轧死。

丙的行为与黄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D.丁为杀害李某而打其头部,使其受致命伤,2小时之后必死无疑。

在李某哀求下,丁开车送其去医院。

20分钟后,高某驾驶卡车超速行驶,撞向丁的汽车致李某当场死亡。

丁的行为和李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答案】B【逐项解析】本题考察相当因果关系。

其基本观点是根据一般的社会生活经验,在通常情况下,某种行为产生某种结果被认为是相当的场合,行为与结果之间就具有因果关系。

相当,指该行为产生该结果在日常生活中是一般的、正常的,而不是特殊的、异常的。

甲的暴力行为与取得财物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章某是在逃跑时钱包不慎从身上掉下,并非由于暴力行为直接所致,故甲的暴力行为和取得财物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换言之,甲并不是“强取”财物,而是“拾得”财物,不能因为甲实施了暴力,又获取了财物,就认定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

故选项A错误。

选项C的错误之处在于没有明确因果关系是“实行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所谓“实行行为”是指对法益具有紧迫性、具体的危险性的行为。

丙与项某聊天的行为并不是刑法意义上的“实行行为”,丙也不具有在适当的时间放下栏杆的义务,丙某的行为不构成“不作为”,因此也谈不上与犯罪结果的因果关系问题。

该项看似考察因果关系,实际上还综合考察了实行行为这个概念。

选项B和D都是考察了因果关系的相当性问题。

对因果相当性的判断,要具体分析三个方面的情况:一是行为导致结果发生的概率的大小,二是介入情况的异常性的大小,三是介入情况对结果的作用大小。

具体言之,在因果关系的发展进程中介入其他行为或者因素,导致了结果发生,那么作为条件的先行行为不需承担责任。

女口,甲造成乙轻伤,乙在住院期间,由于地震被砸死。

甲的轻伤行为与乙的死亡行为之间便不存在因果关系。

按照上述标准,选项B介入了医生的重大失误行为,因果关系不具有相当性,因此乙的行为和程某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选项B正确。

选项D介入了高某的行为,也使得因果关系不具有相当性,D项错误。

如果从条件说的角度分析,D项属于因果关系断绝:前条件对某一结果还没有起作用,与此无关的后条件导致了该结果发生。

因果关系既然断绝,自然不存在因果关系。

如甲以杀人的目的向乙的食物中投放了足以致死的毒药,但在该毒药还没有起作用的时候,丙开枪打死乙,甲的行为和乙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无论从相当因果关系说还是条件说的角度看,D项都不应当入选。

【常见错误】不要将日常生活上的因果关系同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加以混淆。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具有定型性,是指“实行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关系。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的“出罪”功能,排除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只要有危害后果,就要负刑事责任”的错误观念,考生应当注忌。

2.陈某抢劫出租车司机甲,用匕首刺甲一刀,强行抢走财物后下车逃跑。

甲发动汽车追赶,在陈某往前跑了40米处将其撞成重伤并夺回财物。

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法令行为B.紧急避险C.正当防卫D.自救行为【答案】C【逐项解析】本题考察正当防卫的“适时性”问题。

刑法规定正当防卫所适用的条件必须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了特殊正当防卫,其适时性要求也是“暴力犯罪正在进行”。

这就涉及到如何理解犯罪“结束”,刑法学界有行为完毕说、离去现场说、事实继续说、结果形成说、排除危险说等多种观点。

排除危险说基本上是妥当的,即只要本人或他人还存在着受暴力犯罪行为侵害的危险,就可以适用特殊防卫权。

本题便属于这种情况,换言之,不法侵害在空间上、时间上仍然具有紧密连接,仍然可以认定为“正在进行”。

紧迫性就是现在性,从与防卫行为在时间上的关系来看,包括直接面临侵害的场合、侵害正在进行的场合与侵害继续的场合,紧迫性与被害的现在性没有关系,与犯罪是否既遂也没有关系,因此,盗窃犯持有赃物在现场或逃走中,就是现实地继续占有赃物,紧迫的侵害就在继续,被害人用强力夺回财物就是正当防卫。

例如,盗窃罪完成后,被害人在犯行当场或者附近,使用强力夺回被盗财物的行为,也正当防卫。

法令行为,是指基于成文法律、法令、法规的规定,作为行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所实施的行为。

由于法令行为是法律本身所允许乃至鼓励的、形成法秩序的一部分的行为,因而是合法行为,不是犯罪行为。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损害另一较小或者同等法益的行为。

选项A和B可以轻易排除。

自救行为,是指法益受到侵害的人,在通过法律程序、依靠国家机关不可能或者明显难以恢复权益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力量救济法益的行为。

该题容易混淆之处,在于有些考生认为甲的行为是自救行为。

考生应当注意,自救行为与正当防卫的重要区别在于“适时性”问题,如果认为具有“适时性”,则应当适用正当防卫的规定。

这样适用刑法主要有两个理由:第一,正当防卫是法定的排除犯罪性事由,自救行为属于超规范的排除犯罪性事由,即使在两者竞合的时候,也应当优先适用正当防卫的规定。

第二,如果适用正当防卫的规定,排除犯罪性的范围更大一些。

如本题中如果适用正当防卫的规定,甲无罪。

如果适用自救行为来解释,就要考虑“手段与目的”的相当性问题。

刑法规定了特殊正当防卫,当然是要优先适用该规定,体现对正当法益的保护优先。

【常见错误】有些考生认为甲构成防卫过当,实际上,甲应当适用刑法第20条第3款特殊正当防卫的规定,不是防卫过当。

否则本题就没有正确答案了。

3.关于共犯,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为他人组织卖淫提供帮助的,以组织卖淫罪的帮助犯论处B.以出卖为目的,为拐卖妇女的犯罪分子接送、中转被拐卖的妇女的,以拐卖妇女罪的帮助犯论处C.应走私罪犯的要求,为其提供资金、账号的,以走私罪的共犯论处D.为他人偷越国(边)境提供伪造的护照的,以偷越国(边)境罪的共犯论处【答案】C【逐项解析】协助组织他人卖淫的,应当单独定协助组织他人卖淫罪,而不是认定为组织他人卖淫罪的帮助犯,A项错误。

刑法第240条规定:拐卖妇女、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的。

因此,以出卖为目的,为拐卖妇女的犯罪分子接送、中转被拐卖的妇女的,以拐卖妇女罪的实行犯论处,而不是以帮助犯论处,选项B错误。

刑法第156条规定:与走私罪犯通谋,为其提供贷款、资金、帐号、发票、证明,或者为其提供运输、保管、邮寄或者其他方便的,以走私罪的共犯论处,故选项C正确。

为他人偷越国(边)境提供伪造的护照的,成立提供伪造的出入境证件罪,而不是以偷越国(边)境罪的共犯论处,选项D错误。

【常见错误】误将拐卖妇女罪的实行犯当成帮助犯来认定。

4.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依法不适用死刑。

对这一规定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关押期间人工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B.关押期间自然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C.不适用死刑,是指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但可适用死缓D.不适用死刑,既包括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也包括不适用死缓【答案】C【逐项解析】《刑法》第49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如何理解“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问题的电话答复》指出:在羁押期间已是孕妇的被告人,无论其怀孕是否属于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也不论其是否自然流产或者经人工流产以及流产后移送起诉或审判期间的长短,仍应执行我院(83)法研字第18号《关于人民法院审判严重刑事犯罪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答复》中对第三个问题的答复:“对于这类案件,应当按照刑法第四十四条和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即:人民法院对'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如果人民法院在审判时发现,在羁押受审时已是孕妇的,仍应依照上述法律规定,不适用死刑。

”因此,选项A和B均为正确说法。

《刑法》第48条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可见死刑包括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执行两种方式。

因此,选项D为正确说法,而选项C为错误说法。

本题正确答案为Co5.甲为杀害仇人林某在偏僻处埋伏,见一黑影过来,以为是林某,便开枪射击。

黑影倒地后,甲发现死者竟然是自己的父亲。

事后查明,甲的子弹并未击中父亲,其父亲患有严重心脏病,因听到枪声后过度惊吓死亡。

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B.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C.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D.甲对林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对自己的父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应择一重罪处罚【答案】A【逐项解析】本题考察对象错误问题和刑法中的因果关系问题。

具体的事实错误中的对象错误,是指行为人误把甲对象当作乙对象加以侵害,而甲对象与乙对象体现相同的法益,行为人的认识内容与客观事实仍属同一犯罪构成的情况。

例如,行为人本欲杀甲,黑夜里误将乙当作甲进行杀害。

根据法定符合说,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罪是为了保护人的生命,而不只是保护特定的甲或者特定乙的生命,因此,只要行为人主观上想杀人,而客观上又杀了人,那么就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既遂,这样C选项就被排除了。

本题考察的另外一个知识点是刑法中的因果关系问题,即“乙的父亲患有严重心脏病,因听到枪声后过度惊吓死亡”这一事实是否可以评价为甲的开枪射击行为的结果。

对因果相当性的判断,要具体分析三个方面的情况:一是行为导致结果发生的概率的大小,二是介人情况的异常性的大小,三是介人情况对结果的作用大小。

开枪射击是一种高度危险的行为,心脏病作为一种介入因素并非异常,因此本题中的甲应当对结果负责。

这样B选项就被排除To既然对象错误不影响甲符合故意杀人罪,因果关系也具有相当性,甲就应当对父亲的死亡结果负责,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既遂,选项A正确。

很多考生会认为D项为正确选项。

根据具体符合说,由于行为人本欲杀甲,而客观上却杀害了乙,二者没有具体地相符合,行为人对甲应成立故意杀人未遂,对乙应成立过失致人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